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乳头状瘤病毒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IP)发病及其恶变的关系,研究选取组织病理确认为IP(36例)和IP癌变(16例)的石蜡包埋标本,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对标本进行HPV相关DNA序列扩增。结果显示:36例IP组织有21例(58.3%)为HPV阳性;16例IP癌变组织中有11例(68.8%)阳性。经统计学处理,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HPV感染在IP的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伴鼻息肉的临床特征。方法:分别对12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伴鼻息肉患者的肿瘤外露部、深部、基底部及窦腔处进行多点取材,并对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其临床特点及相关性。结果:内翻性乳头状瘤多位于瘤体的深部及基底部,而息肉组织多位于瘤体的表面。结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伴鼻息肉可能是因内翻性乳头状瘤表面上皮组织长期受炎性刺激而局部形成息肉样变的结果,因此对单侧鼻息肉,应警惕深部肿瘤性疾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为鼻侧切开术。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现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我们对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50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我科於1978年至1993年收治15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均曾在本院或外院误诊为鼻息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11例,女4例。发病年龄48~62岁。左鼻腔4例,右鼻腔6例。病程最短为1年6个月,最长20年。病史表现为不同程度鼻塞及流粘脓涕,1例涕中带血。检查鼻腔均可见灰白色或紫红色息肉样新生物,有的表面欠光滑,呈颗粒状,触之易出血。1例X线显示右眼眶内侧壁骨质破坏。全部病例均有“鼻息肉”手术史2~5次,其中1例曾取右鼻腔部分新生物活检,病理报告为鼻息肉。后因“鼻息肉”术后复发频繁,乃将鼻腔手术标本全部送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发病及恶变的关系。方法:将57例NIP患者分为不伴恶变组(45例)和伴恶变组(12例),应用PCR技术,检测其HPV6、11、16、18等4个型别的HPV-DNA,同时以30例鼻息肉患者为对照组。结果:57例NIP患者HPV-DNA总阳性率为64.9%(37/57)。不伴恶变组HPV-DNA阳性率为60%(27/45),均为单一的低危型HPV11型感染;伴恶变组HPV-DNA阳性率为83.3%(10/12),以检出HPV16、18型DNA为主,其中5例为双重感染(4例为HPV16、18型,1例为HPV11、16型),4例为单一型HPV16型感染,1例为单一型HPV11型感染。而30例鼻息肉患者均未检出HPV-DNA。结论:HPV在NIP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而高危型HPV16、18型与NIP恶变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3例经病理和临床诊断的NIP病例.根据Krouse分级将病变分为4级:Ⅰ级13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1例.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及鼻寞CT冠状状+轴位(平扫+增强)或MRI扫描.15例单纯行经鼻内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IP)发生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HPV57在I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经病理确诊的IP病变组织石蜡包埋标本60个,分别采用HPVL1通用引物MY09/11和HPV57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多聚酶链反应(PCR),对标本的HPV相关DNA序列扩增,计算其阳性率;另取10个慢性鼻窦炎病变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HPVL1通用引物MY09/11及HPV57型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60个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标本经HPVL1通用引物MY09/11扩增后,均为阴性。经HPV57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后有47个(78.3%)为阳性。10个慢性鼻窦炎标本DNA模板均未能扩增出DNA片断。结论:HPV57型感染可能在IP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科2000年6月~2004年6月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IP)1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8例病人中,男17例,女1例;年龄43~67岁,病程5~8年。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11例,左侧7例,18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头痛、鼻塞,5例出现嗅觉障碍。按Krouse的方法[1]将肿瘤分为4级,即Ⅰ级(5例):病变只限于鼻腔;Ⅱ级(9例):病变限于筛窦、上颌窦内侧上部;Ⅲ级(4例):病变累及上颌窦外侧或下部或侵入额窦或蝶窦;Ⅳ级(本组无):病变侵犯鼻或鼻窦外结构。高分辨螺旋CT冠状扫描所有病人鼻腔外侧壁破坏,筛窦、…  相似文献   

9.
鼻内窥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 2 9例中 ,采用鼻内窥镜手术者 15例 (鼻内窥镜组 ) ,经鼻侧切开手术者 14例 (鼻侧切开组 ) ,并将两种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 1.8年。并发症 :鼻内窥镜组 (1例 )明显低于鼻侧切开组 (5例 ) ,P <0 .0 1;住院时间 :鼻内窥镜组 (13.1d)明显短于鼻侧切开组 (2 0 .4d) ,P <0 .0 1;术中出血量 (Ⅰ~Ⅱ级 ) :鼻内窥镜组 (175ml)亦明显少于鼻侧切开组 (5 2 5ml) ,P <0 .0 1。结论 :鼻内窥镜术是治疗Ⅰ~Ⅱ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一种较好的方法 ,其主要优点是避免了面部切口 ;对Ⅲ~Ⅳ级病例 ,使用鼻内窥镜术应持谨慎态度 ,鼻侧切开术仍不失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下切除内翻性乳头状瘤:最新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IP)是具有恶变倾向的良性肿瘤 ,多起源于鼻腔外侧壁 ,常向上颌窦和前、后组筛窦扩展 ,并有局部侵袭性 ,可导致骨质吸收 ,侵犯眶内、颅底及邻近鼻窦。根据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 ,其复发率介于 0 %~ 70 % ,常规鼻内筛窦切除和息肉切除术复发率最高 ,扩大 Caldwell- L uc手术使复发率有所降低 ,大多数学者采取包括鼻侧切开和内份上颌骨切除术的扩大鼻外进路。鼻内窥镜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和放大作用 ,术野暴露好 ,可窥及额隐窝、蝶窦和上颌窦腔 ,而电动切割器和带吸引头的电钻 ,使术者能更精确地切除病变。近年来 ,有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微创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2004年6月在我院行鼻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纯鼻内镜下鼻内肿瘤切除术16例,鼻内镜上颌窦前壁(Caldwell-Luc术式)联合径路4例。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内翻性乳头状瘤区域性癌变予放射治疗。结果 随访12~54个月,3例术后1~2个月清理期间发现术腔有瘤样增生组织,经再次处理2个月后术腔上皮化。1例区域性癌变患者于术后27个月复发。其余未见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可用于Ⅰ~Ⅱ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外科治疗,Ⅲ期病变可选择联合径路,肿瘤已侵犯至鼻外的Ⅳ期病变不适宜手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发性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二次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复发性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包括复发并恶变7例。鼻内镜下手术28例,泪前隐窝入路9例,上颌窦内侧壁切除入路13例,扩大上颌窦内侧壁切除入路6例,上颌骨切除术4例。总结疗效,分析其手术治疗策略。结果术后随访13~39个月,治愈29例;复发3例,其中2例经再次手术治愈;死亡1例。结论对于本病,应根据病变侵犯范围合理选择二次手术的手术入路及手术范围,以彻底切除病灶。内镜下多种手术入路可达切除肿瘤目的,可以避免鼻外辅助切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56例,采用鼻内镜或鼻内镜联合Caldwell-Luc手术治疗,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56例患者术后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年,6例病变复发,2例术腔存在炎性肉芽组织,48例痊愈,治愈率85.7%。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有效手段。应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术式,术后宜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妥当处理局部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别检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ed papilloma,IP)、内翻性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IP with dysplasia,ID)和内翻性乳头状瘤伴恶变组织(IP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中的增殖细胞核抗原、bcl-2和p53表达活性,探讨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内翻性乳头状瘤3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1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5例,取活检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bcl-2和p53的表达活性,分析其病理意义。结果内翻性乳头状瘤、内翻性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组织p53表达分别为0%、40.0%,PCNA的表达分别为25.81%、60.0%,bcl-2的表达分别为29.03%、70.0%。二者差异的组间比较以及内翻性乳头状瘤与SCC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内翻性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与SCC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恶变,可能是其细胞增殖活性升高与凋亡活性抑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989年1月~2004年12月间本科收治的3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除1例失访,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5年.结果有18例患者经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术后复发率为27.8%.鼻内镜下手术20例(包括3例癌变患者),除1例侵及颞骨未行根治性手术,其他病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有其优势.对于较为局限的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的病例,仍可考虑内镜手术.  相似文献   

16.
3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下切除术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3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于鼻内镜下(或结合下鼻道开窗及犬齿窝穿刺术)行肿瘤切除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38例患者中,术后仅有4例出现局部复发,再次鼻内镜下局部清理后治愈。本术式可用于大多数比较局限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切除,具有损伤小,不遗留面部瘢痕的优点。结论对经严格选择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鼻内镜下可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其范围,能够最大程度的完整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7.
不同术式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鼻侧切开术、改良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及鼻内进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62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术后随访半年~11年,各组患者症状均消失或减轻.鼻侧切开术36例中复发8例(22.2%),改良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18例中,复发2例(11.1%),鼻内进路联合鼻内镜手术8例中复发1例(12.5%).复发者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改良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可靠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S: A diagnosis of inverted papilloma in apparently normal bilateral polyps is a possible albeit rare event. The frequency of this diagnosis varies between 0.00% and 0.92%. There are no studies evaluating whether this possibility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patients operated for recurrence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undergoing first surgery.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frequency of inverted papilloma in a series of histologic specimens obtained from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for recurrent nasal polyposis. METHODS: The authors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chart and pathologic review of data from 1887 surgical interventions for removal of unremarkable bilateral nasal polyps. Frequency of inverted papilloma was assessed. RESULTS: Five cases of inverted papilloma were identified. The incidence of this diagnosis was thus 0.2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08-0.62%). Age, gender, and number of recurrences did not influence the frequency of this diagnosis. CONCLUSIONS: The occurrence of inverted papilloma in unremarkable recurrent cases of nasal polyps is rare. This rate is similar to the one observed in patients undergoing first surgery.  相似文献   

19.
双进路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疗法。方法 对25例单侧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进行鼻内窥镜和柯-陆氏双进路手术,除去病变。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1.5年,复发3例,复发率12.0%。结论 该方法融合了鼻内窥镜及柯-陆氏手术的长处,可彻底清除鼻腔、筛窦及上颌窦的肿瘤,降低了该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以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起源为主要依据的临床分期,用以指导手术和评价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NIP手术病例。男37例,女18例,男女比例为2∶1,27~78岁。右侧23例,左侧32例,未发现双侧发病者。11例有NIP手术史。25例术前病理检查证实为NIP,按照kamel分期,其中Ⅰ型30例、Ⅱ型25例。 结果 Ⅰ型NIP行鼻内镜下局部切除术(30例),Ⅱ型NIP行鼻内镜下局部切除术(4例)、鼻内镜下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11例)、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10例)。复发率:Ⅰ型复发率为6.7%(2/30),Ⅱ型复发率为16.0%(4/25),总复发率为10.9%(6/55)。和检索资料相比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IPⅠ型手术采取鼻内窥镜下局部切除术,Ⅱ型采取鼻内镜下上颌窦内壁切除术或经唇龈沟切口上颌窦前壁开窗结合经鼻内镜手术(双径路手术)。术后复发率和报道资料复发率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这种基于疾病来源新的Kamel方法临床分型对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并且经鼻内镜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和传统方法相比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