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了解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2005-2014年间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少数民族学校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和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族学生数据,对5 696名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与2005年相比,2014年柯尔克孜族男生速度、耐力跑、爆发力指标分别提高0.15 s,4.13 s,11.40 cm,斜身引体/引体向上成绩下降为6.36个;柯尔克孜族女生爆发力和力量素质分别提高7.02cm和2.87次/min,速度和耐力素质分别下降0.06 s和5.81 s.2005年和2014年比较,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多数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柯尔克孜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女生更为突出.应进一步提高柯尔克孜族学生身体素质,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市2000年和2010年中小学生体质发育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年和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重庆片区7 200名7~18岁中小学生的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中小学生2010年与2000年相比,城男、乡男、城女、乡女10 a间身高分别平均增长了2.30,3.76,2.09和2.66 cm;体重分别增长了3.76,3.89,2.36和2.71 kg;身体机能指标中肺活量呈下降趋势;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城男、城女、乡男、乡女立定跳远成绩分别提高了7.23,9.99,7.80和7.63 cm;乡村男女学生50 m跑成绩分别提高0.19,0.17 s,城市女生下降了0.08 s;城市男女小学生和城市中学女生耐力分别提高了5.13,3.90和6.13 s。结论中小学生身体形态的生长水平处于增长阶段,城乡差异依然存在。应针对学生身体机能指标和部分素质指标下降的特点,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疆7~18岁柯尔克孜族儿童青少年2000 - 2014年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增强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0和2014年2次新疆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对4 109名柯尔克孜族7~18岁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2000年比较,2014年柯尔克孜族儿童青少年男、女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7和1.9 cm,体重分别平均增长0.8和0.6 kg,胸围男生平均下降为0.5 cm、女生增长0.8 cm;体重指数男、女生分别平均下降为0.5 kg/cm2和 0.6 kg/cm2,肥胖阳性率男、女生分别为4.9 % 和 3.1 %。结论 2014年柯尔克孜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均保持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疆柯尔克孜族7~18岁儿童青少年1985-2014年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为改善柯尔克孜族学生体质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使用1985、1995、2005和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数据资料,对7~18岁柯尔克孜族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30年间新疆7~18岁柯尔克孜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呈现明显的长期增长趋势,柯尔克孜族男、女生身高平均增加6.7 cm和5.6 cm;体重平均增加5.6 kg和4.9 kg;胸围平均增加0.5 cm和2.9 cm。结论 1985-2014年新疆柯尔克孜族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胸围等体质健康指标呈增长趋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985-2005年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和素质变化趋势,为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依据1985年和2005年太原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比较20年来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50m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引体向上、仰卧起坐、50m×8往返跑、800m、1000m跑的发展变化。结果20年间,太原市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7~18岁中小学生身高平均增长量,男生为6.12cm,女生为3.31cm;体重平均增长量,男生为7.58kg,女生为3.99kg;胸围平均增长量,男生为4.80cm,女生为3.12cm;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趋势很不平衡,50m跑男生平均下降0.31s,女生平均下降0.67s;立定跳远男生平均增长4.47cm,女生平均下降4.58cm;7~12岁男生斜身引体平均增长1.75次/min,13~18岁男生引体向上平均下降3.64次/min,7~18岁女生仰卧起坐平均增长4.52次/min;7~12岁学生50m×8往返跑,男生平均下降12.17s,女生平均下降5.20s;13~18岁男生1000m跑平均下降40.33s,女生800m跑平均下降36.08s。结论太原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的长期变化是明显的,身体素质总的发展趋势是下降的,存在不协调现象,应制定相关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2010年和2014年的身体形态状况、变化及原因,为提高柯尔克孜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参加2010年和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形态指标数据,对7~18岁柯尔克孜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进行比较及统计分析。结果 与2010年比较,2014年柯尔克孜族男女生各年龄组3项指标均不同程度的增长。柯尔克孜族男生身高、体重、胸围等三项指标的平均增长值分别为1.7 cm,2.5 kg和0.3 cm;女生分别为 1.4 cm,1.9 kg和1.9 cm。男生身高和体重增长的幅度总体高于女生,女生胸围增长幅度明显快于男生。不同年度7~18岁同年龄组比较,多数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 2014年新疆7~18岁柯尔克孜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均保持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柯尔克孜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疆7~18岁柯尔克孜族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为改善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质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1985、1995、2005 和 2014年新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资料,对7~18岁柯尔克孜族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发育水平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1985-2014年30年间,新疆柯尔克孜族青少年身体形态发育呈现明显的长期增长趋势,柯尔克孜族男、女生7~18岁各年龄组身高、体重和胸围指标平均增加值分别为6.7 cm 和 5.6 cm、5.6 kg 和 4.9 kg、0.5 cm和2.9 cm,7~18岁同年龄组比较,多数年龄组差异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新疆7~18岁柯尔克孜族青少年身体形态继续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身体形态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8.
了解2005-2014年重庆市大学生体质变化趋势,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2010,2014年3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重庆市19~ 22岁年龄段大学生调研数据,对重庆市大学生形态指标、功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进行9 a的动态观察和分析.结果 重庆市19 ~22岁男、女大学生9a间身高分别增长了3.93,1.92 cm,体重分别增长了6.13,0.52 kg;男生体质量指数(BMI)值平均增长1.12 kg/m2,女生平均下降0.28 kg/m2;男生肺活量平均增长了314 mL,女生平均下降了148 mL;男、女生握力分别平均增长3.49,1.35kg,坐位体前屈分别提高了7.68,7.67 cm;男生50 m跑成绩提高了0.04s,女生下降了0.33 s;男、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16.49,11.34 cm;男、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下降了12.85,16.10 s.结论 重庆市大学生成年后身高增长趋势依然存在.应加强管理,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使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增强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3个少数民族7~18岁女生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其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改善新疆少数民族女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利用新疆地区1985年和2010年7~18岁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该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3个少数民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状况做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25年来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3个少数民族女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基本保持增长状态,平均增长值分别为:维吾尔族0.8 cm、1.6 kg、2.7 cm,哈萨克族6 cm、4.9 kg、2.7 cm,柯尔克孜族4.2 cm、3.2 kg、1 cm;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少数民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哈萨克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女生,柯尔克孜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维吾尔族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为生态环境、生活习惯、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活动时间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结论:近25年间,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3个少数民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身体形态发展不平衡,哈萨克族女生的身高和体重平均增长值普遍高于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女生,柯尔克孜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高于维吾尔族女生,哈萨克族女生的胸围平均增长值与维吾尔族女生相同,并高于柯尔克孜族女生。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7~12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2000-2010年身体形态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为评价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利用2000年和2010年新疆维吾尔族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7~12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新疆维吾尔族7~12岁城区与乡村男、女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010与2000年相比,新疆维吾尔族城乡男女儿童青少年7~12岁年龄组平均身高、体重(乡村男生增长0.17 kg外)、胸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城男、乡男、城女、乡女10年间身高分别平均下降2.41、1.06、3.78和1.32 cm;体重分别平均下降0.64、2.00和0.03 kg;胸围分别平均下降0.36、0.17、0.70和0.43 cm。城市与乡村相比,近10年间城市男、女生的身高、体重平均值低于乡村男、女生,胸围高于乡村男、女生。结论 新疆7~12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2010年整体较2000年出现下降趋势,城乡差异依然存在,应引起家长、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新疆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儿童青少年形态发育指标的变化特征,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5年和2010年新疆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7~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胸围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5年间新疆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基本保持增长,其中,维吾尔族男生平均增长值分别为:3.3cm、3.3kg、-0.6cm,女生分别为:0.8cm、1.6kg、2.7cm;柯尔克孜族男生平均增长值分别为:4.9cm、3.2kg、0.1cm,女生分别为:4.2cm、3kg、1cm。柯尔克孜族男、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维吾尔族男、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近25年间,新疆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为生态环境、生活习惯、学校体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新疆7~18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为改善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0年和2010年新疆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7~18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近10年间,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的速度素质有所提高外,其他身体素质均下降。与2000年相比,2010年维吾尔族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生速度素质分别增长为0.1、0.4、0.1 s和0.3 s;耐力素质分别下降为16.4、2.9、13.3 s和2.3 s;爆发力素质分别下降为1.6、1.2、10.1 cm和7.5 cm;柔韧性素质除了城男增长0.3 cm外,乡男、城乡女学生分别下降0.5、0.4 cm和0.7 cm;力量素质分别下降为11.6、7.7、13.0和13.1次/min;且素质指标多数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2010年新疆7~18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速度素质有所提高,耐力、爆发力、柔韧和力量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应采取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等综合措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13~18岁维、哈、柯等三个少数民族中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及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改善新疆少数民族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利用新疆地区1985年和2010年13~18岁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该地区维、哈、柯等三个少数民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作2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近25年间,新疆13~18岁维、哈、柯等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平均增长值基本保持增长(除了维女生身高,维、柯男生胸围指标外),平均增长值分别为:维男生3.3cm、3.9kg、-0.5cm,维女生-0.2cm、0.9kg、4.2cm;哈男生6.1cm、4.8kg、1.7cm,哈女生4cm、4.1kg、2.6cm;柯男生4.8cm、3.6kg、-0.5cm,柯女生3cm、3.3kg、0.4cm。维、哈、柯等少数民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总体水平:哈男、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维、柯男、女生,柯男、女生的优于维男、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结论近25年间,新疆维、哈、柯等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身体形态发展不平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遗传、历史、自然环境、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外,最主要与新疆经济发展区域间存在不均衡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1985-2005年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 选择1985、1995、2000和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较为完整的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藏族、瑶族、黎族、羌族、布依族、侗族、苗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共15个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测量结果.结果 1985-2005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身高平均年增长规律和特点与汉族学生基本一致,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增长幅度逐渐减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撒拉族和蒙古族18岁男学生身高超过170 cm,依次为170.91、170.47、170.29、170.27 cm,与汉族学生接近.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体重有较大幅度提高.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胸围减少,只有蒙古族和朝鲜族乡村男生及蒙古族、壮族和朝鲜族乡村女生胸围增加,增长幅度分别为0.101、0.095、0.126、0.163、0.107 cm.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和柯尔克孜族学生与汉族城市学生体格发育水平相近,以维吾尔族男女生最为突出.结论 1985-2005年中国少数民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均有不同幅度提高.应进一步开展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