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Ⅱ型糖尿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血管病变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据报道血小板活化可能在其中起关键作用。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 ,FCM )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阳性率 ,以探讨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者 2 0例 ,平均年龄 (5 4 .6 2± 10 .80 )岁。糖尿病组 6 4例 ,均符合 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平均年龄 (5 7.30± 12 .2 4 )岁。病例中无合并血管病变者 2 1例 ,平均年龄 (5 2 .12±11.34)岁 ,合并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IX/V复合物及其组分GPIbα的表达。方法将51例T2DM患者分为控制良好组(WCP组)和控制不良组(PCP组),并根据有无血管病变分为伴血管病变组(VD组)和不伴血管病变组(NVD组)。同时选取23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检测受试者的生化指标、血小板GPIb/IX/V复合物和GPIbα的表达,并采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结果(1)PCP组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NC组、WCP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WCP组和PCP组的空腹胰岛素(FINS)、BMI、血脂(TC、TG、HDL、LDL)与N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WCP组、PCP组GPⅠb/Ⅸ/Ⅴ复合物平均荧光强度(MFI)与N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CP组GPⅠb/Ⅸ/Ⅴ复合物的MFI与WCP组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WCP组、PCP组GPⅠbαMFI与N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CP组GPⅠbαMFI与WCP组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GPⅠb/Ⅸ/Ⅴ复合物的MFI与FPG、HbA1c、FINS呈负相关(P<0.05);GPⅠbαMFI与FBG、HbA1c呈负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不伴血管病变时即存在血小板活化,发生血管病变后活化更明显,且血小板活化与血糖呈正相关。血小板GPⅠb/Ⅸ/Ⅴ复合物作为凝血酶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受体,可能参与了T2DM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硬化患和正常对照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CD42b),GPⅡb(CD41a),P-选择素(CD62P)及血小板激活复合物(PAC-1)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及(PAC-1)表达的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GPⅠb表达的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下降,GPⅡb表达则无明显改变。结论:肝硬化患P-选择素,(PAC-10及GPⅠb水平可作为体内血小板活化及出血倾向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全血血小板α膜糖蛋白(CD62P)阳性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探讨CD62P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70例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CD62P的阳性表达水平,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6例,2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70例冠状动脉造影均为阳性,CD62P表达率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28.3±2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为(20.5±16.3)%,稳定型心绞痛组为(12.8±13.3)%,非冠心病对照组为(9.9±6.4)%,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冠脉1~3支病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体内CD62P水平明显增高,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血栓性疾病中,血小板活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活化血小板与静止血小板相比,质膜糖蛋白常发生显著变化,尤其存在于a颗粒膜上的GMP-140在血小板表面大量表达。GMP-140是由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合成的一种粘附分子(P选择素),能介导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白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在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受到刺激时表达增加,故GMP-140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初治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按随机化同期取样方式,选择21例临床确诊为AL的初治患者,利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和微量全血法,选择针对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活化功能标志物的CD单抗CD62p、PAC-1、CD61、CD4、CD42a、CD42b,并应用二磷酸腺苷(ADP)作为激活剂,以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ADP激活前两组比较,CD62p(t=3.55,P<0.01)、PAC-1(t=2.80,P<0.01)、CD42a(t=2.98,P<0.01)、CD42b(t=3.97,P<0.01)、CD41(t=2.69,P<0.01)阳性表达存在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CD61(t=0.70,P=0.49)表达则没有明显差异;ADP激活后两组比较,PAC-1(t=2.97,P<0.01)、CD61(t=2.60,P=0.02)、CD42a(t=4.02,P<0.01)、CD42b(t=4.29,P<0.01)、CD41(t=4.73,P<0.01)的表达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CD62p(t=0.33,P=0.75)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AL初治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存在异常,CD62p、PAC-1的表达增高表明体内血小板的活化功能增强,CD42a、CD42b、CD41的表达下调以及ADP激活后容易解聚说明可能和造血干细胞功能受损、成熟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不全有关. 相似文献
7.
剪切力作用对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剪切力活化血小板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改制的锥板黏度计对健康人的全血标本分别施加 10 0、15 0、10 0 0、30 0 0s-1的剪切力作用后 ,以血小板膜糖蛋白 (GP)的荧光标记抗体、单色或三色荧光法染色血小板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PAC 1(活化的GPIIb/IIIa)、CD6 2P(P 选择素 )、GPIb/IX和GPIIb/IIIa的水平。结果 PAC 1、CD6 2P在静止的血小板表面表达很低 ,阳性率分别为 1 7%± 1 1% (n =5 )和 0 9%± 0 5 % (n =5 ) ;受到高剪切力作用后表达水平增加 ,以PAC 1增加更为迅速、明显 ,于 30 0 0s-1剪切力作用 0 5min时达峰值 (73 6 %± 7 4 % ) ,之后很快开始下降 ,CD6 2P的表达相对较缓慢 ,但在观察时间内呈持续上升趋势 ,30 0 0s-1剪切力作用 7min时 ,阳性率为2 6 4 %± 3 5 %。GPIb/IX、GPIIb/IIIa存在于 96 5 %~ 99 4 %的静止血小板表面。血小板膜GPIb/IX水平在低剪切力作用下无明显变化 ,高剪切力作用 1min内有不同程度增加 ,但随后开始下降 ,30 0 0s-1作用 7min时 ,平均荧光强度由静止时的 72 4± 6 7降低到 4 4 9± 4 9(n =5 )。GPIIb/IIIa水平在高剪切力作用下迅速增加 ,30 0 0s-1作用 7min时 ,平均荧光强度由静止时的 98 5± 12 1增高到 15 9 5±2 3 6 (n =5 )。结论 高 相似文献
8.
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于发病后24h内采集加例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用荧光素标志的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糖蛋白CD62p和CD63的分子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将脓毒症患者分为一般脓毒症组和重症脓毒症组进行比较,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脓毒症患者CD62p、CD6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62p:(2.56±1.51)%比(1.48±0.40)%;CD63:(2.15±0.50)%比(1.29±0.35)%;P均〈0.01]。重症脓毒症组CD62p、CD63水平均高于一般脓毒症组[CD62p:(3.31±1.94)%比(2.05±0.87)%;CD63:(2.37±0.36)%比(2.00±0.53)%;P均〈0.05]。CD62p、CD6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CD62p:r=0.377,P=0.016;CD63:r=0.452,P=0.003)。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外周血中血小板出现明显活化,其活化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10例正常人血小板糖蛋白CPⅡb-ⅢaGPI-b-Ⅸ并用于诊断1例血小板无力症,结果表明,流式细胞仪可快速,简便,敏感地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为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膜糖蛋白在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凡是VWF受体,在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时缺失;血小板GP刀b/皿a为结合素(lectin)家族成员,是纤维蛋白元受体,在血小板无力症时减少、缺失或异常;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o)为选择素(selectin)家族成员,在血小板活化时表达于血小板膜表面,为活化标志性蛋白。CDg是一种广泛的分布在造血及非造血细胞表面的分子量为24000的蛋白,抗CDg血小板单抗可引起血小板活化,其机制还未阐明。单克隆抗体作为分子探针对于研究血小板膜蛋白及血小板功能具… 相似文献
11.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例正常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Ⅸ,并用于诊断1例血小板无力症。结果表明,流式细胞仪可快速、简便、敏感地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为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以13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眼底镜检查和肌电图检查分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检测1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30名正常对照组个体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同时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血浆vWF水平.并对各种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CD62p、CD63阳性百分率和CD41、CD61的平均荧光道数(MnX)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组CD42b的阳性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无微血管病变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血浆vWF水平(1398±69)高于正常对照组(978±67)P<0.01,有微血管病变组(1657±78)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1243±67)P<0.01;经相关分析显示:CD62p、CD63、CD61与vWF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65、0.4556和0.3814,P<0.05.结论 CD61、CD62p、CD63和vWF在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中显著升高,提示血小板膜糖蛋白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16.
高黏滞综合征与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黏滞综合征(HVS)与血小板膜糖蛋白亚群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HVS患者CD62P、CD63、CD31、CD41水平,并分别与正常老年组、正常中青年组测定值比较,同时还对血黏度指标(ηb,ηp)进行比较。结果:(1)HVS患者老年组、中青年组CD62P、CD63、CD31均显著高于正常老年组、正常中青年组;(2)HVS患者CD62P、CD63、CD31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3)乙酰水杨酸治疗能降低CD62P、CD63、CD31水平,且与血黏度ηb,ηp指标的改变呈明显相关。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亚群的阳性表达变化拟可作为HVS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GMP-140,GP5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以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检测了15例单纯型TIA和11例梗塞型TIA患者血小板GMP-140,GP53的阳性表达率,并与20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梗塞型TIA组,GMP-140,GP53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型TI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0005),但后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梗塞型TIA组在发生梗塞后,其阳性率较梗塞前进一步升高(P<001)。结论:动态监测TIA患者的GMP-140,GP53,有助于预测TIA的发展趋势。对血小板活化率较高的TIA患者,可视为血栓前状态,应积极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冷藏(4℃)保存48 h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CD42b)末端半乳糖基化及唾液酸化的方法.方法 冷藏保存48 h后,将半乳糖基化底物UDP-gal及唾液酸化底物CMP-NeuAc加入血小板保存袋中,37℃复温lh,分别以FITC-sWGA、FITC-ECA标记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末端β-GlcNAc及β-Gal糖基,流式细胞术检测糖基化效果.以FITC-CD42 b抗体标记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流式细胞术检测冷藏保存以及糖基化处理对于GPIbα蛋白量的影响.以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MP)抑制剂GM6001抑制MP对GPIbα的剪切,验证冷藏保存以及糖基化处理对GPIbα的量的影响,并阐明其机制.结果 FITC-sWGA、FITC-ECA标记结果显示,冷藏保存48h后37℃复温1h处理(无论是否加入糖基化底物)可致膜表面GPIbα末端糖基暴露(以FITC荧光强度表示)明显降低,FITC-sWGA荧光强度由1918.2±526.2降至1316.2±368.1,FITC-ECA荧光强度由8036.6±1466.3降至5672.6±1522.7 (P<0.05);同时可致膜表面GPIbα蛋白量降低,由1582.9±123.1降至1380.7±136.7 (P<0.05);加入GM6001后,GPIbα蛋白量恢复至对照组水平1602.2±153.2.相对荧光强度分析显示,冷藏保存48h与冷藏保存48h后37℃复温1h处理组FITC-sWGA/CD42b比值分别为2.23±0.56与2.11±0.38,FITC-ECA/CD42b比值分别为2.02±0.36与1.91±0.33,二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冷藏保存48h后37℃复温1h处理可致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量减少;减少系复温处理激活MP所致;通过此处理方式实现血小板糖蛋白GPIbα重新糖基化不可行.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脑硬死患者急性期血小板膜P -选择素 (CD6 2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41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CD6 2 p的表达。 结果 轻、中、重型脑梗死患者CD6 2 p的表达分别为 (1.38± 0 .2 9) %、(3.15± 1.5 8) %、(10 .46± 5 .0 7) % ,与正常对照组 (1.5 6± 0 .17) %比 ,轻型脑梗死患者CD6 2p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中、重型脑梗死患者CD6 2 p的表达显著升高 (P <0 .0 5和0 .0 1)。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小板膜CD6 2 p的表达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