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改进克拉霉素合成工艺。方法 分离、鉴定红霉素A肟的醚化、硅烷化的一锅煮副产物。结果 主产物为E-2′,4"-O-双(三甲基硅)红霉素A9-O-(1-异丙氧基环己基)肟;4个副产物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Z-2′,4"-O-双(三甲基硅)红霉素A9-O-(1-异丙氧基环己基)肟、E-4"-O-三甲基硅-红霉素A9-O(1-异丙氧基环己基)肟、Z-4"-O-三甲基硅-红霉素A9-O-(1-异丙氧基环己基)肟和B-2′-O-三甲基硅-红霉素A9-O-(1-异丙氧基环己基)肟。结论 六甲基二硅氨烷在酸性下生成三甲基硅正离子和NH3,由于3′-叔胺基在酸性下带正电,有排斥作用,硅烷化容易先发生在4"-OH上,该反应为SN1机制,相应的4"-OH比2′-OH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但由于NH,等碱性物质的干扰,提高了2′-OH的活性,硅烷化的区域选择性不高,却有助于得到2′、4"-OH的双硅烷化产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改进克拉霉素合成工艺.方法 鉴定甲基化反应的副产物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 主要的副产物为E-2'-O-三甲基硅-6-O-甲基红霉素A 9-O-(1-异丙氧基环己基)肟(1).高温、反应时间的延长、三乙胺的加入、过量的去质子试剂均会导致副产物(1)的大量生成;而投料次序为先甲基化试剂后去质子试剂、甲基化试剂过量、THF/DMSO和toluene/DMSO混和溶剂不利于1的生成.结论 通过优化甲基化工艺条件,甲基化反应收率最高可达100.2%,其中副产物1仅含0.76%.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克拉霉素合成工艺。方法鉴定甲基化反应的副产物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主要的副产物为E-2′-O-三甲基硅-6-O-甲基红霉素A9-O-(1-异丙氧基环己基)肟(1)。高温、反应时间的延长、三乙胺的加入、过量的去质子试剂均会导致副产物(1)的大量生成;而投料次序为先甲基化试剂后去质子试剂、甲基化试剂过量、THF/DMSO和toluene/DMSO混和溶剂不利于1的生成。结论通过优化甲基化工艺条件。甲基化反应收率最高可达100.2%,其中副产物1仅含0.76%。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研究2′,4″-O-二(三甲基硅)红霉素A肟(EMAO)的合成反应.方法通过对反应过程的监测和产品分析,考察溶剂、硅烷化试剂、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研究Z、E异构体的反应活性.结果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CH3CN作溶剂最好,用量是EMAO的5~6倍(体积与质量比);硅烷化试剂HMDS为EMAO的3倍摩尔质量较好;催化剂Py*HCl和NH4Cl分别为EMAO的0.3~0.5倍和1.2~1.5倍摩尔质量较好.产品收率达95%,纯度达90%.结论 EMAO的2′、4″位的两个羟基硅烷化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活性E-EMAO大于Z-EMAO.优化反应后产品收率和纯度较文献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硅醚化制备克拉霉素中相关杂质的色谱分离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和确证硅醚化法制备克拉霉素的相关杂质。方法先用TLC找杂质分离条件,再用柱色谱分离提纯,建立HPLC分析方法,以^1H-NMR和MALDI-TOF-MS确证结构。结果用色谱和波谱得到并确证了相关杂质分别为4″-O-三甲基硅红霉素A肟(4)和4″-O-三甲基硅红霉素A9(O-叔丁基二甲基硅)肟(5)。结论色谱方法适合于克拉霉素制备中的硅醚化监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研究 2′ ,4″ O 二 (三甲基硅 )红霉素A肟 (EMAO)的合成反应。方法通过对反应过程的监测和产品分析 ,考察溶剂、硅烷化试剂、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研究Z、E异构体的反应活性。结果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 ,CH3 CN作溶剂最好 ,用量是EMAO的 5~ 6倍 (体积与质量比 ) ;硅烷化试剂HMDS为EMAO的 3倍摩尔质量较好 ;催化剂Py·HCl和NH4Cl分别为EMAO的 0 3~ 0 5倍和 1 2~ 1 5倍摩尔质量较好。产品收率达 95 % ,纯度达 90 %。结论EMAO的 2′、4″位的两个羟基硅烷化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反应活性E EMAO大于Z EMAO。优化反应后产品收率和纯度较文献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首先用邻氯氯苄保护红霉素A9—肟衍生物,其次用三甲基硅胺保护2′,4″-羟基,最后选择性甲基化6—羟基制得克拉霉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合成2′,4″-二乙酰基红霉素-9-O-杂环烷基肟衍生物,并对其体内抗菌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红霉素为原料,经9位羰基肟化、肟羟基烷基化、2′,4″-二羟基乙酰化3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化合物评价其对小鼠感染所致败血症的治疗作用。结果与结论共制得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经MS1、H-NMR确证结构;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9n的活性优于对照药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克拉霉素关键中间体——(2'4,″-O-双三甲基硅基)-红霉素A-9-[O-(1-乙氧基-1-甲乙基)]肟的"一锅法"合成工艺。方法以9-(E)-红霉素肟为原料,在内酰胺盐酸盐的催化下,与2-乙氧基丙烯进行醚化反应,再进行硅烷化,即经"一锅法"得到克拉霉素关键中间体。结果与结论目标物的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谱确证。该合成路线收率良好(两步总收率为88%)、环境友好,为工业化生产克拉霉素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制备3-O-去红霉糖红霉素衍生物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开发一种合成酮基内酯和酰基内酯常用中间体3-O-去红霉糖衍生物的新方法。方法 红霉素9(E)-(O-烷基)-肟衍生物与对甲基苯磺酸一水合物在DMF中于室温下反应选择性水解红霉素得到相应的3-O-去红霉糖衍生物。结果 高收率得到3-O-去红霉糖衍生物并利用MS、^13C-NMR、^1H—NMB和IR确定了其结构。结论 该方法是制备3-O-去红霉糖红霉素衍生物的简捷、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寻找并合成抗耐药菌活性的 3位羟基红霉素衍生物。方法 以红霉素A为原料 ,经 9位酮基肟化 ,9位肟羟基 ,2′位羟基和 3′位二甲胺基同时苄基化 ,6位羟基甲基化 ,水解去 3位克拉定糖 ,氢化还原脱苄基 ,对甲基苄基或邻氯苄基取代 9位肟羟基等 6步反应 ,制得 3 羟基 6 O 甲基红霉素 9 肟基衍生物 ,其结构经1 3 CNMR ,FAB MS确证。结果 共制得 7个化合物 ,对其中 4个 (5 - 8)未见报道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论  5 ,7,8对部分红霉素诱导耐药菌有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寻找并合成抗耐药菌活性的3位羟基红霉素衍生物。方法 以红霉素A为原料,经9位酮基肟化,9位肟羟基,2′位羟基和3′位二甲胺基同时苄基化,6位羟基甲基化,水解去3位克拉定糖,氢化还原脱苄基,对甲基苄基或邻氯苄基取代9位肟羟基等6步反应,制得3-羟基-6-O-甲基红霉素-9-肟基衍生物,其结构经13CNMR ,FAB MS确证。结果 共制得7个化合物,对其中4个(5 - 8)未见报道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论 5 ,7,8对部分红霉素诱导耐药菌有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1,2,3-三乙酰基-5-脱氧-D-核糖和硅烷化的5-氟胞嘧啶在无水氯化锌催化下糖基化得到2′,3′-O-二乙酰基-5′-脱氧-5-氟胞嘧啶核苷,再与氯甲酸正戊酯反应得到2′,3′-O-二乙酰基-5 ′-脱氧-5-氟-N-[(戊氧基)羰基]胞嘧啶核苷,最后经脱保护得到抗肿瘤药卡培他滨,总收率约74%.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合成制备泰利霉素的关键中间体。方法以3-脱克拉定糖-3-酮基-6-O-甲基-2′-苯甲酰基红霉素A为起始原料,经过甲磺酯化、碱消除、咪唑酰基化三步成功地合成关键中间体3-脱克拉定糖-3-酮基-6-O-甲基-10,11-脱氢-12-O-咪酰基-2′-苯甲酰基红霉素A,并进行了工艺改进。结果与结论新的合成工艺与未改进时相比,总收率提高10%,为科研和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进克拉霉素合成工艺.方法通过研究红霉素A肟的醚化反应来改进工艺,提高收率.结果红霉素A肟存在E-和Z-两种异构体的热力学平衡,该平衡可由酸、碱控制;在肟羟基的酸催化醚化反应中,其热力学平衡体系被醚化反应的动力学所竞争,使原先Z-肟异构化成E-肟的方向发生了逆转.研究发现不同比例的E-、Z-红霉素肟的混合物(>7.3∶1,E/Z)会生成具有相同E/Z比例的醚化产物,该比例仅由醚化反应条件所决定,主要是溶剂和温度.结论红霉素肟的E-异构体衍生物比相应的Z-异构体有较高的6-OH区域选择性,可通过改变醚化反应条件减少Z-异构体的含量来提高克拉霉素的产率.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筛选具抗 HIV 活性的天然产物中发现桦木酸(1)结构修饰所得的3-O-(3′,3′-二甲基琥珀酰)-桦木酸(2)具强抗 HIV 活性。相关化合物齐墩果酸(3)抗 HIV 活性较弱,但其衍生物3-O-(3′,3′-二甲基琥珀酰)-齐墩果酸(4)具强抗 HIV 活性。熊果酸与齐墩果酸的抗 HIV 活性相当,结构相似,如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全草的化学成分。利用各种色谱和波谱方法分离并鉴定了1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2′-hydroxy-4,4′-dimethoxy-chalcone(1),isoliquiritigenin(2),3,2′4′-trihydroxy-4-methoxy-chalcone(3),licochalcone A(4),4′-O-β-D-glucopyranosyl-2′,3-dihydroxy-4-methoxy-chalcone(5),butein(6),apigenin(7),luteolin(8),diosmetin(9),chrysoeriol(10),3,5,6,7,3′,4′,5′-heptamethoxyflavone(11),7-O-β-D-glucopyranosyl-5,3′-dihydroxy-3,6,4′-trimethoxyflavone(12),sulfuretin(13)。化合物1-5,9,11均为首次从鬼针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赤胫散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对赤胫散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应用波谱学技术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赤胫散干燥根分离鉴定12个化合物:没食子酸(1);3,3′-二甲基鞣花酸(2);3,3′,4′-三甲基鞣花酸(3);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4);3-甲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5);3,3′-二甲基鞣花酸-4′-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6);短叶苏木酚(7);短叶苏木酚酸乙酯(8);短叶苏木酚酸(9);二十四烷酸(10);β-谷甾醇(11);β-胡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5,7,8,9,10和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王翀  郑忠辉 《齐鲁药事》2006,25(10):617-618
目的 合成制备泰利霉素的关键中间体。方法 以3-脱克拉定糖-3-酮基-6-O-甲基-2’-苯甲酰基红霉素A为起始原料,经过甲磺酯化、碱消除、咪唑酰基化三步成功地合成关键中间体3-脱克拉定糖-3-酮基-6—O-甲基-10,11-脱氢-12-O-咪酰基-2’-苯甲酰基红霉素A,并进行了工艺改进。结果与结论 新的合成工艺与未改进时相比,总收率提高10%,为科研和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红松松针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松松针中的木脂素类成分,为松属植物的化学分类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复硅胶、聚酰胺、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红松松针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木糖苷((+)-isolariciresinol-9-O-β-D-xylopyranoside,1)、(+)-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lariciresinol-9-O-β-D-glucopyranoside,2)、7S,8R-苏式-3′,4,9′-三羟基-3-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9-O-α-L-吡喃鼠李糖苷(7S,8R-threo-3′,4,9′-trihydroxy-3-methoxy-4′,7-epoxy-neolignan-9-O-α-L-rhamnopyranoside,3)、7S,8R-苏式-3′,9,9′-三羟基-3-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4-O-α-L-吡喃鼠李糖苷(7S,8R-threo-3′,9,9′-trihydroxy-3-methoxy-4′,7-epoxy-neolignan-4-O-α-L-rhamnopyranoside,4)、7R,8S-赤式-4,7,9-三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9′-O-α-L-吡喃鼠李糖苷(7R,8S-erythro-4,7,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9′-O-α-L-rhamnopyranoside,5)、7S,8S-苏式-4,7,9-三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9′-O-α-L-吡喃鼠李糖苷(7S,8S-threo-4,7,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9′-O-α-L-rhamnopyranoside,6)、7S,8S-苏式-3′,4,7,9-四羟基-3-甲氧基-8-O-4′-新木脂素-9′-O-α-L-吡喃鼠李糖苷(7S,8S-threo-3′,4,7,9-tetrahydroxy-3-methoxy-8-O-4′-neolignan-9′-O-α-L-rhamnopyranoside,7)、7R,8S-赤式-3′,4,9,9′-四羟基-3-甲氧基-8-O-4′-新木脂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R,8S-erythro-3′,4,9,9′-tetrahydroxy-3-methoxy-8-O-4′-neolignan-7-O-β-D-glucopyr-anoside,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红松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