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借鉴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对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验证,并对推拿手法的操作技术标准进行改进,初步建立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规范化诊疗体系和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通过十余年的临床工作积累,总结在临床常用的传统推拿手法基础上,采用推拿三步法结合颈椎微调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通过成本-效果、成本-效益、成本-效应的分析,对中医推拿疗法与西药疗法进行卫生经济学的比较和评价。结果推拿治疗时间平均治疗次数为7次,平均治疗费255.6元,西医治疗组为516.2元。推拿组显愈率为82.69%,西药组为53.33%。结论: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推拿治疗的良好效价比,同时避免了因长期服用药物的胃肠道及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筋膜炎,是一种发生于肌筋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中医推拿治疗筋膜炎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基础和丰富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筋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近年来,中医推拿治疗筋膜炎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疗法。但是从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数据的文献报道来看,中医推拿治疗筋膜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推拿手法大多是由民间各家的手法演变而成,应用中缺乏通用的标准,力量、方法、方向难以量化统一,缺乏临床诊断标准,疗效评价体系不统一,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  相似文献   

3.
文中主要介绍江西省名老中医周定一的临床诊疗经验,从传统中医手法整复、中医推拿手法、中医药治疗骨伤疾病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尤其对中医药治疗骨伤疾病进行重点分析,并结合典型病例加以说明,旨在彰显周老的临床诊疗经验,为同行提供一些思路与方法,希望他优秀诊疗经验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4.
中医推拿"筋骨理论"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对现今推拿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筋骨评估是在此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应用,既是推拿医师病情判断、手法选择、疗效评定的基础,又是推拿治疗的特性及临床疾病复杂多变的应有之义.传统筋骨评估方法赖于医师四诊,古今应用经验积累丰富;现代诊疗设备的普及,拓宽了传统方法的广度及深度.总结...  相似文献   

5.
李鹏飞 《北京中医药》2011,30(5):362-366
杨金斗老师从事中医推拿50年,在临床中注重新技术与传统中医理论的结合运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推拿诊治思路.简要介绍了杨老的平衡阴阳推拿法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结合其临床经验从医生和患者两方面概析平衡阴阳推拿体系的理论主干——分别从医生的心态、手法和患者的形神、能量、经络脏腑、骨节筋肉等角度,观察剖析了杨老的诊疗特色.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所致的功能障碍是中医推拿临床治疗的主要病种之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推拿疗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在采用推拿方法促进脑卒中康复的临床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客观公认的疗效判定标准,缺乏个性化治疗方案与治疗依据,在目前的治疗中没有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把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康复理论相结合,为推拿治疗脑卒中提供理论指导;开发具有中医学特点的,符合推拿治疗脑卒中临床实际作用的评价量表,同时合理地综合应用推拿、针灸、中药等各种疗法,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采用推拿手法促进脑卒中康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推拿治疗学》是独具特色的中医临床学科之一。它集中医基础、诊断、推拿手法、功法、治疗于一体,通过手法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其治病范围广,对骨伤、内、妇、儿、五官等科疾病都有较好疗效,且操作简单、无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手术的创伤,易于被患者接受。因此《推拿治疗学》这门学科对针推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改革《推拿治疗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适应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迫切要求。1重视诊断能力培养诊断是疾病治疗的前提。推拿治疗涉及到临床各科疾病,病症复杂、面广,诊断相对困难。不仅要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更要结合现代医学的诊察手段,进行辨病。诊断水  相似文献   

8.
《光明中医》2021,36(13)
目前睡眠障碍已成为妨碍人们健康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其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排除其他疾病引发的失眠称为原发性失眠。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积累了大量经验,而推拿疗法作为常用治疗手段之一,具有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的特点。多功能推拿椅采集名医诊疗思路及方法、模拟并量化推拿手法参数,形成了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的人工智能设备。此文通过介绍中医对原发性失眠的认识,从脏腑经络理论论述随心按摩手法、背部温热疗法、气囊按摩手法及伸展按摩手法四大设定程序,为多功能推拿椅治疗原发性失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属于中医学损伤内证、损伤昏厥范畴.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我们结合近30年有关颅脑损伤的中医药研究文献及临床实践,经过4轮的专家意见征询及修改,形成了包括颅脑损伤的中西医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及中药分期辨证论治、针灸治疗、其他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诊疗设备应用、现代设备治疗、康复治疗、推拿按摩、并发症的处理等详尽的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近年来采用小针刀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35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腰痛、下肢痛:呈典型的腰、骶神经根分布区的疼痛,常表现为下肢痛重于腰痛。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在岭南林氏正骨推拿理论指导下辨证诊疗腰痛,介绍岭南林氏正骨推拿的手法特点及适应症、方药创新性、科学性及实用性,以便于中医正骨推拿手法的学习及传承,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首次建立了适用于中医诊疗技术推拿治疗小儿厌食临床病例报告表(以下简称"CRF表"),用以客观评价临床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推广应用小儿推拿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疗八法在传统医学治疗体系中运用最为广泛,而在推拿应用中重视不够。通常认为推拿就是简单的手法操作,而忽视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本文根据不同手法、施术部位和穴位、频率快慢、力之轻重等方面论述中医治疗八法在推拿治疗中的指导作用,以期提高对中医治疗八法在临床推拿治疗中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导入结合推拿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3组,中药离子导入组30例采用中频电疗;推拿按摩组30例采用手法推拿按摩穴位治疗;综合组38例2种方法联合治疗.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S)、颈部残障指数评分(NDI)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疗前后效果.结果 治疗2个...  相似文献   

15.
丁全茂教授从事筋伤病的诊疗三十余载,立足于中医经典理论体系,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及心得体会针对筋伤病在临床的不同表现,将针刺与推拿手法相结合,因病制宜,提出“针按同源,针推并举”这一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思路。本文旨在探析临床治疗筋伤病的特色理念以及运用针刺推拿相结合进行治疗的优势,并对推拿手法要点及三种特色解痉针法:爪刺法、围刺法和阻滞针刺法进行简要阐述。文末附验案一则,以理解本理论在临床伤科疾病治疗中的思路,供各位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量化针刺手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等50项中医特色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化的示范研究项目,通过顶层设计和管理,整理规范了52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这些诊疗技术大多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如电、磁等,有效地提高了临床疗效,促进了传统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为总结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中医诊疗技术的促进作用,文章系统回顾了中医诊疗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在继承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应积极地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大力促进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为了防止演变成严重的脊柱畸形、脊柱疼痛、限制疼痛,严重的损害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心肺、腹腔脏器功能,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提前预防。中医主要治疗方式是中医外治法,为进一步了解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本文从推拿手法、传统功法、针刀治疗、中药熏蒸、推拿结合针灸、推拿结合传统功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望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防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中医工程学是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工程技术融合后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以舌、脉诊仪等为代表的中医诊疗仪器的研发是中医工程学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其广泛应用于中医四诊的数据化与客观化研究,使中医诊断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阶段,从宏观走向微观,并与宏观相结合的阶段;同时应用于中医治疗疾病的疗效评价与预测研究,为中医诊疗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中医工程学促进了中医现代化诊疗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为诊断智能系统和中医客观化诊察体系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了中医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云华  万新 《环球中医药》2012,5(2):119-121
琴瑟测经点穴法是民间一种运用手法诊疗疾病的独特方法,主要特点有:以反应线为核心,诊疗合一;手法运用重视透力,医武结合;重视调节全身气血,点按穴位与经脉相结合;重视治神意;强调对压疗法;注重患者动作配合等.具有简单易行、适应症广、疗效显著、可与其他治疗方法 配合使用、便于医者提高医术等优势.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本文还系统介绍了初步四诊、选择体位、点按华佗夹脊穴、循经点按、点按全身大穴、对压疗法、特定穴运用、局部手法、拍打放松等九大操作程序,探讨了本疗法与一般中医推拿手法的区别,为医学工作者学习运用此方法 诊疗疾病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扌衮)法推拿是在一指禅推拿手法的基础上,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推拿手法,现已成为中医推拿临床常用的手法,由创始人丁季峰先生将现代医学中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理论与传统中医学中的经络腧穴理论相结合,以一指禅推拿手法为基础创建而成,此手法既保持了一指禅推拿手法的柔和的节律性刺激特点,同时又具备了施术面积大、作用力强等优点,除头面、前颈及胸腹部外,其他部位均可使用,特别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肌肉丰厚处,尤其在肩背部推拿时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