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背景:目前对于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临床上尚缺乏可靠、迅速的评价方法。目的:探讨红外热像技术在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选择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和住院治疗过的合并轻度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10例,合并重度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10例,糖尿病多并发症患者20例,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20例进行双下肢红外线热像检查。而后对有并发症患者予以并发症治疗,作为治疗组;对无并发症患者予以降糖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结果用红外热像仪进行评价,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间的肢体温差变化。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外热像图观察的肢体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热像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肢体温差[(0.27&;#177;0.26)℃]较治疗前明显减小(t=6.13,P&;lt;0.001)。可见微循环明显改善。结论:红外热像技术对于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的诊断及效果评价是一种可靠、迅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热像图表现特点。方法用红外热像仪对19例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扫描,患者同时行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患者双小腿热像图呈现异常冷区,或两侧热像图明显不对称,或皮肤区域性温差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与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患者热像图异常率100%,温差异常率84%;多普勒超声结果阳性率89%。结论热像图检查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是否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筛查方法,比多普勒超声检查更敏感。  相似文献   

3.
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组30例予以传统治疗3个疗程;2组30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3个疗程.观察肢体末梢神经炎症状改善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四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肢体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P<0.05,0.01);两组比较,2组的改善情况较1组更明显 (P<0.05).结论:高压氧对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药物与高压氧两者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讨论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D-二聚体(DD)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变化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糖尿病患者96例,分为无并发症组62例,并发症组34例,大血管病变组15例,微血管病变19例,健康对照组80例.分别测定各组的HbAlc和DD水平.结果 糖尿病并发症组的HbAlc、DD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无并发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随着糖尿病病情的发展HbAlc、DD的水平明显上升,因此可作为监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前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为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二级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2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服用缬沙坦前后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检测。结果:2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服用缬沙坦治疗12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t=13.7,7.8,P<0.05),同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犤(4.68±3.22)%犦较治疗前犤(2.50±4.00)%犦明显改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损害,缬沙坦在降压同时能有效改善其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糖尿病组60例(其中合并血管病变者35例,不伴血管病变者25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小板4项参数,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MPV及PDW较不伴血管病变者更为升高(P<0.01).结论 血小板参数测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实验室依据;血小板参数测定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后的病情变化,评价该药在2型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解放军第三○六医院糖尿病中心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神经病变患者36例,女9例,男27例。纳入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沉重感发凉、麻木、疼痛或间歇性跛行症状之一,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下肢动脉硬化或/和肌电图神经提示神经损害的患者。排除标准:患有脑血管病变所致肢体感觉、运动障碍;腰椎病变、坐骨神经病变导致的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其他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对36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神经病变患者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160~320mg/d静滴,治疗14~21d后复查症状改善情况,下肢血管彩超及肌电图。对照分析治疗前后病情变化情况。结果:①患者治疗后下肢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症状明显改善。②36例患者治疗后足背动脉血流量犤(18.5±3.1)mL/min犦与治疗前犤(15.9±5.2)mL/min犦比较,有明显改善(t=3.550,P<0.01)。③治疗后诱发电位波幅犤(5.8±4.8)mV犦比治疗前犤(3.1±1.3)mV犦显著升高(t=2.021,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能够明显改善糖2型尿病患者下肢血液供应及周围神经功能,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及神经损害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0例住院患者分为无血管并发症组(对照组),有血管并发症组(实验组),观察二组患者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的差异,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1年后,观察实验前后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比对照组患者高,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综合护理1年后实验组患者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较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血脂紊乱、高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有一定关系,综合护理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冠脉造影情况,进一步认识糖尿病对心血管的危害及其严重性.方法选择25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为观察组,糖尿病病史1~15年;对同期随机抽出32例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对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型病变观察组占72%,对照组占6%(P<0.01);A型病变观察组占8%,对照组占75%(P<0.01);B型病变两组分别为20%、19%,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冠脉病变多为严重、弥漫、多支、多处病变,应积极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56排冠脉CTA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2010-07-2011-06进行256排冠脉CTA检查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并与我院同期收治的单纯性冠心病患者冠脉CTA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冠脉CTA结果之间的异同,为临床诊治提供支持.结果 糖尿病组单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三支、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双支病变及病变血管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其冠脉病变为多支弥漫病变,且多伴有冠脉管壁钙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清热祛湿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0.5g/粒,1粒/次,2次/d;阿昔洛韦缓释片0.2g/片,2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予以TDP神灯照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值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等。结果①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②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治疗后FPG、2hPG、HbAlc较治疗组治疗后降低,两组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④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较对照组少。结论:清热祛湿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带状疱疹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水疱消退、结痂以及疼痛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临床上女性肥胖并发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是雌激素替代疗法,因其具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性及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并发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 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 地点、对象和方法将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专家门诊女性单纯性肥胖并发更年期综合征患者 114例依据患者意愿分成治疗组(针灸疗法) 58例和对照组(口服利维爱) 56例,做疗效比较. 主要观察指标单纯性肥胖并发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针灸治疗与口服利维爱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肥胖指标、自主神经功能和 Kupperman指数的对比结果.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1) ,针灸治疗前后,自主神经平衡指数分别为( 0.46± 0.55,- 0.06± 0.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1); Kupperman指数分别为( 38.76± 12.61, 11.42± 9.85)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1). 结论针灸对单纯性肥胖并发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同时具有良好减肥和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食管癌伴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4月—2006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伴糖尿病病人25例作为观察组,于术前、术后按健康教育计划对每位病人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选择我院2000年10月—2003年3月收治的食管癌伴糖尿病病人2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一般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伴糖尿病围手术期的病人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食管癌伴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4月-2006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伴糖尿病病人25例作为观察组,于术前、术后按健康教育计划对每位病人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选择我院2000年10月~2003年3月收治的食管癌伴糖尿病病人2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一般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伴糖尿病围手术期的病人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和治疗机制。方法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86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单纯硬膜外腔注射组和硬膜外腔注射加手法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皮肤温度和影像学表现变化。结果手法并硬膜外腔注射组优于单纯硬膜外腔注射治疗组。15例急性发病患者,治疗前平均值为(35.21±0.23)℃,治疗后平均值为(36.42±0.51)℃,20例慢性发病者,治疗前平均值为(34.81±0.41)℃,治疗后平均值为(35.03±0.26)℃,治疗前两组进行t检验,t=10.53,35,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进行t检验,t=3.39,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皮肤温度平均较治疗前提高1.5℃。硬膜外腔注射组中68例治愈后3~6个月内CT扫描45例,MRI成像23例,发现腰椎管及间盘突出物的形态与治疗前无显著变化。结论硬膜外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效果较好,加用手法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探讨其与T2DM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80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48例,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组59例,单纯糖尿病组73例。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ELISA检测4组血清LP-PLA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3组LP-PLA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及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组LP-PLA2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PLA2与低密度脂蛋白、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有显著相关性。结论:LP-PLA2可作为糖尿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预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各并发症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以期为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症的早期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30例临床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病人信息及其血标本。对这330例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各项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出各并发症之间及并发症与其常规指标有无相关性。结果 330例2型糖尿病各并发症与性别、体重指数及血糖无关,年龄与个并发症密切相关,并且在所统计的5种并发症中,患病率都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且各年龄组的患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60岁以上组的各并发症中,高血压为最高(47.5%),其次是周围血管病变(43.33%),第三是周围神经病变(40.83%)。脂代谢异常是周围血管病变风险因子。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及眼病相关联。患周围血管病变的人群中高发周围神经病变(50.94%)。结论高龄是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因子。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更易进一步导致其它糖尿病并发症,而患周围血管病变的人群中更易伴发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8.
Korf ES  White LR  Scheltens P  Launer LJ 《Diabetes care》2006,29(10):2268-2274
OBJECTIVE: Type 2 diabetes leads to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 which may reflect microvascular and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s well as neurodegenerative processes.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anatomical basis for loss of cognitive 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ype 2 diabetes and markers of brain aging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including infarcts, lacunes, and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as markers of vascular damage and general and hippocampal atrophy as markers of neurodegeneration in Japanese-American men born between 1900 and 1919 and followed since 1965 in the Honolulu-Asia Aging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Prevalent and incident dementia was assessed. Associations betwe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rkers and diabetic status were estimated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controlling for sociodemographic and other vascular factor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type 2 diabetes in the cohort is 38%. Subjects with type 2 diabetes had a moderately elevated risk for lacunes (odds ratio [OR] 1.6 [95% CI 1.0-2.6]) and hippocampal atrophy (1.7 [0.9-2.9]). The risk for both hippocampal atrophy and lacunes/infarcts was twice as high in subjects with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type 2 diabetes. Among the group with type 2 diabetes, those with the longest duration of diabetes, those taking insulin, and those with complications had relatively more pathologic brain changes. CONCLUSIONS: There is evidence that older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have an elevated risk for vascular brain damage and neurodegenerative changes. These pathological changes may be the anatomical basis for an increased risk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or dementia in type 2 diabetes.  相似文献   

19.
背景血压异常与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及其预后有密切关系,因此,国内外对血压正常的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的昼夜节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特点,为糖尿病患者早期介入康复干预,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来自于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门诊或住院伴有(40例)和不伴有脑梗死(40例)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主要观察指标伴有和不伴脑梗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及健康人40例的24 h白昼和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以及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结果伴有脑梗死的糖尿病患者的24 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及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糖尿病患者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下降幅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小,尤以伴有脑梗死的2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下降幅度[(7.0±1.6)%]最小,与其余两组[对照组(13.2±1.7)%,糖尿病组(8.8±1.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39,P<0.01).结论伴有脑梗死的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而且正常血压节律消失可能在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5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50例老年冠心病未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冠状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多支病变和多支多节段病变,对照组主要表现为单支病变和2支单节段病变;糖尿病组单支病变、多支病变、弥漫性狭窄病变、重度及闭塞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4%,58%,78%和88%;对照组分别为44%,26%,20%和4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较未合并2型糖尿病者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