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一例眶顶板障内脑膜瘤,作者结合文献复习对异位脑膜瘤进行了讨论。性,40岁,主诉缓慢进行性左侧突眼10年。入院前一月头颅平片见左眼眶顶有羽毛状密度增高区.检查见左眼轻度突出(4mm)伴眼球向下移位。头颅平片及断层摄片示左眶顶羽毛状混浊区,并向前扩展达眶上缘,向后达前床突和蝶骨小翼,向内至筛骨—蝶骨平板。CT 扫描证实左额叶底部骨性肿瘤,注入造影剂后可显著增强。颈动脉造影示左大脑前动脉向上方移位,眼动脉向下移,伴有中度扩张,有些病理血管延伸至肿瘤该处。局部有均匀的肿瘤染色。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显示肿瘤染色更为明显,内颌动脉的筛动脉枝和脑膜中动脉的额枝供应。术前先作内颈动脉栓塞术,经额下硬膜外入路,完全切除肿瘤。眶板切除至足以使眼球突出完全回缩,将视神经管打开,以寻找可能存在的肿瘤  相似文献   

2.
正顶骨骨折致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伴顶叶脑内血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颅内血肿,临床少见,仅有少数个案报道,鲜有大宗病例报道[1]。临床容易漏诊是由于血肿位于顶部,常规头颅CT轴位扫描易漏扫,即使发现血肿,也很难显示血肿全貌。由于对矢状窦破裂术前认识不足,术中造成致命性大出血。术前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图1),可明确出血来源,预测病情发展,对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临床及放射学检查均象脑内恶性肿瘤的10例慢性脑内血肿(ICH)。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2岁(11~66岁)。均无高血压。表现抽搐发作5例,额叶综合征1例,头痛、呕吐2例,进行性轻偏瘫2例。视乳头水肿2例。1例有癫痫发作后头部外伤史。初发症状至确诊时间为1周至3个月,平均22天。所有病人CT扫描均显示病变位于表浅的白质(6例额叶或额顶叶、2例颞叶、2例顶枕叶):CT上最常见到一增强的环状带包绕一混杂密度区。由于周围水肿,可见中线移位和占位效应者8例,钙化见于2例。脑血管造影除一例外均显示为无血管的肿块性病变。所有病人均诊断为脑肿瘤而行手术。其中7例可见在有不同时期机化血凝块的周围有一坚韧的包膜,提示有反复出血;  相似文献   

4.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EICH)是颅内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和CT 扫描常误诊为脑肿瘤。本文就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诊断要点进行综述。认为隐匿性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是本病的主要原因,血肿在镜下检查可见有包膜形成,包膜上富含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的反复出血和渗血使其成为具有扩展性的特征。本病的治疗原则需连同包膜一起摘除。  相似文献   

5.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 hematoma,CEIC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内血肿,具有慢性进展性发展的特性,临床上多数以进行性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本文复习文献对CEICH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是脑内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在临床上少见,本文报告6例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并对其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EICH)是自发性脑内血肿的种类型,具有慢性扩展性的特征,有包膜,且包膜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临床表现的病程缓慢发展,但可急性起病,以进行性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特征。随CT、MRI及手术显微镜应用,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告1例原发性慢性鞍内血肿,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患者男性,66岁,因易疲劳及厌食2月就诊。内分泌检查示垂体功能低下,腰穿检查正常。CT及MRI 检查见鞍内占位。既往有鼻息肉及鼻炎史2年,无头痛及外伤史。入院查体:未见神经系统障碍。内分泌检查:三碘甲状腺氨酸、甲状腺素、可的松及ACTH 水平均较低,余激素水平正常。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泌乳素、生长激素、ACTH 和考的松对激发试验均无反应。CT 扫描见鞍内高密度占位。MRI 见鞍内边界清楚占位,略向鞍上生长。T_1加权为高信号,T_2加权为低信号,给予Gd-DTPA后扫描,未见强化。颈动脉造影正常。术前诊断为  相似文献   

9.
板障内脑膜瘤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介绍:男性,21岁,以外伤后枕部包块8年主诉入院,8年前枕部着地后出现一小包块,质软,近年来包块较前增大。查体:枕部近枕外粗隆处有4cm×4cm×2cm包块,与皮肤无黏连,质坚韧,无压痛,表面皮肤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10.
11.
患者 女,26岁。因右枕部包块伴局限性头痛2个月入院。否认头部外伤史。查体:右枕部可触及质地中等的肿块,无明显压痛,无搏动感,肿块大小不随头位变化。颅骨X线拍片检查,汤氏位片见右枕骨鳞部有一6cm×7cm大小的椭圆形、边界清楚的密度减低区,外达乳突。头颅CT示右枕骨内外板分离,二者之间有一巨大低密度区,CT值5~36Hu,脑实质未见异常(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一例外伤后板障内脑膜脑膨出病例。患者男性,64岁。1年前头部撞伤,8月后头部出现一肿块并逐渐增大。入院查体:左顶部一直径4.5cm质硬、无触痛肿块,余未见异常。CT检查“左侧顶骨溶骨性损害,外板完整但变薄,内板缺失,板障内间隙扩大。MRI T_1和T_2加权提示板障内囊肿病灶,囊肿内液体与CSF信号相同,囊肿包含疝出的脑组织。手术所见:外板完整但呈烽窝状。钻孔发现外板薄且脆,内外板间有一大空腔,包含无色清亮液体和一团疝出的外观正常脑组织,内板菲薄且半透明,并有一直经1.5cm圆形缺损,其中心为直径约1cm硬脑膜  相似文献   

13.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 (CEICH)临床较少见 ,我院采用CT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 2例 ,均获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例 1 :男 ,3 8岁 ,头痛、呕吐伴左肢体运动障碍 3小时。入院时 :血压 2 5 .0 /1 8.0kPa,言语欠清晰 ,双眼向右凝视 ,左鼻唇沟变浅 ,伸舌左偏 ,左上肢肌力 0  相似文献   

14.
起源于颅骨板障内的脑膜瘤少见,现将近期我科手术切除证实为板障内脑膜瘤2例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男性,64岁。因反复发作性昏厥4个月,于1997—03—19入院。每次发作持续30min左右,伴大小便失禁,无抽搐。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左顶部颅骨外板略隆起,无压痛,颅神经无异常,四肢肌力正常。磁共振成像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6岁,住院号:403090。因右枕部包块伴局限性头痛2个月,于1996年8月22日入院。否认头部外伤史。查体:神清,一般状况好,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右枕部可触及质地中等的肿块,无明显压痛,无搏动感,未闻及血管杂音,肿块大小不随头位变化。颅骨X线拍片检查,汤氏位片见右枕骨鳞部有一6cm×7cm大小的椭圆形、边  相似文献   

16.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一例王保平,徐兆龙患者男,58岁。因头痛、乏力半年,头痛加重,双下肢行走不便20余天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隐痛,全身乏力。近一个月头痛进行性加重。20余天前出现右下肢无力,继之双下肢无力,行走不便,伴恶心,低热,精神萎糜。门...  相似文献   

17.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是发生于脑内的扩展性占位病变,临床少见,国内亦鲜见报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常与脑肿瘤难以鉴别,极易被误诊为脑肿瘤。我院自1987—2003年共收治20例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患,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脑内血肿为神经系统的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本文总结了我科2000-09~2010-03,共收治的4例慢性脑内血肿病人的救治经验和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17~29岁。出血原因:4例均为自发性脑出血,未行脑血管造影及CTA检查。出血部位:额叶出血1例,基底结区出血2例,颞叶出血1例;出血量30~40mL。1.2治疗先经保守治疗:20%甘露醇250mL静滴30  相似文献   

19.
刘××男,36岁,83年春觉左手桡侧半麻木,逐步发展,半年后整个左上肢麻木、无力,不能上举。84年下半年和86年初左上肢和右下肢相继出现下行性麻木、无力,有时颈项隐痛,无脊柱外伤史。86年4月19日入院。查颜面及前胸壁有数个蜘蛛痣,肩背部无血管痣,肝大1.5cm,第5、6、7颈椎棘突轻压痛,无畸形,左上肢桡侧感觉丧  相似文献   

20.
自发性脑内血肿为神经系统的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本文总结了我科2000-09~2010-03,共收治的4例慢性脑内血肿病人的救治经验和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17~29岁。出血原因:4例均为自发性脑出血,未行脑血管造影及CTA检查。出血部位:额叶出血1例,基底结区出血2例,颞叶出血1例;出血量30~40mL。1.2治疗先经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