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讨针刺配合韦氏痛安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简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针刺) 30例和观察组(针刺配合痛安汤) 30例。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予中医证候、视觉模拟量表(VAS)、诺夫域公园颈痛问卷(NPQ)及临床疗效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VAS、NPQ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VAS、NP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显愈率为80%,对照组显愈率为5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配合韦氏痛安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3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两组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N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法联用青龙摆尾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83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飞经走气"之青龙摆尾手法,每日1次,均以治疗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主症积分、颈痛量表(NP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7.8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主症积分在第3疗程和随访1个月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PQ评分在第3个疗程结束时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在3个疗程结束时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青龙摆尾手法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光明中医》2021,36(6)
目的 探究针刺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就诊于宜春市中医院针灸科60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观察6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vs 73.33%,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VAS、PPI评分均显著更低(均P 0.05)。治疗组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vs 30.00%,P 0.05)。结论 针刺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肩颈部疼痛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快刺液门、阴谷结合常规针刺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快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各26例。常规针刺组为针刺颈夹脊穴,快刺组在针刺颈夹脊穴的基础上,快刺液门、阴谷穴,6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证候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评分及证候积分均有改善(均P 0. 05),且快刺组较常规针刺组更佳;快刺组总有效率为96. 15%(25/26),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3. 08%(19/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快刺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快刺液门、阴谷配合常规针刺颈夹脊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常规针刺颈夹脊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舒颗粒联合理筋手法对风寒湿阻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生活宣教以及理筋松解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颈舒颗粒口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疼痛(VAS)评分、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VAS评分、NPQ评分、CASC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改善(P0.05),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舒颗粒联合理筋手法可改善风寒湿阻型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增大颈椎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加热敏灸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加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CL-90指数、VAS评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热敏灸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蜡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CS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针刺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蜡疗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2 d。2组治疗前后对中医证候头痛、头晕、不寐、恶心或呕吐及耳鸣进行评分,检测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动指数(PI)及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MFV、PSV、BA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PI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蜡疗治疗CSA疗效显著,并可通过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情况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传统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予传统针刺配合平衡针疗法治疗,对照组49例予中医推拿整脊手法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 d,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背部疼痛及头晕头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87.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颈背部疼痛及头晕头痛V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颈背部疼痛及头晕头痛VAS评分低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青少年颈椎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许羚 《新中医》2021,53(3):191-194
目的:观察米字型颈椎保健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米字型颈椎保健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9%、74.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NDI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VAS评分、NDI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米字型颈椎保健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颈肩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内经》傍针刺法配合鲑鱼降钙素对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的疗效。方法:将12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疼痛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傍针刺法配合鲑鱼降钙素滴鼻剂治疗,对照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滴鼻剂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骨代谢指标、激素水平和VAS、HAMA和中医证候积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个疗程后,两组VAS、HAMA和中医证候积分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总体评分改善更明显,相比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各组血清E2、CTX-I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O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经》傍针刺法配合鲑鱼降钙素对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药烫熨结合循经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中药烫熨结合循经针刺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采用VAS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烫熨结合循经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证)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桂枝新加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营血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加甲钴胺片,观察组予桂枝新加汤口服,疗程均为2周。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比较2组疼痛视觉评分法(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治疗结束时,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与治疗结束时比较,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治疗结束时,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与治疗结束时比较,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3.3%,对照组76.7%,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新加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营血虚证临床疗效良好,且远期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基于"四海"理论针刺与针刺背俞穴治疗肺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基于"四海"理论选穴足三里、大椎穴针刺治疗,对照组予针刺肺俞、脾俞、胃俞、大肠俞,治疗5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其中医证候积分、疲劳量表积分(FS-14)及总体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S-14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四海"理论选穴针刺与针刺背俞穴对于肺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相当,但基于"四海"理论选穴针刺对于中医证候积分、疲劳量表积分的疗效优于针刺背俞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胃散加味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FD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清胃散加味方治疗,对照组30例予多潘立酮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单项积分、总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脘腹胀满、胃脘疼痛、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胃散加味方治疗FD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杨氏絮刺拔罐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予杨氏絮刺拔罐疗法,对照组予常规针刺疗法。两组疗程均为5周,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颈部疼痛VAS积分、NPQ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0%、84.8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疼痛VAS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疼痛VAS积分及积分差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NPQ积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NPQ积分及积分差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杨氏絮刺拔罐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缓解颈部疼痛及不适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方先钧  吴祥颖  董莉  周烨威 《新中医》2014,46(10):186-189
目的:观察穿刺式埋线针埋线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5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埋线治疗组33例选穴颈穴1、颈穴2、颈穴3、大椎等进行埋线治疗;针刺对照组32例选穴颈夹脊、天柱、大椎、后溪、内关、复溜进行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评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穿刺式埋线针埋线疗法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总有效率优于针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葛根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颈复康冲剂治疗,治疗组采用葛根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10d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采用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葛根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能显著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李世大  陈秀英  张士表 《光明中医》2023,(20):3899-3903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丹归祛瘀丸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丹归祛瘀丸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胶囊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VAS)、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VAS)、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丹归祛瘀丸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陶江涛  马玉  张敏 《新中医》2021,53(11):85-87
目的:观察尪痹片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尪痹片治疗,治疗8周后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观察,并对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尪痹片联合美洛昔康治疗KOA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