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新疆7~18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及城乡差异, 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与锻炼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于2012年对新疆地区中小学7~18岁4 959名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及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新疆7~18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总体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城乡发展不平衡;速度素质城市男生好于乡村男生, 平均差异有0.01 s, 城市女生差于乡村女生, 平均差异有0.33 s;耐力素质城市男女生差于乡村男女生, 平均差异分别有2.15 s和6.08 s;爆发力素质城市男生差于乡村男生, 平均差异0.26 cm, 城市女生好于乡村女生, 平均差异0.19 cm;柔韧性素质城市男女生差于乡村男女生, 平均差异分别0.51 cm和1.01 cm;力量素质城市男生差于乡村男生, 平均差异0.49次, 城市女生好于乡村女生, 平均差异0.54次,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 加强对学生自觉锻炼意识的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7~12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2000-2010年身体形态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为评价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利用2000年和2010年新疆维吾尔族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7~12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新疆维吾尔族7~12岁城区与乡村男、女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010与2000年相比,新疆维吾尔族城乡男女儿童青少年7~12岁年龄组平均身高、体重(乡村男生增长0.17 kg外)、胸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城男、乡男、城女、乡女10年间身高分别平均下降2.41、1.06、3.78和1.32 cm;体重分别平均下降0.64、2.00和0.03 kg;胸围分别平均下降0.36、0.17、0.70和0.43 cm。城市与乡村相比,近10年间城市男、女生的身高、体重平均值低于乡村男、女生,胸围高于乡村男、女生。结论 新疆7~12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2010年整体较2000年出现下降趋势,城乡差异依然存在,应引起家长、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了解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2005-2014年间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少数民族学校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和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族学生数据,对5 696名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与2005年相比,2014年柯尔克孜族男生速度、耐力跑、爆发力指标分别提高0.15 s,4.13 s,11.40 cm,斜身引体/引体向上成绩下降为6.36个;柯尔克孜族女生爆发力和力量素质分别提高7.02cm和2.87次/min,速度和耐力素质分别下降0.06 s和5.81 s.2005年和2014年比较,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多数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柯尔克孜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女生更为突出.应进一步提高柯尔克孜族学生身体素质,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研究上海市2000-2014年7~18岁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LMS法拟合上海市2000,2005,2010和2014年7~18岁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指标的P50百分位数曲线,分析变化规律及性别差异.结果 握力、50 m跑及坐位体前屈(女)指标成绩P50各年龄段均有所提高(P值均<0.05),其中男、女生握力分别平均提高3.13,3.15 kg,女生坐位体前屈平均提高0.8 cm.立定跳远、斜身引体(男)、引体向上(男)、l min仰卧起坐(女)、50 m×8往返跑、l000m跑(男)、800 m跑(女)及坐位体前屈(男)指标成绩P50均有所下降(P值均<0.05),其中立定跳远男、女生分别平均下降11.0,8.59 cm,耐力跑成绩男、女生分别下降2.75,2.32 s.结论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下肢爆发力、肌肉耐力、有氧耐力出现下降趋势,需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现状,为提高汉族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疆乌鲁木齐市4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4所非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4 982名汉族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体质测试及对比分析。结果 与普通学校相比,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18岁儿童青少年的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柔韧性等素质指标均优于普通学校同年龄组的儿童青少年,男女生分别平均优于0.39 s和0.23 s、3.38 cm和3.02 cm、1.87次/min和2.53次/min、2.86 s和3.39 s、0.40 cm和0.34 cm。且在多数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校园足球活动能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新疆各地区中小学应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市2000年和2010年中小学生体质发育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年和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重庆片区7 200名7~18岁中小学生的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中小学生2010年与2000年相比,城男、乡男、城女、乡女10 a间身高分别平均增长了2.30,3.76,2.09和2.66 cm;体重分别增长了3.76,3.89,2.36和2.71 kg;身体机能指标中肺活量呈下降趋势;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城男、城女、乡男、乡女立定跳远成绩分别提高了7.23,9.99,7.80和7.63 cm;乡村男女学生50 m跑成绩分别提高0.19,0.17 s,城市女生下降了0.08 s;城市男女小学生和城市中学女生耐力分别提高了5.13,3.90和6.13 s。结论中小学生身体形态的生长水平处于增长阶段,城乡差异依然存在。应针对学生身体机能指标和部分素质指标下降的特点,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7.
了解江西省2010和2014年7~18岁学生体质状况及变化,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和2014年江西省7~18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对身体形态、功能、素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2010年比较,2014年江西省7~18岁学生城男、乡男、城女、乡女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45,1.08,0.87,0.74cm;体重平均增长3.09,1.37,2.24,1.17 kg;肺活量平均增长612.72,302.65,524.73,256.98 mL.2014年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1.28%(城男17.52%,乡男10.89%,城女10.82%,乡女5.89%);肥胖检出率为5.24%(城男10.40%,乡男3.78%,城女5.05%,乡女1.72%).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立定跳远分别平均下降13.39,8.03,6.98,728 cm;坐位体前屈平均下降1.94,2.35,1.50,1.08 cm;各年龄组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素质有升有降.结论 江西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继续增长,肺活量大幅提升,但身体素质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苏立新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81-1483
目的 了解南京市7 ~17岁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为提出有效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年和2010年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7~17岁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南京市学生速度素质2010年较2005年有所提高;乡村学生耐力素质2010年较2005年有所提高;乡村学生下肢爆发力2010年大于2005年;城乡男、女生柔韧性素质2010年较2005年均有所提高.结论 南京市学生身体素质2010年整体较2005年有所提高,但部分年龄组一些素质指标仍然出现下降趋势,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新疆7~12岁柯尔克孜族儿童的体质状况进行分析,以促进他们体质与健康水平,为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年和2010年全国体质调研新疆地区2 073名柯尔克孜族7~12岁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 10年间,柯尔克孜族女生身高和男女生的速度素质有所提高外,其他均下降。2010年与2000年相比,男生身高下降0.10 cm、女生提高0.86 cm,男女体重分别平均下降了1.23 kg和0.75 kg;身体机能指标中肺活量呈下降趋势,分别平均下降了179.08 ml和162.52 ml;身体素质指标中50 m跑成绩分别提高了0.92 s和0.65 s,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了3.42 cm和4.76 cm,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了8.52 s和8.61 s。结论 10年间新疆7~12岁柯尔克孜族儿童体质健康水平均下降,需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促进他们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比较2014年与2010年郑州市7~18岁汉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分析其身体素质动态变化趋势,为郑州市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14年和2010年全国体质调研郑州市中小学生数据,选取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爆发力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与2010年相比,7 ~18岁男生握力、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仅有1~2个年龄组有所提高,其余年龄组均下降.7~12岁(小学阶段)男生速度、耐力、力量水平均有所提高,13 ~18岁(初、高中阶段)男生速度、耐力、力量均有所下降.7~18岁女生各年龄组仰卧起坐水平均有所提高,握力均有所下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水平大多年龄组均下降.7~12岁(小学阶段)50 m跑及800 m跑水平各年龄组均有所升高,13~18岁(初、高中阶段)部分年龄组有所下降.结论 2014年郑州市中小学生部分素质指标较2010年升降趋势有明显学段分化现象,但大部分素质指标依然呈现整体下滑趋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1.
广西学生体质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西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分析,为改进体育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试指标分为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3类,按照规定项目及检测细则进行检测,同时进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体育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2005年与2000年相比,维尔维克指数男、女生均呈现负增长趋势;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值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分别下降7.59,5.91,7.04和6.64;50m跑成绩均值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分别下降0.24,0.05,0.14和0.04s;反映耐力素质的各项指标成绩均下降。结论广西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总体水平有所改善,但女生存在发展上的隐患,生理功能及耐力和速度素质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985-2010年宁夏回族7~18岁中小学生速度素质与耐力素质动态变化趋势,为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1985-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对宁夏回族7~18岁中、小学生50 m跑、7~12岁男女生50 m×8往返跑、13~18岁男生1 000 m跑及女生800 m跑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985-2010年的25年间,宁夏回族7~18岁男、女生50 m跑成绩分别下降0.006 s、0.24 s,2005年成绩尚高于1985年,2010年已低于1985年;耐力跑成绩下降明显,7~12岁男、女生50 m×8成绩分别下降7.76 s、6.68 s(P<0.01),13~18岁男生1 000 m跑成绩下降16.38 s(P<0.01),女生800 m跑成绩下降15.45 s(P<0.01)。1985-1991年间,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学生50 m跑、耐力跑成绩显著提高(P<0.05),1991-2010年间,中小学生50 m跑、耐力跑成绩呈下降趋势;12岁50 m跑城市学生成绩高于乡村,50 m×8往返跑乡村学生成绩高于城市,17岁800 m、1 000 m跑乡村学生成绩高于城市。结论 25年间,宁夏回族中小学生速度素质与耐力素质不容乐观,需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岛市2010和2014年7~18岁中小学生运动素质城乡差异情况,探讨运动素质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0和2014年青岛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代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肺活量、握力、速度、下肢爆发力、肌力、耐力、柔韧性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7~18岁各年龄组的城乡差异。结果 2010年城市中小学生肺活量、握力、速度、下肢爆发力、肌力、耐力、柔韧性分别为2 128.77 ml、21.65 kg、9.54 s、159.42 cm、24.12次、213.60 s、6.34 cm,2014年乡村中小学生肺活量、握力、速度、下肢爆发力、肌力、耐力、柔韧性分别为2 795.52 ml、23.90 kg、9.19 s、167.45 cm、22.71次、190.91 s、7.39 cm。与2010年数据比较,除城市中小学生速度和耐力、乡村中小学生肺活量、速度、耐力外,男女生的所有指标均值在2014年均有所增长。2010年8岁组中小学生肺活量(P0.05或0.01)、握力(P0.05)、速度(P0.01)、下肢爆发力(P0.01)、肌力(P0.05或0.01)以及柔韧性(P0.05或0.01)指标城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为运动素质指标差异最多的年龄组;2014年中小学生运动素质指标城乡差异最多的年龄为9、11和17岁组,主要为耐力(P0.01)指标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0、2014年青岛市7~18岁中小学生城乡生理功能运动素质存在差异,4年间总体水平趋于提高。  相似文献   

14.
描述西双版纳州1985-2010年25 a来7~18岁傣族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的变化特点,为研究傣族学生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1985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中云南省资料,对7~18岁傣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85-2010年,7~18岁傣族学生形态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男、女身高分别增长3.94,2.99 cm,体重分别增长2.69,2.06 kg,胸围分别增长2.63,3.14 cm.各年龄组肺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男、女肺活量分别下降304.55,237.14mL.速度素质男生基本持平、女生下降,力量素质均明显提高,耐力素质明显下降,柔韧性降低;女生除柔韧性优于男生,其余项目男生均优于女生.结论 7~18岁傣族学生生理功能和耐力素质指标明显下降.应针对学生生理功能和部分身体素质指标下降的特点,采取干预措施,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5.
李亚楠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8):1205-1207
了解河南省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状况1985-2010年间变化趋势,为科学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河南省1985-2010年6次全国体质健康调研数据,选取14 545名19~22岁在校大学生作为对象,以50 m跑、立定跳远、女生1 min仰卧起坐/男生引体向上、女生800 m/男生1000m跑为指标分析身体素质25 a来的变化情况.结果 50 m跑男生平均下降0.6 s,乡村女生下降0.7 s,城市女生下降0.8 s;立定跳远城乡男生分别提高4.7,8.7 cm,城乡女生分别提高3.0,6.9 cm;城乡男生引体向上分别下降2.9,3.1次,城乡女生1 min仰卧起坐分别提高1.8,3.8次;城乡男生1000m跑分别下降19.5,30.1 s,城乡女生800 m跑分别下降15.3,24.1s.结论 1985-2010年河南省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水平降多升少,下肢爆发力水平提升,速度、耐力等素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柯芳  余毅震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089-1091
目的 了解湖北省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其20年变化趋势,为深入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细则》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要求,以2005年湖北省参加体质健康调研的7 165名7~22岁学生为对象,分析速度、耐力、力量及柔韧性素质,并与1985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05年城、乡各年龄组身体素质指标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素质指标城乡差异随年龄增长逐渐缩小.与1985年比较,2005年男女生立定跳远、男生斜身引体、女生仰卧起坐成绩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男生引体向上、男女50 m×8往返跑、男1 000 m、女800 m及男女坐位体前屈3项指标有所下降,男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下降幅度比女生大;男女生50 m跑成绩基本持平.结论 湖北省学生下肢爆发力素质和力量素质指标有所提高,速度、耐力和柔韧性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应采取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等综合措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了解中国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为改善维吾尔族学生体质状况提供支持.方法选取1985,1995,2005年和2014年4次新疆718岁维吾尔族学生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最大增长年龄(MIA)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近30年间,维吾尔族718岁城男、乡男、城女和乡女的身高平均增幅分别为4.37,4.00,1.37,2.75 cm,体重平均增幅分别为5.90,5.81,1.32,0.31 kg.2014年维吾尔族男、女青少年最大增长年龄(MIA)分别较1985年提前1.27和2.08岁.城、乡、男、女4类学生BMI平均增幅分别为1.50,1.28,0.38,0.94 kg/m2.2014年新疆维吾尔族4类学生18岁身高分别比1985年增高了3.55,1.28,0.41,-0.34 cm.结论 中国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近30年间呈现出体格发育水平提高、青春期发育提前、身材比例变化和成年身高增长的长期趋势,但依然处于生长长期趋势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2000-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7 ~18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为提高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2000-2010年上海市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10 a间上海市学生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22,0.90,3.59和2.71 cm;体重平均增长1.81,0.87,5.58和3.13 kg;肺活量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平均增长271.79,66.97,387.31,188.64 mL;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2005-2010年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城男、城女、乡女立定跳远均值分别下降4.68,5.19和1.57 cm;而乡男略有上升.结论 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需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了解超重肥胖对新疆7~18岁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运动素质产生的影响,为新疆制定维吾尔族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新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2010年维吾尔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通过对数据处理后比较超重肥胖中小学生与体重正常学生各项运动素质的差异。结果 2010年新疆7~18岁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总体为16.20%(931/5 746)。维吾尔族超重肥胖学生的速度、爆发力、耐力、力量及柔韧素质低于非超重肥胖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7~18岁维吾尔族超重肥胖学生的运动素质偏低,今后必须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改变维吾尔族超重肥胖青少年运动素质偏低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分析2005-2014年黎族7~18岁学生运动素质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黎族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05-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比较海南黎族中小学生速度、下肢爆发力和耐力素质指标.结果 2014年黎族学生运动素质整体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且男生优于女生,但女生50 m跑最好成绩在11~13岁.2005-2014年间,黎族7~18岁学生50 m跑成绩女生提高0.43 s(P<0.01),男生提高无统计学意义;但7~12岁学生成绩均提高(P值均<0.01),其中男生提高0.34 s,女生提高1.04 s.7~18岁立定跳远成绩女生提高了3.75 cm(P<0.01),男生提高无统计学意义,但13~18岁男生成绩提高了5.94 cm(P<0.01).7~12岁学生耐力跑成绩下降(P值均<0.01),其中男生下降3.43 s,女生下降2.75 s;13~ 18岁学生耐力跑成绩下降明显(P值均<0.01),其中男生下降20.26 s,女生下降6.12 s.结论 2005-2014年间海南黎族中小学生速度和下肢爆发力素质男、女生均不同程度提高,而耐力素质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