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腊石磨粉作业职业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叶腊石磨粉对工人的职业危害。[方法]对8家叶腊石磨粉厂作业环境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对接触叶腊石粉尘的84名工人和不接触粉尘的60名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结果]8家企业作业场所作业岗位粉尘浓度626.7mg/m^3,大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2mg/m^3),接尘组肺话量和FEVt%低于对照组(P<0.05,P<0.01),接尘组尘肺患者患病率20.2%(17/84)。[结论]叶腊石粉尘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损害明显。  相似文献   

2.
水泥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水泥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情况,探讨防治职业病危害对策和依据。方法 对水泥生产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做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以接尘工人为调查组,非接尘工作的管理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健康检查。结果 水泥生产场所的粉尘浓度高(108.5mg/m^2),工人接尘作业时间长(360min占8h劳动日的75%),接尘作业时间肺总通气量大[5904L/(d.人)],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级别高(Ⅲ级);接尘作业工人慢性上呼吸道炎患病率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尘肺患病率高达3.29%,尘肺种类既有矽肺也有水泥尘肺。结论 水泥生产作业的粉尘危害严重,呈现粉尘浓度高,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级别高,尘肺患病率高的“三高”趋势。提示降低生产场所粉尘浓度,减少工人的接尘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是预防水泥生产性粉尘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橡胶工业生产性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以便更好地采取防治措施。方法对广东省省内5家橡胶制品加工厂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粉尘浓度监测,并对672名接尘工人(接尘组)和598名非接尘人员(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5家工厂各生产工序中产生的粉尘主要是滑石粉尘。其中配料、压延、炼胶等工种粉尘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6.8~32.6mg/m^3,超标(PC-TWA3mg/m^3)1.3~9.8倍。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平均为5.6%~8.2%。职业健康检查中,X射线(高仟伏)胸片所见,接尘组肺纹理有明显改变者共52例,其中无尘肺(0^+)7例。而对照组的肺纹理改变只有19例。肺功能测定:接尘组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48例,对照组13例。2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7.09,P〈0.01)。此外,接尘组的自觉症状、慢性鼻炎、咽炎以及心电图等改变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橡胶制品加工业使用的工业滑石粉,在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对工人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建议使用危害性较小的医用滑石粉来替代。同时加强防尘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保障工人健康,防止尘肺病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了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职业病危害的特点,为防治职业病危害提供参考。方法用类比调查及检查表法分析4项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结果粉尘和噪声仍然是新型干法水泥厂生产的主要职业病危害。石灰石粉尘、其他粉尘、水泥尘和矽尘总尘PC-TWA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呼尘的PC-TWA浓度分别为3.5~7.6mg/m^3、0.40~8.9mg/m^3、0.2~0.64mg/m^3,其中水泥尘除在摞包机和袋装水泥装车2个岗位呼尘的PC-TWA浓度分别为5.75mg/m^3和8.9mg/m^3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外,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粉尘的合格率为92.7%。噪声强度为63.5~105.8dB(A),作业人员采取巡视的工作方式,故对照实际接触时间与噪声强度允许限值卫生标准,噪声强度超标的工作地点不多。噪声强度超标的地点主要集中在生料制备系统的破碎机的合格率为78.9%及水泥制成系统的水泥磨机的合格率为88.3%。结论粉尘和噪声的关键控制点分别是除尘器和水泥包装岗位,破碎工、磨工等岗位,把好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关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验收关,是从源头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水泥生产工人接触水泥生产性粉尘量与尘肺发病关系。方法记录接尘工人的职业史、体检史,累积接尘量由接触时间与接触浓度相乘所得,以寿命表法建立水泥生产性粉尘浓度剂量患病概率直线回归方程式。结果按1%尘肺患病率,工人30年工作年限计算,预测水泥生产性粉尘浓度应低于22.27mg/m^3,其中生料工序粉尘浓度应低于13.85mg/m^3,熟料工序应低于20.86mg/m^3,成品包装工序应低于30.16mg/m^3。结论(1)为修订水泥生产性粉尘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2)现行的国家水泥尘卫生标准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某电子玻璃厂新建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矽尘、铅烟、锑及其氧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噪声、高温,粉尘为6.0~128.5mg/m^3,矽尘为0.56mg/m^3,铅烟最高值为0.008mg/m^3,锑及其氧化物最高值为0.09mg/m^3,一氧化碳为0.47~4.37mg/m^3,氮氧化物为0.54~1.9mg/m^3,噪声值为64.1~99,5dB(A),高温WBGT为23℃~24℃。结论该建设项目采取了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除原料课大料投料口的粉尘、成型课作业岗位的噪声没得到有效控制外,其余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都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成型课作业岗位的噪声超标是因工艺限制及目前噪声治理工程技术措施有限所致,该处作业工人可通过加强个体防护和缩短作业时间来控制噪声对工人的危害;原料课一号投料口粉尘浓度超标,该处负压抽风吸尘,不能有效控制该处粉尘浓度,还须进一步采取除尘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陶瓷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方法对某陶瓷制品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现场进行粉尘浓度测定。同时对281名接尘工人和196名非接尘人员作健康体检。结果该厂作业场所各生产工序粉尘浓度(TWA)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mg/m^3)6.3—35.4倍,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平均为19.4%-36.8%。体检发现接尘组人员胸部X射线照片中肺纹理有明显改变者41例,其中诊断为“O^+”9例。而对照组肺纹理改变只有5例。肺功能检查接尘组有24例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对照组仅为4例。两组检出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7.52,P〈0.01)。此外,接尘组的自觉症状和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炎以及心电图等改变均比对照组发生率高。结论陶瓷粉尘对工人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尤其是对呼吸系统较为明显。建议陶瓷行业在生产中要加强对粉尘的治理工作,降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保障工人健康,防止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某蓄电池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与检测检验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卫生防护设施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铅烟、铅尘、锑及其化合物、硫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苯酚、粉尘、噪声、高温等。部分铅作业岗位铅烟、铅尘浓度不稳定,整改前铅烟浓度TWA为0.004~0.0238mg/m^3,STEL为0.004—0.349mg/m^3,铅尘浓度TWA为0.012~5.569mg/m^3,STEL为0.023~11.185mg/m^3,整改后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水泥粉尘对接尘工人上呼吸道的影响。方法对本市某水泥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同时以410名接尘工人为调查对象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接尘工人的鼻炎、咽喉炎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工人(P<0·01),而且与接尘的浓度及接尘工龄长短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水泥粉尘对接尘工人上呼吸道的影响比较严重,建议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0.
某烟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识别、分析某烟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经验法、类比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高温、化学毒物等,类比工程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为:噪声强度为74.9~92.4dB(A),超标率47.5%;烟草尘浓度为0.2~1.7mg/m^3,超标率为0%;作业场所生产性热源的综合温度(WBGT指数)为30.8~36.5℃,均为高温作业点。CO2和乙醇浓度分别为953—2128mg/m^3和5.4~21.5mg/m^3,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某烟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危害因素是噪声和粉尘,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16.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