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致盲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DFI)术探测了15例30只正常眼与55例86只DR眼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中央静脉(CRV)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血流动力学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频谱的有关参数,并与正常人的有关参数相对照,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1 资料和方法正常组20例40只眼(无明显心血管及眼病者),年龄30~68岁,平均48岁。男10例20只眼,女10例20只眼。糖尿病组共30例60只眼。男18例,女12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1岁。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其中经检眼镜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DRP)17例34只眼和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者(NDR…  相似文献   

3.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1月采用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 12 7例 2 0 7眼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1月 ,我院眼科门诊治疗 DR患者 12 7例 2 0 7眼 ,男 6 5例 110眼 ,女 6 2例 97眼 ,双眼 DR80例。年龄 33~ 76岁 ,平均 5 6岁 ,糖尿病史 5~ 2 5 a。全部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FFA) ,确诊眼底有 II期 (1985年全国 DR分期标准 )以上 DR表现。1.2 方法 应用美国 Coherent- 2 0 0 0…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超声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霍豫星 《眼科新进展》2007,27(9):689-690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时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和视网膜中央静脉(central retinal vein,CRV)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DR与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color Doppler ultrasoundgraph,CDI)术,对20例34眼正常人(NDR组)与42例60眼DR眼患者(DR组)的CRA和CRV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DR组与NDR组相比,CRA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总平均速度、博动指数均降低(P〈0.05),阻力指数增高(P〈0.05);CRV的最高流速、最低流速和平均血流速度均增高(P〈0.05)。结论CDI是评价DR时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及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全视野视网膜电图及振荡电位改变已有不少研究。近来 ,Sutter等 [1 ]发明的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s,MERG)技术 ,可同时分别刺激视网膜多个不同部位 ,能在较短时间测量整个测试野内许多细小部位的 ERG,其一阶反应可反映视网膜内层的功能 [2 ]。本研究观察了 6 4例 DR患者 6 4只眼的 MERG改变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对象 :经散瞳直、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彩色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 DR ~ 期的患者 30例 30只眼 ,其中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49~…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期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颈部及球后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46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NDR)、背景期(BDR)、增殖前期(PPDR)和增殖期(PDR),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颈部及球后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随着DR程度的加重,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逐步升高;各期颈总动脉血流无明显变化;PDR颈内动脉血流下降;从PPDR开始眼动脉血流下降,阻力升高;NDR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血流升高,从BDR开始血流逐渐下降,阻力升高。结论颈部及球后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DR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激光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Zeiss Visulas 532s眼科激光治疗仪对35例(56眼)DR行泛视网膜光凝治疗,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激光治疗前后DR患眼眼动脉(O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状态。并与30例(60眼)正常人的OA和CRA血流进行对照。结果DR组与对照组相比,OA和CRA的收缩期血流峰速,舒张末期流速及平均流速均降低,阻力指数增高;激光治疗后DR患眼OA和CRA收缩期血流峰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均降低,阻力指数增高。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OA和CRA的血流速度降低,视网膜循环阻力升高,视网膜血液供应不良。激光治疗导致DR患眼视网膜血流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靡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生、发展与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技术检测28例正常人及7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中央静脉(central retinal vein,CRV)的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结果:糖尿病不伴DK者,CR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快(P<0.05).随着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CRA血流速度减慢,增殖型DR组CRA血流速度慢于对照组,不伴DR组及单纯型DR组(P均<0. 05);糖尿病患者CRV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快(P<0.001),且搏动明显.结论:CRA、CRV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DR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210-212)  相似文献   

9.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惠英 《眼科新进展》2003,23(6):388-388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3月我院眼科门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 10 0例 14 0眼 ,男 38例 4 8眼 ,女 6 2例 92眼。年龄 33~ 76岁 ,平均 5 6岁。糖尿病史 5~ 2 5a。全部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确诊眼底有 2期以上DR表现。1.2 方法 应用德国BVI公司生产的倍频 5 32氩激光眼科治疗机 ,行全视网膜光凝。选择光斑 2 0 0~ 30 0nm ,照射 0 .1~ 0 .2s,输出 3级轻度或中度光斑能量。从赤道部至后极部 ,除视盘颞侧上下血管弓之内的盘斑束及黄斑区 ,行广泛密集的视网膜光凝。光斑间距约 1个光斑 …  相似文献   

10.
糠尿病患者的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 (colorDopplerflowimaging ,CDFI)检测糖尿病患者 ,以探讨其血液动力学变化 ,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方法 :应用CDFI检测了 3 0例糖尿病患者和 50例正常对照组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峰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血管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 /或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DR)OA和CRA的Vs、Vd降低 (P <0 0 5)、RI增加 (P <0 0 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OA和CRA血流速度降低 ,视网膜循环阻力升高 ,视网膜血液供应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血管管径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北京德胜社区糖尿病眼病随访研究的85例2型糖尿病患者(51~80岁)及年龄性别匹配的26例无糖尿病者(51~78岁)作为对照。方法 8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DR情况分成两组:无DR(NDR)组(51例)、轻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34例),26例无糖尿病者为对照组。使用计算机软件测量视网膜中央动脉管径当量(CRAE)和视网膜中央静脉管径当量(CRVE)。使用光学断层成像技术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同时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糖化血红蛋白等数据。比较三组间CRAE、CRVE的差异,并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主要指标CRAE、CRVE。结果 无糖尿病对照组右眼、NDR组右眼和NPDR组病变严重眼的CRAE分别为(151.91±13.65)μm、(156.73±11.53)μm、(154.08±9.82)μm(F=1....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itis,DR)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方法:选取2014-06/2017-05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96例96眼,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A、B、C三组,A组为单纯DM患者32例32眼; B组为糖尿病合并单纯性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32例32眼; C组为糖尿病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32例32眼。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30眼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患者眼部CRA(视网膜中央动脉)、PCA(睫状后动脉)、OA(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并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糖尿病病程的关系。

结果:各组CRA、PCA、OA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CRA、PCA、OA的P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 C组CRA、PCA、OA的PSV与EDV最低、RI最高,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bA1c、FB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仅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DM患者CRA、PCA、OA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了解患者视网膜的血流变化,对DM患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olor Doppler imagi-ning,CDI)测定61例(12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球后血流状态,其中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48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NPDR)4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PDR)34眼,并与正常人32例(64眼)进行对照。检测指标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静脉、眼动脉血管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NDR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静脉、眼动脉血管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无统计学差异,NPDR组、PDR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静脉、眼动脉血管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均有变化,各检测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与PDR组之间比较,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静脉、眼动脉血管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均有变化,各检测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I对DR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检测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对2型DM患者的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PDR)患者晶状体明显混浊 ,手术中需同时切除晶状体 ,现就其手术中保留完整囊膜或晶状体对术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1 对象和方法对象 :本组对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6月在我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 、 型 PDR患者 ,共 72例 (83只眼 )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男 2 7例 ,女 4 5例 ,年龄 2 7~ 71岁 ,平均年龄 5 4岁 , 型 13例 , 型 5 9例。方法 :术前检查 PDR程度 : 期 2 1只眼 , 期 2 8只眼 , 期 34只眼。手术方式 :保留晶状体 2 3只眼 ;行囊外摘出 ,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改变。方法 正常对照组17例 (30只眼 ) ,糖尿病患者 6 8例 (114只眼 )进行矫正视力、眼压、散瞳眼底、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及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 正常对照组 30只眼 P波潜伏期为 2 7.8m s± 2 .5 7m s,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NDR) P波潜伏期为2 7.89ms± 3.2 5 m s,背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BDR) P波潜伏期为 30 .90 ms± 3.2 5 m s,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PDR) P波潜伏期为 34 .90 ms± 4.18ms,正常对照组与 NDR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 BDR、PDR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波振幅密度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分期间也有差异 ,但无统计学意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黄斑区无荧光渗漏的 P波潜伏期为 2 9.82 ms± 2 .34 ms,有荧光渗漏的 P波潜伏期为 32 .98ms± 4.2 5 ms,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无荧光渗漏的振幅密度为 11.2 7ms± 3.6 5 ms,有荧光渗漏者为 8.2 4ms± 3.6 8ms(P <0 .0 5 )。结论 多焦视网膜电图能客观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检测 ,特别对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诊断、预后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8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测及激光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85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检测阳性率及激光治疗疗效,讨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方法 通过对85例(170只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检眼镜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对有适应证者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结果 85例(170只眼)检眼镜下确诊率为20.5%(35只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测确诊率为22.9%(39只眼),39只眼中,DRⅠ期23只眼,DRⅡ期5只眼,DRⅢ期6只眼,DRⅣ期3只眼,DRⅤ期2只眼。嘱85例患者积极按照内分泌科医师的指导,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对DRⅢ期6只眼行格子样激光光凝治疗,DRⅣ期3只眼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DRⅤ期2只眼先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两周内分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经2.5~3年随访观察:39只眼激光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治疗有效阶段缺少症状,晚期能导致双眼不可逆性盲。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增多趋势,早期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减少糖尿病性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袁江峰  明敏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1):1938-1941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滑车上动脉(supratrochlear artery,STCA)与球后相关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DR发生发展的因素,以为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DR发病趋势、预防DR发生、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阻止DR进展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106眼,区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56例56眼右眼、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50例50眼右眼,选取同期于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40眼右眼作为对照组(HC组);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STCA、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流频谱形态与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peak 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EDV)与血管阻力指数(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RI)的改变情况; 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 记录DR组与NDR组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家族遗传病史、吸烟饮酒史,对相关因素做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在血流频谱形态方面,DR组与NDR组均发生了较明显的频谱形态改变; 在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STCA、CRA、PCA的PSV、EDV在CH组、NDR组、DR组依次下降,RI依次上升; NDR组、DR组眼部动脉各血流参数值与H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STCA、CRA、PCA的PSV、EDV、RI与NDR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DR发生发展相关因素方面,DR组与NDR组相比较,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与高血脂病史例数、舒张压、FBG、TG、LDL-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超声检测血流动力学可作为早期预防DR、早期发现DR的主要手段,视网膜发生明显病变之前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即可发生异常改变,且其改变程度与视网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DR的发生发展与血糖、血压、血脂水平以及糖尿病病程等相关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广角眼底荧光血管造影(UWF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016-10/2018-06在西安市第三医院就诊的DR患者45例9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5~76(平均59.52±15.78)岁。所有患者均经直接或间接检眼镜以及UWFA检查。

结果:依据检眼镜检查,在12眼内未见DR,42眼诊断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36眼诊断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在90眼中,22眼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其中8眼接受过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PRP)。依据UWFA检查,12只无DR的眼中有8眼(67%)存在视网膜微动脉瘤,42只诊断为NPDR眼中有4眼(10%)被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RNV)及血管渗漏,36只诊断为PDR的眼中仍有12眼(33%)存在周边RNV。在诊断为NPDR和PDR的眼中,分别有28眼(67%)和26眼(72%)存在周边视网膜无灌注区。另外,在8只已接受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的眼中有4眼(50%)仍有周边RNV及无灌注区。

结论:UWFA能够更全面地对糖尿病患者的周边视网膜进行检查,有助于发现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于察觉的周边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利于对视网膜激光光凝后的DR患者病情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具有瞳孔不易散大 ,周边囊膜混浊 ,裂孔检出率低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发展迅速、严重 ,手术成功率较低的特点 [1 ]。我院近年来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疗效较为满意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对象 :选取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1月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4 2例 (42只眼 ) ,其中男 32例 ,女 10例 ;年龄 2 8~ 75岁 ,平均年龄 5 5 .2岁。术前视力 :0 .2者 2只眼 ,0 .1~ 0 .2者 4只眼 ,0 .0 5~ 0 .1者 11只眼 ,光感至指数者 2 5只眼。扩瞳后 ,瞳孔直径小于 4 mm者 7只眼 ,4~ 5…  相似文献   

20.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检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眼动脉(OA)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PDR患者56例(56只眼)分为A组PDR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30例(30只眼),B组PDR不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26例(26只眼);C组为其他缺血性眼病患者14例(14只眼),其中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7例(7只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7例(7只眼);D组为正常对照组15例(30只眼).分别记录四组CDFI的OA血流参数.结果 PDR的A、B两组与其他缺血性眼病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之间,A、B两组与正常对照组EDV之间及阻力指数(RI)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与其他缺血性眼病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之间及砌之间,A、B两组与正常对照组PSV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R患者OA的外周循环阻力增加、远端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当OA的PSV降低时可合并同侧颈内动脉狭窄及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