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表现为腔隙综合征、直径≤35 m m 的梗塞灶病理演变规律,为腔隙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于发病7d 内及3 月后分别进行颅脑 C T 扫描,测量梗塞灶直径。结果 梗塞灶直径从272 ±392 m m 缩小为157 ±195m m 。结论 对梗塞灶直径在35 m m 以下,且与临床相符的病人可早期作出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探讨临床表现为腔隙综合征,直径≤35mm的梗塞灶病演变规律,为腔隙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于发发病7d内及3月合分别进行颅脑CT扫描,测量梗塞灶直径。结论对梗塞灶直径在35mm以上且与临床相符的病人可早期和出腔隙性脑梗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62例临床分析江苏省老年医院内科宗秀华关键词腔隙性脑梗塞,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是脑穿通动脉堵塞所致的大脑深部组织小梗塞,是一种独立的脑血管病,也是常见病、多发病。据不完全统计,我院1985年以来共收治80例经CT证实的腔隙性脑梗塞,其...  相似文献   

4.
腔隙性脑梗塞48例临床分析蓝红林(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腔隙性;脑梗塞;分析腔隙性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深支梗塞引起脑组织小的梗塞灶。老年人多见,现将48例经CT检查证实腔隙性脑梗塞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  相似文献   

5.
对96例腔隙综合征和66例非腔隙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提示高血压是两组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但P>0.05),而糖尿病则易并发腔隙综合征(P<0.05),冠心、风心(P<0.01)、TIA(P<0.05)易形成非腔隙梗塞;腔隙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各异,但均较轻,多由皮层下白质的腔隙梗塞引起,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45例内囊腔隙梗塞中,有明确诱因者17例,表现为纯云霞生偏瘫者6例,纯感觉性卒中3例,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6例,感觉运动性卒中2例,轻偏瘫-痴呆7例,纯精神障碍16例,其他5例,CT检查发现腔隙灶共118个,双内囊前肢16例,左内囊前肢21例,右内囊前肢1例,其他5例。  相似文献   

7.
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与CT莉娜,李月春(包头市第二医院)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关腔隙性脑梗塞的报道不断增多,和60年代Fisher所描述的腔隙性梗塞在病因、病变性质等很多方面有所不同,现将我们收集的100例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与CT报道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8.
腔隙性脑梗塞64例分析韩希文,赵世光(呼和浩特铁路局中心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腔隙性脑梗塞是发生在脑深穿动脉的缺血性微梗塞,微梗塞发生后脑组织即形成腔隙,故称腔隙性梗塞。是中老年人的一组常见脑血管病。当前由于CT检查的普及使得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有了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调查研究脑腔隙性梗死与脑白质缺血的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两年来收治的82例脑白质缺血伴腔隙性梗塞与29例不伴脑白质缺血腔隙性梗塞患者的发病率、腔梗部位及伴发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伴脑白质缺血的脑腔隙性梗死比不伴脑白质缺血性的脑腔隙性梗死的发病率高,大部分集中在双侧基底节,二者发病率均以男性为多,但65岁以上老年人以观察组居多,而对照组则与65岁以下者无差异,高血压患者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腔隙性梗死多伴有脑白质缺血性变,出现双侧脑腔隙性梗死者多伴有脑白质缺血改变,高血压为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屠永华 《重庆医学》1995,24(4):213-213
腔隙综合征以往认为是腔隙性脑梗塞所致,自CT应用以来,临床上陆续发现脑内小量出血也可引起类似腔隙性梗塞的表现,故有人称之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我院神经科自1986年10月以来共收治20例,现结合临床与CT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报告腔隙性脑梗塞130例,60岁以上者占684%。有高血压病史者占43%。双侧腔隙性梗塞28例。头颅CT扫描共发现腔隙灶216个,内囊居多为68个。好发部位95%位于基底节、内囊丘脑等。临床分型纯运动性偏瘫占377%,是出现频率较高的综合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腔隙性梗塞(Lacunarinfarct)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微梗塞、腔隙性卒中,是由脑深穿支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深部小软化灶,是由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引的微小动脉透明性变。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好发于壳核、尾核、丘脑、桥脑基底部、内囊和大脑白质。腔隙性梗塞病灶大多为3~4mm或更小,大者可达15~30mm,有的报告最大1例直径为38.4mm。自CT扫描应用于临床后,有关本病的报告不断增加。我科自1986~1988年6月共收治经CT证实的腔隙性梗塞49例及1例临  相似文献   

13.
分析经MRI确诊的糖尿病腔隙梗塞37例,探讨糖尿病与腔隙梗塞的关系。认为腔隙梗塞是糖尿病的一种特征性改变,是其临床表现之一,应称为糖尿病腔隙梗塞。本组资料表明,糖尿病腔隙梗塞病灶为多发,见于大脑中动脉支配之皮层下部位和桥脑、小脑等,临床表现与非糖尿病腔隙梗塞无特异性差别。  相似文献   

14.
杨军克 《右江医学》1998,26(3):170-171
报道CT扫描证实为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82例,病史中高血压占64.3%,动脉硬化占14.6%;梗塞部位内囊占42.7%,豆状核占39.0%,尾状核占18.3%。同时讨论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及CT扫描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提出腔隙性脑梗塞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为“包括不同原因导致的深穿动脉供血区的缺血性病变”较为适合,分析了基底节区不同部位的腔隙性梗塞引起的主要症状及部分临床体征,而CT扫描却无阳性发现的常见原因和因素  相似文献   

15.
腔隙性脑梗塞是由深部小血管闭塞引起的脑部缺血性损害。腔隙主要位于基底节、丘脑、内囊及桥脑等。高血压动脉硬化及糖尿病是腔隙梗塞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腔隙梗塞与痴呆(血管性痴呆)有着密切的关系,腔隙梗塞的演变终将导致智能的衰退,并成为血管性痴呆的最常见病因。本文就腔隙性脑梗塞与痴呆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腔隙梗塞与胰岛素抵抗(IR) 的关系。方法 对44 例2 型糖尿病(DM) 合并腔隙梗塞患者及36 例对照者进行研究,分别测定血胰岛素(Ins)、C肽(CP) 、血糖(BS) 、胆固醇(CH) 和甘油三酯(TG) 水平以及体重指数(BMI) 。所获数据经t 检验,结果 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组与对照组比较, 其血Ins、CP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 P< 0 .001) 。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与胰岛素抵抗有显著关系,胰岛素抵抗是DM 性腔隙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往认为腔隙综合征是腔隙性梗塞所致,自CT问世以来,发现脑内小量出血也可引起腔隙性梗塞的表现,称之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1].近年来我们共收治此类病人76例,现结合CT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腔隙性脑梗塞高发病率的病理学基础和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00例经CT诊断的脑梗塞病人进行分析。腔隙性脑梗塞320例,共检出477个病灶,其中基度节内囊区腔隙性脑梗塞271例,丘脑15例,胼胝体3例(0.9%),脑干3例,脑叶28例,基底节内囊区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圆点形、小楔形、条形低密度影,边缘大部分较清楚,无占位效应。基底节内囊区腔隙性脑梗塞的病理学基础是脑内深穿动脉,属终末动脉,血管纤细,无侧支循环,该区的低血压、低血流灌注是  相似文献   

19.
腔隙性脑梗塞又称腔隙性卒中,为缺血性卒中重要的一类。现将蚌医附院1986年5月~1990年3月及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1989年1月~1990年2月收治的腔隙性梗塞112例,均经CT证实,其中1例并发原发性脑室出血、1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合并大面积梗塞、4例合并脑出血,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与腔隙脑梗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经CT确诊的糖尿病腔隙梗塞38例与高血压性腔隙梗塞35例作对比,探讨糖尿病与腔隙梗塞的关系。结果表明,糖尿病腔梗与高血压性腔梗临床表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梗塞病灶为多发,见于大脑中动脉支配的皮层下部和桥脑,小脑等,提示糖尿病亦是腔隙梗塞的一种危险因素。糖尿病腔梗复发率较高,与血糖的控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