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补充益生菌对儿童过敏性湿疹的预防效果。方法 运用Rev Man 5.3软件,对2000年以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益生菌预防儿童过敏性湿疹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RR值及95%CI,评估发表偏倚,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按干预菌株不同及随访时间点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3篇文献,累计干预组3 004例,对照组3 016例。合并效应量结果显示,益生菌预防儿童过敏性湿疹的合并RR值为0.76(95%CI:0.65~0.89)(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混合菌株干预效果显著(RR=0.56,95%CI:0.41~0.78)(P<0.05),随访时间≤12个月及≤24个月所得结果表明益生菌预防儿童过敏性湿疹效果显著(P<0.05),合并RR值分别为0.69(95%CI:0.51~0.93)和0.77(95%CI:0.60~0.98)。结论 应提倡孕期及婴幼儿期补充益生菌,推荐使用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混合菌株,预防儿童过敏性湿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脐血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TPOA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留取脐静脉血检测甲状腺功能, 分析脐血TPOAb与孕母甲状腺功能、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及短期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 1)新生儿脐血TPOAb阳性与母亲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母亲血清TSH及TPOAb异常有关(χ2值分别为48.55, 13.716, 251.1, P均<0.001)。2)脐血TPOAb阳性的新生儿, 其脐血FT4水平较脐血TPOAb阴性者低, P<0.05。3)脐血TPOAb阳性对新生儿的出生体重(OR值=3.239, 95%CI:1.072~9.781, P<0.05)、出生身长(OR值=9.483, 95%CI:3.228~27.35, P<0.05)和出生头围(OR值=3.669, 95%CI:2.34~5.75, P<0.05)均有影响。4)脐血TPOAb阳性对患儿5月龄时的体重(OR值=3.827, 95%CI:1.396~10.492, P<0.05)和个人-社交能有影响(OR值=2.8, 95%CI:1.178~6.654, P<0.05)。结论 脐血TPOAb阳性与母亲孕期异常的甲状腺功能有关, 并对子代的体格和智能发育产生影响, 应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孕母的子代进行脐血TPOAb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气质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促进儿童气质的健康发展。方法 2014年10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东西南北4个郊区和城区的幼儿园各1所,每个幼儿园按照大、中、小班各抽取3~8个班级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父母或主要照顾人匿名填写,内容包括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左启华修订的婴儿─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3~7岁儿童气质量表、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4部分。共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合格者936份,回收合格率85.09%。用SPSS 15.0软件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对儿童气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进入影响儿童气质回归方程的因素为:社会适应能力(95%CI:0.045~1.530,P=0.038),父母婚姻(95%CI:0.450~1.650,P=-0.001),是否独生子女(95%CI:-2.788~-0.148,P=0.031),孕期有无异常(95%CI:-2.082~-0.517,P=-0.002),孕期营养(95%CI:-1.452~-0.224,P=0.009),孕前心理(期待怀孕)(95%CI:-0.918~0.045,P=0.074),母亲个性的内外向性(E分)(95%CI:-0.003~0.058,P=0.076)、父亲个性的情绪性(N分)(95%CI:-0.037~-0.010,P=0.001),性别(95%CI:-0.669~-0.122,P=0.005)。结论 气质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影响,在养育幼儿过程中,家长在重视孕期保健的基础上,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儿童个性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株洲市气象因子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16年株洲市手足口病日发病数据及日气象数据,在描述其数据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象因子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及其滞后效应。 结果 2010-2016年株洲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3 877例,其中2016年报告病例最多,为12 355例;发病呈现双高峰状态。株洲市气温、风速和日照时数与手足口病发病呈正相关(P<0.05),气压、相对湿度与手足口病发病呈负相关(P<0.05)。以气温18.18 ℃为参照,日平均气温在30.6 ℃,滞后0 d时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值最高,为1.28(95%CI:1.12~1.46),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最低气压1 003.58 hpa为参照,日最低气压在1 032.2 hpa,滞后25 d时RR值最高,为1.68(95%CI:0.97~2.93);以风速3.8 m/s为参照,日均最大风速在0 m/s,滞后0 d时RR值最高,为1.17(95%CI:0.92~1.49);以相对湿度74.8%为参照,日均相对湿度在28%,滞后2 d时RR值最高,为1.61(95%CI:0.81~3.17);以日照时数4.18 h为参照,日均日照时数在13 h,滞后0 d时RR值最高,为1.06(95%CI:0.97~1.17),以上四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气象因子是影响株洲市手足口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呈非线性且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行孕期摄入维生素D对婴幼儿哮喘发生率影响的系统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OVID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孕期摄入维生素D对婴幼儿哮喘发生率影响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5篇前瞻性队列研究文献和4篇RCT文献纳入研究。1)对5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显示,孕期饮食维生素D摄入量高的孕妇比摄入量低的孕妇其后代发生哮喘及喘息的几率较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对4项RCT中的2项进行Meta分析,共1 355组孕妇-婴幼儿纳入研究,其中补充维生素D组683例,安慰剂对照组672组,结果显示补充维生素D组的孕妇比安慰剂组的孕妇后代发生婴幼儿哮喘的风险较小(OR=0.71,95%CI:0.54~0.92,P=0.01)。结论 孕期摄入较大剂量的维生素D有助于减少婴幼儿哮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方法,探讨女性癌症患病史与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的相关性,为女性癌症幸存者生育保护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从2008年1月1日-2018年8月1日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女性癌症患病史与新生儿出生结局的相关研究。文献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量表)。结局指标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性畸形、小于胎龄儿(SGA)和活产。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并计算合并效应值。采用逐一剔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Begg检验和Egger检验评价研究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早产、先天性畸形、活产的合并RR值(95%CI)分别为2.058(1.337~3.169)(P=0.001),0.929(0.676~1.277)(P=0.650),0.852(0.756~0.960)(P=0.008);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低出生体重、SGA的合并RR值(95%CI)分别为1.563(1.386~1.763)(P<0.001),1.017(0.859~1.205)(P=0.843)。结论 女性癌症患病史可显著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的风险,降低活产的风险;女性癌症患病史与先天性畸形、SGA的发生风险无统计学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法综合定量评价探讨维生素D与儿童哮喘的关系,为哮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数据库中有关维生素D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文献,按照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提取所需的数据和相关资料,并对参考文献进行追踪,仔细阅读文题、摘要及全文筛选文献,累计哮喘患儿组68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390例,采用Meta分析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合并加权均数差(WMD)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记录95%CI,检验分析研究间的异质性,并绘制森林图。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4篇,符合选择标准的7篇,哮喘患儿组68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3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异质性检验(P<0.05),说明各文献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总样本量为1 079例,结果显示哮喘儿童组WMD值为-20.43,95%CI:-22.21~-1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哮喘患者儿体内25-(OH)D的含量较正常人低20.43 nmol/L。结论 目前证据显示,哮喘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考虑维生素D缺乏与哮喘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童后,与肿瘤发生相对危险度、肿瘤死亡率以及再发肿瘤发生相对危险度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NKI、CBM、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有关应用rhGH治疗GHD后与肿瘤相关性的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文献资料收集、质量评价、数据提取,最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GHD患儿应用rhGH治疗后,肿瘤的发生风险无增加,两者无相关性(RR=0.76,95%CI为0.59~0.90,P<0.05)。应用rhGH治疗后,GHD组发生肿瘤的死亡率与预期死亡率相比,结果无统计意义,说明rhGH并不增加肿瘤患儿的死亡率(SMR=0.90,95%CI为0.77~1.05,P>0.05)。但是对于既往患有肿瘤的患者,应用rhGH后,可以使再发肿瘤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危险性增加1.3倍(RR=2.30,95%CI为1.61~3.27,P<0.05)。结论 GHD患儿应用rhGH治疗后,肿瘤发生相对风险及死亡率无明显增加,但是再发肿瘤的危险性增加1.3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母乳喂养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为孤独症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Revman 5.3软件,对发表于2006-2017年有关母乳喂养与儿童孤独症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OR值及95%CI,评估发表偏倚,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对母乳喂养时间按照>1月、>3月、>6月、>12月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最终选出11篇文献13项研究,累计病例2 323例,对照2 839例。合并效应量结果显示,母乳喂养与孤独症关系的OR值及95%CI为0.49(0.35~0.68) (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3月的合并OR值及95%CI为0.66(0.49~0.91)(P<0.05),母乳喂养>6月的合并OR值及95%CI为0.40 (0.32~0.49)(P<0.05)。结论 母乳喂养可能是儿童孤独症的保护因素,应提倡母乳喂养至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孕前体重、孕期增加体重、儿童期饮食行为对儿童体重的影响,为管理儿童体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及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产科分娩的512例产妇及512例婴儿,收集母亲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增重等资料。2019年12月—2020年3月随访并测量上述512名儿童的身高、体重,评定饮食行为。采用相关统计方法分析孕前体重、孕期增加体重、儿童期饮食行为对儿童体重的影响。结果 512名儿童年龄为3~6岁,有12.70%儿童超重/肥胖。相比于体重正常儿童,超重/肥胖儿童的母亲孕前超重/肥胖更常见(10.51% vs 38.46%,χ2=37.512,P=0.001),孕期超重更常见(7.83% vs 43.78%,χ2=75.201,P=0.001);不良饮食习惯、挑食、过饱响应得分更高(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也表明孕前体重(OR=1.109,95%CI:1.025~1.213)、孕期体重增加(OR=1.098, 95%CI:1.031~1.261)、儿童期饮食行为中不良饮食习惯(OR=1.113, 95%CI:1.054~1.257)、挑食(OR=1.257, 95%CI:1.232~1.467)、过饱响应(OR=1.284, 95%CI:1.135~1.513)是儿童超重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体重受母亲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以及儿童期饮食习惯的综合影响。合理控制孕前BMI及孕期增重,积极指导儿童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有助于降低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剖宫产与儿童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为儿童过敏性疾病防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五大数据库,最后一次检索时间为2017年9月5日,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检索、筛选、纳入和分析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分析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有63篇文献纳入分析,总样本量为4 818 347人。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儿哮喘、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结膜炎、吸入性过敏、喘息、枯草热的患病率分别增加19%、31%、14%、29%、4%、16%(P<0.05)。亚组分析显示:对儿童哮喘而言,剖宫产不增加3岁以下儿童哮喘发生风险,其余各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儿童喘息而言,队列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父母报告症状)、父母无过敏性疾病组,剖宫产与儿童喘息有关联,OR值分别为1.05(95%CI:1.01~1.08)、1.07(95%CI:1.01~1.14)、1.05(95%CI:1.00~1.10)。结论 剖宫产是儿童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应做好孕产妇健康宣教和产科质量管理,把好儿童生命质量第一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是否增加儿童3岁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自2014年9月—2015年8月从北京市16个社区入组符合标准的儿童2 275名,从新生儿期随访至3岁。结果 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儿童在1、2、3岁时的BMI均高于非暴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2.01,95%CI:1.40~2.89)、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09,95%CI:1.06~1.13)、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1.01,95%CI:0.99~1.03)是儿童1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83,95%CI:0.71~0.98)是儿童1岁内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1.66,95%CI:1.07~2.58)、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14,95%CI:1.09-1.18)、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1.02,95%CI:1.00~1.04)是儿童2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61,95%CI:0.49~0.75)和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OR=0.61,95%CI:0.45~0.84)是儿童2岁内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1.89,95%CI:1.23~2.91)、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14,95%CI:1.09~1.18)也是儿童3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66,95%CI:0.54~0.81)和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OR=0.55,95%CI:0.40~0.75)是儿童3岁时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辅食添加时间与3岁内儿童超重肥胖无相关性。结论 为了减少儿童在3岁内发生超重肥胖,应严格控制孕妇孕前和孕期的体重,尽可能地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Meta分析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流行情况,为生长迟缓儿童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PubMed数据库中截止到2020年3月30日的有关中国儿童生长迟缓患病率报道文献。根据STROBE声明中横断面研究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Stata 12.0软件合并患病率,并对性别、年龄、地区分布、调查年份、居住地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采用Egger检验及漏斗图评估各文献发表偏倚,通过排除其中任意一篇低质量文献对合并效应值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总样本量699 974人,变化范围为6 082~99 542(M=17 329)人。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总患病率为6.0%(95%CI:5.0%~7.0%)。亚组分析显示0~7岁患病率8.1%(95%CI:6.0%~10.2%),7~18岁患病率3.3%(95%CI:2.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5)。在2005-2010年调查的患病率9.9%(95%CI:7.5%~12.2%),在2011-2019年调查患病率3.0%(95%CI:2.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P<0.05)。农村患病率4.5%(95%CI:3.4%~5.7%),城市患病率2.5%(95%CI: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5)。不同性别、地区分布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儿童生长迟缓患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年龄组、居住地患病率存在差别,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湖北省十堰市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婴儿贫血、制定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出生满6个月左右正常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对其进行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检查,并问卷回顾性调查母亲孕期疾病和贫血状况、出生体格指标以及6月龄以来喂养状况等信息。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913例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检出率为33.41%;不同喂养方式营养性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52,P<0.001),进一步χ2分割检验结果显示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但均显著低于母乳喂养婴儿(P<0.012 5);家庭收入低(OR=6.05, 95%CI:2.70~13.55)、低出生体重(OR=3.59, 95%CI:1.90~6.76)、母亲孕期贫血(OR=2.62, 95%CI:1.16~5.94)、孕周<37周(OR=2.60, 95%CI:1.51~4.47)、未添加辅食(OR=7.64, 95%CI:1.83~31.85)、辅食种类少(OR=8.16, 95%CI:3.52~18.91)是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5-2016年湖北省十堰市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率较高,今后儿保部门应加强孕期及门诊儿童营养的宣传,提高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提示关注婴儿期的喂养方式、多样性辅食添加来有效预防婴幼儿营养性贫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肌肉质量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设计,以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2020年抽取宁夏银川市12~17岁儿童青少年共1 622名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参与测试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体成分检查。结果 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肌肉质量指数(SMMI)呈负相关(r=-0.105,-0.094,P<0.001);甘油三酯(TG)与全身肌肉质量(SMM)呈负相关(r=-0.067,P<0.01)。高SMMI者患高血压、高TC、高TG分别是低SMMI者的0.60(95%CI: 0.37~0.97)、0.54(95%CI: 0.33~0.89)倍和0.53(95%CI: 0.32~0.87)倍(P<0.05);SMMI良好、充足患高脂血症的风险分别是SMMI严重不足的0.32(95%CI:0.15~0.70)、0.23(95%CI: 0.08~0.65)倍(P<0.05)。SMMI良好患血脂异常的风险是SMMI严重不足的0.44(95%CI:0.22~0.89)倍(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肌肉质量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关系密切,低肌肉质量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潍坊市妊娠晚期妇女膳食模式与营养相关疾病的关系。 方法 对在潍坊市某三甲医院产检的350名妊娠晚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相关信息,膳食调查部分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数据处理中采用因子分析归纳膳食模式,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膳食模式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结果 ①因子分析归纳出4种膳食模式:营养型、零食型、荤食型、素食型。②膳食模式相关分析:4种膳食模式除钙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铁等各类营养素每日摄入量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四型膳食模式孕妇的年龄(χ2=19.852,P=0.019)、体重增长(χ2=30.545,P=0.000)、知识得分(χ2=17.603,P=0.001)、贫血(χ2=15.465,P=0.001)、文化程度(χ2=34.378,P=0.000)、职业(χ2=34.915,P=0.003)、收入(χ2=24.417,P=0.004)、下肢水肿(χ2=10.295,P=0.016)、患病数量(χ2=14.396,P=0.002)及血糖异常(χ2=18.167,P=0.044)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膳食模式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零食型膳食模式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具有相关性(OR=4.986, 95%CI:1.274~19.525),荤食型膳食模式与患妊娠期超重和下肢水肿具有相关性(OR1=4.707,95%CI:1.084~20.441;OR2=2.690,95%CI:1.061~6.816),素食型膳食模式与患妊娠期贫血和妊娠期患病数量具有相关性(OR1=0.443,95%CI:0.254~0.772;OR2=1.919,95%CI:1.076~3.420)。③膳食模式与营养相关疾病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膳食模式与贫血(OR=2.576,95%CI:1.540~4.309)、妊娠期超重(OR= 6.220,95%CI:2.399~16.127)及妊娠期高血压(OR=20.656,95%CI:1.192~357.867)、糖耐量异常(OR=4.587,95%CI:1.092~19.261)均具有相关性。 结论 膳食模式与妊娠晚期相关疾病如妊娠期贫血、体重增长超标、妊娠期高血压和糖耐量异常的形成密切相关;孕期不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应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孕期营养监督和指导,改善母婴健康,从而为早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神木市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寻找影响因素并评价危险程度,为防治该地区维生素D(VD)缺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神木市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查体儿童共687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687例健康儿童血清VD,最高值为96.9 ng/ml,最低值为2 ng/ml,平均水平为(32.59±13.14)ng/ml,其中VD缺乏120例(17.5%),VD不足169例(24.6%),VD适宜398例(57.9%),无VD过量及中毒。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D水平与年龄、季节、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曾添加过VD、持续服用VD时间、近三月是否添加VD相关(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外活动时间[在30 min与2 h之间(OR=0.43,95%CI:0.22~0.84,P=0.03)、持续服用VD时间在3月~1年之间(OR=0.12,95%CI:0.05~0.28,P<0.001)是影响VD水平的因素。结论 户外活动时间、持续服用VD时间是VD缺乏的保护性因素。VD缺乏重在预防,应加强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肺外脏器受累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榆林市第一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58例MPP患儿分为肺外脏器受累组(n=56)和无肺外脏器受累组(n=102)。同时按照维生素D水平将患儿分为维生素D正常、不足和缺乏组,比较3组之间肺外脏器受累情况。结果 与无肺外脏器受累组比较,肺外脏器受累组热程较长、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较高,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维生素D水平组肺外脏器受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不足(OR=1.955,95%CI:1.479~4.233,P=0.006)或缺乏(OR=2.360,95%CI:1.687~8.125,P<0.001)是肺外脏器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预测肺外脏器受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45%和87.76%,最佳界限值为22.48 ng/ml。结论 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增加了MPP患儿肺外脏器受累的风险,可能是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应密切监测维生素D水平以评估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关于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 年1 月,采用Rev Man 5.3和Stata 14.0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累计老年糖尿病患者共4 016例,其中衰弱人数共 711例(17.70%)。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6, 95%CI:1.08~1.24)、糖化血红蛋白(OR=2.59, 95%CI:1.18~5.70)、营养不良(OR=7.57, 95%CI:6.51~8.81)、抑郁(OR=2.20, 95%CI:1.47~3.30)、女性(OR=3.02, 95%CI:1.68~5.42)、多病共存(OR=1.57, 95%CI:1.35~1.82)、并发症(OR=3.49, 95%CI:1.61~7.53)、认知(OR=2.14, 95%CI:1.30~3.51)(P<0.05)是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发生的主要因素。 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老年衰弱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发生儿童生长痛(GP)及其它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5年12月-2019年6月以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1例儿童GP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2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补充维生素D等综合治疗,观察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儿童血清25-(OH)D、血钙、血磷及骨密度水平变化,并对可能发生GP的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121例患儿经治疗后,有效105例,有效率为86.78%。25-(OH)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接近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钙、血磷水平、超声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检验显示有家族史(OR=2.116,95%CI:1.653~2.879)、体育活动时间>2 h/d(OR=1.279,95%CI:1.038~1.508)、挑食(OR=2.745,95%CI:1.348~5.607)均是G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 结论 儿童GP可能与25-(OH)D水平有关,维生素D对于GP的治疗效果显著,对患儿骨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并对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