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前方牵引器对替牙(牙合)期骨性反(牙合)的疗效.方法 对36例替牙(牙合)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患者进行前方牵引器治疗,对治疗前后模型、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进行对比.结果 矫治后覆盖显著增大,颌骨及牙齿在矢状方向均发生变化,软组织有改善.结论 前方牵引器是治疗替牙(牙合)期骨性反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牙外科正畸术对单纯的前牙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对22例成人患者通过牙外科手术,使之成为多个牙骨块重新排列整齐.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较为满意的覆(牙合)、覆盖、咬(牙合)关系,其中2例出现牙髓坏死,经RCT治疗后未对疗效产生影响.结论外科正畸术对单纯前牙错畸形能够快速矫正且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全口无牙颌患者在记录正中(牙合)位关系时的咬合阻力与错(牙合)的关系.方法将60例全口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以常规方法的消阻力咬合与非消阻力咬合为每位患者制作一付总义齿,进行疗效的观察.结果实验组总义齿的颌位关系准确率,基托稳定性和患者的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咬合阻力过大是错(牙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老年人内倾性深覆颌伴牙列缺失患者采用可摘式(牙合)垫进行(牙合)重建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6内倾性深覆颌患者采用可摘式(牙合)垫进行(牙合)重建,戴用3个月后,患者感觉良好,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再行永久性修复,并做3个月、一年、五年追踪调查.结果 有效率为86.1%、88.82%、91.66%,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采用可摘式(牙合)垫进行(牙合)重建后待效果稳定再行永久修复能有效缓解颞下颌关节症状,提高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Dyract复合体与银汞合金修复磨牙(牙合)面龋洞的疗效.方法 对125例324颗磨牙(牙合)面龋洞分成两组,复合体组充填174颗牙,银汞合金组充填150颗牙.结果 经过2年的临床跟踪观察,复合体组成功率为92.55%,银汞合金组成功率为78.83%,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Dyract复合体粘固性强,对牙髓刺激性小,是目前修复磨牙牙A面龋洞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调查乳牙反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临床应用排齐辅弓合并双颌"2*4"技术配合3类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及对面型的影响.方法 选择12例替牙期牙反(牙合)病例,采用"2*4"技术配合3类颌间牵引对术前及术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对比和总结.结果 12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病例均取得满意的矫治效果,术前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排齐辅弓配合双颌"2*4"技术配合3类牵引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提供了一种快捷实用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和单独应用交互牵引法矫治第二磨牙正锁胎的疗效.方法 应用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治疗第二磨牙的正锁(牙合)12例,单独应用交互牵引法治疗18例,观察两组治疗所需时间.结果 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解除锁(牙合)时间和治愈时间分别为25.1±3.6 d和47.8±4.0 d,明显少于单独应用交互牵引法所需时间(分别为42.4±6.1 d和91.3±10.9 d),经统计学分析存在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 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能缩短锁(牙合)治疗的疗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牙弓形态。方法 :采用三维测量仪精密测量正常牙合及 4组不同类型错牙合(ClassⅠ双颌前突、ClassⅡ1、ClassⅡ2 、ClassⅢ )的原始模型 ,圆锥曲线模拟其牙弓形态。结果 :不同类型错牙合牙弓形态的差异有显著性 ,甚至某些分组的上下颌之间牙弓形态的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 :临床上弯制弓丝时采用单一的标准牙弓形态是不完全科学的 ,应考虑错牙合的不同类型及其矫治前不同的牙弓形态以防止畸形复发。  相似文献   

13.
数字X线牙片诊断下050701.gif (84 bytes)第一磨牙牙根纵裂的离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医学》2005,26(7):704-705
目的利用离体牙评价X线片在下(牙合)第一磨牙牙根纵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平行投照对18颗下(牙合)第一磨体牙拍摄不同角度数字X线片,4名观察者独立评价X线片,计算各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选取一致性最好的2名观察者的结果纳入最后评价.结果同时观察5张X线片比单独观察0°X线片的一致性好,X线片诊断下(牙合)第一磨牙牙根纵裂敏感度和特异度好(Sen=77.8%,Spe=88.9%).结论数字X线片能为下(牙合)第一磨牙牙根纵裂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牵引上颌骨向前移动,矫治25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结果 所有患儿前牙反(牙合)解除,磨牙关系中性,面形得到明显改善.疗程5~9个月,平均7.6个月.颌骨矢状方向A点明显前移,SNA角增大,ANB角增大,上颌骨明显前移,上颌骨长度增加.下颌稍有顺时针旋转.提示上颌前方牵引是矫治儿童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