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黛力新治疗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符合条件患者66例人组,并随机分两组,均主要采用诺和锐30降糖治疗,治疗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l片,每早、每午各1次口服,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DS、SAS评分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素控制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以及黛力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抑郁焦虑症状明显有改善、血糖控制更好、血糖达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且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黛力新治疗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可以更好得控制血糖,改善情绪异常,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调整胰岛素量的时间,治疗效果更快更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
非糖尿病重症病人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护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750例实施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病人的护理策略。认为成立血糖控制治疗小组,进行严格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正确的血糖监测方法和间隔时间,正确地使用胰岛素,准确记录血糖及胰岛素用量,是成功实施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两种注射法治疗糖尿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疗效与护理。方法将83例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II组42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MSII组41例,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疗效、治疗达标时间、低血糖及黎明现象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II治疗更符合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能更快、更有效、更安全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危重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后的疗效。方法:58例危重病伴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IT组)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对照组(CT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在9.0-11.9mmol/L。结果:IT组中患者使用胰岛素天数、抗生素天数、住ICU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CT组。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危重患者血糖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初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联合体育锻练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联合体育锻练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行糖尿病宣教,应用胰岛素治疗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早期胰岛素联合体育锻炼的空腹和餐后1 h,2 h血糖控制更好。结论:应用早期胰岛素联合体育锻炼治疗2型糖尿病可迅速控制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无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短期持续胰岛素静脉注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 6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持续胰岛素静脉注射组32例、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治疗组32例,治疗3 d,评估治疗前后血糖控制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静脉注射组血糖下降明显,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持续胰岛素静脉注射可以短期内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或CS)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达到血糖控制所用的胰岛素用量及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方法:将40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CS组(200例)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组(200例),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血糖控制时间(d)、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的次数。统计资料用-x±s表示,并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CS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少于MS组(P<0.01)。结论:CS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诊危重症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危重症患者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根据血糖水平不同予以不同的胰岛素输入速度。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患者的ICU住院天数及病死率等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血糖水平不同予以不同的胰岛素输入速度,不仅可有效控制高血糖,而且还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46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与对照组(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随访8周。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口服降糖药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可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以甘精胰岛素为基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以甘精胰岛素为基础治疗方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以甘精胰岛素为基础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等的变化.结果 使用以甘精胰岛素为基础治疗方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12周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甘精胰岛素能更好地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殷晓洁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2):2274-2275
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是控制血糖、治疗达标的有效手段。但低血糖是一个主要障碍。如何治疗达标,又没有低血糖担忧,即“安全达标”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一大难题。作者等比较甘精胰岛素与NPH重组人胰岛素二者之间出现低血糖的机率,以选择一种更为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李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247-524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和血脂控制的疗效。方法对新疆自治区职业病医院门诊和住院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原使用磺脲类或格列奈类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良患者改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前后自身对照血糖,血脂控制疗效评价。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血糖,血脂控制优于使用磺脲类或格列奈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长秀霖加阿卡波糖治疗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本院60例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效果欠佳的T2DM患者改用睡前长秀霖加餐时阿卡波糖治疗.记录调整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体重指数(BMI),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FBG,2hPG,HBA1C,胰岛素剂量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长秀霖加阿卡波糖低血糖发生率低,并无夜间低血糖事件.[结论]长秀霖加阿卡波糖治疗门冬胰岛素30控制血糖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罗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688-568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沙坪坝妇幼保健院37例GDM孕妇采用饮食加运动疗法及胰岛素治疗的疗效。结果 37例GDM孕期血糖控制满意,孕妇及围产儿预后明显改善。结论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及时胰岛素治疗,能预防和控制GDM,能有效防治和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原有口服降糖药,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的可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能有效的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早期胰岛素配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2839-2839
目的:观察早期胰岛素配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二甲双胍肠溶片46例,一组应用二甲双胍肠溶片联合胰岛素46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早期胰岛素干预组较二甲双胍组FPG、2hPG、HbAlC血糖控制更好。结论:早期胰岛素干预更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低抗。  相似文献   

17.
预混胰岛素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35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预混胰岛素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精氨酸刺激试验时的急性胰岛素及C肽反应、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预混胰岛素治疗后,FPG、2hPG、血脂、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精氨酸刺激试验时的急性胰岛素及C肽反应、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T2DM患者12周的预混胰岛素治疗能有效降低血糖,且具有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如何在骨科围手术期平稳有效控制血糖。方法:选2型糖尿病患者88例分为2组,即胰岛素泵组(CSⅡ组)及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 SⅡ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糖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能有效控制高血糖,而胰岛素泵组较胰岛素皮下注射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手术风险,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文静 《临床护理杂志》2005,4(5):45-46,57
胰岛素泵(CSII)是一种内装短效胰岛素,(胰岛素是人体内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同时降低血糖。胰岛素治疗是保证良好血糖控制的前题)。用以模拟胰岛B细胞生理功能,给患者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微电脑动力装置,用24h不同的基础率和餐前量的方式,给予患者动态补充胰岛素,模仿了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就像一个简单的“人工胰腺”,从而达到胰岛素治疗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8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89例,行糖尿病知识宣教,给予饮食及运动指导,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后3个月观察BMI、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胰功、血脂及心电图情况。结果:血糖达标时间2~10 d,3个月后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比较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血脂、心电图异常改善,BMI、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无严重低血糖事件。结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能迅速控制高血糖,去除糖毒性和脂毒性,保护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是安全有效的基本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