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缩泉丸对肾阳虚多尿模型大鼠血环磷酸腺苷(cAMP)和醛固酮(ALD)水平的影响。方法:用腺嘌呤250mg/kg灌服大鼠4周,造成肾阳虚多尿模型,分别予缩泉丸、肾气丸和去氨加压素治疗4周,检测缩泉丸对血浆cAMP和ALD的影响。结果:肾阳虚多尿模型大鼠血浆cAM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去氨加压素组和缩泉丸高剂量组血cAMP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ALD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去氨加压素组、肾气丸组和缩泉丸低、高剂量组血清ALD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缩泉丸能够提高肾阳虚多尿模型大鼠血cAMP和ALD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丸对肾阴虚幼龄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氢化可的松每日腹腔注射法造成幼龄大鼠肾阴虚模型,以幼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脾指数及脾组织学检查为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cAMP含量无变化(P〉0.05),(cGMP)含量明显降低(P〈0.05),cAMP/cGMP含量明显升高(P〈0.05),说明造模成功。知柏地黄丸可明显提高血清IL-2、IL-6、IgG及脾指数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增加脾脏淋巴小结、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且其高剂量组效果优于六味地黄丸。结论:知柏地黄丸能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肾阴虚幼龄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林元益阳胶囊对肾阳虚模型小鼠的影响,以及对正常小鼠交配能力和精子数量的影响,阐明其补肾益阳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林元益阳胶囊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肾阳虚模型小鼠的体征及自主活动次数的影响,对小鼠的体重、体温、生殖器官脏器指数及血清cAMP/cGMP进行测定。观察林元益阳胶囊对正常小鼠交配能力(捕捉潜伏期,捕捉次数、捕捉率)、生殖器官脏器指数及附睾精子(数量、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林元益阳胶囊能改善糖皮质激素模型小鼠的阳虚症状,其中大剂量组能缓解氢化可的松造成的小鼠体重下降,可明显提高阳虚模型小鼠体温;大、中剂量组模型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及附睾指数增加;各剂量组模型小鼠睾丸指数、血清cAMP/cGMP值均显著增加。林元益阳胶囊能增强正常小鼠的交配能力,其中大剂量组可明显缩短正常小鼠捕捉潜伏期,各剂量组均可明显增加附睾精子的数量,并显著提高精子存活率。结论:林元益阳胶囊可缓解模型小鼠"肾阳虚"症状,提高正常小鼠的交配能力,显著提高小鼠精子数量和精子存活率。实验证明,林元益阳胶囊具有补肾益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肺应秋”与大鼠肺脏第二信使cAMP、cGM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松果腺摘除动物模型,用ELISA检测四季大鼠肺组织cAMP、cGMP的含量。结果:(1)正常组肺脏中cAMP四季中夏季高于秋季(P〈0.05);伪手术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手术组冬季低于春季(P〈0.05)、夏季(P〈0.01),也低于正常组的冬季(P〈0.05)。(2)正常组肺脏中cGMP四季中秋季高于春季(P〈0.01);伪手术组秋季高于冬季(P〈0.05),冬季低于正常组(P〈0.05);手术组夏季高于春季(P〈0.01)、冬季(P〈0.05),手术组春季低于伪手术组(P〈0.05),冬季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1)肺组织cAMP含量参数依次为:夏〉春〉冬〉秋,cGMP含量参数依次为:春〈夏〈冬〈秋的“肺应秋”剂量相关关系。大鼠秋季肺组织cAMP含量低,cGMP含量高,这可能是“肺应秋”的生理学机制之一。(2)大鼠肺脏cAMP、cGMP含量的季节节律性可能与褪黑素节律性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
分别给予氢化可的松化阳虚小鼠右归饮液和生理盐水0.5ml 灌胃10天,结果右归饮使阳虚小鼠的血浆环磷酸腺苷 cAMP 含量明显升高,P<0.05;环磷酸鸟苷 cGMP含量明显地下降,P<0.05;cAMP/cGMP 比值明显上升,P<0.01。使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P<0.05。并有增加氢化可的松化阳虚小鼠脾及胸腺重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湛延风  张尚华 《新中医》2012,(7):169-170
目的:观察降脂灵片对阴虚证动物模型体重、组织Na+-k+-ATP酶及血液环磷酸腺苷(cAM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①60只SD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阴虚模型组、六味地黄丸组、降脂灵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利用甲状腺素建立阴虚模型动物,实验完成后测定动物的体重,肝、肾、小肠组织Na+-k+-.ATP酶变化;②ICR系小鼠70只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余下60只分为阴虚模型组、六味地黄丸组、降脂灵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利用氢化可的松建立ICR系小鼠阴虚模型动物,实验完成后测定动物的体重,血液cAMP、MDA、SOD活性变化。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两种阴虚模型组动物体重差值明显降低(P〈0.01),肝、肾组织及小肠黏膜中的Na+-k+-ATP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阴虚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组、降脂灵低(甲亢阴虚模型实验除外)、中、高剂量组动物的体重差值明显升高,肝、肾组织(六味地黄组的肾组织除外)及小肠黏膜中的Na+-k+-ATP酶活性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降脂灵片能改善甲亢、氢化可的松阴虚模型动物的阴虚症状,具有滋阴补肾作用。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对癫痫大鼠海马内cAMP、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戊四唑(PTZ)点燃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内cAMP、cGMP的变化及川芎嗪(TMP)对其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TMP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海马内cAMP、cGMP的含量。结果:癫痫模型组海马内cAMP、cAM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cAMP/cGMP比值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TMP治疗组cAMP有所增加,而cGMP、cAMP/cGMP中比值恢复正常。结论:川芎嗪抑制癫痫放电作用与其调节海马内cAMP、cGMP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二仙汤对更年期肾阳虚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仙汤对更年期肾阳虚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只符合自然老化的更年期大鼠模型,随机平均分配为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3月龄鼠作为青年组。模型治疗组和治疗组用氢化可的松制造肾阳虚模型成功后,治疗组给予二仙汤灌胃14天。观察二仙汤对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二仙汤能明显减轻肾阳虚症状,体重增加(P〈0.01),治疗组血中的雌二醇(E2)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生成素(FSH)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二仙汤对更年期肾阳虚大鼠模型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课题旨在用现代科技方法探讨慢肾1号方对慢性肾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其对慢性肾炎自由基损伤的干预作用,从而为寻找治疗慢性肾炎理想可靠的中药方剂提供靶向。方法:双后足垫皮下注射完全弗氏试剂进行预免疫后,腹腔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并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进行免疫,制备小鼠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模型。在免疫4周后,选取24小时尿蛋白总量及血肌酐(Cr)、尿素氮(BUN)明显升高(均较造模前出现显著性差异)的造模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每组10只,并以正常昆明种小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小鼠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4周。治疗组喂以慢肾1号方0.5ml/只/d;中药对照组喂以肾炎四味片1g/kg/d的蒸馏水混悬液0.5ml/只;西药对照组喂以蒙诺片10mg/kg/d的蒸馏水混悬液0.5ml/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喂以生理盐水0.5ml/只/d。治疗4周后比较各组情况,检测24小时尿蛋白总量和肾功能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结果:应用慢肾1号方治疗小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治疗组小鼠活动、进食,反应等一般情况及水肿,腹水情况明显好于模型对照组及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比较,治疗组小鼠24h尿蛋白显著少于模型对照组(P〈0.01)和中药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24h尿蛋白仍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肾功能检测结果可见,治疗组小鼠BUN和Cr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中药对照组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SOD、MDA测定结果可见,模型对照组小鼠血SOD活力低于正常对照组,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小鼠SOD活力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肾1号方对系膜增生性肾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加强对氧自由基(OFR)的清除,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
苁蓉总苷对氢化可的松致肾阳虚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苁蓉总苷对氢化可的松所致肾阳虚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连续灌胃给予苁蓉总苷30d,于实验的第11~18天灌胃氢化可的松(正常对照组除外)复制肾阳虚模型,观察记录小鼠的一般状态及死亡情况,使用跳台法观察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果:(1)苁蓉总苷各剂量组少动、竖毛、少食、少饮、颤抖等阳虚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动物死亡数明显减少.(2)苁蓉总苷各剂量组在给予氢化可的松后,各动物的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5min内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结论:苁蓉总苷能明显改善氢化可的松致阳虚小鼠的一般状况及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并能明显降低小鼠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半夏秫米汤的镇静催眠作用,并探讨量效关系。方法: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地西泮组及半夏秫米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原方剂量),每组8只。正常组按剂量0.1 mL/10 g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地西泮组按剂量0.75 mg/kg给予地西泮水溶液灌胃,其余各给药组按剂量6.75 g/kg、13.5 g/kg、27 g/kg给予半夏秫米汤灌胃,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灌胃给药后以自主活动仪观察小鼠自主站立次数,协同阈下/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观察小鼠入睡率、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半夏秫米汤各剂量组小鼠自主站立次数减少(P0.05或P0.01),且入睡率升高;半夏秫米汤中、高剂量组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潜伏期缩短(P0.05或P0.01)。结论:半夏秫米汤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呈量效关系,以原方剂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积止痛巴布剂穴贴配合益气化积方内服对H22荷瘤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昆明种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穴贴组、药物加穴贴组。空白组灌服生理盐水并穴贴无药涂膏,不接种瘤株;其余各组接种瘤株后,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并穴贴无药涂膏;药物组灌服中药益气化积方并穴贴无药涂膏;穴贴组灌服生理盐水并穴贴化积止痛巴布剂;药物加穴贴组灌服中药益气化积方并穴贴化积止痛巴布剂;连续用药14d。末次用药后30min,测定小鼠痛阈值,并计算痛阈提高百分率。结果药物加穴贴组、药物组及穴贴组能够不同程度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和痛阈提高百分率,其中药物加穴贴组及药物组的痛阈与空白组和给药前的痛阈比较均具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化积止痛巴布剂穴贴配合益气化积方内服能增加H22荷瘤小鼠的痛阈值及提高痛阈百分率。  相似文献   

13.
王平  王文佳  韩洁  田维毅  蔡琨  俞琦 《河南中医》2010,30(11):1063-1065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2、IL-8的影响,探讨六君子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机制。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六君子汤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灌胃造模的方法建立H.Pylori相关性胃炎小鼠模型,六君子汤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六君子汤灌胃治疗,其余两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2周后,心脏采血处死小鼠,观察各组小鼠胃粘膜的形态学变化,参照悉尼分类系统进行评估。血液离心取上清,采用ELISA5r.K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IL-2、IL-8的含量。结果:各组小鼠胃粘膜炎症评分比较:模型组与其余各组,尤其是正常组和六君子汤大剂量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IL-2含量下降,IL-8水平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六君子汤大剂量组IL-2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君子汤大、中、小剂量组IL-8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其中六君子汤大、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六君子汤通过升高H.Pylor/相关性胃炎小鼠血清IL-2含量,降低血清IL-8水平,调整细胞因子间的网络平衡,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轻胃粘膜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郑仁省 《河北中医》2011,33(1):104-107
目的观察调营饮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象及骨髓有核细胞计数(BMC)的影响。方法昆明清洁级小鼠16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调营饮组、调营饮拆方组、六味地黄汤组、八珍汤组、当归补血汤组,每组24只。正常组实验小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2 mL,其余各组实验小鼠腹腔注射注射用环磷酰胺(CTX)100 mg/kg,连续3 d。注射CTX后4 h,调营饮组、调营饮拆方组、六味地黄汤组、八珍汤组、当归补血汤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0.2 mL灌胃,每日1次,连续10 d。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分别于实验第4、7、10 d取小鼠静脉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第10 d取小鼠股骨腔骨髓细胞测BMC。结果调营饮组、八珍汤组WBC均明显高于其它各药物组(P〈0.01);调营饮组RBC、Hgb明显高于其他各药物组(P〈0.05);调营饮组、八珍汤组PLT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营饮组BMC明显高于其他各药物组(P〈0.05,P〈0.01)。结论调营饮具有升高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象及BM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昆明鼠90只,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5组:设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小柴胡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8只。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d,同时用生理盐水经食道灌胃0.3mL/d;治疗组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100mg/kg/d[1]),模型对照组同时用生理盐水经食道灌胃0.3mL/d;低、中、高剂量组同时分别用小柴胡汤0.3mL/d(剂量为10g/kg、20g/kg、40g/kg)经食道灌胃,连续7d。末次给药后测量体重,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2、IL-6含量;分离胸腺并测定重量,计算胸腺指数。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小柴胡汤高、中、低剂量组胸腺指数均有显著升高(P〈0.01);小柴胡汤高剂量组TNF-α有显著升高(P〈0.05);小柴胡汤高、中、低剂量组IL-2均有显著升高(P〈0.01);小柴胡汤高、中剂量组IL-6均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小柴胡汤能够拮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胸腺指数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能够升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IL-6及TNF-α的水平,其中小柴胡汤中、高剂量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胥冰 《西部中医药》2010,23(12):45-46
目的:通过研究千佛菌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及I FN-γ/I L-4比值的影响,探讨千佛菌对衰老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千佛菌大、小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均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千佛菌大、小剂量组分别以100%和50%药液每只每日0.4 mL灌胃,其余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测定血清中IFN-γI、L-4含量并计算IFN-γ/IL-4比值,测定脾脏及胸腺指数。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IFN-γI、L-4水平I、FN-γ/IL-4比值、脾脏及胸腺指数均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P0.001;与模型组比较,千佛菌大、小剂量组IFN-γI、L-4水平、脾脏及胸腺指数均明显升高P0.001I,FNγ/IL-4比值恢复;千佛菌大、小剂量组间IFN-γI、L-4比较P0.001。结论:千佛菌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及IFN-γ/IL-4比值具有升高作用,并能够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及胸腺指数,对D-半乳糖导致衰老的Th1/Th2免疫失衡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使之趋向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增液布津汤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模型鼠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增液布津汤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环戊硫酮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均利用免疫诱导法(注射白百破疫苗+完全弗氏佐剂+大鼠颌下腺抗原)建立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于造模后当天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用生理盐水20 mL·kg-1 ig,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用增液布津汤(相当于生药6.8,13.6,27.3 g·kg-1)ig,环戊硫酮组用环戊硫酮(1.25 g·kg-1)ig.首次免疫后第3,7天,用乳化抗原对模型组和用药组加强免疫,剂量同首次,多点背部sc.以后每隔14 d用乳化抗原加强免疫1次,剂量同首次,共加强免疫2次,多点背部sc,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观察增液布津汤对模型小鼠体质量、颌下腺与胸腺、脾指数及唾液分泌量、颌下腺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免疫小鼠颌下腺出现类似SS的病理改变,存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提示免疫造模成功.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唾液流量分别为(18.17±1.33)g,(7.51±1.25)mg,颌下腺指数、胸腺指数、脾指数分别为(3.02 ±0.98),(1.76 ±0.62),(6.93±2.03) mg·g-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增液布津汤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唾液流量分别为(23.79±1.48)g,(11.05 ±1.93)mg,颌下腺指数、胸腺指数、脾指数分别为(4.24 ±0.84),(0.77 ±0.70),(4.58±1.39)mg·g-1,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余治疗组增加程度较增液布津汤高剂量组相比增加不明显.结论:增液布津汤可能通过抑制SS模型小鼠颌下腺萎缩,淋巴细胞浸润的病理进程,保护其唾液分泌功能,从而发挥对SS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T淋巴细胞亚群在丹参酮ⅡA抗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SN)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丹参酮ⅡA大、中、小剂量组(30、20、10mg/kg)预防性给药15天,尾静脉注射20mg.kg-1刀豆蛋白A(Co-nA)损伤小鼠肝脏。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通过FACSCalibur流式细胞术测定全血中CD3+、CD4+、CD8+T细胞亚群,并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小鼠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各剂量组均能降低ConA介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ST、ALT的水平,以大剂量(丹参酮ⅡA30mg/kg)最为显著,(P0.01);丹参酮ⅡA各剂量组均能降低肝损伤模型组中已升高的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含量,(P0.05,P0.01);丹参酮ⅡA各剂量组均能提高肝损伤模型组中已降低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比率,(P0.05,P0.01),其中以大剂量(丹参酮ⅡA30mg/kg)最为显著,(P0.01)。结论:丹参酮ⅡA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通过调整T细胞亚群的活性和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鳖甲寡肽I-C-F-6对乙醇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将9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寡肽低剂量组(0.12 mg/kg)、寡肽高剂量组(0.24 mg/kg)、阳性药组(240.00 m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2 m L/kg);寡肽低剂量组和寡肽高剂量组分别皮下注射寡肽的生理盐水溶液(0.12 m L/kg);阳性药组灌胃还原型谷胱甘肽生理盐水溶液(0.12 m L/kg),同时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给予灌胃40%乙醇(0.12 m L/kg),每日1次,连续16周。16周后,末次给乙醇12 h后处死小鼠采集血液样品和肝组织样品,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力,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含量(MDA),单胺氧化酶(MAO)的活力,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鳖甲寡肽I-C-F-6使灌胃乙醇后小鼠体内ALT、AST、MDA、MAO、AKP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匀浆中SOD的活力明显升高(P0.05),肝脏病理损伤减轻。[结论]鳖甲寡肽I-C-F-6对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升高SOD的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葛根素对钴60(60Co)-γ射线致小鼠睾丸支持细胞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Wista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及低、高剂量组给予60Co-γ8.0Gy下腹部均匀照射517s。造模24h后,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葛根素230、450m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2周。观察小鼠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抑制素β(Inhibinβ)水平;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睾丸组织中Inhibinβ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小鼠睾丸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低、高剂量组小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FSH水平显著提高,血清Inhibinβ水平及睾丸组织Inhibin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小鼠血清FSH、Inhibinβ水平及睾丸组织Inhibinβ mRNA表达显著改善(P<0.05),以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P<0.01,P<0.05)。结论中药单体葛根素对60Co-γ射线致小鼠睾丸支持细胞急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