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本次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今后的工作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按照《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实施方案》和《陕西省消灭脊灰强化免疫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结果 西安市已成功地开展了8次12轮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Y)强化免疫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儿童免疫水平。2000/2001年强化免疫活动,全市2轮服苗儿童为308192和309 781人。平均接种率为99.88%,其中两轮流动儿童平均接种率99.49%。通过对有关资料分析“零”剂次免疫儿童主要集中在<1岁组,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零”剂次免疫儿童登记率和构成比逐渐减少,通过报告接种率、估算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分析,说明我市的强化免疫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提示加强常规免疫工作仍是我市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和免疫,才能够消除易感人群的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2.
拉毛才让  李荣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73-3173,3175
[目的]为了有效提高人群免疫水平,2000-2004年海南州对适龄儿童开展了4次8轮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实施方法》进行。[结果]每轮报告接种率在96.54%-99.45%之间,抽查接种率在97%-100%之间;零剂次儿童主要集中在﹤1岁组,其他年龄组的零剂次儿童主要是流动人口;通过有效的监测,我州连续10年未发生脊灰病例。[结论]在牧业区做好常规免疫的同时,适时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特别要加强流动人口的接种,这是巩固无脊灰区的根本措施,且强化免疫是对常规免疫的补充,政府领导重视、人员到位、经费落实和增设合理有效的接种点,是开展强化免疫活动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强化免疫报表,计算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的差值,现场调查强化免疫接种率.结果 襄樊市2004-2005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和现场调查快速评估接种率均在95%以上.流动儿童的建卡率仅为70.00%,2轮接种率均低于85%,且低于常住儿童.“零剂次免疫儿童“以0岁组为主,占零剂次免疫儿童数的95.93%,占0岁组登记儿童数的21.56%.结论 流动儿童和0岁组仍是襄樊市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福建省2000年春季两轮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炎)“查漏补种”活动效果进行评价,为今后“查漏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有关精神和《福建省2000年春季消灭脊髓灰质炎“查漏补种”活动方案》进行。[结果]①第1接种0-4岁目标儿童149598名,占同年龄组儿童数6.8%,②9个市(地)86个县(区)抽查目标儿童6124名,免疫儿童数5874名(95.9%)。③常住人口目标儿童接种率为99.0%,外来人口且居住时间小于3个月的目标儿童接种率为91.2%,[结论]在流动人口中存在脊灰免疫空白人群,要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提高接种率,减少易感人群积累。  相似文献   

5.
马俊峰  魏叶 《职业与健康》2008,24(17):1741-1743
目的了解南通市开发区2005-2006年度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今后计划免疫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于2005年12月5、6日和2006年1月5、6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2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并在每轮服苗结束后进行了现场快速评估。结果2轮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8.44%、98.57%,均达到95%以上的目标。通过零剂次儿童分析,发现零剂次儿童主要集中分布在〈1岁组儿童(96.08%),并且流动儿童中零剂次免疫儿童占全部零剂次免疫儿童的75.00%。现场快速评估调查外来居住〈3月龄的流动儿童接种率分别只有58.82%和43.75%,且现场快速评估接种率低于报告接种率。结论2轮强化免疫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消除脊髓灰质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懈的努力。零剂次儿童是强化免疫的重点。流动儿童接种率偏低,今后应继续加强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特别是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2012年四川省西部的阿坝、甘孜、凉山地区开展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今后继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按照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在阿坝、甘孜、凉山地区开展了3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并进行了每轮服苗结束后接种率现场快速评估和脊灰疫苗接种后目标儿童血清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3轮脊灰强免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7.54%、97.77%和96.94%,均达到了95%以上的目标.共报告零剂次儿童15 583人,零剂次儿童主要集中在0~1岁组(51.71%),大于1岁年龄段儿童的零剂次比例明显下降.3轮快速评估接种率分别为99.53%、98.42%和97.96%.接种1个月后,0~14岁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97.70%.结论 该次强免活动疫苗接种率较高,接种效果较好,0~14岁儿童对脊髓灰质炎建立了比较牢固的免疫屏障.但零剂次儿童的存在,提示常规免疫工作中有薄弱环节,免疫空白仍然存在.儿童完成全程免疫是保证免疫效果的基础,强化免疫只能是一种对常规免疫的补充,不能以强化免疫代替常规免疫,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免疫规划仍是目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保山市流动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中的免疫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管理,调整相应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保山市所辖5个县区2004~2008年OPV强化免疫活动中流动儿童的监护人进行调查,在保山市隆阳区和腾冲县于规定服苗时间结束后1周内,在流动人口较多的车站、农贸市场、街道和集镇进行接种率快速评估。[结果]2004~2008年的7轮OPV强化免疫活动中,合计调查0~4岁流动儿童22111人次,其中,持有儿童免疫接种证的占41.04%,OPV"零"剂次的占7.48%,由家长主动携带到固定接种点服苗的占4.14%;在调查地居住不足90d的占16.89%,居住时间≥90d的占83.11%,38.47%的人已在调查地公安机关登记。强化免疫快速评估合计抽查0~4岁儿童630人次,平均服苗率为91.75%,其中,流动儿童为68.97%,常住儿童为94.06%(P0.01)。[结论]保山市流动儿童OPV强化免疫接种率不高,儿童到公安机关登记者所占比例偏低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上海市宝山区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式强化免疫流动儿童服苗情况。方法 根据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式强化免疫接种报表和接种率快速评估抽样调查资料,进行接种率的比较和效果评估。结果 我区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式强化免疫活动,两轮接种率均大于98%,且与接种率快速评估调查一致。调查中发现,流动儿童来炉居住时间越长,建卡率越高,来沪时间越短,建卡率越低,另外,<1岁组中,“0”剂次儿童所占比重较大,为96.10%。结论 加强1岁内流动儿童的常规免疫工作,及时补建卡,减少免疫空白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了解强化免疫活动的质量,确保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顺利进行。方法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及EPI info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孜州2006/2007年重点县(8县)强化免疫活动适龄登记儿童18330人,其中流动儿童730人,占登记儿童的3.98%。第一轮应种18330人,实种17677人,接种率为96.44%;其中,常住儿童第一轮接种率为96.73%,流动儿童第一轮接种率为89.32%。第二轮应种20382人,实种为19871人,接种率为97.49%,其中,常住儿童第二轮接种率为97.57%,流动儿童第二轮接种率为95.46%。强化免疫第一轮服苗中,"0剂次"服苗常住儿童812人,占应种常住儿童4.61%;流动儿童89人,占应种流动儿童的12.19%。第二轮服苗中,"0剂次"服苗常住儿童521人,占应种常住儿童2.65%;流动儿童50人,占应种流动儿童的6.88%。结论在接种率较高的情况下,仍然有漏种;随着强化免疫次数的增加,"0剂次"免疫儿童不断减少,并且主要集中到0岁组的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0岁组儿童的免疫接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的管理及接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玉林市玉州区免疫接种现状,为提高免疫接种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2005年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1997--2003年强化免疫接种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99--2005年4种疫苗[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常规免疫估算接种率为73.5%~100.0%;4种疫苗调查接种率为80.0%~100.0%;1997--2003年OPV强化免疫估算接种率为59.6%~94.2%。结论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存在滑坡现象。接种率监测的核心是掌握应种人数,免疫空白主要在〈1岁儿童。提示必须定期采取行之有效的查漏补种,才能消除免疫空白和提高免疫接种水平。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在1993~1998年连续开展五次十二轮强化免疫日活动,其中十轮是全国性强化免疫活动日,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了“零剂次”儿童的持续积累,显著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阻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野毒株的传播。目前,福建省“零剂次”儿童逐年减少,其分布趋势集中于0岁组,其构成比分别是60.11%、84.79%、87.84%、87.78%、87.51%,今后加强和提高0岁组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的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1999年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或流行 ,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 ,江西省于 1999年 10月进行了全省范围的 8月龄~ 7岁儿童麻疹疫苗 (MV)初始强化免疫活动。实际接种 2 82 7836人 ,报告接种率 96 0 9% ,免疫接种了 5 1989名“零剂次”免疫儿童。对填补免疫空白 ,减少易感人群的积累起到极其重要作用。本次MV初始强化免疫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免疫接种率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山西省免疫接种率现状 ,对近年计划免疫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显示 :1996~ 2 0 0 1年四种疫苗[卡介苗 (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百白破联合疫苗 (DPT)、麻疹疫苗 (MV) ]常规免疫估算接种率为5 8 79%~ 80 91% ,四种疫苗调查接种率为 81 5 0 %~ 97 74 % ;1993~ 1999年OPV强化免疫估算接种率为6 5 95 %~ 89 13%。说明常规免疫存在严重滑波现象。接种率监测的核心是掌握应种人数 ,免疫空白主要在 <1岁儿童 ,提示必须定期采取行之有效的查漏补种 ,才能消除免疫空白和提高免疫接种率水平  相似文献   

14.
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分析了5次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零剂次”免疫儿童,以及第5次强化免疫活动中适龄流动儿童人数、构成变化及免疫接种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强化免疫活动使“零剂次”免疫儿童大幅度下降,发现及免疫了相当数量的适龄流动儿童,显著缩小了免疫空白。另一方面,强化免疫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以下问题:①“零剂次”免疫儿童下降幅度减缓;②部分“零剂次”免疫儿童和流动儿童在强化免疫活动中未被发现或免疫;③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可能会影响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建议今后强化免疫活动必须采取更有效的免疫措施,以充分发挥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莱芜市 2 0 0 3 /2 0 0 4年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强化免疫情况 ,为消灭脊灰提供依据。 [方法 ]接种率现场快速调查评估与计算估算接种率相结合。 [结果 ] 2轮报告接种率分别为 98 67%、97 10 % ,估算接种率分别为92 86%、93 82 % ;快速评估 2轮调查接种率分别为 95 0 5 %、93 0 7% ,农村高于城区 ,常住儿童高于流动儿童。 [结论 ]本次强化免疫接种率指标达到了省卫生厅要求 ,但城区和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辖区1993-2002年适龄儿童脊髓灰质炎常规免疫接种情况,强化免疫和“扫荡式”免疫成效,评价现行免疫方案效果,以便为最佳免疫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对1993-2002年本辖区脊髓灰质炎计划免疫各类报表以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辖区历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本地儿童达95%以上,流动儿童达94%以上,且每年接种率逐年上升。历年共开展了20轮强化免疫和2轮“扫荡式”查漏补报活动,共发现“零”剂次儿童16 152人。免疫儿童503 307人次。历年AFP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监测共报告疑似病例25例,但未发现脊髓灰质炎病例和野病毒。结论:在巩固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免疫和“扫荡式”查漏补服活动是降低“零”剂次儿童免疫接种率的有效途径。为缩小适龄儿童的免疫空白,建议对现行的免疫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加大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力度,以充分发挥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于1993年12月~1996年1月开展了3次6轮强化免疫日(NIDs)活动。3次NIDs活动的登记儿童数均多于县统计局提供的儿童数,也多于同年龄组建卡儿童数。零剂次免疫儿童数分别占登记总数的6.66%、5.21%和4.95%。3次6轮NIDs活动的报告接种率都在97%以上。抽样调查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相符。同一短时期内的高接种率,消除了常规免疫滑坡形成的空白。今后只要继续加强常规免疫和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监测工作,对高危地区继续实施强化免疫,消灭脊髓灰质炎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2000/2001年度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中,流动儿童服苗情况.方法按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进行,并且加强免疫活动组织的实施和多处设立固定服苗点.结果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流动儿童0~36月龄中有7 191人次接受了两轮强化服苗,免疫占总服苗儿童的94.41%(7 191/7 616),其中零剂次有1 598人次获得1次以上服苗,<1岁的1 112人次,占69.59%,1岁的297人次,占18.58%.结论流动儿童数量多,活动频繁,应进一步加强常规免疫工作以提高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9.
杨炜青  刘妙花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753-1754
目的分析沙井街道办强化免疫活动的实施情况,为今后的计划免疫工作提出指导的建议。方法按照《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实施方案》和《深圳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实施方案》,组织该街全体卫生防疫人员,采取挨家逐户和定点接种相结合,对全街道办0-3岁儿童进行“扫荡式”强化免疫接种。结果两轮的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8.37%、99.78%,总接种率和外来儿童接种率在第2轮都有所上升。调查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接近。通过对零剂次儿童的分析,发现零剂次儿童主要集中在<1岁组,并随年龄的增长登记率和构成比逐渐下降。结论这两轮强化免疫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消灭脊髓灰质炎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需要不懈的努力。对沙井镇来说外来儿童仍是强化免疫的薄弱点,仍需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弥补。零剂次儿童是强化免疫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泉州市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质量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泉州市2009年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加速实现消除麻疹策略。[方法]对MV强化免疫摸底质量、接种率、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和强化免疫前后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MV强化免疫共接种目标儿童l243880人,接种率95%,明显高于强化免疫前;强化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均高于强化免疫前;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数比前3年同期下降94.2%。[结论]泉州市2009年MV强化免疫达到预期目标,已建立短暂有效的免疫屏障,今后必须加强常规免疫,确保高水平2剂次接种率,才能维持长期有效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