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5例MP感染患儿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组,另选同期体检5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CD3+、CD4+、CD8+、CD4+/CD8+水平以及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MMEF25-75、PEF25、PEF50,并比较MPP组中不同滴度支原体抗体之间的肺通气功能差异。结果 MPP组患儿血清中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降低,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MPP组患儿的肺通气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最大中段呼气流速(MMEF25-75)、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PEF25)及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PEF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滴度组患儿各肺通气指标平均值均低于高滴度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P感染会引起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免疫功能紊乱,肺通气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3-2016年收治的100例哮喘儿童资料。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的54例患儿设为观察组,肺炎支原体感染阴性的46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入院治疗后1周进行肺功能检测,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参数。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为(8.9±1.4)d,治疗时间为(7.4±1.3)d;对照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为(6.4±0.8)d,治疗时间为(5.2±0.9)d。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25%肺活量呼气流速(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呼气流速(FEF75%)、用力中段呼气流速(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肺炎支原体抗体不同滴度肺功能参数,发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能够降低哮喘患儿肺功能,以小气道阻塞性病变为主,但其严重程度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肺功能的变化特点,从而进一步了解肺部病理情况,有利于临床诊疗及预后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将其分为RMPP组58例、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MPP)组102例,所有患儿均在发病第3天及发病第14天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将各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MPP组患儿在发病第3天行肺通气功能检查,代表大气道通气功能的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及代表小气道通气功能的指标[最大中段呼气流速(MMEF 25-75)、2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速(MEF25)、50%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速(MEF50)]与MMPP组患儿相比,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78、-4.654、-0.322、-4.359、-3.932和-4.283,均P0.05);RMPP组患儿发病第14天时行肺通气功能检查,代表大气道通气功能的指标(FVC、FEV1、PEF)及代表小气道通气功能的指标(MMEF25-75、MEF25、MEF50)均低于MMP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19、-6.425、-7.731、-7.602、-6.835和-8.357,均P0.05);与发病第3天肺功能指标比较,RMPP组及MMPP组患儿在发病第14天所行肺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46、-10.694、-6.405、-16.282、-12.076和-13.702;-3.102、-13.127、-15.559、-20.470、-14.614和-19.076,均P0.05)。结论 RMPP患儿易出现更为严重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主要为轻中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经有效治疗后,肺功能受损情况可逐渐恢复正常,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慢性咳嗽和肺功能在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儿童中的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襄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22例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出院通气肺功能结果分为肺功能正常组(n=38)和肺功能异常组(n=84)。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比,统计患儿慢性咳嗽发生情况,计算慢性咳嗽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呼气峰值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_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um mid expiratory flow,MMEF)指标差异。结果肺功能异常组慢性咳嗽发生率为36.90%(31/84),高于肺功能正常组慢性咳嗽发生率10.53%(4/38)。肺功能异常组FVC、FEV_1指标水平低于肺功能正常组,肺功能异常组MMEF指标水平高于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异常与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患儿慢性咳嗽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r=0.476,P=0.011)。结论肺功能异常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患儿慢性咳嗽发生情况较肺功能正常患儿严重,肺功能异常患儿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明显,且肺功能异常与患儿慢性咳嗽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8(IL-8)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台州恩泽医疗中心收治的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患儿病情将其分为急性期组(43例)和恢复期组(47例),同时选取45例健康小儿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PCT的含量,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RP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L-8含量。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PCT、CRP及IL-8的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的高峰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指标。分析血清PCT、CRP及IL-8水平变化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患儿的PCT、CRP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且急性期组患儿的PCT、CRP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组(P<0.05)。同时急性期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指标PEF、FEV1/FVC及FEV1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清PCT、CRP及IL-8水平与肺功能通气指标PEF、FEV1/FVC及FEV1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PCT、CRP及IL-8水平会显著升高,且水平与肺通气功能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变异性哮喘患儿2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EOS)、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3(IL-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通气功能:观察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3.04%明显高于对照组72.17%(P<0.01)。结论大环内酯类药物有助于提高变异性哮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变异性哮喘患儿2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EOS)、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3(IL-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通气功能:观察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3.04%明显高于对照组72.17%(P<0.01)。结论大环内酯类药物有助于提高变异性哮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功能的变化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意义及联合应用顺尔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9年2月在该院儿科病房住院的72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均间断静脉点滴阿奇霉素治疗3周,治疗组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治疗。两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肺功能检测。结果: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免疫球蛋白E(Ig E)减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恢复期肺功能的大、小气道通气指标较急性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与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气道通气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及最大呼气流速(PEF)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气道通气指标PEF25、PEF50及PEF75较观察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顺尔宁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明显,可改善小气道功能,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九江市初三学生肺通气功能的现状情况,为学生的素质健康发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 240例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常规通气肺功能检测,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用力呼出气量为2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量(FEF25)、用力呼出气量为50%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量(FEF50)、用力呼出气量为7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量(FEF75)、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和肺功能评分。比较不同年份、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BMI)的学生的肺功能。结果 2015-2017年学生的肺功能各指标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肺功能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男生的肺功能普遍高于女生(P<0.05)。BMI为18.5~24.9 kg/m2学生的肺功能高于BMI<18.5 kg/m2和BMI>24.9 kg/m2的学生(P<0.05),BMI<18.5 kg/m2的学生其FVC、FEV1和FEF75高于BMI>24.9 kg/m2(P<0.05),两组其余肺功能相当(P>0.05)。结论 同年龄段学生的肺功能每年呈降低趋势,年龄越高,肺功能升高,男生的肺功能高于女生,超重或偏瘦学生的肺功能较低。初三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加其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鄞州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MP感染分为MP阳性组60例、MP阴性组8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E1)、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三烯E4 (LTE4)、总免疫球蛋白E (Ig E)、白细胞介素-13 (IL-1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并分析MP抗体滴度(MP-IgM)与ACT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MP阳性组的ACT评分、FEV1、FVC、FEV1/FVC值均低于MP阴性组,IL-18、TNF-α、LTE4、Ig E、IL-13、EOS测定值均高于M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MP阳性组患儿的IL-18、TNF-α、LTE4、IL-13、EOS测定值与患儿MP-Ig M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MP阳性组的FEV1、FVC、FEV1/FVC值与MP-Ig M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哮喘患儿合并MP感染可能会增加气道炎症反应程度、进一步降低患儿肺功能水平,因此对于这部分患儿在控制哮喘的基础上加强MP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 MP)感染对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患儿肺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78例CVA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患儿血清MP抗体检测结果将其分为MP阳性组168例、MP阴性组210例,选取同期健康儿童80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测定各组儿童的肺功能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P阳性组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潮气量(VT)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健康组儿童(t值分别为9.079、8.986、13.574、10.096,均P<0.05),MP阳性组的平均吸气流速(MTIF)、平均呼气流速(MTEF)测定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P阴性组患儿的FVC、FEV1、PEF、VT测定值均显著的低于健康组儿童(t值分别为4.702、4.306、7.140、4.573,均P<0.05),MP阴性组的MTIF、MTEF测定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P阳性组患儿的FVC、FEV1、PEF、VT测定值均显著低于MP阴性组患儿(t值分别为5.154、5.347、7.498、6.698,均P<0.05),MP阳性组的MTIF、MTEF测定值与MP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VA患儿的肺功能水平较正常儿童显著降低,MP感染会进一步降低CVA患儿的肺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比较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肺常规通气功能,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0年5-11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确诊为哮喘或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80例,分为:1)哮喘急性发作组(A组)33例,平均年龄(7.96±2.12)岁;2)哮喘缓解组(B组)27例,平均年龄(7.97±1.91)岁;3)咳嗽变异性哮喘组(C组)20例,平均年龄(8.03±2.18)岁;同时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D组),平均年龄(8.58±2.11)岁。测定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流速(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等7项指标。 结果 A、B、C三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低于D组儿童(B、C组除外PEF、FEF50、FEF75),且A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B和C组; 但B、C两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肺常规通气功能检测可以评价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气道阻塞程度,对于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7(IL-27)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及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84例儿童和同时期来本院就诊的56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外周血中IL-17、IL-27水平和FeNO水平,记录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肺活量比值(FEV1/FVC)、峰值呼气流速(PEF)和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RV/TLC)。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IL-17、IL-27和FeNO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ROC工作曲线评估FeNO联合IL-17、IL-27检测对儿童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儿IL-17、IL-27、FeNO、FEV1、FEV1/FVC、PEF和RV/TLC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7.241、92.074、94.296、16.325、174.263、31.174、115.207,P<0.001)。哮喘患儿IL-17水平与FEV1、FEV1/FVC、PEF呈负相关(r=-0.690、-0.576、-0.613),与RV/TLC呈正相关(r=0.581)。IL-27水平与FEV1、FEV1/FVC、PEF呈负相关(r=-0.786、-0.818、-0.549),与RV/TLC呈正相关(r=0.513)。FeNO水平与FEV1、FEV1/FVC、PEF呈负相关(r=-0.667、-0.662、-0.637),与RV/TLC呈正相关(r=0.543)。IL-17诊断儿童哮喘的灵敏度为52.4%,特异度为76.2%,曲线下面积为0.684(95%CI:0.614~0.725);IL-27诊断儿童哮喘的灵敏度为68.5%,特异度为63.2%,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0.710~0.805);FeNO诊断儿童哮喘的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65.3%,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0.723~0.840);联合检测诊断儿童哮喘的灵敏度为86.9%,特异度为81.4%,曲线下面积为0.905(95%CI:0.802~0.941),与单独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IL-27、FeNO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相关,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儿童支气管哮喘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与儿童哮喘严重程度及气道炎症反应相关性,为儿童哮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80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哮喘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哮喘组,并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讨论各组儿童痰液ICAM-1水平的变化,分析ICAM-1与哮喘严重程度及气道炎症反应相关性。结果 哮喘组痰液ICAM-1、白细胞介素(IL)-6、IL-13、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组(t=40.251、27.532、48.392、23.096,P<0.05)。不同哮喘严重程度患儿的痰液ICAM-1、IL-6、IL-13、TNF-α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中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410、38.726、12.167、46.661、29.540、10.419、24.676,P<0.05);其中,重度哮喘患儿痰液ICAM-1、IL-6、IL-13、TNF-α水平均高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中度哮喘患儿FEV1、VC、PEF均低于轻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患儿痰液ICAM-1水平与IL-6、IL-13、TNF-α水平、哮喘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745、0.684、0.786、0、692,P<0.05);哮喘患儿痰液ICAM-1水平与FEV1、VC、PEF呈负相关(r=-0.457、-0.378、-0.692,P<0.05)。结论 哮喘患儿痰液ICAM-1水平高于健康儿童,其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分级、IL-6、IL-13、TNF-α水平呈正相关,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检测哮喘患儿痰液ICAM-1水平,在评估其疾病严重程度、气道炎症反应中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营养状况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49例COPD患者根据其营养状况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再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观察指标包括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结果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比较,MVV、FVC、PEF、FEV1等反映呼吸肌的指标相差非常显著(P<0.001),且两组在COPD病程同一阶段(肺气肿、肺心病)肺通气功能各值比较也显示营养不良组呼吸肌力等指标比正常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COPD合并营养不良对与呼吸肌有关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肺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住院的3~10岁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发病1周内)患儿60例为观察组,行常规肺功能检测,随访至恢复期(发病后第3周),再次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 60 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儿急性期各项肺功能通气指标(FVC、FEV1、FEV1/FVC、PEF、MEF75、 MEF50、 MEF25、MMEF)较对照组均下降(t=-6.719、-6.835、-1.754、-6.171、-6.926、-5.661、-6.889、-6.874, P<0.05) ;恢复期各项指标均较急性期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FVC、FEV1、FEV/FVC、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EF75、 MEF50、 MEF25、MMEF仍明显降低(t=-2.306、-1.995、-3.305、-2.557,P<0.05)。结论 MPP患儿的肺功能在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在恢复期大气道各项指标均基本恢复;小气道各项指标虽较急性期恢复,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故在临床上需动态监测MPP患儿肺功能的变化,对治疗的评估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学龄期肥胖儿童的肺通气功能特征及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相关性,探究维生素D对肥胖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纳入104例6~12岁肥胖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血清25-(OH)D检测及肺功能检查,比较维生素D缺乏、不足、适宜肥胖儿童的肺通气功能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25-(OH)D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轻中度肥胖组儿童各项肺功能参数均高于重度肥胖组,且FEF50%、MME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8、2.164,P<0.05)。维生素D缺乏、不足和适宜组儿童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988、4.758、3.142、5.186、3.478、3.220,P<0.05)。肺功能参数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MMEF与血清25-(OH)D水平呈线性正相关(B=0.341、0.315、0.371、0.745、0.665、0.715、0.613,P<0.05);FEV1/FVC、FEV1/FVC%与血清25-(OH)D之间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学龄期肥胖儿童的部分肺功能参数呈线性正相关,可能是肥胖儿童肺功能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到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小儿支气管哮喘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EOS)检测,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以及阴性率,研究组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阴性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CT、hs-CRP、WBC、EOS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