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刘政1侯玉芬2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九十年代以来,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现将研究概...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诊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结合诊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展姜剑军*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1995级研究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在周围血管疾病中占40%左右,而DVT后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达50%以上。因此,对本病的诊治是周围血管病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1991年1月至1999年6月间收治的8全针肠癌术后LDVT病人。结果 本组LDVT占同期深静脉全形成的2.1%(8/384)。占同期直肠癌手术治疗的1.2%(8/656)。左侧5例,右侧3例。术后早期发生的LDVT有7例,均为截石体位手术,平均发生于术后第10天,另1例2年发生。本组病人早期祛聚、抗凝和溶栓治疗后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恶性肿瘤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周涛刘春梅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由恶性肿瘤诱发的,我院自1991年12月至1996年12月收治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5.
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6例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6例分析海军总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37)秦建辉张航法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医院(262400)李宪笃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在逐年增多。1991年12月至1997年2月收治47例...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诊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体会陕西省人民医院外科(西安710068)宋国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extremitydeepveinthrombosis,LEDVT)属血瘀证范畴。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对LEDVT认识不断提高,而中西...  相似文献   

7.
髋部创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附3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髋部创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附33例报告)杜发会崔元江*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外科创伤后的一种危险并发症,以髋部创伤后发病率最高。国外统计35%~65%〔1〕,国内苏州医学院一附院的发病率约为28%。自...  相似文献   

8.
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翟仁友戴定可于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主要危害是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PE)。现报告9例经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致死性PE的临床应用结果。1.临床资料:从1994年1月至1996年3月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DV...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近年来 ,文献报告外科手术后DVT发病率有所上升。应用肝素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经典而有效的方法。我院自 1997年 12月至 1998年 5月用低分子量肝素 (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 ,LMWH) (由杭州赛诺菲公司生产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3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30例 ,共累计患肢 34条。其中男 12例 ,14条患肢 ,女 18例 ,2 0条患肢。年龄 2 3~ 77岁 ,平均年龄 5 2岁。病程 3~ 2 0d。病变…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Lowerdeepvenousthrombosis,L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病 ,部分患者可演变为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 ,少数患者血栓脱落后并发肺梗塞。随着近年来腔内手术的广泛应用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 (TUVP)越来越多 ,术后并发LDVT的例数也逐渐增多。我院自 1 998年 2月~ 2 0 0 0年 1 0月共行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患者 384例 ,其中发生LDVT 7例 ,现报告如下 ,以探讨LDVT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7例 ,年龄 68~ 84岁 ,平均 70 .5岁。并发高血压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龚时文  黄擎雄  冯平 《腹部外科》1999,12(3):143-143
1992年1月~1998年1月,我们采用手术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6例,女17例,年龄22~67岁。病变在左下肢9例,右下肢4例。诱因:腹部手术后4例,分娩或剖腹产后各1例,因骨折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周围血管疾病病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的浓度和意义。Fn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人中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动脉闭塞性硬化症(ASO)中稍有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DVT病人Fn降低以血浆型Fn下降为主,主要是Fn产生减少和消耗增加;而Fn在TAO、ASO病人血浆中变化不显著,是否参与血管壁纤维化改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多普勒波形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高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用方向性多普勒血流仪对120条正常下肢和66条动脉闭塞性病变下肢动脉血流进行了分段检测。对正向波峰速(PFV)、反向波峰速(PRV)、加速时间(AT)和减速时间(DT)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正常组下肢动脉流速从近到远逐渐减慢,其远心端PFV、PRV、AT和DT与近心端的比值均<1.0。病变组的PFV和PRV均比正常组慢(P<0.01),而AT和DT则长于正常组(P<0.01),同时发现狭窄(>50%)或闭塞(有侧支循环形成)部位远端与近端DT的比值>1.0。结论与动脉造影相比较,多普勒超声定位诊断的符合率为91%(60/66)。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林坚,张健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脊髓损伤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复,且可能引发死亡率极高的肺栓塞(Polmonaryembolism),故对该病应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目的 探讨单独使用周期性充气加压(IPC)预防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1997年10月 ̄1998年8地40例下肢手术患者使用IPC预防DVT。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4例,髋滑动加压鹅头钉术12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4例。术前超声多普勒证实双下肢无DVT,术后开始使用IPC,术后当天持续使用IPC8小时,术后第1天起每隔6小时使用IPC一次,每次2小时,直至出院,整个疗程至少  相似文献   

16.
中药结合清开灵静脉滴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报告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济南250011)侯玉芬,刘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我院自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应用中药结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7.
冰硝散外敷对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冰硝散外敷对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侯玉芬周涛刘春梅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我院自1991年2月至1997年2月,收治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2例,于急性期取冰硝散局部外敷,其消肿止痛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定了23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与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载脂蛋白(Apos)AⅠ、B100、CⅡ、C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AP患者的TG(P<0.01)、LDL-C(P<0.05)和ApoB100(P<0.01)明显增高;与治疗前相比较,AP患者用大承气汤为基本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治疗后的TG、LDL-C和ApoB100未能降低(P>0.05)。提示AP患者存在脂质和Apos的异常,特点是高TG及LDL-C增高,ApoB100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分析(附12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2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12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非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临床治愈85例(67.5%),良好34例(27.0%),进步5例(4.0%),无效2例(1.6%),总有效率为98.4%(124/126)。结论绝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可以经溶栓和抗凝为主的非手术治疗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关键是早诊断及早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傅瑛  黄焕玲 《中国科学美容》2014,(5):120-121,13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方法将76例颅脑术后昏迷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Routineeare,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2.63%(1/38)比15.79%(6/38),5.26%(2/38)比21.05%(8/38),0(0/38)比2.63%(1/38),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下肢肿胀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