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原发唾腺型肿瘤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方法。方法对12例肺原发唾腺型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肺原发唾腺型肿瘤中,腺样囊性癌6例,黏液表皮样癌4例,黏液性腺瘤和混合瘤各1例。患者多表现为咳嗽及痰中带血,偶有胸痛、胸闷、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不明显。行肿物单纯切除2例,袖式肺叶切除1例,单纯肺叶切除7例,全肺叶切除2例。结论肺原发唾腺型肿瘤属良性或低度恶性,好发于气管及支气管;主要表现为干咳及痰中带血;X线检查对该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支气管镜检查并活检通常可获得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为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泪腺混合瘤CT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8例泪腺混合瘤CT扫描特点的分析。结果:18例泪腺混合瘤,良性17例,混合瘤伴有恶变1例。结论:泪腺肿物以混合瘤多见,注意鉴别诊断的同时也应防止复发和恶性变。  相似文献   

3.
观察7例涎腺恶性混合瘤的临床病理,发现涎腺恶性混合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患者。原发性恶性混合瘤与病期无关,良性混合瘤恶变则与病期有关。涎腺恶性混合瘤的组织来源可分为:①原发恶性混合瘤;②良性混合瘤恶性变;③混合瘤复发恶变。在良性混合瘤恶变的病例中发现了良恶移行状态。恶性混合瘤对放疗、冷冻不敏感,宜手术彻底切除。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9例鼻腔和上颌窦良性、恶性混合瘤。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43.9岁。临床以鼻堵、鼻腔肿物为主要特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或辅以放射治疗。良性混合瘤多次复发可转变成恶性,一般恶性混合瘤对放疗呈中度敏感。彻底手术切除者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3岁。间歇发热1个月余,抗炎治疗无效。查体;心肺及骨髓穿刺均阴性,左颌下淋巴结肿大,经活检病理诊断为左颌下淋巴结Warthin瘤淋巴成份恶变为恶性淋巴瘤,属大裂细胞性,IgM/K 免疫表型,电镜观察符合 B 源性细胞。讨论唾腺 Warthin 瘤,又称腺淋巴瘤和淋巴乳头状囊腺瘤,为起源于唾腺导管或腮腺周围淋巴结内异位唾腺的良性肿瘤。主要见于腮腺及其周围淋巴结,偶见于颌下腺,小唾腺罕见。多单侧,双侧占5%~20%,男:女=4~5:1,40~70岁好发。该瘤占唾腺上皮肿瘤的4%~6%,唾腺良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和DNA含量在研究腮腺混合瘤细胞增殖活性中的价值,对60例良性无复发、复发和恶性腮腺混合瘤用PCNA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测量术作PCNA测定和DNA含量测量。结果显示PCNA表达在各组间和高S期细胞比率(SPF)在无复发和复发组间有显著差异;恶性混合瘤组与良性无复发组或复发组间有显著差异;PCNA表达与高SPF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提示PCNA表达和DNA含量均能反映良恶性混合瘤细胞增殖活性,对良恶性混合瘤的鉴别有重要价值;PCNA表达对良性混合瘤复发亦有较高估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唾腺混合瘤,由闰管区的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成分构成,其组织结构复杂多样,也称之为多形性腺瘤。对这种肿瘤的良恶性问题,意见尚不一致,有待于临床及病理医生的深入探讨。我们在1984年至1992年间共收治唾腺混合瘤26例,报告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年龄:最小17岁,最大61岁,平均38岁,与丘家茂统计其平均年龄40岁近似。性别:男11例,女15例,女性略多于男性。部位:发生于腮腺16例,颌下腺5例,腭腺1例,舌下腺2例,移位涎腺2例。病程:短者3个月,长者14年。症状:多为生长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问质瘤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扫描资料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肿瘤位于食道1例,胃8例,肠系膜7例,空肠2例.良性6例,恶性12例,其恶性征象:①肿瘤呈分叶;②瘤体内有大片坏死;③瘤体内或瘤旁常伴丛状或扭曲的新生小血管和增粗的供血动脉;③邻近组织侵犯和(或)远处转移.本组CT定位准确度为61.1%(11/18).手术和病理学检查:肿瘤为良性4例,增生活跃2例,恶性12例.结论:螺旋CT扫描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判断和肿瘤的分期,对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10例泪腺肿瘤中,良性混合瘤6例,恶性混合瘤1例,腺样囊性癌3例。眼球突出、眼外上方肿块或疼痛为常见症状与体征。最后简单的讨论了良、恶性泪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T检查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21例腮腺肿瘤患者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增强扫描。结果 121例患者中,I类70例,除3例腺淋巴瘤外,67例均为良性混合瘤;II类34例,其中16例良性混合瘤,5例恶性混合瘤,7例腺淋巴瘤,4例血管瘤,2例黏液表皮样癌;III类17例,其中恶性混合瘤6例,黏液表皮样癌5例,囊腺癌2例,恶性淋巴瘤3例,腺泡细胞癌1例。结论 CT检查有助于腮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对分辨良恶性腮腺肿瘤仍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毛锐 《中国现代医生》2011,(26):102-103,F0003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良性和恶性不同超声表现。方法搜集2006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例患者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结果及临床病理对照。结果12例患者中良性胃间质瘤7例,恶性5例。超声定位诊断12例,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良性胃间质瘤和恶性胃间质瘤超声表现不同,超声诊断能对典型胃间瘤做出诊断,并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18F—FDGPET/CT显像特点及其相应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对胃肠道问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8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PET/CT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总结病灶特点,并与既往PET/CT报告及病理报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18例间质瘤,原发瘤灶均为单发,其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5例、恶性10例,3例良性病变PET显像均为阴性表现,潜在恶性及恶性间质瘤15例均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核素异常浓聚灶.CT表现3例良性间质瘤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光滑肿块影,潜在恶性及恶性间质瘤CT表现不一,多数病灶内可见坏死、囊变区,部分病灶内可见出血,少部分病灶内密度均匀,呈软组织密度;大部分病例可准确定位、定性诊断,少数病例定位诊断及病理学分型不明确。结论PET/CT在对间质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鉴别间质瘤良、恶性,且一次扫描可判断肿瘤有无转移,但对于间质瘤恶性程度分级上还有一定困难,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对良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残余胸腺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胸腺灌注检查,其中恶性胸腺瘤10例,良性胸腺瘤20例,残余胸腺15例。采用GE light speed4排多层螺旋CT机扫描,应用随机功能软件分析图像,测量良恶性胸腺瘤、残余胸腺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并运用统计学对此进行分析,探讨良性胸腺瘤与恶性胸腺瘤、良性胸腺瘤与残余胸腺之间的区别。结果BV、MTT在恶性、良性及残余胸腺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在恶性胸腺瘤、良性胸腺瘤及残余胸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螺旋CT灌注成像可精确反映不同时闯段病变的强化特征,根据病变内不同的血流学改变,更准确的鉴别恶性胸腺瘤、良性胸腺瘤及残余胸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胃间质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18例胃间质瘤的临床及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18例胃间质瘤中腔内型16例,腔外型2例;呈囊实性不均匀密度13例,实性5例,均未见钙化.CT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4例(良性3例,潜在恶性1例),不均匀强化14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10例).结论 多排螺旋CT较为准确诊断胃间质瘤及进一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成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2):1440-1441
目的:探讨泪腺良性混合瘤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泪腺良性混合瘤的CT特点.结果:20例中,均起源于泪腺眶部,肿瘤呈椭圆形14例,圆形5例,不规则形1例;边缘光滑18例,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或结节状2例.CT表现为肿块与脑组织密度相似,大多数密度均匀.眶壁骨质受压、凹陷或缺损18例,骨质增生硬化2例.增强后肿瘤呈中度至明显密度相似,大多数强化均匀.结论:泪腺良性混合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多层螺旋CT后处理软件综合分析,为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为手术及避免复发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泪腺窝肿块的CT表现,并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泪腺窝肿块的CT表现。结果良性泪腺混合瘤8例,其中1例为双侧;恶性混合瘤2例;泪腺腺样囊性癌2例;炎性假瘤3例;炎性肉芽肿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其CT表现各具特征。结论CT可清楚显示泪腺窝肿块的形态、大小和强化特征,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在诊断眼眶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对33例患者眼眶肿块进行检查.结果 33例眼眶肿块患者中,良性22例,恶性11例.其中泪腺混合瘤6例,恶性混合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眶内血肿2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神经鞘瘤3例;炎性假瘤4例,皮样囊肿2例;淋巴瘤4例;血管外皮细胞瘤2例;转移癌1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对诊断眼眶肿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中Bax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ax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良性、潜在恶性、恶性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55例胃肠道间质瘤中,33例(60.O%)Bax阳性表达.Bax在良性胃肠道间质瘤中表达较低(28.6%),而潜在恶性和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中Bax表达显著增高,分别达71.4%、70.3%.良性与潜在恶性、良性与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之间Bax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潜在恶性和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之间的Bax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大小、有无坏死及组织学分型无关.结论 Bax检测可作为预测胃肠道间质瘤恶性潜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诊断肝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6例(男3 0例,女16例)可疑肝转移瘤的患者,先行18F-FDG PET/CT扫描,并测病变的大小、病灶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及瘤/肝sUVmax.对18F-FDG阴性的难于定性的肝占位病变再行CT增强检查.肝内所有病灶均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结果 本组46例显像中共148个病灶.肝转移癌灶124个,良性病灶共24个,病灶大小为1.2 cm~15.5cm.124个恶性病灶SUVmax的范围1.64~36.9,平均6.39±5.23.SUVmax≥2.5的FDG浓聚灶有120个,SUVmax<2.5个恶性病灶4个.24个良性病灶SUVmax的范围0.7 0~7,4,平均2.1 0±1.28.明显小于恶性病变的8UVmaX,良恶性病变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1,P=0.0001).但所有恶性病灶SUVmaX与正常肝区域SUVmax的比值(瘤/肝SUVmax)均大于1.20.18F-FDG PET/CT对肝转移瘤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77%,95.83%和96.62%.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肝转移瘤的准确性高,在肝转移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中凋亡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TUNEL法观察40例胃肠道间质瘤凋亡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良性、潜在恶性、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凋亡指数(AI)为分别(1.51±0.32)、(1.37±0.17)、(1.02±0.04),良性和潜在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凋亡指数高于恶性胃肠道间质瘤(P<0.05).结论 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