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华 《齐鲁药事》2005,24(9):573-574
近年来,应用中药提取加工制成的注射剂大量应用于临床,在抗病毒治疗中使用较多的有: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粉针剂)、穿琥宁注射剂等。民间一般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但随着近年来中药的大量使用,中药不良反应开始呈上升趋势。现将此类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药注射剂致儿童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所致儿童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减少和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94~2004年国内期刊上公开报道的202例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儿童药源性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例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儿童DID中,男性多于女性,各年龄阶段呈倒梯形分布,新生儿期发生率最低,而学龄期儿童最高;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是致儿童DID的主要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率最高,过敏性休克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结论 中药注射剂所致的儿童药源性疾病,多数情况下病情较为轻微,治疗预后良好,但临床上应注意其特点合理使用,以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1中药注射液存在不良反应中药注射液药效迅速,适用抢救危重病症。可皮内,肌肉,静脉等给药。是中医治疗急症也是中药剂型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在中药不良反应统计中,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个案最多。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事件。以双黄连制剂为例来阐述中药注射液对不良反应的影响。双黄连注射剂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成的中药制剂。包括双黄连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灭菌粉末等剂型。文献报道在使用双黄连注射剂的4382份病例中,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约4.6%。以皮疹最为常见。患者使用双黄连粉针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病情介绍患者:男性,42岁,因发热2天、咽痛、伴排尿后灼热感前来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8.3℃;咽部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未见充血及肿大;心率100次/分钟,心律规则;两侧肺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红细胞2~3/高倍视野,余项正常。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尿路感染可能。治疗过程:给予环丙沙星注射液200mg,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00ml加入鱼腥草针剂100ml,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入山莨菪碱20mg及止血敏(酚磺乙胺)2.0g,静脉滴注。经上述药物治疗后,患者发热未见好转,体温反…  相似文献   

5.
致眼部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的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万方 《中国药业》2000,9(12):62-64
综述国内有关致眼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的药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白宇明  ;郝近大 《中国药房》2009,(36):2867-2869
目的:分析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方法:以中药"不良反应"为关键词,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中1998~2008年国内所有文献,查阅中药致不良反应文献的原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中成药可引起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结论: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分类繁多,临床表现多样,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传统观念认为,中药源于自然,是“绿色”药物,安全、无毒或不良反应很少,特别是在商家广告影响下,甚至有人认为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而盲目选用、加大剂量应用或随意与化学药(西药)合并使用。近年来,随着中药剂型的广泛开发,中药的品种和用量与日俱增,中药的不良反应监测也应为医务人员和用药患者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8.
余晓东  张萍 《齐鲁药事》2006,25(10):610-612
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开发和临床的广泛应用,中药药源性疾病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和影响因素主要有药物、机体、给药三个方面。它们单独或相互作用,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36例穿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穿琥宁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中所有描述穿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并对其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穿琥宁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大致有8类.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其不良反应,用药时应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以减轻不良反应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器械治疗指南肯定了6类药物对心衰治疗有益,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4类药物经临床  相似文献   

11.
药物过敏性休克是B型不良反应,它是以药物作为特异性过敏原作用于过敏患者导致周围循环不足为主的全身速发型变态反应。一般很难预测,虽发生率低,但若抢救不当会导致死亡。近年来,常用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屡见报道,现综述如下:1 药物与病例1.1 双黄连粉针剂 1例女患儿,9岁,因病毒性感冒口服阿莫西林、板兰根冲剂,静滴双黄莲粉针剂1.0g。用药第3d,滴注20min时,患儿突然感到皮肤瘙痒,继而出现全身皮疹、视物不清、呼吸困难、心慌。体检:脉搏、血压测不到,口唇及面色苍白,皮肤大片状荨麻疹。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双黄连,吸氧并经抗过敏、抗休克综合治疗,1h后患儿病情改善,4h后恢复正常。后改用吗啉胍注射液静脉注射加以口服药同时治疗,未  相似文献   

12.
警惕药源性疾病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丹红 《海峡药学》2007,19(10):96-98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重视和掌握药源性疾病及其诊断和防治,减少和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穿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近期献中报道的穿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王晓璐  曲宪成 《齐鲁药事》2007,26(4):248-250
目的调查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方法检索1994~2006十二年间CHKD期刊知识库中相关清开灵、鱼腥草、双黄连和穿琥宁四种常用抗炎抗病毒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加以归类分析。结果样本中,按不良反应判定标准筛选病例323例,不良反应涉及系统较多,其中皮肤反应110例(34%)。绝大多数在药物的干预下好转或自行好转,有6例死亡。结论中药注射剂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建议临床使用时综合考虑各因素,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师有必要提高对中药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警惕性,避免盲目使用,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现就近几年来有关文献中关于常见中药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总结如下,以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药源性疾病又称之为药物诱发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是一种较为严重且难以恢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穿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桂才 《海峡药学》2005,17(6):186-187
穿琥宁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有效成分为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酐反应所得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的水溶液,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抗炎、抗病毒、镇静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外感发热、咳嗽、咽痛等病症,本研究就近年文献报道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医生参考,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李晓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521-1522
中药是我国医药数千年发展积累的经验集成,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临床上具有其独特的疗效,相对安全,副作用小。长期以来不少人形成一个错误观点“中药是根皮树草,多用少用无紧要”。“中药无病能健身”,“中药是天然植物无任何不良反应”等,然而,客观实事告诉我们,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中药在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药源性疾病及中药不良反应。方法: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与结论:药源性疾病所造成的药源性伤害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药品不良反应仅是药源性疾病的一部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中药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事故、用药不当、药品调剂不当、使用方法不当、使用假药劣药有着本质的区别。客观、全面地分析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原因,更有利于避免及减少药源性伤害的发生,保障群众健康,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