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妊高征患者和24例正常妊娠产妇胎盘绒毛上皮组织中MMP-9、TNF-α的表达。结果 轻度妊高征组MMP-9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重度妊高征组阳性表达明显弱于正常妊娠组(P<0.01),且中、重度妊高征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与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TNF-α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5、P<0.01、P<0.01),且妊高征组中不同程度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极显著性(P<0.01)。对照组和轻度妊高征组,MMP-9与TNF-α表达无相关性(r=0.287、P>0.05及r=0.382、P>0.05),但中、重度妊高征患者,MMP-9与TNF-α表达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r=-0.563、P<0.05及r=-0.681、P<0.01)。结论 妊高征患者MMP-9表达下降,胎盘不完全侵入,胎盘局部缺血、缺氧,TNF-α表达增多,可能是引发妊高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门静脉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对诊断肝硬化的意义。方法运用CDFI超声检查40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按Puph肝功能分级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脉冲多普勒(PW)可显示血流速度正常、减低或双向血流:血流速度、血流量随着Puph肝功能分级程度严重而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患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并随着肝硬化严重程度其水平不断上升(P〈0.01~0.05);肝硬化组ET—1与NO含量呈正相关(r=0.654.P〈0.01);血浆NO含量与门静脉血流速度、脾静脉血流速度及肠系膜上静脉内径呈负相关(r=-0.415,r=-0.359、r=-0.433.P〈0.05)。结论门静脉CDFI不仅能诊断肝硬化.而且能判断肝硬化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氯氮平、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给予氯氮平或利培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8周末、6月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2、18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结果 利培酮组患者IL-6和IL-2水平于4周末、TNFα水平于8周末、IL-18水平于6月末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0.05);氯氮平组患者IL-2水平于4周末、IL-6和IL-18水平于6月末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0.05)。治疗前IL-6水平与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r=0.386, P<0.01),IL-2水平与总分、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r=0.338、0.305, P<0.01、0.05),TNFα水平与总分呈正相关(r=0.283, P<0.05)。8周末血清IL-2、IL-6变化率与阳性症状变化率呈正相关(r=0.268、0.375, P<0.05、0.01),6月末IL-6、TNFα变化率与总分变化率呈正相关(r=0.365、0.362, P<0.05)。治疗前IL-6与IL-2、TNFα与IL-18呈正相关(r=0.356、0.291, P<0.01、0.05),8周末TNFα与IL-6呈正相关(r=0.332, P<0.01),6月末IL-6与IL-2变化率呈正相关(r=0.391, P<0.05)。结论 氯氮平和利培酮有相似的免疫抑制作用,血清细胞因子与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BCS)介入治疗后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30例正常人和256例BC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下腔静脉及肝脾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①形态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患者介入治疗前,肝脾增大(P<0.005),肝尾状叶增大尤其明显(P<0.001);介入治疗后,治疗1周时肝脾较治疗前减小(P<0.005),与对照组相比脾脏仍较大(P<0.005);介入治疗后6月脾脏仍大于对照组(P<0.005)。②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下腔静脉狭窄者可见局部高速血流,阻塞者局部无血流信号,肝静脉扩张,血流减慢,并可见肝内侧枝血管,门静脉入肝血流速度减慢;介入治疗后,下腔静脉病变处增宽(P<0.005),血流恢复,并可见支架回声,肝静脉及门静脉血流速度加快(P<0.005)。结论 介入治疗解除了BCS患者肝脏血液回流受阻,改善了其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在血流阻断的伴有肝硬化的肝癌切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手术切除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IP组18例,肝门阻断切肝前先给予缺血5 min、灌注5 min的缺血预处理;对照组16例,单纯肝门阻断切肝,2组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和肝灌注1 h时肝组织Fas-mRNA表达、Caspase-3活性变化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术后1、3、7 d,IP组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6.985, P<0.01);术后3、7 d,IP组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t=3.447, P<0.05);术后1 d,IP组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t=3.360, P<0.05)。术后1 h,IP组肝组织Fas-mRNA表达、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771, P<0.05)。结论 IP对肝癌患者入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后的肝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是通过下调Fas-mRNA表达和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该技术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TNFRⅠ、Ⅱ)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分期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1例胃癌组织、41例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胃粘膜中TNFRⅠ、Ⅱ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TNFRⅠ、Ⅱ表达均比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显著增高(P<0.05),且癌旁组织TNFRⅠ、Ⅱ表达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在胃癌组织中,TNFRⅠ、Ⅱ表达与和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r=-0.3111,P=0.035;r=-0.5952,P=0.000),当肿瘤分化程度低时TNFRⅠ、Ⅱ表达低。结论 TNFRⅠ、Ⅱ检测对判断胃癌恶性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的水平及其对肾脏的影响,以及吡格列酮对抵抗素的调节作用。方法:肥胖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OB组,n=8)、治疗组(PI组,n=8);同周龄普通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C组,n=8)。PI组给予吡格列酮灌胃,NC组与OB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测体质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 24 h-mALB)、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抵抗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分离腹腔内脂肪并称重,计算脂体比(内脏脂肪质量/体质量);摘取右肾,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测量肾小球直径。结果:OB组脂体比、24 h-mALB、血清抵抗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NC组明显增加(P<0.05);PI组与OB组相比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OB组24 h-mALB与脂体比、抵抗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成正相关(r1=0.789,P<0.05;r2=0.722, P<0.05;r3=0.896, P<0.05),抵抗素与脂体比、24 h-mALB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成正相关(r4=0.792,P<0.05;r5=0.722, P<0.05;r6=0.762, P<0.05)。结论: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明显升高,抵抗素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抵抗而加重肾脏病理改变及蛋白尿,吡格列酮可以减轻上述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评价对比超声(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定量肾脏血流量的准确性。方法 10只实验犬均分别在3种剂量(3、8和16mg·min-1·kg-1)多巴胺作用下,同步进行多普勒肾动脉血流量测定和对比超声肾皮质血流定量。标准化的肾动脉血流量(ml·min-1·g-1)等于肾动脉血流量除以肾脏质量。结果 与静息状态相比,在3种剂量多巴胺作用下肾动脉血流量均增加(P<0.05),且在低中剂量时肾动脉血流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而在高剂量时肾动脉血流量的增加较低中剂量时减少(P<0.05)。对比超声测得的肾皮质血流量具有以上相似的血流变化特征,而且对比超声定量的肾皮质血流量与标准化的肾动脉血流量之间有良好的正相关(r=0.88,P<0.001)。结论 对比超声能准确地定量评价肾脏血流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老年肺部磨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y, GGO)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结果。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手术治疗的281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GGO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GGO最大径均值为(13.3±7.5)mm。Ⅰ型GGO病例97例(34.5%),Ⅱ型GGO病例119例(42.3%),Ⅲ型和Ⅳ型病例分别为51例(18.1%)和14例(5.0%)。术后病理报告:30例(10.7%)为良性病变,75例(26.7%)浸润前期病变,65例(23.1%)微浸润腺癌,111例(39.5%)浸润期肺癌。对GGO影像学特征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依据GGO影像学特征所进行的GGO分型与术后病理结果存在显著相关性(r=0.365,P<0.01);GGO分型与肺癌病理亚型存在可能的关联(P<0.05,r=0.276),且与肺癌发生STAS(P<0.05,r=0.175)和胸膜浸润(P<0.01,r=0.236)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老年患者的GGO影像学分型与术后肿瘤性质、肿瘤细胞的浸润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NF-κB及ICAM-1在35例正常子宫内膜、48例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及76例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NF-κB和ICAM-1主要表达于三组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在正常子宫内膜表达最弱,而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最强(P<0.001);②NF-κB和ICAM-1在正常子宫内膜、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88、r=0.773及r=0.777(P<0.01)。结论 NF-κB和ICAM-1在内异症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高表达及二者之间的正相关性提示其在内异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精神病超高危人群临床特征、认知功能、未治时间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49名精神病超高危人群被试进行了临床信息、认知功能、未治时间和社会功能的数据采集和评估,并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 患者的社会功能与年龄、发病年龄、受教育年限和未治时间(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DUP)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症状精神病高危症状量表(Scale of Psychosis-risk Symptoms,SOP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57,P<0.05;r=-0.348,P<0.05);与认知功能中的连线测验表现呈负相关(r=-0.32,P<0.05);与简易视觉记忆测验、Stroop测验和持续操作测验表现呈正相关(r=0.324,P<0.05;r=0.295,P<0.05;r=0.407,P=0.000)。使用逐步回归得到最优线性模型(R2=0.231,F=13.491,P=0.001),其中持续操作测验与社会功能呈线性关系(非标准回归系数B=6.046,95%CI:-0.681~0.494,P=0.001),其余因素与社会功能的线性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 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关系密切,对制定精神病超高危人群的干预策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利用不同动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Ⅱ, ACE2)受体侵入细胞的能力,评价Omicron变异株潜在的跨宿主传播风险。方法 将不同动物来源的ACE2表达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建立新型冠状病毒D614G株系、Delta株系及Omicron株系的假病毒感染系统,并进行假病毒感染实验;利用假病毒感染系统及荧光酶素报告基因检测Omicron刺突蛋白对不同动物来源的ACE2受体利用能力。结果 与D614G株相比,Omicron株利用小鼠ACE2受体侵入细胞的能力明显增高(t=16.09、 P<0.05),但其利用中华菊头蝠、墨西哥无尾蝠、雪貂獾、猪獾、猫、兔、穿山甲的ACE2受体侵入细胞的能力降低(t=17.80、P<0.05,t=8.43、P<0.05,t=18.10、P<0.05,t=10.46、P<0.05,t=22.00、P<0.05,t=10.08、P<0.05,t=4.83、P<0.05);与Delta株相比,Omicron株利用中华菊头蝠、雪貂獾、猪獾、猫的ACE2受体侵入细胞的能力降低(t=8.15、 P<0.05,t=7.91、P<0.05,t=8.59、P<0.05,t=8.43、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的刺突蛋白可以利用多种动物的ACE2作为受体感染细胞,提示Omicron株可能存在多种跨宿主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氧化应激状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测定2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气腹解除后5min)及术后24h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血浆总抗氧化能力(AOA)的水平,并与20例开腹手术患者术前、手术结束时(缝合腹壁时)及术后24h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结束时2组血浆MDA水平均增加(腹腔镜组P<0.01,开腹组P=0.19);术后24h腹腔镜组恢复至术前水平(P=0.20),而开腹组与术前比较继续升高(P<0.01)。血浆GPx活性及AOA水平在手术结束时两组均降低(腹腔镜组P<0.01、P<0.01;开腹组P=0.23、P=0.43);术后24h与术前比较腹腔镜组GPx活性部分恢复(P=0.11),AOA维持在手术结束时的水平(P<0.01),而开腹组GPx活性和AOA水平继续下降(P<0.01,P<0.01)。两组相比腹腔镜组术后24hMDA水平低(P<0.01),GPx活性高(P<0.05),AOA水平无差异(P=0.33)。结论 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有氧化应激现象产生,但术后基本得以恢复,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体质指数(BMI)儿童青少年脂肪炎性因子瘦素(LEP)、脂联素(APN)、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16岁12 476例儿童青少年体检资料,根据BMI分为肥胖、超重及正常组;选取30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检验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血清LEP、APN、FGF-21等,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分析LEP、APN、FGF-21与之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两组LEP明显升高,肥胖组HOMA-IR、FGF-21明显升高,APN明显降低;与超重组相比,肥胖组HOMA-IR、LEP与FGF-21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HOMA-IR与LEP、FGF-21呈正相关(r=0.563、0.301;P<0.05);与ANP呈负相关(r=-0.376;P<0.001)。结论:儿童青少年肥胖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可能与脂肪组织分泌脂肪炎性因子有关,检测血清LEP、APN、FGF-21可以为预测胰岛素抵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抑制剂对缺氧大鼠右心室心肌CaN活性及血浆一氧化氮合酶(iNOS)、NO、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探讨CaN在慢性缺氧性右心室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置于氧浓度为(10.0±0.5)%的大型玻璃舱中,每天24 h缺氧,持续7 d,建立大鼠慢性缺氧模型。实验大鼠分3组,即正常组、缺氧组、环孢酶素(CsA)处理组,每组各8只。缺氧组持续缺氧14 d,处理组在缺氧的同时腹腔内注射CsA(20 mg/kg·d)。第14天处死大鼠,取血,测NO、ET-1、iNOS水平,分离心脏称质量,并留右心室测CaN活性水平。结果 (1)缺氧组右室与左室加室间隔的质量比、右室质量/体质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CsA处理组(P<0.01)。(2)缺氧组右心室心肌CaN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CsA处理组则明显低于缺氧组(P<0.01)。(3)缺氧组血浆NO、iNOS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ET-1水平则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CsA处理后血浆NO、iNOS水平明显高于缺氧组(P<0.01),ET-1水平则明显低于缺氧组(P<0.01),与正常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N抑制剂CsA对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CaN活性,调节血NO、iNOS和ET-1水平,改善肺动脉压力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门静脉左支血管转流术治疗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疗效。 方法 对比1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术前与术后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左支血流速度、门静脉左支直径、血细胞计数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析影响手术有效性的因素。 结果 15例患儿术前经门静脉彩色多普勒、CT门静脉造影均证实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术中门静脉造影示肝内门静脉分支通畅,将肝外门静脉属支与门静脉左支或脐静脉吻合行转流术,术后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P<0.01)。术后1周复查,门静脉多普勒示13例转流血管通畅,2例堵塞,手术成功率86.7%。2例手术失败患儿术后肝脏病理显示:1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例肝炎合并肝硬化。术后(33.3±10.9)个月,2例手术失败患儿经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转流血管均未再通,余13例转流血管通畅性良好。术后门静脉左支血流速度及直径明显增加(P<0.01);血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减轻(P<0.01)。肝脏病理年龄均对手术有效性呈显著性影响(P<0.05)。 结论 门静脉左支血管转流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疗效显著,因其较搭桥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患儿恢复快等优点,可成为治疗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首选术式,且推荐在早期、肝脏无病变时施行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的关系。方法 入选111例未经治疗的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受试者均采用Endo-PAT2000无创内皮功能检测仪检测反应性充血指数(reactive hyperemia index,RHI),并根据RHI的数值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RHI正常组(RHI>1.67)63例和RHI异常组(RHI ≤ 1.67)48例。并检测外周血常规、血生化,测量收缩压及舒张压,计算NLR及脉压(pulse pressure,PP)。结果 RHI异常组收缩压、脉压、中性粒细胞计数、RDW及NLR值明显高于RH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DW与收缩压(r=0.254,P=0.007)、脉压(r=0.366,P<0.01)呈正相关;NLR与收缩压(r=0.325,P<0.01)及脉压(r=0.235,P=0.013)呈正相关;RHI与收缩压(r=-0.300,P=0.001)及脉压(r=-0.311,P=0.001)呈负相关;NLR与RHI呈负相关(r=-0.358,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与NLR及RDW呈正相关,收缩压越高,RDW及NLR越高,RDW、NLR可能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及左房功能定量软件评价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的左房结构及功能,并观察左房功能与左室充盈压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小规模、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PAF患者,根据年龄和性别匹配健康对照组。在窦性心律状态下,先后采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左房定量分析软件及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左房结构和功能。结果 PAF组(n=23)平均年龄(66.2±4.3)岁,73.9%为男性;健康对照组(n=23)平均年龄(64.3±7.5)岁,69.6%为男性。PAF组的左房射血分数(45.2%±8.8% vs. 54.0%±7.0%,P<0.01)、峰值左房长轴应变(16.1%±5.4% vs. 20.5%±6.6%,P=0.01)、峰值左房环向应变(21.7%±10.1% vs. 32.8%±7.6%,P<0.01)、舒张早期左房环向应变(-6.9%±5.8% vs. -10.3%±5.0%,P=0.02)和舒张晚期左房环向应变(-14.6%±9.2% vs. -22.1%±7.2%,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与通过二尖瓣多普勒血流早期充盈速度(E峰)、通过二尖瓣多普勒血流晚期充盈速度(A峰)、E峰/A峰比值(E/A)及通过二尖瓣多普勒血流早期充盈速度/室间隔心肌运动速度与侧壁心肌运动速度的平均值(E/e’)差异无相关性。PAF组的左房最大容积[(52.1±14.1)mL vs.(45.3±11.9)mL,P=0.05]、左房最小容积[(29.3±8.7)mL vs.(21.4±6.6)mL,P<0.01]和左房收缩前容积[(43.1±12.4)mL vs.(35.3±9.2)mL,P=0.01]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E/A相关(r=0.54,P=0.02;r=0.56,P=0.01;r=0.61,P=0.01)。PAF组的左房最大容积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29.4±7.4 vs. 26.0±6.6,P=0.09),与E峰及E/e’相关(r=0.47,P=0.03;r=0.43,P=0.05)。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可以全面评价PAF患者的左房形态及功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AF患者的左房容积明显增加,左房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左房纵向和环向变形能力减弱。左房容积参数与左室充盈压变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脉络膜黑色素瘤和脉络膜转移癌患者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影像特点及代谢参数,探讨其在两者的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首次因眼部症状就诊,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CT 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最终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或脉络膜转移癌的患者的影像和代谢参数。对比两组间影像学表现及18F-FDG PET代谢参数,后者包括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max)、峰值标准摄取值(peak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peak)、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代谢参数与病变大小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76例患者,其中脉络膜黑色素瘤58例(58只眼)、脉络膜转移癌18例(18只眼)。两组间性别、年龄、患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病变位置(χ2=9.263,P=0.041)、形状(χ2=21.73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脉络膜黑色素瘤组平均隆起高度明显高于脉络膜转移癌组(t=2.539,P=0.013);两组之间基底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代谢参数中,脉络膜黑色素瘤组SUVmax低于脉络膜转移癌组(P<0.05),两组间SUVpeak及TL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病灶SUVmax、SUVpeak、TLG与病变基底最大径(r=0.528、0.613、0.732,均P<0.001)、隆起高度(r=0.521、0.605、0.730,均P<0.001)均呈正相关。脉络膜转移癌组SUVpeak、TLG与病变基底最大径(r=0.528、0.661,P=0.024、0.003)、隆起高度(r=0.591、0.688,P=0.010、0.002)均呈正相关,而SUVmax与病变基底最大径、隆起高度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 结论 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及代谢参数SUVmax对于脉络膜黑色素瘤和转移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2例肾细胞癌组织中HIF-1α及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肾细胞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57.1%,癌旁及正常组织不表达;肾细胞癌VEGF阳性表达率为61.9%,与癌旁及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癌转移患者与无癌转移者HIF-1α、VEGF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Kappa=0.41,P<0.01)。结论 HIF-1α在肾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与VEGF有相关性,有望成为判断肾细胞癌转移和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HIF-1α是VEGF表达的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