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抑郁症状现况及其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3 609名大学生,使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以及自编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8.24%(95%CI:46.52%~49.93%)。存在抑郁症状学生的生活事件及其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无抑郁症状的学生(均P<0.01)。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OR=0.324, 95%CI:0.139~0.758%);宗教信仰(OR=1.808, 95%CI:1.131~2.891)和家庭暴力(OR=3.567,95%CI:为1.551~8.205)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生活事件中,负性人际关系事件(OR=1.781, 95%CI:1.392~2.279)、负性学习压力事件(OR=1.551, 95%CI:1.207~1.993)、负性健康适应事件(OR=1.302, 95%CI:1.053~1.609)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负性生活事件是大学生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士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抑郁的状况,探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的影响,为增强护士的情绪调控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 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对2所三级甲等医院268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平均分为(12.91±2.75)分,高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11.32±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1,P<0.05),且职称越高越多采用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接受、积极重新关注、理性分析),职称越低越多采用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自我责难、灾难化、责难他人);与国内常模的(33.46±8.55)分比较,护士〔(58.82±7.15)分〕、护师〔(54.82±8.76)分〕、主管护师〔(47.31±6.45)分〕3组抑郁得分均较高(P<0.01),且职称越低抑郁得分越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责难、灾难化、责难他人等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均与护士抑郁呈正相关(P<0.01),接受、积极重新关注、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等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均与护士抑郁呈负相关(P<0.01)。结论护士职称越高,越多采用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自我责难、灾难化、责难他人、接受、积极重新关注、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等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护士抑郁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中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方法 2014年3-4月,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北省张家口、唐山、保定、石家庄、邢台、衡水6个市的7所中学(其中石家庄2所中学),每个中学随机抽取2个高中班共648名高中生,使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抑郁症状学生 160 人,占24.69%,有焦虑症状的学生26人,占4.01%,既有焦虑又有抑郁症状的学生142人,占21.9%,正常学生320人,占49.4%;回归分析表明,灾难化和沉思正向预测抑郁和焦虑(均P<0.05),积极设想负向预测抑郁和焦虑(均P<0.05);抑郁者比焦虑者较少采用积极调整(11.97±3.84 vs 14.15±2.98,P<0.05)和积极设想(22.83±6.29 vs 27.63±5.28,P<0.05),焦虑者比抑郁者较多采用责备他人(9.80±3.35 vs 8.91±3.12,P<0.05)。抑郁焦虑共病的高中生比焦虑、抑郁者更多采用沉思默想(11.08±2.63 vs 9.55±2.68 vs 8.87±2.47,P<0.05)、自我安慰(6.52±4.29 vs 5.00±2.15 vs 4.77±1.73,P<0.05)和灾难化(12.28±3.80 vs 10.15±4.08 vs 9.27±3.43,P<0.05)。结论 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认知情绪调节训练可以减轻抑郁和焦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抑郁障碍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抑郁障碍诊断采用中国神经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单相抑郁发病的诊断标准.对58名癫痫患者按是否受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分为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组(n=30)、非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组(n=28),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组、非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组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73.3%、1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6,P<0.001);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与抑郁障碍呈正相关.[结论]癫痫患者并发抑郁障碍与负性生活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5.
生活事件与大中专护理专业学生抑郁情绪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大等社会因素 ,导致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增多。有关资料显示 ,以前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是躯体疾病 ,现在抑郁、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已上升为主要原因[1] 。为了解生活事件以及个体对生活事件所采取的应付方式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 ,笔者对 2 43名护理专业大中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抽取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共 2 49人 ,发放问卷 2 49份 ,回收问卷 2 46份 ,有效问卷 2 43份 (其中中专 10 4人 ,大专 13 9人 ) ,平均年龄 (2 0 .46± 1.72 )岁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上海市中学生负性情绪与失眠症状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睡眠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抽取上海市24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由学生填写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精简版(DASS-21)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家长填写中学生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 结果 有效样本1 986人,平均年龄(14.71±2.01)岁,男生1 019名(51.3%)。压力、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23.9%、51.0%和29.0%,失眠症状发生率为37.0%。在校正了人口学因素后,有压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中学生失眠症状风险分别高于无相应负性情绪中学生(压力:OR=2.17,95%CI:1.60~2.95;焦虑:OR=2.97,95%CI:2.27~3.88;抑郁:OR=2.59,95%CI:1.94~3.47),且在初中生中更高。 结论 上海市中学生负性情绪与失眠症状风险增加相关,特别是在初中生中相关性更高,应当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  相似文献   

7.
高书明 《药物与人》2003,(11):56-57
古人云:"忍泣者易衰,忍忧者易伤"。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证明,长期被负性情绪困忧的人,易罹患消化性溃疡、高血压、偏头痛和神经衰弱等心身疾病,甚至会成为癌症的"催化剂"。专家认为,克制愤怒情绪的表达会破坏人体的某种生物化学平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农村居民抑郁、焦虑状况及其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为改善农村居民心理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某地居民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共调查1 624名常住农村居民;焦虑、抑郁症状的评定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评定采用自评生活事件量表(LES). [结果]居民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2.7%、20.3%,较常发生的负性生活事件为工作或学习压力大、经济困难、对工作不满意、子女教养问题、与同事或邻里不和等问题,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焦虑显著相关(P<0.01).男性、文化程度高是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高应激量是抑郁、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农村居民的抑郁、焦虑发生情况不容乐观,与负性生活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学生负性情绪的流行现况,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效缓解学生负性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2年10—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6所中学1 426名中学生;采用北京市统一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收回,学生不记名自填的调查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有27.0%的中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孤独、失眠、伤心绝望和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均高于10%;学习成绩是影响中学生负性情绪的重要因素。结论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联合行动,采取措施提高中学生应对负性情绪的能力,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与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关系,为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SDS)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84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 43.5%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但以轻度抑郁(30.8%)为主;女生的抑郁得分高于男生,高中生抑郁和家庭矛盾性得分高于初中生;中学生抑郁均分与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0.24、-0.23、-0.20、-0.20、-0.19、-0.23,P均<0.01),与家庭矛盾性有显著正相关(r=0.27,P<0.01)。 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对中学生抑郁情绪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关注不良家庭环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学美  黄莹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8):1001-1004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现状及特征, 探讨中学生抑郁症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 6 个市/县/区 17 所学校学生共12 408人, 采用自编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12 206 份, 筛选出有抑郁症状者2 893例, 检出率为23.7%, 其中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6%, 高于男生的21.6%(χ2=27.715,P<0.001);高中生检出率为25.3%, 高于初中生的22.1%(χ2=17.203,P<0.001);非独生子女检出率为24.6%, 高于独生子女的21.5%(χ2=13.018,P<0.001);汉族与少数民族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中学生除主观支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05), 其他3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家庭收入中学生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在学校是否担任干部的中学生除客观支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 其他3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格中学生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分析显示, 社会支持总分(r=-0.153, P<0.001)、客观支持得分(r=-0.055, P<0.001)、主观支持得分(r=-0.358, P<0.001)、对支持利用度得分(r=-0.305, P< 0.001)与抑郁得分均呈负相关。结论 云南省中学生抑郁症状不容忽视, 应重视中学生抑郁问题, 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初中生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安徽省霍邱县3所乡镇普通初级中学的1 417名初中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自编童年期虐待经历问卷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417名初中生中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61.3%,女生(66.7%)高于男生(56.6%),初二年级(64.4%)高于初一(62.4%)和初三年级(56.7%),非独生子女(63.5%)高于独生子女(5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父母的关系从差、一般到亲密,学习成绩从差、中等到好,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均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童年期遭受各种类型反复虐待的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未遭受反复虐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童年期遭受反复重度躯体虐待、反复中度躯体虐待、反复情感虐待、反复接触性性虐待和反复非接触性性虐待的初中生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性分别是未遭受上述虐待的1.989(OR=1.989)、1.436(OR=1.436)、1.698(OR=1.698)、2.834(OR=2.834)和2.235倍(OR=2.235)。结论童年期遭受反复虐待是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留守中学生认知情绪调节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学生心理韧性问卷与积极消极自杀意念问卷对454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积极认知情绪调节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r = 0.424,P<0.001),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 = -0.219,P<0.001),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 = -0.551,P<0.001);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心理韧性在积极认知情绪调节与自杀意念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结论 积极认知情绪调节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留守中学生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和抑郁症状分布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于2010年9-10月随机抽取南京市5所学校2 1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2 118名中学生中,具有1、2、3项及以上健康危险行为的中学生分别为21.6%、6.0%、4.4%;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6.0%,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9.4%、13.4%、3.3%;高中生、有健康危险行为的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均高于初中生、无健康危险行为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健康危险行为项数的增加,抑郁症状检出率呈上升趋势(χ趋势2=58.9,P<0.05),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c%)为14.8%。结论 健康危险行为是罹患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应激性生活事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减轻应激性生活事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对分层随机抽取的中学生,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学生发生频率最高的生活事件依次是学习负担重(70.8%)、考试失败(70.8%)、厌学(56.9%)、被人误会(56.6%)、当众丢面子(51.5%)。考试失败的平均应激量最大,考试失败与心理因子A、B、C、F、G、H呈正相关,且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减少主要生活事件的发生,可以降低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疾病倾向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特点及心理疾病倾向.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1 964名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调查人群各项负性生活事件均有较高的报告率,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学习负担重、被人误会或错怪、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生活习惯明显变化、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等事件所占比例均>60%....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OBJECTIVESDietary behavior and life stress in adolescence is related to growth rate and learning ability.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 between dietary habits, dietary attitude nutritional knowledge and life stress among high school girls in Korea and China.SUBJECTS/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221 high school girls in Korea and 227 high school girls in China. The questionnaire were about dietary habits, dietary attitude, nutritional knowledge and life stress.RESULTSThe dietary habits of chinese girls were healthier than those of Korean girls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etary attitude between Korean girls and Chinese girls. Korean girls had more nutritional knowledge than Chinese girls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1). Korean girls did less physical exercise but spent more time watching TV and using PCs, compared to Chinese girls. Korean girls'' degree of confidence in nutrition information that they had learned and their performance in their real lives were low. Also, they had a low level of awareness of the need for nutritional educ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ife stre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ietary habits ha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life stress in both Korean and Chinese girls (P < .01, P < .001). As for Chinese students, dietary attitude ha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life stress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5). As for Korean girls, nutritional knowledge ha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life stress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5), which means as life stress was less, dietary habits were better.CONCLUSIONSThis study shows that effective nutrition education programs should include components that encourage application of learned nutrition information to real life, increase physical exercise and reduce life st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