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对我院1996-04~2004-04结肠脾区综合征误诊15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10例,年龄36~78岁。其中误诊时间超过6个月10例,误诊12a1例。误诊为慢性结肠炎5例,肠神经官能症、肠梗阻、术后肠粘连、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胆囊炎、泌尿系结石、横结肠扭转各1例。因本病发作曾多次住院治疗6例,因急腹症体征而行急诊手术2例,因误诊行第2次手术1例。本组均行横结肠部分切除、脾曲松解,加结肠排列术。临床症状均缓解,无复发。2讨论结肠脾曲综合征是由于结肠脾曲固定点先天异常而引起大便排空障碍或不完全结肠梗阻。…  相似文献   

2.
结肠脾曲综合征的治疗体会(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脾曲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和效果。方法对21例结肠脾曲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结肠脾曲或左结肠角的顽固性梗阻,常被误诊;x线表现为右半结肠及横结肠轻至中度扩张,常伴横结肠长度增加,脾曲夹角小,降结肠管腔相对细小,立位观察结肠脾曲位置明显高于肝曲;术中见膈结肠韧带相对肥厚、粗短,而且与膈面的连接点明显偏向外侧,升结肠与横结肠长度增加、扩张,结肠袋较为平缓;结肠脾曲切除横结肠、降结肠一期吻合术疗效好,单纯脾曲松解术效果差。结论结肠脾曲综合征是由于膈结肠韧带存在解剖学异常以结肠脾曲或左结肠角的顽固性梗阻为表现的疾病,常被误诊,确诊主要依据X线片,结肠脾曲切除,横结肠、降结肠吻合术为其根治手段。  相似文献   

3.
陈学中  孔刚  吴伟东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4):1537-1539
目的:提高对横结肠脾曲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8例脾曲综合征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老年女性患者居多,均表现为周期性的不完全性肠梗阻,钡剂灌肠可发现横结肠脾曲过高、成角或扭转,横结肠冗长胀大积粪。所有病例均经长期非手术处理,有多次肠梗阻急诊入院经过。行脾曲松解12例,迂曲的脾曲切除10例,脾曲松解加横结肠部分切除4例,脾曲肝曲松解加横结肠切除2例。行结肠部分切除者6例行端端吻合,10例行侧侧吻合。随访3个月发现食欲好转,体重增加,1例术后早期出现肠梗阻,结肠镜发现吻合口水肿,予以抗感染消肿治疗好转。结论:顽固性的脾曲综合征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简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对我科1999-2004年收治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5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52~78(平均65.2)岁。发病时间7h~7d。入院时患者均有腹痛,腹胀,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的表现,且腹透见肠管胀气,内有阶梯状气液平面。入院后即按肠梗阻的保守治疗方法给予胃肠减压、输液抗炎及间断灌肠等常规治疗,改善内环境及酸碱平衡,并针对老年性疾病给予术前治疗。保守治疗无明显缓解,即给予钡灌肠检查。检查均有阳性发现,发现梗阻部位于升结肠12例,结肠肝曲8例,横结肠4例,降结肠13例,结肠脾曲8例,乙状结肠11例。然后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证实为完全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5.
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我院普外科于近6年收治56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27例,女29例。发病平均年龄48岁,40岁以下43例(77%),急性单纯性结肠梗阻49例,并发穿孔6例,弥漫性腹膜炎3例。肿瘤部位:盲肠部6例,升结肠3例,肝曲5例,横结肠7例,脾曲9例,降结肠11例,乙状结肠15例。1.2手术治疗:(1)一期结肠切除吻合法30例,癌肿位于右半结肠15例,均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与横结肠端端吻合。癌位于横结肠4例,均行横结肠切除手术,升结肠与降结肠吻合术。癌肿位于左半结肠11例,行左半…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0-05~2003-05收治成人先天性巨结肠(aduit hirsprungs disease,AHD)15例中误诊1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占同期AHD患的80%(12/15)。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3~68岁(中位年龄39岁)。本组均以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入院,其中以腹胀、腹痛伴呕吐、大便不通3~30d,拟诊为肠梗阻收住院治疗9例;其余3例中,1例因反复腹胀、呕吐、排便困难,门诊诊断为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入院;1例因腹胀、排便困难3a,在急诊科行钡灌肠透视检查拟诊为乙状结肠冗长症而入院;1例老年患因持续腹痛腹胀伴呕血而误诊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入院。本组中自幼有慢性便秘、排便困难病史8例;近2~10a有慢性便秘、排便困难病史4例。  相似文献   

7.
急性肠梗阻是结肠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达31.5 % [1] ,特别是中晚期肿瘤患者 ,就诊时间梗阻严重 ,急诊手术已是必然。但是否采取一期手术 ,还是采取分期手术 ,则各地外科学者意见很不一致。我科从 1994年至 2 0 0 0年共收治此类病人 30例 ,现就手术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30~ 74岁 ,肿瘤位于乙状结肠 10例 ,降结肠 9例 ,结肠脾曲 4例 ,横结肠 2例 ,肝曲 3例 ,升结肠 2例。 30例均行急诊手术 ,手术方式为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 16例 ,横结肠切除一期吻合 1例 ,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 2例 ,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8.
我院外科 1989~ 2 0 0 1年共手术治疗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32例 ,现将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32~ 82岁 ,平均年龄 5 1.2岁。4 0岁以上的占 2 6例 (81.3% )。均为急诊入院 ,均有腹痛、腹胀、呕吐及酸碱平衡紊乱。发病时间 10~ 72 h。 32例中右半结肠癌2 0例 (升结肠 14例 ,肝曲 6例 ) ,横结肠癌 2例 ,左半结肠癌 10例 (脾曲 5例 ,降结肠 2例 ,乙状结肠 3例 )。腺癌 2 2例 ,粘液腺癌 4例 ,低分化腺癌 6例。右半结肠癌梗阻均行 期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术。横结肠癌局部切除 1例 ,右半结肠…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结肠癌 178例 ,其中 2 4例以急性肠梗阻入院治疗 ,占 13.5 % ,现将 2 4例患者的病情做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12例 ,女性 12例。年龄 40~ 81岁 ,平均 6 4.3岁。肿瘤部位 :回盲部 2例 ,升结肠 5例 ,结肠肝曲 6例 ,横结肠 1例 ,降结肠 1例 ,降结肠脾曲 1例 ,乙状结肠 8例。1.2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2 1例 ,其中急诊手术 14例 ,择期手术 7例。因结肠癌广泛转移而失去手术机会 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 11例 ,横结肠切除术 1例 ,左半结肠切除术 2例 ,乙状结肠切除术 5例 ,结肠造瘘术 2…  相似文献   

10.
肺曲霉菌病的诊治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肺曲霉菌的诊治经验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10~2001.06外科手术治疗43例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资料,总结肺曲霉菌病的诊治经验及误诊原因。结果:本组43例中6例无原发病,有原发病37例。术前误诊17例,误诊率39.5%(17/43),误诊时间为6个月到84个月。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随访2~24a,无肺曲霉菌复发。结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程度,熟悉其影像学特征是减少误诊的关键,外科手术治疗行病变肺叶切除是根治本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结肠冗长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手术治疗。方法 收集1990~2002年间误诊为肠梗阻的结肠冗长症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主要依靠钡剂灌肠X线检查诊断。全结肠型8例,乙状结肠型3例,横结肠型4例,合并有急性乙状结肠扭转1例,结肠黑便病2例。外科治疗分别为右半结肠切除术8例,横结肠切除术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Hartmann氏手术2例。结论 临床症状和钡剂灌肠X线检查是鉴别诊断结肠冗长症的主要方法,手术是治疗结肠冗长症、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晓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9):1950-1950
对我院1989-02~2002—04收住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误诊35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0~74(平均58.9)岁,病程10d~2.5a,首次就诊到确诊时间为0.5h~2,5a。首发症状为头晕12例,乏力4例,食欲不振4例,腹泻3例,心悸1例,胸闷、气喘3例,恶心、呕吐5例,视物不清3例。1.2误诊情况本组院内均误诊。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15例,消化系统疾病12例,呼吸系统疾病3例,血液系统疾病5例。  相似文献   

13.
结肠脂肪瘤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总结本院自 1993- 0 1~ 2 0 0 1- 0 1收治结肠脂肪瘤 7例 ,占同期收治结肠肿瘤的 1.1%(7/ 6 39) ,占结肠良性肿瘤的 16 .3%(7/ 43)。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术前确诊困难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2例 ,年龄为 45~ 6 8岁 ,平均年龄 5 4.6岁。下腹部慢性、间歇性疼痛 7例 ,伴粘液血便 6例 ,腹部肿块 1例。X线腹部主位片示肠梗阻 2例 ,X线钡灌肠 4例 ,误诊为结肠癌2例 ,肠套叠 1例 ,提示脂肪瘤 1例。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5例 ,诊断为结肠巨大息肉 2例 ,考虑为结肠良性肿瘤 3例。升结肠 1例 ,肝曲结肠 2例 ,横结肠 2例 ,脾曲结肠 …  相似文献   

14.
结肠脾曲综合征1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肠脾曲综合征是临床少见病,多表现为腹胀和腹痛,有时腹痛可引起心前区疼痛。临床医师大多对其认识不足,易误诊。我院2000年1月~2005年8月共收治结肠脾曲综合征12例,均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8岁;病程1个月~3年。1·2临床表现与误诊疾病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误诊为心绞痛3例,因长期阵发性腹痛误诊为慢性胃炎3例、慢性结肠炎2例,因腹痛、腹胀误诊为肠粘连2例、慢性胰腺炎2例。均经腹部X线透视与钡剂灌肠确诊。1·3典型病例男,52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4个月入院。入院前4个月经…  相似文献   

15.
早期梅毒误诊6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现将2004—01-2006—10就诊于我科的梅毒误诊6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皮肤性病科门诊患者,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15~58岁;病程3个月~1.5a;其中12例因掌跖部红斑、鳞屑伴轻度瘙痒而其他部位无皮损,被误诊为手足癣;6例因手足部水肿性红斑伴瘙痒被误诊为多形红斑;  相似文献   

16.
克隆病是肠道的一种顽固性炎性疾病,在腹部外科诊治中常有一定困难,急腹症手术中常有误诊发生。本院自1985年1月至i995年10月手术治疗10例,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35~50岁。7例经病理证实。术中所见病变部位:回肠末端4例,分布于回盲部及升结肠2例,分布于回肠末端及横结肠2例,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各1例。手术前有2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l例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急性腹膜炎而急诊手术。术中所见:3例距回盲部30~50厘米肠腔节段性狭窄,回盲部及阑尾变硬,其中1例形成6厘米XS厘米XS厘米肿物,横结肠肝曲有3…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1—11/2007—08共收治胆囊内瘘12例,现对此病的病因及诊治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8例,年龄32~76(平均56.3)岁。6例因急性结实胆囊炎收住急诊行胆囊切除手术时发现,4例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收住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时发现,1例因肠梗阻收住时发现,1例因消化道出血时发现。其中胆囊十二指肠瘘8例,胆囊横结肠瘘1例,胆囊胃瘘1例,胆囊胆总管瘘2例。  相似文献   

18.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胸外科2000~10~2006—10行食管癌手术后早期发生急性肺栓塞5例,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64~78(平均69)岁,发生急性肺栓塞距手术时间为12h~7d,既往均无慢性心脏疾病史,5例均行手术探查,手术中证实为左肺栓塞致左肺梗死,均行左全肺切除,痊愈4例,1例因术后突发急性呼吸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腔镜外科技术在大肠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该科2005年1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11例大肠肿瘤行腹腔镜手术,男5例,女6例,其中年龄36-78岁,术前诊断直肠癌9例,结肠脾曲癌1例、结肠肝曲癌1例;9例直肠癌5例根治(4例行Dixons、1例MiLes),4例直肠癌为姑息手术行乙状结肠双腔造瘘;1例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切除;1例晚期结肠脾曲癌肝转移行横结肠一乙状结肠侧侧吻合术。结果:全组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1例中转手术,术中无大出血、无输血,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40~360min,平均165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4~48h,肠功能恢复时间24~60h。结论:只要掌握腹腔镜高级操作技术,具备腹腔镜重要手术器械(超卢止血刀,双吻合器操作),注重无瘤技术,大肠肿瘤腹腔镜手术是可行,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我院外科干1986~1996年共收住结肠癌206例,其中合并急性完全性肠梗阻而行急症手术治疗33例(占16%)。现就其诊断治疗的有关问题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3例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27~82岁,其中>40岁27例,占82%。病程20h~2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大便习惯的改变以及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为结肠癌18例,余15例均以急性肠梗阻而行急症手术治疗。肿瘤发生部位:盲肠癌2例,升结肠癌6例,结肠肝曲癌4例,横结肠癌5例,结肠脾曲癌4例,降结肠癌4例,乙状结肠癌8例。33例均行手术治疗,入院后积极作好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