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证治特点及其研究述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多发性抽动症已成为儿童常见的精神类疾病。禀赋不足,五志过极是促成小儿易感和罹患本病的主要内在病因,肾虚肝旺,风阳鼓动是其基本病机,临床辨证特点为本虚标实,阴亏阳亢,证候特征主要表现为风、惊、郁、火四个方面,滋肾平肝,熄风化痰是本病的基本治法。中医药诊治本病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尚存在不少问题,在诊治规范、研究方法的标准化和科学性等方面尚有大量的基础工作有待我们去完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临床脉症和五期病机特点入手分析,认为湿毒是本病的主要病因,而湿邪闭阻三焦气机则是本病主要病机。因此,提出本病治湿主法——宣畅三焦法。并举临床实例以印证之。文章还从湿闭三焦证的形成与治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寒温统一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外治小儿厌食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厌食症是指以小儿较长时间纳呆,甚至拒食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日久可变生他病,甚至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展,在我国,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小儿厌食必然厌药,中医药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显著的特点及优点,易被患儿接受.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外治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推广中医药外治法在治疗本病中的应用及如何深入研究本病,本文对近10年来有关资料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山区域本是雾多潮湿之地,从流行性出血热(EHF)五期病机辨证,湿毒是本病的主要病因,湿邪闭阻三焦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宣畅三焦法是治本病的大法。  相似文献   

5.
中医对非典型性肺炎的认识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型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中医温病“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的特点是一致的。在广东省 ,该病最早出现在 2 0 0 2年 11月底 ,到 2 0 0 3年 2月呈高峰状 ,3月以后呈现平稳下降趋势。由于其以近距离接触传染为特点 ,故较早就出现医护人员感染。兹就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与防治简述以下几点。  一、病因病机   1.病因  由于本病属中医温病的范畴 ,故其病因病机及主要表现如清代陈平伯在《外感温病篇》中所谓“风温为病 ,春月与冬季居多 ,或恶风或不恶风 ,必身热 ,咳嗽 ,烦渴”之描述 ,与本病好发季节、临床主要表现相一致。本病若…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等,近10年来在我国发病率明显增加,而中医药治疗本病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而探讨本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殷苏燕 《光明中医》1999,14(6):29-32
IgA肾病是一种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以前认为本病预后良好,但近来发现患者常有缓慢的肾功能减退,尤其是肾病综合征或高血压者,寻求适宜的治疗方法实属必要。由于本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因此迄今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尚处于有益的探?..  相似文献   

8.
季光  纪钧 《江苏中医药》1989,10(2):40-42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近年来各地临床工作者对本病的病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治疗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关本病成因的认识主要有三:一是正气虚损致病论,治疗上则采用补益正气的法则。二是痰血凝滞致病论,治疗上则采用化痰散瘀的法则。三是热毒蕴积致病论治疗上则采用清热解毒的法则。现就近年来本病的中医治疗状况,按辨证论治、辨病复方、单方验方、针灸气功等四个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多种发病机制导致的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损伤,而出现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等。本病发病率高,且无特效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滑膜炎是由于膝关节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引起的滑膜无菌性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膝关节肿胀、疼痛、屈膝活动受限。本病易发生在中老年肥胖者,女性多于男性。自1998年3月~2002年6月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局部按摩及药物封闭疗法,综合治疗本病10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肥厚性喉炎的主要病理是喉粘膜充血,局限性结缔组织增生。中医认为本病辨证属气滞、血瘀、痰凝为主。对本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以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的会厌逐瘀汤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本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分型治疗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UC)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 ,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粘膜层 ,且以溃疡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 ,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漫长 ,病情轻重不一 ,常反复发作。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 ,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更由于本病治愈难度大 ,且愈后又常易复发 ,并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 ,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的研究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病既有自身免疫机制的参与 ,也有遗传因…  相似文献   

13.
肝气郁结与冠心病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亚平 《陕西中医》1992,13(9):400-401
认为肝气郁结的表现广泛存在于冠心病的患者之中,并影响着本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转归,因此加强对肝气郁结与本病关系的研究,对于揭示本病的发病规律、指导本病的治疗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袁德培 《陕西中医》1993,14(10):456-457
根据古今医家论述,结合个人体会,认为阴虚津少、气虚血亏、阳虚寒凝、胃肠燥热、气郁食滞是老年性便秘的主要病机,而顺时避邪、调食和味、按摩锻练、调畅情志、按时排便则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归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中医学认为饮食失调、情志因素、感受邪气和脾胃虚弱等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6.
骨关节炎 ( OA)是 1 890年由 Garrod首先提出的 ,着重指出 OA伴有炎性的过程。OA在临床上以缓慢性关节疼痛、僵硬、肿大伴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主要影响人体可动关节如髋、膝、踝、肘、指间及第一跖指关节 ,本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活运动的常见关节疾病。1 古代中医各家对骨关节炎的认识骨关节炎属于中医学“骨痹”、“腰腿痛”的范畴 ,本病最早记载于《内经》,《素问·痹论》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强调了外邪为本病的致病因素。《济生方· 痹》云“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 ,皆因体虚 ,理空虚 ,受风寒湿气而…  相似文献   

17.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阳虚病理实质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翠玲 《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84-1785
主要从中医理论角度,探讨病窦综合征的病理机制,阐述了阳气虚弱是本病的病机要点,并且与虚、寒、瘀相关。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IgA肾病中医病因病机新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中医的病因学角度,诠释了传统的禀赋不足、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的IgA病因的特点;从病机上认为脾肾虚、风热袭、气阴虚、湿热瘀,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并分析了本病常见临床表现的中医特征;尤其对本病病理表现的中医认识,提出了探索性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孙轶秋教授强调阴虚火旺、气不摄血、血热妄行是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病机,病理关键是热、毒、虚,本虚标实是本病的证候特点,补脾气、滋肾阴治本,清热凉血治标,养血止血善后是本病的主要治法。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刘燕池老师认为IgA肾病是一种本虚夹实的疾病,虚、湿、瘀、风是诱发本病的四个关键因素,根据这四大因素,本病治疗应以补虚、利湿、祛瘀、熄风为主要治则。本文运用中医处方方法学分析刘老师治疗IgA肾病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思路,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