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欧乃派克在小儿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小儿螺旋CT(SpiralCT ,SCT)增强扫描中 ,对欧乃派克的显影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对 89例小儿进行SCT增强检查 ,并对其显影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89例中 ,72例图像达到优等 (占 80 .9% ) ,17例图像为良好 (占 19.1% ) ,无差者。仅 5例出现轻微过敏反应 ,占全部病例的 5 .9%。结论 :欧乃派克用于小儿SCT增强扫描安全可靠 ,毒副反应甚微 ,扫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欧乃派克和泛影葡胺在CT增强扫描中副反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和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在CT增强扫描中的副反应.方法 共200例各种原因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其中100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另100例使用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对两组扫描后的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欧乃派克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泛影葡胺组(P<0.01).结论 在CT增强扫描中尽量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相似文献   

3.
泛影葡胺和欧乃派克在X线造影检查中副反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鹏  高雪梅 《实用医技杂志》1998,5(10):710-710,719
目的 对比观察离子型76%泛影葡胺和非离子型300mgI/ml欧乃派克在X线造影检查中的副反应,讨论其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观察305例,76%泛影葡胺组274例,欧乃派克组31例,造影剂用量20—60ml。结果:76%泛影葡胺组发生副反应14例(5.1%),欧乃派克组无一例副反应发生。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由于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副反应明显低于离子型造影剂,因此在X线造影检查中,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尽量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相似文献   

4.
造影剂在CT对比增强扫描应用中副反应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对比增强扫描中预防和减少造影剂的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月,行增强检查1 030例的临床资料,并对造影剂副反应特征、临床表现、预防和护理进行分析。结果:离子型造影剂组毒副反应发生率8.2%,非离子型造影剂组为1.5%。离子型造影剂634例有4例出现重度毒副反应,经抢救获得成功,396例非离子型造影剂组仅6例出现轻度副反应(χ2=20.51,P<0.01)。结论:使用离子型造影剂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及反应症状明显高于非离子型造影剂。在使用这些造影剂对病人进行CT增强扫描时,要严密观察有无毒副反应的发生,积极地预防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5.
CT增强检查在CT检查中占重要的地位,使用碘造影剂过程中及结束后可发生副反应,这些副反应的产生原因各不相同,引起的症状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为了预防其发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将其减少到最低限度,结合工作中的体会,本文讨论研增强碘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l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选自我院1997年6月至1999年5月间CT增强检查1500例,其中离子型造影剂(60%泛影葡胺)1350例,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或碘必乐,300仰外ml)15o例c男827例,女673例,年龄4-SO岁。1.2注射方法用9-12号针头穿刺静脉加压团注或推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总结婴幼儿CT增强扫描的技术特点。方法选取受检患儿30例,造影剂为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镇静催眠药物10%水舍氯醛或安定,剂量按公斤体重计算。结果30例中,28例一次检查成功,2例首次检查患儿无法镇静入睡,再次检查成功。结论婴幼儿属于高危人群,在CT增强扫描中,正确使用造影剂,合理应用镇静催眠药物,作好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急救工作,可降低婴幼儿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CT检查中,为了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别及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常使用碘造影剂作增强扫描检查.碘造影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离子型造影剂[1],但价格昂贵,一般基层医院的病人难以接受,因此常使用离子型造影剂作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8.
经静脉注入水溶性造影剂进行叮检查,可以使病变组织显得更加清晰,提高诊断率。但部分病人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为了减少过敏反应,现对其预防及处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泛影葡胺作为离子型造影剂的首选药物,由于增强效果与非离子造影剂相当而价格明显低于后者,所以在县以下医院仍被广泛应用。我们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杜绝了因过敏而致的死亡。现将泛影葡胺在168例CT增强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60%泛影葡胺在CT增强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3500例用60%泛影葡胺做CT增强的病例的增强方法、注药反应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轻度反应者147例;(2)中度反应者21例;(3)重度反应者3例;造影剂外灞致局部肿痛者2例。结论:CT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各类型造影剂的理化特性、毒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产生机理以及防治措施,合理选择使用造影剂,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王晓敏  陈红  刘斌  周勇  沈云 《安徽医学》2013,34(3):315-318
目的比较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不同浓度对比剂以不同速度注射时对血管增强效果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选取体质量指数(BMI)为20.20~25.80 kg/m2的患者60例,分为A、B、C组,每组20例。A组:使用350 mgI/ml浓度的欧乃派克,注射流率为4.5 ml/s(碘流量1 575 mgI/s);B组:应用浓度为370 mgI/ml的优维显,团注流率为4.3 ml/s(碘流量1 591 mgI/s);C组:使用350 mgI/ml浓度的欧乃派克,注射速度为4.3 ml/s(碘流量1 505 mgI/s)。分别对A组与C组、A组与B组、B组与C组的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左主干及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主干近段的强化程度及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左回旋支的增强平均值均较本组其它血管的强化数值偏小。除左回旋支外,A组其余血管增强平均值均大于C组。B组各段血管的强化平均值均大于相应的A组及C组;除B组与C组患者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的增强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外,A组与C组、A组与B组、B组与C组的其它各段血管的增强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C组4支血管图像质量评分平均值大于A组和B组;A组与B组图像质量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A组和C组、B组与C组4支血管间质量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50 mgI/ml浓度对比剂可获得更佳增强效果图像。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浓度及注射速度的优化具有可行性,并能获得更佳的增强图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癌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征象,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多期螺旋CT扫描资料。将CT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典型肾癌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肾肿块,多为等或稍低密度,巨大者呈混杂密度,小肾癌(直径≤3 cm)可有假包膜。增强扫描皮质期显著强化54例,轻中度强化33例,实质期肿瘤密度迅速减低,肾盂期肿瘤密度进一步减低。三期增强扫描易于显示肾周筋膜、肾盂、肾盏侵犯,肾静脉、下腔静脉癌栓及淋巴结、邻近器官转移。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很好显示肾癌病灶内造影剂"快进快退"和假包膜等特征性表现,还可准确进行分期,为指导手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nhanc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patic parenchyma during scanning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CT) during splenoportography (CTSP).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refferred for CTSP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ttenuation was measured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contrast medium injection, and time-attenuation curves were created. Enhancement characteristics were evaluated, and the parenchyma-to-tumor difference of attenu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CTSP led to high parenchymal enhancement. The highest enhancement value in the left lobe was (218. 0±53. 2) Hu and (246. 0±60. 2) Hu in the right lo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ight and left lob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The parenchyma-to-tumor difference of (65. 3±25. 6) Hu was observed during scanning after injection. Conclusion: The high levels of liver parenchymal enhancement and parenchyma-to-lesion contrast can be achieved within the scanning time with CTSP.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国产离子型对比剂泛影葡胺与进口非离子型对比剂优雅显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螺旋CT增强扫描中效果比较。方法:对198例HCC患者进行肝脏螺旋CT(SCT)三期增强扫描,其中105例选用60%泛影胺(含1292g/L),93例选用优雅显(1300g/L)。观察2种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及CT影像质量。结果:泛影葡胺组中有3例(2.9%)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轻度2例(1.9%),中度1例(1.0%);优维显组有1例(1.1%)出现轻度不良反应。2组无重度不良反应与死亡发生(P>0.05)。影像质量2组近似。结论:国产离子型对比剂对于无高危因素的人群安全可靠,并可获得质量满意的螺旋CT增强图像,是诊断HCC的有效对比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HTK〗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用量及注射速率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以尽可能降低对受检者的危害。〖HTW〗方法〓〖HTK〗9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均行CT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用量及注射速率分别为A组65mL、5.0mL/s,B组45mL、5.0mL/s,C组45mL、4.5mL/s。应用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改良分段法进行冠状动脉成像评价。〖HTW〗结果〓〖HTK〗A组与B组、A组与C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TW〗结论〓〖HTK〗使用合理的扫描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对比剂用量及注射速率,降低碘制剂对患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与增强CT诊断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0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1周内行18 F-FDG PET/CT及增强CT检查,最终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 4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经病理证实20例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18 F-FDG PET/CT出现4例假阳性及3例假阴性,18 F-FDG PET/CT诊断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敏感性为85.0% (17/20),特异性为80.0%(16/20),阳性预测值为81.0%(17/21),阴性预测值为84.2%(16/19),准确性为82.5%(33/40);腹部增强CT出现5例假阳性及8例假阴性,腹部增强CT诊断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敏感性为60.0%(12/20),特异性为75.0% (15/20),阳性预测值为70.6% (12/17),阴性预测值为65.2%(15/23),准确性为67.5% (27/40);两者假阳性及假阴性经McNemar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两者敏感性及特异性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478,P=0.893;x2检验).结论 虽然18F-FDG PET/CT在诊断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同增强CT相比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还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CT增强程度对胰腺癌和炎性胰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ZQ  Lu GM  Chen YX  Wu J  Quan ZF  Li J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6):1120-1122
目的比较胰腺癌和炎性胰腺肿块的CT增强程度,研究胰腺各期的CT强化程度对该两种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85例胰腺癌和炎性胰腺肿块患者行平扫、胰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测量胰腺肿块和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5例患者,胰腺癌66例,炎性胰腺肿块19例。在CT平扫、胰期增强、延迟期增强中,胰腺癌组肿块的CT值(HU)分别为34±7、54±10、61±14,其相对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分别是42±6、105±12、77±10;炎性胰腺肿块的CT值分别是37±6、58±17、64±10,其相对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分别是40±8、85±10、72±9。结论胰腺癌肿块和炎性胰腺肿块胰期增强CT值对两者的鉴别有一定局限;胰腺癌组和炎性胰腺肿块组肿块以外相对正常胰腺组织的胰期增强程度,前者强化明显,后者则强化中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MRI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对我院从1999 ̄2004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的CT和MRI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为24 ̄65岁,平均年龄43岁。检查设备为GE980型CT机,GEprospeedSXAdvantage型螺旋CT机,GE1.0TSignaHorizonLX型磁共振设备,行CT和/或MRI平扫,然后行增强检查。结果16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11例,左侧5例。最小病灶为9mm×12mm,最大病灶为170mm×120mm。CT表现为肾上腺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影,边缘部分清楚,增强可显示部分强化。MRI表现为T1WI类似肝实质信号,T2WI接近或高于肝实质信号。结论①肾上腺皮质腺瘤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②结合临床资料,肾上腺皮质腺瘤能与部分肾上腺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正常和慢心率患者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 入选临床疑似冠脉疾病患者300例,按心率分为60~75次/分和60次/分以下两大组,分别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其中每组再随机分为3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扫描技术(默认管电流)、CARE Dose4D技术(实时动态调节技术)及低剂量技术进行扫描,记录各组图像质量评分和辐射剂量并比较分析。结果 回顾性心电门控常规组、4D组及低剂量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6.08±0.91、5.69±0.80、2.74±0.51mSv,前瞻性心电门控常规组、4D组及低剂量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63±0.27、1.58±0.23、0.82±0.22mSv。两常规组间、4D组间及低剂量组间的有效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应尽量降低患者心率,根据心率选择不同扫描方案,心率在60~75次/分者宜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低剂量扫描方案,心率在60次/分以下者宜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扫描方案,以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