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年患者低钾性麻痹是门急诊中常见的临床情况。现就我科2007-07-2010-06诊治的17例青年低钾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总结分析,探讨低钾性麻痹的原因及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2.
49例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生原因,以提高对此类疾病护理的重视,为临床护理奠定基础.方法 采集5年49例住院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患者回顾性资料,总结分析发病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9例甲亢合并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低钾症状好转带药出院.结论 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护理上要重视评估,注重原发病的积极治疗,帮助患者寻找原因,积极预防,可以减少其发病率,提高患者工作、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 男,17岁。因反复发作四肢无力13a,加重3a于2005-10入我院。13a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四肢无力,无晨轻暮重,无呼吸困难,无心慌、手抖及肌痛。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服用“钾制剂”后缓解。院外诊断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未以特殊处理。每年发作数次,发作间期活动如常,血清钾含量正常。  相似文献   

4.
对以低钾麻痹为首发表现的干燥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女,19岁。因反复四肢乏力1 a余,再发1 d入院。2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就诊当地医院,查血钾低,诊断低钾麻痹,口服氯化钾溶液补钾后症状好转,此后症状易反复发,口服氯化钾后症状可缓解。曾查甲状腺功能5项及甲状腺彩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莞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发生原因及特征,提出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78例,总结分析发病原因及特征。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以新莞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多发于青壮年为,与来莞时间、劳动强度、生活习惯、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基础疾病有密切联系。经积极治疗及护理,78例患者低钾症状缓解,肌力恢复正常。仅3例患者在补钾过程中出现反跳性高血钾,经使用胰岛素、利尿、补液处理后血钾浓度恢复正常。结论:对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要注重原发病的积极治疗,加强对新莞人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工作生活质量,减少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发生或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进一步认识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34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男性高发,散发多见,四肢腱反射变化显著,心电图改变明显。结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正确诊断是关键,治疗及时与否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继发性周期性麻痹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潮标  方懿珊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1003-1004
目的:探讨继发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其诊疗措施。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35例继发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原发病确诊为甲亢24例,肾小管性酸中毒5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例,药物所致2例;确诊后先以口服钾剂为主缓解症状,再重点对因处理,绝大部分病例停止发作,小部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继发性周期性麻痹早期往往被误诊为周期性麻痹而仅作对症处理,使病情反复甚至进行性加重;只有早期发现并治疗原发病,症状才有望消除或减轻。  相似文献   

8.
甲亢性周期麻痹2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TP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3例TPP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TPP占同期住院甲亢患者的6.2%,男女比例22∶1,21-4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肌无力发作时23例血钾均低于正常。结论:TPP以肌无力伴低钾血症为其临床特点,及早诊治是关键。TPP患者的治疗应在补钾的同时加用抗甲状腺药物,可减少复发。对重度TPP进行心电监护、补钾、抗心律失常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由于血清中钾离于浓度低于正常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骨骼肌松驰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我科于1996年8月收治1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患者,通过给予补钾对症治疗护理,患者住院半月后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29岁。因间断性全身瘫软4年再发加重2天,门诊以"周期性麻痹(低钾性)"收入院。曾于1991年因腹泻加劳累后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感全身瘫软无力、心慌、头晕,经给予补钾对症治疗,上述症状好转。于1992年至1994年又多次反复发作,查血钾为3.Omol/I。,伴口渴、多饮、尿…  相似文献   

10.
甲亢并周期性麻痹31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琼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956-4956
目的分析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31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分析,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31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甲亢控制,低钾纠正,周期性麻痹治愈率达100%。结论护理干预使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建立了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1.
甲亢伴周期性麻痹发作的临床特点与代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亢伴周期性麻痹的临床与代谢特点。方法 分析 38例甲亢并周期性麻痹发作的临床特征 ,同时检测患者的血钾、血糖、血磷、血镁、醛固酮及胰岛素水平。结果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 ,部分患者甲亢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缺如 ,瘫痪下肢比上肢重 ,多有瘫痪肢体肌肉胀痛感 ,瘫痪肢体腱反射亢进或正常 ,出现低钾血症、低磷酸盐血症、低镁血症、血浆醛固酮升高、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升高。结论 周期性麻痹继发于甲亢的高比例应引起重视 ,治疗的关键在于补钾和甲亢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补钾治疗使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尽快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方法:护士正确指导监督患者定时定量服用10%氯化钾溶液,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相关知识讲解取得患者信任,积极配合治疗。结果:急诊科2007-01/2007-07共收治低血钾周期性瘫痪患者20人均为男性年龄在18~48岁之间,通过急诊治疗在5~6h之间有18人效果理想,恢复肢体运动功能,2人肢体麻痹症状较重收入病房继续观察治疗。结论:正确的心理护理可以促进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对原发干燥综合征(SS)继发肾小管酸中毒(RTA)伴低钾性麻痹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43岁。因双下肢乏力1周加重1 d入院。患者于2010-09-02因发热、咳嗽、喷嚏、流涕、全身酸楚乏力在某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治疗4 d,发热、咳嗽、喷嚏、流涕消除,全身乏力稍减。至2010-09-10晚,上楼时突感乏力加重,右踝稍有扭伤  相似文献   

14.
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松驰性瘫痪为特征的疾病,以低钾性多见,个别发作严重者可造成呼吸肌麻痹或心律失常而威胁生命。现将我院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补钾治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病因,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3—2019年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97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诱因、总结护理经验。结果97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中,性别以男性为主;发作季节以夏季为主;麻痹部位以四肢为主。51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有明显诱因,占52.58%,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导致21例,运动导致9例,饮料导致21例。42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为甲亢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占43.30%。经补钾治疗、健康教育等措施后,所有患者均救治成功。结论临床应重视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护理评估、治疗中护理及康复后护理,使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病人的发病诱因分析及观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52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病人发病诱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发现其发病诱因与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劳累、合并甲亢等多方面的因素相关。护理上加强补钾的观察,注意血清钾的监测,为治疗及护理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加强卫生宣教,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合并症,是预防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0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资料。结果:发作时均有低钾血症;经补钾肢体瘫痪均在1-24 h缓解;甲亢控制后,随访1 a未有再发者。结论:甲亢并周期性麻痹多发于男性青壮年,补钾可迅速改善症状,抗甲状腺治疗是控制甲亢周期性麻痹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 周期性麻痹是以周期性发作的迟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为多见。该型患者发病较急,病情较重,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而补钾是主要治疗措施。本文对我科自1994年10月~1997年2月收治的20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补钾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松弛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以低血钾型最多见,发病多见于青壮年。我科对31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人仔细观察护理,无1例死亡。现将补钾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49岁,因反复头晕6年,反复四肢乏力4年,加重3天入院。6年前因头晕在外院及我院诊断为高血压病,服心痛定等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4年前反复发作四肢乏力、麻木,曾先后4次住本院,查血钾低,2.9~3.3mmol/L,血压150/90mmHg左右,诊断高血压病,周期性麻痹(低钾型),经补钾治疗2~3天,症状消失。3天前头晕及四肢乏力加重入院,查体:BP160/100mmHg,双上肢肌力Ⅲ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