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如何处理好脑血管病患者门诊就医的健康教育问题,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疾病恢复是极为重要的。自2004年3月开始,我们将脑血管病患者门诊就医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接受健康教育组,进行健康教育计划实施,B组为未接受健康教育组,3个月后跟踪调查门诊就医的两组患者疾病康复转归情况,寻求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门诊就医方法。现将基本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评价公众对脑血管病的认知状况,并提出健康教育措施。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全卷分4部分,即有关脑血管病的一般知识、预防知识、识别知识和处理知识,共调查3016人。结果 全卷问题正确回答率平均52.8%,其中脑血管病的一般知识正确回答率平均52.5%、预防知识平均54.6%、识别知识平均47.1%、处理知识平均56.8%,以识别知识最低;总分<60%者占46.2%,以识别知识和处理知识最差。结论 公众脑血管病水平较低,尤其是识别知识和处理知识,为此提出三项公众教育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安铁路地区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我们于2002年开始在西安铁路地区进行以健康教育为手段的干预研究,并进行效果评估,即对脑血管病涉及的相关知识、行为改变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和生活行为方式干预,患者主要不良生活行为方式(高盐饮食、吸烟、超量饮酒、超重和肥胖、缺少运动和体力活动)形成率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健康教育是预防脑血管病的有效途径,心脑血管病高危患者应坚持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并用。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已经成为医院健康教育的主体。如何运用高质量的教育手段,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自我管理能力势在必行。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知识层次的提高,对所患疾病的发展、转归、治疗的作用,注意事项等的了解需求较高。而一旦了解相关知识,则会调动患者家属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在神经内科工作多年,积累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健康宣教模式对脑血管病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进行焦虑-抑郁程度的评价,将门诊患有焦虑-抑郁的脑血管病患者60例按照连续入组前后对照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模式宣教,口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类抗焦虑-抑郁药,而试验组实行口服SSRIs类抗焦虑-抑郁药的同时给予面对面的口头宣教、书面宣教、肢体宣教、随机宣教等模式的健康宣教,3个月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重新进行HRSD和HAMA评价。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试验组没有焦虑11例(36.7%),可能有焦虑15例(50%),肯定有焦虑4例(13.3%),对照组没有焦虑2例(6.6%),可能有焦虑14例(46.7%),肯定有焦虑14例(46.7%),两组复诊时焦虑障碍程度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缓解焦虑效果好,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个月后试验组没有抑郁12例(40%),可能有抑郁15例(50%),肯定有抑郁3例(10%),对照组没有抑郁1例(3.3%),可能有抑郁18例(60%),肯定有抑郁11例(36.7%),两组复诊时抑郁障碍程度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缓解抑郁效果好,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虽有一定的改善,但经秩和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 >0.05)。而给患者口服抗焦虑-抑郁药治疗的同时配以健康宣教护理,对预防和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效果比仅采用常规模式护理的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健康宣教护理对预防和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并配以药物治疗,其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以增强脑血管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血管病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其发病率、复发率和病死率均高.本文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0例脑血管病人进行科学系统的疾病预防健康教育,探讨正规的健康教育在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积极作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调查脑血管病患者配偶的健康生活状况。方法采用SCL-90评定,对我院住院的部分脑血管病患者配偶113例的调查,年龄限于50~70岁的老年人。对照组为同年龄段的无脑血管病患者配偶,均为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的配偶97例。结果脑血管病的患者配偶较一般内科疾病的患者配偶在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兴趣减退、迟缓、焦虑、食欲减退与非脑血管病患者的配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全身症状、自知力、人格解体方面两组无差异。结论脑血管病患者的配偶情绪低落、焦虑、幸福感降低,无法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及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病是目前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类疾病之一,而抑郁症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抑郁症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为了解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抑郁情绪产生原因,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我们通过此项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在最近几年的护理工作改革中 ,最为引人注目的转变之一是全国不同规模的医院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 ,开展了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受到普遍的欢迎和好评。但正如一切新生事物一样 ,健康教育也存在需要提高层次和水平的问题。精神科由于它的特殊性 ,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还有相当大的难度。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 ,就影响精神科开展健康教育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探讨如下。1 影响精神科开展健康教育的相关因素1.1 护士的自身素质是影响精神科健康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1.1.1…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人甲状腺素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指导。6个月后利用简明生存质量量表分析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生活环境、精神寄托及总分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能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失眠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失眠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睡眠情况调查表,对80例脑血管病患者(手术组)介入治疗前后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非手术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96.2%(77/80)的脑血管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后24h内出现失眠,明显高于对照组(65.0%,13/20),差异有显著性(P〈0.01)介入治疗后24h失眠发生率以介入溶栓术患者最高(100%,35/35)。最常见的失眠症状是人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睡眠中断和再入睡困难)。失眠的原因依次为:精神心理因素、肢体制动、腰背酸痛、排尿困难和环境因素。结论多种原因影响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睡眠质量,为此采取相应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对改善其睡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病早期康复包括两部分,急性期康复治疗和恢复期的功能训练。一般来说,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发病后1周开始,出血性脑血管病在发病后2周以上进行功能训练。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如无意识障碍,无进行性加重趋势者,第2天既可进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院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延误诊治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我院住院治疗的5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调查,按照是否在发病后6h得到相应治疗为原则,对延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8%的患者能在6h内得到及时的治疗。结论导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延误诊治的原因有多种,需要针对各种原因进行干预,尽可能减少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对象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变化,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许多因素影响病人的教育效果,我们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可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能力及健康教育效果,使健康教育真正成为连接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桥梁,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