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华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2):560-560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较常见的婴儿颈部畸形,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29例,女21例;2个月以内者25例,3~6个月者13例,6个月~1岁者9例,>1岁者3例。临床表现分为三型:轻型:头颈部轻度歪斜,患侧胸锁乳突肌肥厚,稍缩短,或有直径在1~2cm左右的包块,硬度如软橡皮,颈部运动轻度受限;中型:头颈部中度歪斜,患侧胸锁乳突肌明显缩短变粗,内有直径在2~3cm左右的包块,硬度似软骨,颈部运动明显受限;重型:头颈部显著歪斜,患侧胸锁乳突肌严重缩短变粗,内有直径在3~4cm左右的包块,硬度似骨样,颈部运动严重受限。2…  相似文献   

2.
正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指小儿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或发育不良而致头颈部向一侧倾斜,颜面部旋向健侧,颈部活动受限,并常伴有患侧面颊部及眼睛较健侧变小的一种先天性肌性的颈部畸形疾病。临床中,斜颈除了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者外,一般是指患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形成包块而致头歪所引起的包块型肌性斜颈,以及患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发育不良而致头歪所引起的营养不良型肌性斜颈。西医采用手术、  相似文献   

3.
<正>小儿肌性斜颈是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颈部偏斜,表现为患儿头部向患侧歪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后期造成颜面部变形。若治疗不及时,将造成头部歪斜,活动受限,面部畸  相似文献   

4.
斜颈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以一侧胸锁乳突肌紧张,纤维化和挛缩引起的肌性斜颈较为多见。轻者可扪及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重者胸锁乳突肌挛缩形成包块,并常伴患侧斜方肌软弱无力,从而使小儿头向患侧歪斜,颜面转向健侧,若不及时纠正,可导致患儿头脸变形,习惯性斜颈或脊柱侧弯等。临床中,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取得满意疗效。1 治疗方法1.1 解痉散结法 具体操作:沿患侧胸锁乳突肌走行方向,采用一指禅推法,要求频率快,动作轻,时间约2min。而后着重按揉胸锁乳突肌紧张挛缩的部位,时间约3min。放松患侧…  相似文献   

5.
少儿肌性斜颈是指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的畸形,它不同于骨性斜颈和神经性斜颈。其临床表现是:颈部一侧有棱形包块,颈部向患侧歪斜前倾,下颌旋向健侧,患侧颜面变小,颅骨发育不对称,口角和耳朵均下垂,转侧活动受限。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终身斜颈。近年来笔者采用按摩手法治疗,疗效较满意。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39例病例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39例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最大4岁,最小40天;  相似文献   

6.
1引言 先天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变短所致,头向患侧偏斜,患侧胸锁乳突肌扪及包块,头不能转向患侧。本人在临床上运用推拿配合肘固定牵引法治疗1~3个月该病患儿35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小儿肌性斜颈是以头向患侧歪斜、前倾 ,颜面旋向健侧 ,下颌指向健侧为特点 ,为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挛缩所致。笔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本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1例中 ,女 12例 ,男 9例 ;年龄最小者出生后 2 5天 ,最大者 2周岁 ;患于左侧者 8例 ,右侧者 13例。表现为头向一侧歪斜 ,下颌指向健侧 ,患侧胸锁乳突肌处有一梭形肿物或条索状改变 ,颈部活动障碍 ,向患侧旋转和向健侧侧弯有困难。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推拿手法 ,以舒筋活血 ,软坚消肿为原则。2 .1 轻推、按揉患侧胸锁乳突肌 :患儿取仰卧位 ,医者在患侧…  相似文献   

8.
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以头向患侧歪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特点.患儿出生后,发现颈部一侧硬块,此硬块有的可逐渐缩小并于数星期后消失.但有的硬块变大变粗,出现挛缩,胸锁乳突肌紧张,突出如条索状.头向患侧倾斜而颜面斜向对侧上方,随着时间的延长,肿胀硬块度增高,头部歪斜也日见明显,活动受限,较大的患儿中,因患侧颜面发育受影响,健侧颜面也相应产生适应性的改变,致使颜面大小不对称,晚期病例一般伴有代尝性胸椎侧凸.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挛缩所致,导致头部向患侧偏斜,颈部活动受限.发病率为0.3~1.9%.传统的开放胸锁乳突肌及周围短缩的筋膜切断松解是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是有颈部永久性疤痕及其表情有异常活动、伤口疼痛等并发症.近年来我院采用腔镜技术治疗11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微创效果明显.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4~11岁,平均7.5岁.其中左侧8例,右侧3例.均头部向患侧倾斜,颈部活动受限,面部发育不对称.  相似文献   

10.
齐熙堃  吕忠礼 《河北中医》2010,32(9):1378-1379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而引起患儿颈部歪斜,头偏向患侧,额面旋向健侧,原因多是因为孕期胎位不正,患儿在宫内受到挤压,导致头部向一侧偏斜位置不变,影响颈部肌肉血液循环,发生缺血性纤维病变,进而导致胸锁乳突肌挛缩,或分娩时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侧胸锁乳突肌缺血性挛缩或出血形成肌纤维变性挛缩。若早期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随着年龄增长,畸形逐渐加重,不仅会引起面部畸形、颈部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导致脊柱弯曲、胸廓受累、斜视,给患儿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2008—03—2009—10,我们采用推拿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6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药酒外搽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推拿联合药酒外搽治疗肌性斜颈患儿56例,男22例,女34例;月龄28 d至11个月,中位数4.5个月;左侧14例,右侧42例;顺产25例,剖腹产31例。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变频探头对患侧胸锁乳突肌处包块进行探查,记录包块厚度。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小儿肌性斜颈疗效判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56例患儿,治疗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患侧胸锁乳突肌增粗、增厚,回声增高或减低,肌纹理增粗、紊乱,包块厚度(12.44±0.67)mm;治疗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排列规律、回声增强,包块厚度(7.56±0.46)mm。本组治愈47例,好转9例。结论:推拿联合药酒外搽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操作简单,可纠正患儿颈部畸形,有利于颈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肌性斜颈,是儿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在出生后或生后第2~3周发现,以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而导致,头部偏向患例,颈部活动受限为特点。笔者以按摩方法治疗本病30例,收到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按摩手法及疗程急地倒卧位,患侧朝上,医者用多指捻揉胸锁乳突肌数次,然  相似文献   

13.
小儿颈椎错位误诊肌性斜颈3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魏某某,男,45天,1995年9月6日就诊。发现右颈部包块状10天。查:头向右歪,右侧胸锁乳突挛缩,有包块,质硬,能活动。头向右侧转动受限。有胎位不正、难产史。颈椎正位片:未见异常。右颈部B超:右侧胸锁乳肌孪缩。诊断:肌性斜颈。随推拿治疗。推拿手法:患儿平躺在治疗床上,医者取座位,揉胸锁乳突肌15分钟,然后扶患儿坐起,被动前屈颈部约20度左右,医者左手掌按住患儿头顶部,  相似文献   

14.
<正> 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多由一侧胸锁乳突肌损伤后病变所致.但有别于骨骼结构异常和神经性创伤造成的斜颈,以颈部一侧有棱形肿块向患侧歪斜前倾下颏旋向健侧,患侧眼面变小及颅骨发育变形,不对称,口角和耳朵下垂,转侧活动功能受限等症状为特点.如不及时治疗畸形发展下去,可造成终身残疾.我们从1982年~1983年在门诊采用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136例,疗效满意.患儿家长乐意接受,又无副作用.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推拿及足底按摩治疗小儿肌性斜颈8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自1985年至今,在单纯颈部推拿的基础上又配合足底按摩疗法治疗82例小儿肌性斜颈,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治疗200例患儿,男75例,女125例;年龄最大1.6岁,最小20d;患侧胸锁乳突肌上有包块的150例,无包块的50例;先天性125...  相似文献   

16.
指腹运摩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指小儿颈部一侧的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 ,主要表现为小儿头向患侧歪斜前倾。我们应用民间疗法 ,经改良后以轻手法按摩治疗该病 ,效果较好且疗效巩固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患儿取仰卧位 ,术者立于患儿右侧 ,左手托其肩部 ,稍向上抬起 ,使肿块显露。热敷患侧胸锁乳突肌 ,然后以手指从上向下轻捺该肌 ,用右手拇指指腹轻手法按摩肿块 16 m in,按摩时从肿块中心向四周缓慢移动 ,不要固定一点不移动。然后施术者两手扶住患儿头颞部 ,左右旋转颈部 6~ 12次 ,用力要轻重适度。上法每周行 3次 ,一般 30次左右即可见愈。体…  相似文献   

17.
小儿斜须是以颈部一侧胸锁乳突肌出现棱状硬块,井以头向患侧前倾、面部转向患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外科疾患,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小儿面部发育不对称,甚至影响颈部生理活动功能。家父运用麝香舒活灵治疗本病13例,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病例选择 1岁以内9例,1~2.5岁4例。体检:未发现先天畸形而在胸锁乳突肌处,均有1×2厘米左右的梭状  相似文献   

18.
小儿肌性斜颈是由于胸锁孔突肌挛缩造成的.其特点是头向患侧偏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近十年来,本病患儿就诊率迅速增多。著名按摩医师栾汝爵老大夫,研创出一指推揉合矫牵按摩法。我院用此法治疗肌性斜颈426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诊断依据: (1)患儿头向患侧倾斜,而颜面旋向健侧。 (2)患侧颈部呈现梭形、园形或不规则状包块。 (3)患侧胸锁乳突肌短缩而紧张。 (4)多数患儿眼与面左右两侧不对称。 (5)排除外伤和骨性、代偿姿势性以及由于肌肉麻痹而致的神经性斜颈。  相似文献   

19.
落枕是一种常见病,多起于睡眠后,无明显外伤史,表现为颈项强痛,头颈活动受限,重者疼痛可牵及肩背痛,检查可见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肩胛骨内上角肩胛提肌处压痛明显,肌肉痉挛,颈部旋转受限或屈伸受限。治疗方法病人取坐位,自然放松,医者站其侧后方。一、松颈: 用(扌衮)法在患侧颈肩部治疗数遍,用拇指揉法在颈项部治疗数遍,拿颈部两侧肩井3~5遍,拇指点按两侧风池穴一分钟,再用弹拨法施于患侧胸锁乳突肌3~5次,使紧张、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疼痛得以缓解,再用揉法治疗数遍结束松颈治疗,时间约15~20分钟。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肌性斜颈又称先天性斜颈,以头向患侧歪斜,前额、颜面旋向健侧为特点,其病理变化主要是患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所致.笔者采用推拿、针刺桥弓穴为主治疗小儿肌性斜颈6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