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严优芍  孙悦 《中成药》2012,34(6):1034-1038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流体法萃取补骨脂中总香豆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在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析压力和解析温度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最优的工艺条件。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补骨脂中总香豆素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62℃,萃取时间3 h,解析压力8 MPa,解析温度60℃。在最佳的提取条件下,总香豆素得率验证值为0.812%,理论值为0.822%,两者的相对误差为1.22%。结论优化所得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条件简便易行,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度高,可用于补骨脂中总香豆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鹅不食草的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鹅不食草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为考察因素,计算萃取物的得率。结果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 h,CO2流量35 kg/h。结论萃取压力是影响萃取的最主要因素,超临界CO2流体技术是萃取亲脂性成分的优秀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交实验优选海南广藿香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正交实验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海南广藿香挥发油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用出油率和广藿香醇含量为衡量指标综合考察海南广藿香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较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7.2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 h。结论优选出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海南广藿香挥发油成分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工业化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当归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聂诗明  张桂芝  张鹏涛 《中药材》2005,28(3):226-227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当归油的生产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等方法,研究药材粒度、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及解析分离条件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当归油的影响.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当归油的优选工艺为:药材粒度40目,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2 h,CO2流量20L/h,分离釜Ⅰ压力8 Mpa,分离釜Ⅰ温度50℃;分离釜Ⅱ压力6 Mpa,分离釜Ⅱ温度50℃.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具有较高的提取率,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立结香花中黄酮类成分的超临界流体CO2萃取工艺.方法:以银锻苷为指标依次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法考察了CO2流量、萃取压力、时间、温度等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影响萃取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动态流量,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 ℃,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60 min,动态流量2 kg/h .结论:超临界流体CO2适于萃取结香花中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狗皮膏贴部分药材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临界技术提取,以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为因素,以得油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工艺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2h。在优选提取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提取率,平均为16.50%。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效率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提取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流体(SFE-CO2)萃取延胡索生物碱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SFE-CO2)萃取工艺。并以延胡索乙素提取量为考察指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优选工艺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1.5h。结论:优选工艺提取的延胡索乙素含量较乙醇回流提取高,而得膏率低。  相似文献   

8.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及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从补骨脂中萃取分离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及脂肪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了中试放大试验,其中补骨脂素可从萃取物中直接析出结晶。同时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对脂肪油进行分析。结果证明:超临界CO2提取补骨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7MPa、萃取温度70℃;解析I压力9MPa、解析I温度60℃,脂肪油由油酸、亚油酸等6种成分组成。  相似文献   

9.
乌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乌药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乌药醚内酯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及解析温度4个因素的影响。结果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解析压力8 mPa,解析温度55℃;萃取时间4 h;CO2流量为20 L/h。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用于乌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当归挥发油的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当归挥发油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藁本内酯含量和出油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HPLC测定藁本内酯含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当归挥发油的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h,CO2流量25 L·h-1,分离釜Ⅰ压力8 MPa,温度50℃,分离釜Ⅱ压力系统尾压,温度35℃.结论:萃取的当归挥发油得率高、质量好,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2萃取穗花大黄中总蒽醌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穗花大黄中总蒽醌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蒽醌含量,以大黄萃取物中总蒽醌的含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选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0℃,萃取2.0h.提取物中总蒽醌的质量分数23.4 mg·g-1,总蒽醌转移率达91.4%.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穗花大黄总蒽醌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皱皮木瓜中齐墩果酸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提取皱皮木瓜中齐墩果酸的工艺条件.方法:HPLC测定齐墩果酸含量,以齐墩果酸得率及含量的平均值为指标,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压力、分离温度、分离压力及携带剂种类5个影响因素,并将优选工艺与文献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临界CO2提取齐墩果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5℃,提取压力40 MPa,分离温度30℃,分离压力8 MPa,携带剂95%乙醇;超临界CO2提取优于其他方法.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齐墩果酸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乳香挥发油的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萃取率为考查指标,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乳香挥发油过程中压力、温度、CO2流量的影响。结果确定的较佳提取工艺是压力15MPa,温度35℃,CO2流量30L/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为乳香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云木香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云木香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和油的品质综合评分为指标,对水蒸气蒸馏、超临界CO2萃取、加热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和闪式提取5个提取方式进行实验优选;再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所选提取方式的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效果最佳,经正交实验考察发现对云木香挥发油提取结果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萃取压力,其次是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分离温度,可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选择。结论:云木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临界CO2萃取,CO2流量20L/h,萃取压力18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5h,分离柱压力6.5MPa,分离温度30℃。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莪术挥发油的工艺参数。方法以莪术挥发油中莪术醇的含量为指标,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莪术醇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影响因素(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夹带剂(95%乙醇)用量),确定其较佳工艺水平。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莪术醇的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25 Mpa,提取时间1 h,夹带剂(95%乙醇)用量10%。结论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莪术中莪术挥发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正交设计法优化桦褐孔菌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桦褐孔菌总三萜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剂、超声温度、时间及料液比对桦褐孔菌总三萜得率的影响,优化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的影响依次为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异丙醇做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10,在50℃下,超声提取3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总三萜得率为5.06%。结论:优化得到的桦褐孔菌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2萃取广东海风藤木脂素成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光  高勤  翁文  罗焕敏 《中药材》2006,29(10):1096-1098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广东海风藤木脂素成分的工艺参数。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分别以总木脂素含量和五味子乙素含量为指标,对萃取温度、萃取压力、粉碎粒度和CO2流量等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萃取压力和粉碎粒度对总木脂素含量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萃取温度和CO2流量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广东海风藤中木脂素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成细粉,萃取压力10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为30 L/h。  相似文献   

18.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超高压提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超高压提取法提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结合效应面法对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超高压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选,并与回流提取、超声提取和微波提取进行比较.结果:超高压提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73.3%乙醇,压力255.5 MPa,液固比29.5( mL∶g),提取时间2 min,提取1次;此提取条件下红景天苷的提取率为9.29 mg·g-1,分别高出回流提取31.6%、超声提取20.3%和微波提取9.7%.结论:超高压提取作为一种新兴的中药提取技术,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温度低、耗时短、能耗少等优点,为红景天苷提取提供一个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民族药金耳环总多糖的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金耳环中总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选取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醇沉浓度为考察因素,以金耳环总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金耳环总多糖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液固比6∶1,80℃提取2次,每次90 min,90%乙醇沉淀.此条件下,总多糖平均得率1.82%,RSD 1.93%.结论:该优选方法简单快速,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