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二方面探讨了傅青主带下病学术思想。傅青主对带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可归结为五点:湿注于下,是带下病总病因病机;任督受损,带脉受伤,湿注于下,是带下病经络病机;肝郁脾虚湿注是带下病主要脏腑病机:五色带下辨五证;五色带下性状特征及病因病机同中有异。傅氏对带下病的辨证论治则有以下特色:辨证重在肝郁脾虚,湿邪为患;治法严谨,方有准绳,用药简纯;五色带治同中有异,制方用药紧扣病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傅氏名方完带汤加针刺疗法治疗脾虚肝郁型带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虚肝郁型带下病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6例采用完带汤加减口服。治疗组56例采用完带汤加减口服,并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4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痊愈率87.5%。对照组患者痊愈21例,有效2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3%,痊愈率37.5%。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完带汤加针刺治疗脾虚肝郁型带下病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3.
<正>带下病属于中医妇科四大证之一,是女性妇科常见病。中医学对带下病的记载颇为丰富,有"白沃""赤沃""下白物"等名称。带下病常合并月经不调、不孕、癥瘕等症,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很多疾患。完带汤、易黄汤、止带方、清带汤是临床治疗带下病常用的4首方剂,笔者临床运用治疗带下多获得效验,现介绍验案如下。1完带汤案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一书,是治疗脾虚肝郁导致的湿浊带下,偏重于白带。方中人参、山药、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介绍冯崇廉教授采用“和法”小柴胡汤治疗带下病之思路及处方用药经验。冯教授认为带下病多以肝郁脾虚、湿热下注为主要病机,治宜用小柴胡汤调和肝脾、和解少阳枢机以治本,加以清热利湿止带之药速决其标。  相似文献   

5.
丁象宸以从肝论治、调理气机为治疗带下病的治疗原则,临床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肝郁脾虚证方选完带汤加减,若寒凝腹痛者加温经暖宫之药,如香附、艾叶;若带下量多难止者,可加用金樱子、芡实、乌贼骨、白果等;肝肾阴虚证方用知柏地黄丸、二至丸加减;肝经湿热证给予自拟清肝汤;热毒蕴结证予以自拟清热解毒汤。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和肝不易伐肝,和肝之余勿忘健脾,中药外洗、熏洗、针刺及艾灸等多种治法并施。丁主任从肝脏辨证,兼顾脾虚、肾虚等伴随证候,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在临证时更应以辨证为准,选用合适的治法方药,是治疗带下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从"虚"从"湿"论治带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王炯辉 《新疆中医药》2007,25(5):104-104
带下病是妇科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古有"十女九带"之说,并列为妇科四大证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白带多常见于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多种疾病。带下病如经久不治,不仅影响月经和受孕,同时还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甚至酿成重疾。带下病的成因虽有脾虚、肾虚、肝郁、风冷、湿热、湿毒等,但不外乎"虚""湿"二因。如脾肾气虚不能化湿,湿浊下注导致任带约束功能失司而致带下,为内湿:若因经期、产后胞宫空虚,或久坐湿地  相似文献   

7.
杨景戎  罗娟娟  刘桂荣 《中医杂志》2023,(21):2176-2178+2183
总结张志远教授辨证分型治疗带下病的临证经验。认为带下病的病机多为肝、脾、肾功能失调,湿热或寒湿内蕴。临证将带下病分为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寒湿下注证、肾阳不足证四种证型,分别运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配伍风药加减以调和肝脾,《产科发蒙》八仙饮加减以清热利湿,自拟十味温带汤加减以温阳散寒,《验方新编》巴戟菟丝汤加减以温补肾阳。  相似文献   

8.
杨光鹏 《光明中医》2014,(7):1417-1418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肝郁脾虚型的有效性。方法将50例小儿功能性腹痛肝郁脾虚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逍遥散加味,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片,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腹痛、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腹痛发作情况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远期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肝郁脾虚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边思怡  李艳丽  高静 《河南中医》2022,42(4):530-532
叶天士治疗带下病,遵仲景、东垣等多家学说,对阴虚性带下,善用柔润肝肾之法润补奇经固带;对虚寒性带下,善用温养冲任之法温通奇经摄带;对冲脉逆乱所致带下,常用和胃通阳之法调冲和胃敛带.脏腑内伤引起的带下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多由脾虚失运、肝郁乘脾、肾阳虚衰、肝肾阴虚所致.脾虚失运者,多用四君子汤健脾升阳固带;心统诸经之血...  相似文献   

10.
笔者临床三十余年,在治疗肝郁脾虚型带下病时,均遵循祖国医学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本病多为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肝郁生热,湿热下注所致。所以,在治疗立法上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为主。采用疏肝理气、补气的药物配合升阳除湿之药进行治疗,均可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归纳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辨证要点。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肝郁证、脾虚证的症状及舌、脉进行logistic回归及判别分析。结果肝郁脾虚证logistic回归提取的症状为腹胀、倦怠乏力、腹痛、食欲不振、紧脉、便溏、胁肋疼痛、胁肋不适;判别方程包含的症状则为腹痛、腹胀、倦怠乏力、便溏、黄苔。结论肝郁脾虚证的辨证要点包括胁肋疼痛或不适、腹胀、腹痛、乏力、食欲不振、便溏。利用logistic回归和判别分析归纳本证诊断要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徐有全 《中医杂志》2008,49(10):915-915
刘寄奴苦温无毒,破血通经,消瘀止痛,古人称为"破血之仙剂".笔者多年来运用该药治疗因瘀血阻滞、脉络受损,缠绵难愈之腹痛,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举例如下. 1 盆腔炎 盆腔炎,中医称为小腹痛、带下病等,临床上多出现顽固性腹痛,伴有白带异常、性冷淡、月经不调等症,笔者用刘寄奴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郑志洁教授应用祖传经验方参芪桑螵龙牡汤治疗气淋、带下病及金铃四香汤治疗妇人腹痛、慢性盆腔炎的独到经验。  相似文献   

14.
完带汤治疗男性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大毛 《光明中医》1997,12(4):44-45
完带汤治疗男性病举隅俞大毛浙江省兰溪市中医院(321100)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原为治疗妇科脾虚肝郁所致的带下病良方。笔者根据其补中健脾,化湿止带的功效。临床30余年来运用该方施治于脾虚肝郁,湿聚于下所致的男性前阴疾病,常获良效,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逍遥散临床新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子宝 《河南中医》2007,27(2):67-68
逍遥散始见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四逆散化裁而来,为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剂。历代医者用于治疗胃痛、胁痛、痛经、精神抑郁等病。笔者据其疏肝解郁养血之功,用于治带下病、阴痒、呃逆、音哑、神经性头痛、咳嗽,取得显著疗效,举例如下。1带下病于某,女,35岁,农民,2002年8月15日初诊。患者白带增多3月余,质粘,近3 d加重,胸闷,善太息,头晕饮食欠佳,腰痛,小便发黄,易怒,舌淡苔黄腻,脉弦数。此属肝郁化火,湿热下注所致带下病。予以逍遥散加减,方药:当归12 g,白芍12 g,柴胡10 g,茯苓20 g,白术10 g,薄荷6 g,苍术12 g,薏苡仁30 g,车前子(包)15 g,…  相似文献   

16.
盆腔生殖器官炎症,包括子宫炎、输卵管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当炎症渗出物增多时即形成为盆腔包块,属祖国医学带下病、(?)等范畴。临床上以白带增多、腹痛、腹胀坠、腰痛、月经异常为主要症状。我科用中药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完带汤出自清代傅山著的<傅青主女科>[1],是一首治疗带下病的有效名方.所主病证乃由脾虚肝郁、带脉失约、湿浊下注所致,所治病机为"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  相似文献   

18.
宫颈糜烂属于祖国医学“带下病”范畴。多因脾虚肝郁,湿热下注,或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所致。临床特征为白带增多,伴腰骶酸痛,腹部下坠感。过去临床大多用宫颈上药、电熨、冷冻、激光等传统方法治疗,疗效不理想。1997~1998年我院应用波姆光疗仪Ⅲ型治疗宫颈糜...  相似文献   

19.
张卫华  崔云 《中医杂志》2004,45(10):738-738
急性盆腔炎属于中医学腹痛、腰痛、带下病范畴.我们自2000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7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傅青主女科》中完带汤为治疗妇人脾虚、肝郁、带下病的要方。方由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组成。本方具有大补脾胃、化湿、理气、舒肝之作用。笔者谨守异病同治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