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学把持续异于正常的心理、情绪、认知等心理信息时所处的心理状态称为心理紊乱状态。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极强的传染性、严格的隔离状态以及疫情的持续性等,易造成人们情绪波动,进而形成5种心理紊乱状态,即惊悸不安状态、郁闷不舒状态、精神萎靡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烦躁焦虑状态。通过辨别5种心理紊乱状态介导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从心理层面初步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辨治,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
滕晶 《中国中医急症》2011,(9):1529-1530
烦躁始出于《内经》,烦指情绪烦闷,躁指肢体不安,烦与躁常同时并见,因此多烦躁并称。烦躁状态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患者常表现为心境不良,觉得事事不如意,不顺心,想发脾气,甚至出现焦躁不安,坐卧不宁。烦躁状态的持续存在往往会导致疾病复杂化,难以诊治。笔者意欲通过对烦躁状态的4则病案分析,尤其是对其脉诊的体会,总结烦躁状态病证的特点,以  相似文献   

3.
眩晕症由于其病因复杂,病情反复的特点,临床治疗效果一直不甚理想。近年来,因各方面的压力增加及心理异常状态异常所致的眩晕症逐年增加。然而,心理状态是人在某时间段人的内心思维与情绪活动,现在很多临床医师对其缺乏充足的认识,加上患者不会主动诉说,临床很难准确诊断与治疗。本文从"五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角度出发,以"系统辨证脉学"为背景,分析患者心理状态,从脉辨证、以证施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中浮脉与沉脉是一对反映脉位深浅的相反脉;《素问》中"浮"与"沉"则用来描述正常和疾病状态下脉位的动态变化。通过对《素问》中"浮"脉与"沉"脉相关记载的分析,探讨其与现今国家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认识的异同,以期为目前的脉诊教学提供参考,为丰富和发展脉学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是适应当今社会疾病而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包括郁闷不舒状态、精神萎糜状态、思虑过度状态、惊悸不安状态、烦躁焦虑状态5种异常心理状态。齐向华教授创立了以25对脉象要素为基础的系统辨证脉学体系,并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总结,分析出5种心理紊乱状态各自的脉象特征。通过脉象要素的整体状态和局部表现系统判断患者的不同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从中医学理论过渡到患者的躯体症状,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谭思媛  齐向华 《吉林中医药》2013,(12):1277-1279
运用系统辨证脉学理论及技法,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应用脉象要素准确判断患者个性及体质偏颇,结合心理紊乱状态,郁闷不舒及烦躁焦虑状态,得出疾病病因及病机,回溯疾病源流,指导辨证施治,体察脉诊对疾病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7.
脉诊作为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 ,有其独特的诊断原理。"系统辨证脉学"是对传统脉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它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机体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状态,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眩晕病因病机复杂,笔者以"系统辨证脉学"理论为依据,根据脉象的变化分析眩晕的辨证分型及典型病案,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8.
郑心秀 《养生月刊》2014,(2):147-149
月经是女性子宫内膜剥落,经血从阴道排出的生理现象。中医认为,女性月经与肝肾两脏和冲任两脉有密切关系。若两脏、两脉功能正常,则月经正常,否则或因情绪忧思郁怒、房事过度、久病体虚、过食生冷和辛辣燥热食物、冒雨涉水等,引起两者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9.
中医“烦躁状态”脉象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晶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578-1579
解析烦躁状态的内涵,总结烦躁状态的心理特征脉象及不同病机状态下相应的脉与方,通过脉象特征对病案予以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脉象辨识与诊治心理状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烦是指情绪的烦闷,躁是指肢体不安,临床烦与躁常同时并见,因而称之为烦躁。既往常将烦躁作为一种病因或症状进行认识,而它同时又是一种心理紊乱的状态,是指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始终处于  相似文献   

11.
<正>在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身边的人们抱怨事情太多,心情烦躁,似乎"焦虑"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通病,那究竟怎样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焦虑症,怎样才能战胜焦虑,中医药又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呢?焦虑有时也有益处其实焦虑是人的一种本能情绪,每一个人都会存在焦虑情绪,当我们处于心理有压力的状态,又受到刺激时,我们都会出现焦虑情绪。正常的焦虑情绪能够帮助我们面对突  相似文献   

12.
推拿治疗亚健康状态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亚健康状态 ,是近年来国内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又称机体第二状态或灰色状态。按前苏联学者Berkman提议 ,人的一般状态分为健康状态、病理状态及亚健康状态即诱病状态。所谓亚健康状态 ,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 (也有人称之为第三状态、中间状态 ) ,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 ,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的感觉和症状 ,如失眠、乏力、体力下降、情绪不稳(包括紧张、低落、烦躁等 ) ,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这种状态多由人体生理机能或代谢机能低下、退化或老化所致。当亚健…  相似文献   

13.
齐向华教授是山东省中医院中医内科学教授,现任山东省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齐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脉象研究,经过总结脉诊的临床功能,认为脉诊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诊脉可以辨识致病因素、病机,判定人们的个性、心理经历和心理状态,并对所患疾病具有预测功能。现将其识脉审脉以辨治疾病的三则医案浅析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4.
从脉辨治郁闷不舒状态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晶 《光明中医》2012,27(3):551-552
郁闷不舒状态是一种由情志因素引起的心理紊乱状态,它是导致诸多疾病发生和维持的关键因素。脉诊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机体生理、病理和心理状态,根据脉象的变化辨析三则郁闷不舒状态的病案,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齐向华教授在研究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在临证中将“大气下陷”分为虚实两端;在梳理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五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烦躁焦虑状态,郁闷不舒状态,惊悸不安状态,精神萎靡状态),并构架出了相应的辨治体系;在传统脉诊的基础上,引入系统科学理论,融合现代脉法,创新性的构架出了“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根据“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指出大气下陷有三个病机层面:上焦气虚、下焦不固和气血沉积,进而总结出了“大气下陷”临床常见辨证脉象系统:下、进少退多、寸粗尺细、寸强尺弱,为临床辨治“大气下陷”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郁闷不舒状态是一种由情志因素引起的心理紊乱状态,它是导致诸多疾病发生和维持的关键因素.脉诊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机体生理、病理和心理状态,根据脉象的变化辨析三则郁闷不舒状态的病案,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述齐向华教授"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构建背景,揭示脉诊的心理认知过程,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脉诊教学中的技术训练方法。方法:运用"逐一感觉法"训练、"虚静为保"状态训练、各种感觉的稳定持续时间训练等方法。结果:通过以上各种方法的训练,提高手指的敏感度,缩短脉诊"反应时间",建立大脑脉象"知觉"系统。结论:齐向华教授基于"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探索出的脉诊技术训练方法行之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滕晶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756-1757
"烦躁状态"是人体的一种心理紊乱状态,这种状态持续不缓解,最终成为导致诸多疾病发生和维持的症结所在。在对"烦躁状态"内涵进行诠释和发病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相关脉象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辨识和辨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考试焦虑是指当人们面临考试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是在应试情境的刺激下受个人认知、别人评价、性格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对考试成败担忧的心理反应状态,以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1])。这种心理反应状态容易对人的认知、情感、人格以及其他心理状态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一直是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原来单一的护理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理三者结合的“现代护理模式”。各种脑血管疾病常引起后遗症,如言语障碍、肢体瘫痪等,常导致紧张、焦虑、烦躁、自卑、忧郁悲观等不良心理。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转归和康复、减少脑血管疾病死亡和致残的因素之一。1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情绪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顺应性,它能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又有很大的破坏性,成为致病因子、语言尚可产生正性心理效应,这种效应能激活人体中枢神经的“脑啡呔”,调动机体内分泌系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