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让护士对恙虫病有进一步的认识,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护理。方法采集1984年以来我院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统计,说明该病的临床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结果恙虫病在6~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16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发热(100%),焦痂(56%),溃疡(22%),皮疹(53%),淋巴结肿大(67%),肝肿大(53%),脾肿大(42%),除此之外,患者均有2个以上系统或脏器损害。结论恙虫病的临床特点是具备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焦痂四大临床特征外,还有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密切的病情观察,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本病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恙虫病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2000年8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60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恙虫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100%),焦痂(85%),皮疹(55%),淋巴结肿大(66.7%),外斐反应OXK>1:160(48.2%).结论:发病前野外活动史或者草地坐卧史、皮肤焦痂、局部淋巴结肿大、外斐反应(OXK)阳性等对恙虫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皮肤黏膜溃疡或焦痂、局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常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为提高对恙虫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及治愈率,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来自大理地区的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确诊为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的患者87例,男  相似文献   

4.
张禄  张宏丽  戈国亮  陈琳 《临床荟萃》2008,23(7):501-501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它是通过恙虫幼虫叮咬而传播.经典的临床表现是以叮咬部位出现焦痂或溃疡,高热、淋巴结肿大、皮疹及周围血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但是近年来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已有不少人在关注这个问题,比如恙虫病并感染中毒性肝损害r1-3]、感染中毒性肺损伤[4-5]等,已经有大量文献报道,但恙虫病并血小板减少报道很少.我们对我院各科2002年至2007年收治的恙虫病共12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有92例存在血小板减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恙虫病,亦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主要特征,表现多样,合并症多。2001年3 月-2002年10月我科共收住48例恙虫病患者,其中合并多器官损害6例,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恙虫病是因恙虫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病源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特征.由于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焦痂处于人体较隐蔽部位,常因误诊及观察不及时导致人体器官单一或多个功能损害,甚至死亡.故恙虫病的观察及护理十分重要.我院自1994年1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恙虫病患者58例,并发器官功能损害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恙虫病是受立克次体感染的恙虫幼虫叮咬人后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1 998~ 2 0 0 0年我卫生队共诊治恙虫病 32例 ,其中误诊4例 ,占 1 2 5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1 9~ 3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2~ 5天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1 2 临床表现 畏寒、发热、全身酸痛、乏力 3例 ,尿黄、食欲缺乏 1例 ;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大、压痛 3例 ,右耳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1例 ,左侧阴囊有一 3mm× 4mm焦痂 1例 ,右眼结膜充血、眉毛中段有一直径 1mm焦痂 1例 ,右肾区轻度叩击痛 1例。查血白细胞 1例轻度…  相似文献   

8.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恙虫病1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阳性率,并发症及误诊情况,药物治疗效果,寻找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对住院后确诊为恙虫病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热122例(97.6%),焦痂122例(97.6%),淋巴结肿大63例(50.4%),疲倦93例(74.4%),头痛70例(56.0%),肝功能异常121例(96.8%),误诊率69.6%.结论:发热,焦痂,淋巴结肿大可作为早期诊断依据.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详细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皮肤焦痂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免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焦痂、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合并症较多,易造成误诊。各地恙虫病的病死率不一,未用抗生素前的病死率为9%~40%。我院于1999年元月成功抢救了一例恙虫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恙虫病在本地区不属于常见传染病 ,难免误诊、漏诊。现将1997- 0 9~ 2 0 0 0 - 0 9姜虫病患者误诊、误治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8例 ,女 12例。年龄 1.5~ 77岁 ,平均 44 .5 3岁±13.2 2岁。本组均有恙虫病的特征性表现 ,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焦痂可见于腋下、窝、颈部、阴部、足背部、胸部、腹部 [1 ] 。全身淋巴结肿大 ,尤其是焦痂附近的淋巴结肿大明显。肝损害 AL T升高 2 0例 (6 7% ) ,肾损害尿蛋白 18例 (6 0 % ) ,BUN升高 3例 (8% ) ,血糖升高 3例 (8% ) ,心肌损害心律失常2例 (5 .5 % ) ,(房颤 1例 ,室早…  相似文献   

12.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自然病程较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有并发症者预后较差。由于本  相似文献   

13.
沂蒙山区秋冬季型恙虫病236例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均利  王玉琴 《疾病监测》1995,10(9):282-286
1986~1989年,每年秋冬季节,山东沂蒙山区有恙虫病发生,作者对236例恙虫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所有病例均发热38℃~41℃之间,皮疹199例(84.3%),淋巴结肿大204例(86.4%),出现溃疡或焦痂167例(70.8%)。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溃疡或焦痂四种主要症状同时出现者150例(63.6%)。半数病例白细胞增加,最高达19.8×109/L,最低2.78×109/L。14份病人血液做酶标检测均阳性,最高滴度IgG1:5120,IgM1:20480;12份病人血液做免疫荧光阳性11份;并从病人血液、黑线姬鼠,小盾纤恙螨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属Gilliam血清型。  相似文献   

14.
王建湘  曾传生  向吉富 《临床荟萃》2003,18(18):1050-1051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焦痂 (或溃疡 )、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特征[1] 。国内对恙虫病的流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2 ] 。对临床表现进行的分析表明 ,其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3 ] 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4] 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对 1984~2 0 0 0年本院收治的小儿恙虫病 5 2例进行分析 ,首次探讨湘西地区小儿恙虫病的流行及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 5 2例 ,男 33例、女 19例 ,年龄 2~ 14岁 ,学龄前儿童 7例 ,余为学生 ,发病前均有草丛坐卧、休息、玩耍史 ,就诊前发病天…  相似文献   

15.
恙虫病并发肝损害6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永明  吕焕昌 《临床荟萃》2000,15(11):493-493
恙虫病是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国内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各省市。本病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临床表现。但近年来发现,该病常可引起多系统脏器功能损害[1,2],而有关肝损害的临床报道较少,现将恙虫病并发肝损害6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1980年6月至1998年6月期间恙虫病住院患者168例,其中并发肝损害61例,占同期恙虫病的35.12%,男54例,女7例;年龄3~66岁,平均年龄39.4岁,均来自农村,本组患者发病前1~3周均有野外草丛接触史。1.2 诊断标准 1发病前1~3周有野外草丛接…  相似文献   

16.
恙虫病并发中毒性肝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特征。近年来发现该疾病并发症较多,但有关并发中毒性肝炎的护理报道较少,对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20例恙虫病并发中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疾病。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该病多发地。以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以及外周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等为临床特征,严重感染者,表现为多  相似文献   

18.
许伍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364-2364
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临床主要特征是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1].如伴有其他并发症,则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误诊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恙虫病好发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其临床特征呈复杂化多样化趋势 ,易并发多系统、多器官功能损害。现将我院 1991-0 1~ 2 0 0 1- 0 7收治的 2 97例恙虫病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恙虫病 2 97例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 6 1例 ,男 34例 ,女 2 7例 ;年龄 2~ 6 9岁 ,平均 37.3岁± 18.4岁 ;四季均可发病 ,以 6~ 9月高发。恙虫病的诊断标准 :1有野外草地接触史 ;2发热伴特征性溃疡和焦痂 ;3淋巴结肿大、皮疹 ;4外斐氏试验 1∶16 0以上。具有以上 3项并且试验性治疗有效可诊断 [1 ] 。多器官功能损害至少两个重要器官以上。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乏…  相似文献   

20.
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8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县 198 9年 7月首次发现临床恙虫病[1] ,1991年 7月~1999年 11月共收治恙虫病 92例 ,其中合并多脏器损害 82例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5 2例 ,女 40例 ,其中成人 86例 ,小儿 6例 ,年龄 6~ 72 (平均 47.4)岁 ,发病季节每年 5~ 11月 ,7~ 9月为高峰。1.2 诊断标准  ( 1)有野外作业或接触草地史 ;( 2 )具有发热、皮疹、局部淋巴结肿大、焦痂、溃疡 (其中二种以上 ) ;( 3 )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阳性且随病程效价逐渐升高 ,和 /或特异性间接免疫萤光抗体阳性 ;( 4 )氯霉素或氧氟沙星治疗迅速有效。1.3 多脏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