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韦珍 《北方药学》2013,(5):97-97
目的:通过对11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妊娠的观察和结果分析,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12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112例中有15例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6周者,其中有4例新生儿死亡均发生在孕34周前。结论:对28~34周的孕者在胎膜早破过程中进行治疗,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其孕周到34周以上,及时进行保胎,从而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病原因、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对64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周分2组进行比较.结果64例中原因明确的首位因素是阴道炎;不同孕周两组剖宫产率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孕周两组早产对母亲影响无明显差异;孕28~34周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7周者(P<0.01),4例新生儿死亡均发生于孕34周前.结论定期产检,注意下生殖道感染的筛查及治疗.对于孕28~34周者在胎膜早破时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以上,同时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促胎肺成熟,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的易发因素、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8l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7.7%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4 6周PPROM新生儿发病率明显高于孕35~36 6周者.结论 对于孕28-34 6周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27-3728
目的:观察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相关因素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86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8%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存在危险因素。孕28—34周与34^+1-37周比较,而孕28-34周的新生儿死亡率和不良预后事件明显高于34^+1-37周者。结论:对于不同孕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患者需采取不同应对方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方法对109例早产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58.72%早产胎膜早破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4周与孕34~37周间,早产胎膜早破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孕28~34周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比明显高于孕34~37周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孕28~34周早产胎膜早破,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能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不同孕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1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分为二组,28~33+6周及34~36+6周二组,比较二组分娩方式及对母儿影响。结果二组剖宫产率及手术助产率无明显差异,孕28~33+6周组新生儿患病率52.38%,34~36+6周组新生儿患病率18.18%,4例新生儿死亡均在发生在孕28-33+6周,孕28~33+6周组新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孕34-36+6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34周早产胎膜早破应采取干预措施,延长孕周,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20例妊娠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者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及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120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者,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与孕周的关系及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结果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孕35~36^-6周组与孕28~34^-6周组比较,其Apgar评分较高,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均较低,两组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宜于孕34周后经阴道终止妊娠为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胎膜早破并发早产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12月68例胎膜早破并发早产的临床资料。结果孕28~34+6周与孕35~36+6周分娩方式比较阴道分娩率高于剖宫产率,孕28~34+6周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发病率明显>孕35~36+6周(P<0.05)。结论积极防治未足月胎膜早破,尽量延长孕周至35周以上,加强早产护理,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早产胎膜早破1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圣英 《安徽医药》2005,9(6):453-454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早产胎膜早破的病例141例.结果74.47%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比较孕28~34 6周与孕35~36 6周的PPROM,发现其分娩方式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新生儿体重、从破膜到分娩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孕28~34 6周PPROM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5~36 6周者.结论对于孕28~34 6周者宜采用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黎衬开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138-138,141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168例确诊为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4例胎膜早破中以流产引产史、感染及胎位不正多见。孕28~34+6周与孕35~36+6周胎膜早破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发病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应进一步重视对胎膜早破的病因,孕前常规妇检,避免多次人工流产和引产,掌握胎膜早破的妊娠相关因素及处理方式,一旦有难产发生,应及时处理,以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好发因素、处理与妊娠结局。方法对10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好发因素、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90.2%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存在好发因素。〈34孕周者围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34孕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2,P〈0.05)。〈34孕周者新生儿窒息率高于近足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P〈0.05)。结论积极预防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对不同孕周的患者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妊娠结局。方法对收治的121例早产胎膜早破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3.2%;胎膜早破相关因素中,流产、引产史构成比最高,为51.2%;28~34+5周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率;35~36+6周阴道分娩率低于剖宫产率。胎膜早破的患者,其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随孕周增加而增加,死亡及窒息的比例随孕周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对于孕28~34+5周早产胎膜早破者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5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早产并胎膜早破正确的处理方法,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218例早产并胎膜早破病例从发病的原因、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感染、臀位、多胎、既往不良孕育史、性交等为早产并胎膜早破的主要病因;妊娠28~34周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妊娠34^+~37周者。结论应重视产前检查及保健,积极预防早产并胎膜早碱对于妊娠28~34周早产并胎膜早破的病例进行预防感染、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的期待治疗,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可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到2008年6月168例确诊为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4例胎膜早破中以流产引产史、感染及胎位不正多见。孕28~34+6周与孕35~36+6周胎膜早破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发病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应进一步重视对胎膜早破的病因,孕前常规妇检,避免多次人流和引产,掌握胎膜早破的妊娠相关因素及处理方式,一旦有难产发生,应及时处理,以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方法 对57例早产胎膜早破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28~33 6周与孕34~36 6周分娩方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孕34周前胎膜早破者宜积极治疗,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如无感染征象尽可能保胎至34周后终止妊娠为宜.  相似文献   

16.
早产胎膜早破期待疗法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 re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期待疗法的效果。方法对49例孕28~37周胎膜早破孕妇的治疗和母婴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34周以下破膜后超过24h分娩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孕34周后围产儿死亡率也明显下降。结论对于孕28~34周PPROM宜采用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适时分娩,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119例28~36周之间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按孕周分为2组,即孕28~34 6周和35~36 6周,就其孕周与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P>0.05)。此外,亦将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各种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时,选择何种分娩方式对母婴有利,应结合临床实际综合考虑,这个就充分体现医疗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方法对86例早产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主要诱因为胎位异常及双胎等因素造成宫腔内压力改变。孕28~34周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比明显高于孕34~37周。结论对于孕28~34周早产胎膜早破患者,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及方式,能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尚秧红  韩克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47-3248
目的探讨早产的诱因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在南京市鼓楼医院住院的139例早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17%早产由于胎膜早破,孕28~〈35周者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35~36周。结论早产与胎膜早破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关,孕28~34+6周采用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邹利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35-1936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发生原因、防治方法,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98例胎膜早破早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8%的胎膜早破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4周胎膜早破的新生儿窒息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孕35~36周者。结论:重视孕前、孕期检查是预防胎膜早破的主要措施,恰当处理胎膜早破,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能有效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