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芳  吴林华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032-1033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检测对诊断肝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90例肝硬化患者,同时选择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白蛋白水平,并作组间比较。【结果】肝硬化组90例患者平均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和白蛋白水平分别为(2321±845)U/L和(31.2±6.3)g/L,而健康对照组平均水平为(8726±911)U/L和(44.6±2.8)g/L,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Chitd A、B、C三级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白蛋白均明显下降,各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降程度为ChildC级〉ChildB级〉ChildA级,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和白蛋白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结论】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来了解肝组织受损的程度,以协助判断肝硬化发展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邓伟  赫军  陈泛野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4):562-564,568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血清胆碱酯酶评估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1996 至2005年间肝硬化患者72例,对其进行门奇静脉断流术66例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60例(A组),丙型肝炎后肝硬化4例(B组),酒精性肝硬化2例(C组).另取同期收治的胃肠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D组).[结果]随着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下降,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也出现降低,A~D组分别为(3 460±835) U/L (ALB≥35 g/L)、(2 730±920) U/L(ALB 30~35 g/L)、(2 190±866) U/L(ALB 25~30 g/L)、(2 134±672) U/L(ALB<25 g/L),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血清胆碱酯酶随着肝脏功能的下降,胆碱酯酶也出现相应的降低,其中 Child C 级组与 Child B 级组、Child B级组与 Child A 级组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肝功能评估为 Child A 级,手术后肝功能分级分别为 Child A 级、Child B 级、ChildC 级的患者手术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手术前肝功能评估为Child B级,手术后肝功能分级分别为Child B级、ChildC 级的患者手术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肝功能分级为 Child C 级患者无论手术前为 Child A 级、Child B 级还是Child C 级,手术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出现腹水、肝性脑病、黄疸等并发症的患者术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的患者比较,两组间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统计学差别呈显著性(P<0.05).接受手术的66名患者中,有5人术后出现肝昏迷,一例严重者死亡,术前血清胆碱酯酶均低于1 900 U/L.[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慢性肝病肝脏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肝储备功能的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可弥补传统的Child 分级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张吉林  宋玉国 《临床荟萃》2007,22(7):467-469
目的研究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在肝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促反应终点法检测了50例健康人和137例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结果脯氨酸肽酶的正常参考范围为(854.64±191.79)U/L,肝病各组脯氨酸肽酶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过治疗后各组肝病患者脯氨酸肽酶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当脯氨酸肽酶水平持续高于2 500 U/L时,肝硬化患者存活率为28.57%,而当脯氨酸肽酶水平稳定在1 800U/L以下时,存活率为94.12%(P<0.01)。结论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的检测可估测肝病患者的病情、评价疗效和判断肝硬化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清蛋白(ALB)及胆固醇(CHO)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40例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HE、ALB、CHO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CHE(2 352.64±817.25)U/L、ALB(31.26±6.92)g/L、CHO水平(3.37±0.24)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级患者的血清CHE(3 420.38±626.03)U/L、ALB(34.78±6.07)g/L、CHO水平(3.32±0.15)mmol/L较B级和C级高,B级血清CHE(2 989.47±756.92)U/L、ALB(30.45±7.45)g/L、CHO水平(2.90±2.02)mmol/L显著高于C级(P0.05)。结论血清CHE、ALB、CHO水平检测可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进展程度,能够有效评估肝功能变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120例为心衰伴肺部感染组,选取同期我院肺部感染患者120例为肺部感染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12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结果心衰伴肺部感染组CHE为(3898.33±2195.43)U/L,CHE异常率为75.83%,BNP为(6753.79±7492.85.43)ng/L;肺部感染组CHE为(5303.43±2154.54)U/L,CHE异常率为46.67%,BNP为(2145.93±2044.53)ng/L;对照组CHE为(8137.38±1864.75)U/L,CHE异常率为5.83%,BNP为(94.54±65.43)ng/L。心衰伴肺部感染组CHE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CHE异常率和BNP水平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伴肺部感染组CHE水平与BNP水平呈负相关(r=-0.314,P0.05)。生存患者CHE异常率为67.06%(57/85),死亡患者为97.14%(34/3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明显降低,为评价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胆碱酯酶(CHE)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其中肝硬化代偿32例,失代偿18例)血清AFP、CA125、CA199、CHE水平,另设24例健康对照者。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FP较健康对照组轻中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AFP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其中肝硬化失代偿组较代偿组升高明显。CA12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无明显升高,但在肝硬化特别是失代偿伴腹腔积液者明显升高。CA199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均有升高,并随病情发展有升高趋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CHE轻度降低,肝硬化患者血清CHE显著降低,指标越低病情越严重。结论 AFP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有升高,可以作为肝脏受损的参考指标,监测病情。CA125在肝硬化失代偿时明显升高,对判断肝硬化患者有无腹腔积液有一定的临床意义。CA199可用于评判慢性肝病的病情进展。CHE对慢性肝病的病情判断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小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5):2219-2221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2(miRNA-122)的变化与肝功能、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46例慢性肝病患者为慢性肝病组,另选取同期4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血清miRNA-122、肝生化功能进行检测,取肝脏组织活检并进行纤维化分级,对血清miRNA-122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肝病组和对照组血清miRNA-122Ct值分别为24.98±0.81、21.59±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血清清蛋白(ALB)、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70.08±6.94)U/L、(81.15±4.23)%、(33.46±1.12)g/L、(18.51±5.12)μmol/L、(35.27±6.54)μmol/L,对照组ALT、PTA、ALB、DBil及TBil分别为(24.83±0.72)U/L、(114.46±3.08)%、(45.33±1.17)g/L、(1.67±0.25)μmol/L、(10.56±3.41)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NA-122水平与肝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r=-0.411,P=0.001),其中S_0、S_1、S_2级肝纤维化(轻中度纤维化)患者血清miRNA-122水平较S_3、S_4级(重度纤维化)患者高(P0.05)。miRNA-12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计数(PLT)、ALB、乙型肝炎病毒基因、AST/PLT比值指数、FIB-4指数是S_3、S_4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血清miRNA-122水平降低提示患者肝功能有进一步恶化的表现。血清miRNA-122水平与肝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肝纤维化程度越重,其血清miRNA-122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腺苷脱氨酶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腺苷脱氨酶(AD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OLYM-PUS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55例肝硬化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血清hs-CRP和ADA检测。结果 155例患者血清ADA和hs-CRP水平分别为:肝硬化代偿期组(47.3±14.6)U/L和(5.8±2.6)mg/L,失代偿期组(56.2±29.7)U/L和(12.5±7.2)mg/L;两组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5±4.3)U/L和(2.3±0.6)mg/L],3组之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ADA和hs-CRP水平均升高,且失代偿期组明显高于代偿期组,ADA和hs-CRP水平检测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及补体C3含量变化在肝硬化患者临床观察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55例肝硬化,按肝硬化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失代偿组33例和代偿组2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TBA,散射比浊法检测补体C3,速率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对各组间TBA、补体C3及ALT的含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失代偿组、代偿组、对照组血清补体C3分别为(0.97±0.21)g/L、(0.51±0.29)g/L、(1.18±0.26)g/L,TBA分别为(19.64±13.16)μmol/L、(97.00±59.40)μmol/L、(6.38±3.88)μmol/L,ALT分别为(47.54±37.04)U/L、(86.09±84.75)U/L、(25.77±10.06)U/L,失代偿线与代偿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失代偿组与代偿组比较,除ALT无差异外,TBA及补体C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TBA及补体C3的水平,有助于发现肝脏合成及了解代谢功能损害的状况,对于判断病情、预后、转归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血清前白蛋白与胆碱酯酶检测对肝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与胆碱酯酶(CHE)检测对肝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患者组189例,为我院临床确诊的各种肝病患者。男95例,女94例,年龄6~70岁。其中急性肝炎7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43例,慢性迁延性肝炎28例,重症肝炎15例,肝硬化17例,脂肪肝7例,原发性肝癌4例。正常对照组48例,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者,经证实无心、脑、肾疾病。1.2方法CHE为酶动力法,PA为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均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为美国雅培公司A eroset 2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有患者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进行检测。1.3统计学处理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数据。2结果见表1。表1各组肝病患者CHE、PA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组别例数ChE(KU/L)PA(m g/L)急性肝炎75 3.8±1.21)165±441)慢性活动性肝炎43 3.3±0.81)206±651)慢性迁延性肝炎28 5.8±2.42)321±572)重症肝炎15 2.1±0.91)170±351)肝硬化17 2.0±0.71)109±421)脂肪肝7 11.3±3.61)32...  相似文献   

11.
张少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157-3157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 prealbumin,PA)、胆碱酯酶(cholinester ase,CHE)和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联合检测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05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PA、CHE和TBA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肝硬化组PA和CHE水平明显降低,而TBA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CHE和TBA的水平变化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三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087-3087
目的 检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动度,并与慢性重度肝炎进行对比,探讨ChE活动度对慢性重型肝炎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全组120例,慢性重型肝炎组56例,对照组慢性重度肝炎64例.ChE活动度数据均来于患者入院翌晨第1次抽血检测结果,其后复查结果不纳入统计范畴.结果 ChE活动度慢性重型肝炎组为(3203.46±1608.98)U/L,对照组为(4584.53±2055.02)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7,P<0.001).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疾病早期(ChE活动度已呈现显著降低状态,因此可作为该病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作为慢性重型肝炎与慢性重度肝炎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血清胆碱酯酶检测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意义。方法本文对585例全部有病理学诊断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及285例正常健康成人血清中胆碱酯酶(CHE)活性进行测定。同时还测定其它相关血清学指标(ALT,AST、TBIL、ALB,PA)。结果正常健康成人血清中胆碱酯酶(CHE)活性为:(11406±4033)U/L;慢性活动性肝病(CAH)为:(6429±1555)U/L;肝硬化患者(LC)活性为:(2499±1153)U/L。CHE与ALB、PT正相关。当CHE活性为3500U/L时,LC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9%和95%。结论在所检测的酶活性中,CHE是唯一一个在早期肝纤维化时活性明显降低的酶,CHE活性高低与病理分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对同一患者来说,CHE的动态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CHE检测方法特异,血浆活性影响因素少,因此是诊断肝硬化、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和肝组织损伤程度的敏感特异性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血清胆碱酯酶(CHE)评估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并判断其预后,证明其有效性与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53例,分别计算APACHE Ⅱ评分,并进行验证.建立回归模型,同时将其入院24 h内血清胆碱酯酶最低值进行比较.结果 53例患者中,存活38例,死亡15例.存活组APACHEⅡ评分(16.77±6.97)分,死亡组APACHEⅡ评分(33.00 ±4.0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胆碱酯酶(513.7±401.92)IU/L,死亡组胆碱酯酶(501.60±416.09)IU/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到死亡风险模型.结论 APACHE Ⅱ评分系统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可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死亡风险的评估,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胆碱酯酶只能作为中毒诊断的参考指标,不能作为病情危重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血清单胺氧化酶测定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空腹血清单胺氧化酶 (MAO)的检测在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6 2 7例临床资料 ,用 SPSS软件及四格表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人 MAO为 2 2 .8U± 10 .8U,肝病组 MAO显著高于正常人和非肝病组 (P<0 .0 1) ;肝硬化患者 MAO为 78.8U± 30 .9U,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的 MAO分别为 5 7.4 U± 14 .9U和 5 8.9U± 16 .8U,与其他肝炎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MAO是反映肝脏纤维化活动程度的敏感指标 ,对肝硬化、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坤  房萌  赵琳  蔡美琳  高春芳 《检验医学》2012,27(2):118-121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在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90例肝硬化、153例PLC及95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包括肝血管瘤、肝囊肿)血清Cys C水平,同时采用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及尿素(Urea)水平。分析Cys C、SCr、Urea在肝硬化、PLC和对照组间的差异以及Cys C与SCr、Urea之间的相关性。按照Child-Pugh标准对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分级,对肝功能不同等级间Cys C、SCr、Ure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血清Cys C水平为(1.04±0.24)mg/L,肝癌组为(0.98±0.28)mg/L,均高于对照组[(0.78±0.18)mg/L](P<0.001),肝硬化组亦高于肝癌组(P<0.05)。肝硬化组和肝癌组Urea和SCr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ys C与SCr呈正相关(肝硬化、肝癌和对照组的r值分别为0.407、0.673、0.511,(P均<0.001)。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中血清Cys C异常率均明显高于SCr及Urea(P均<0.001)。肝硬化Child-PughB+C级血清Cys C水平[(1.12±0.21)mg/L]显著高于Child-Pugh A级[(0.99±0.25)mg/L](P<0.05)。结论血清Cys C水平随着肝病的进展和患者肝功能的衰退而升高,且比SCr和Urea更能灵敏的反映慢性肝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  相似文献   

17.
69例肺结核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的检测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12月以来于西安市结核病医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69例,另外选择50例正常健康人群进行对照,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水平,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69例肺结核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69例肺结核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平均活性水平为4 233±653.2U/L,50例健康对照组为6 196±716.9U/L,肺结核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二者差异极显著(t=39.6,P<0.01).结论 血清胆碱酯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的肝脏实质损伤状况,为肺结核患者的实验室诊断与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ELISA法检测94例肝病患者血清中肝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与25名健康人血清对照组(55+/-45ng/L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肝病患者血清TNF-α其升高的)顺序为肝硬化组(741+/-254ng/L)>肝癌组(722+/-198ng/L)>慢性重症肝炎组(597+/-63ng/L)>大三阳组(HBsAg,HBeAg,HBcAb)阳性,576+/-63ng/L)>小三阳组(HBsAg,HBeAb, HB-cAb阳性,564+/-76ng/L),各病组间 TNF-α含量无差异;提示肝病患者血清TNF水平的检测对病情监测、预后及病变程度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涛 《系统医学》2022,(3):49-52
目的 探讨采用解磷定注射液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完成急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海门区人民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14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急诊急救措施完成治疗)和联合治疗组(采用常规急诊急救措施+解磷定注射液完成治疗),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有效率、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全身无力、恶心呕吐、头痛)总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抢救有效率(100.00%)高于常规治疗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3,P<0.05)。治疗前,联合治疗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12.25±1.35)U/L,与常规治疗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12.49±1.52)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7,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25.39±3.25)U/L高于常规治疗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16.49±2.1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00,P<0.05)。联合治疗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8.19±2.52)h、意识苏醒时...  相似文献   

20.
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酶活性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以对氧磷(paraoxon)为底物测定76例正常、26例急性肝炎、45例慢性肝炎和7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基础PON-1活性和1 mol/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PCR扩增PON1基因,Alw I酶切PCR产物,对PON1基因192位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 正常对照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PON-1基础活性水平分别为403z±145,312±83,201±114,137±99 U/ml;1 m01/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分别为673±232,509±139,335±151,233±162 U/ml.与正常对熙比较,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PON-1活性基础水平和1 mol/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肝硬化组下降最明显.肝硬化Child A,Child B和Child C组患者血清PON-1活性基础水平分别为185.5±98.6,141.6±93.6,86.7±51.2 U/ml;1mol/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分别为308.9±161.3,227.1±116.3,124.9±78.1 U/ml.Child B组比A组PON1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而Child C组又比B组PON1酶活性显著下降(P<0.01).在肝硬化Child A,Child B和Child C组患者PON1的192位R-Q多态性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PONl活性下降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相关,可反应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且PON1基因192位多态性不影响肝硬化各组的PONl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