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中根据连续多普勒三尖瓣反流压差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的价值。方法对60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同时有三尖瓣反流的患者,于术前用上述方法估测肺动脉压/体循环压的比值,与术中所测得肺动脉压/体循环压的比值比较。结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用上述方法估测肺动脉压/体循环压的比值,与术中所测得肺动脉压/体循环压的比值高度相关(r=0.82,P〈0.01)。结论结果表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压法可提供可靠的最大三尖瓣跨瓣压,可为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及病情分析提供宝贵的血流动力学资料,可用于肺动脉高压的定性和定量诊断,本方法可为外科提供手术时机,并对手术的可行性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量估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动脉压力。方法选取1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测量肺动脉血流频谱时间间期参数、测量瓣膜返流速度及心内分流速度以大致估摸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力的大小,然后与采用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压力的方法相对比。结果根据检测的情况来证明通过瓣膜返流速度及心内分流速度鼓膜的肺动脉压力大小与心导管所测定的肺动脉压力呈高度相关(P<0.01)。结论通过瓣膜返流速度、心内分流速度可准确估测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3.
谷颖  车正兰 《贵州医药》1999,23(4):257-258
肺动脉压力可由连续波多普勒技术无创测量。本文应用该技术对一组先心病即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这三种先心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情况。三资料与方法1.1资料:先心病ASD、VSD、PDA患者共引例,均来自我院1998年3月至1998年11月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者,男17例、女14例,年龄40天一42岁,平均24.6iii.2岁,其中ASD12例,VSD13例、PDA6例。正常对照组56例,均来自同期体检或临床发现心脏杂音而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正常者,男19岁,女37例,年龄50天一万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6例原发肺动脉高压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查均显示肺动脉压力负荷过重所致一系列改变:肺动脉扩张高压,右室游离壁增厚,右心扩大,室间隔形态异常,肺动脉血流频谱异常,肺动脉瓣及三尖瓣不同程度反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原发肺动脉高压诊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彩超分段扫查法对胎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胎儿基本四腔室结构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及导管弓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和上、下腔静脉切面等扫查胎儿心脏,并对心内结构及血流分布进行扫查及数据测量,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并用相关数据反映先天性心脏病分型。结果本组胎儿心脏畸形共56例,经上级医院会诊、产后复诊和引产后证实。其中52例做出了准确判断;漏诊4例为室间隔缺损,包括膜周部缺损3例和肌部缺损1例,缺损处内径均<4 mm。结论利用彩超分段扫查法对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在产前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该方法具备相对安全性好、定位准确、无创伤等优点,对诊断严重胎儿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意义重大,可作为产前排除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对72例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72例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分析和诊断,与综合诊断结果比较,确定其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72例病例中,治疗前超声结果与综合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4.44%(68/7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有特异性,对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定位、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舒  瞿玲谦 《江苏医药》1992,18(10):544-545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804例小儿心脏病进行了诊断,有阳性表现者648例,阳性率为80.59%。显示了该方法对诊断小儿心脏病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尤其对先天性心脏病和大血管畸形的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实施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多层螺旋CT,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内畸形的符合率为100%,高于多层螺旋CT法70%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心外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为71%,低于多层螺旋CT法100%的诊断符合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畸形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临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自l990年l0月~2003年l0月250例产妇胎儿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结果 250例产妇胎儿超声心动图检出11例胎儿心血管畸形,其中8例经尸解证实,3例出生后随访证实。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产妇胎儿检查的重要性、必要性、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波生坦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波生坦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相关肺动脉高压(PAH)患儿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波生坦治疗儿童CHD-PAH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入院≤18岁CHD-PAH患儿23例,给予波生坦口服治疗,进行开放性、观察性研究.随访评估服药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D)、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FC)、心导管检查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肺动脉压、肺小动脉阻力指数、肺体循环流量比、肺体循环阻力比)及肝功能变化.结果入选儿童患儿23例,平均年龄为(9.1±3.6)岁(2.1~14.7岁).口服波生坦治疗平均时间(13.3±7.5)个月(6 ~31个月).治疗后,11例患儿(年龄7岁以上)的6MWTD从(458±16)m增加至(496±49)m(P =0.035).23例患儿的SpO2 (89 ±6)%提高到(91±5)%(P=0.009).此外,所有患儿的NYHA心功能分级有不同程度改善或保持稳定.12例服药后再次接受心导管检查的患儿,肺、体循环比( Qp/Qs)由服药前平均(0.97 ±0.38)增至(1.16±0.39)(P =0.076),平均肺动脉压(mPAP)由(76±6)mm Hg(1 mm Hg=0.133 kPa)增至(78±12)mm Hg(P =0.649),肺小动脉阻力指数( PVRi)由平均(20.78±8.84) Woods units/m2降至( 18.13±7.71) Woods units/m2(P=0.165),肺、体循环阻力比(Rp/Rs)由(1.03±0.38)降至(0.83±0.29)(P=0.06),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对波生坦良好耐受,仅1例10岁男性患儿有一过性鲜血便.结论 服用波生坦可明显改善CHD-PAH患儿的6MWT、SpO2、NYHA-FC,降低PVR及Rp/Rs.波生坦在不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儿童CHD-PAH患儿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孔佳  张颖佳  李斌 《中国医药》2014,(3):382-38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治疗.方法收集2009年 9月至2012年7月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轻度组(13例)、中度组(10例)和重度组(15例),分析各组心脏病种类、心功能情况、妊娠周数、终止妊娠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 ①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占94.7%(36/38),风湿性心脏病仅占5.3%(2/38).②轻、中度组心功能Ⅰ~Ⅱ级者为主(分别为13、8例);重度组心功能以Ⅲ~Ⅳ级为主(共11例),有2例患者死亡.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低氧血症患者轻度组1例,中度组0例,重度组6例,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占89.5%(34/38),麻醉方式以连续硬膜外或腰麻为主,占94.1%(32/34).⑤足月分娩:轻度组明显多于重度组(分别为1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新生儿体重:轻度组明显高于重度组[分别为(3 141±98)、(2 374±9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低出生体重儿:重度组明显多于轻度组(分别为8、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越高,母婴妊娠结局越差;剖宫产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3.
周小平  常芸 《安徽医药》2017,21(4):762-764
目的 探讨出院计划模式对先天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出院计划干预,跟踪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施出院计划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出院准备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在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在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并发症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病人入院至出院后3个月过程中,出院计划干预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病人出院准备程度,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6月于本院确诊并接受诊断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60例,将2011年5月~2012年6月进行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进行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出现肺动脉高压的患儿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常规护理中.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肺动脉收缩压与血压收缩比,抑制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术期的护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 (PH)病人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 (NOS)、内皮素(ET)的mRNA表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治疗组 2 1例先心病患者 ,平均肺动脉压为 5 8±2 1mmHg ,肺血管阻力 760± 2 0 6dyn .s.cm-5。于开胸后立即取肺组织采用RT PCR技术检测NOS、ET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PH组肺组织结构型NOS(cNOS)及诱导型NOS(iNOS)mRNA表达均减少 ,以cNOSmRNA为明显 ;cNOSmRNA ,iNOSmRNA电泳光密度均较对照组为低。肺组织ET 1及ETARmRNA的表达明显较对照组为高 ,而ETBRmRNA的表达则低于对照组。分析表明 ,PH程度越重 ,其cNOSmRNA的表达减少越明显 ,而ET及其受体的mRNA表达则呈现相反的改变。结论 先心病PH患儿肺组织血管活性因子发生明显改变 ,提示此类患儿宜尽早手术纠治 ,以从根本上消除形成PH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超声检测腺苷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外周静脉注射腺苷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选取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 30例 ,肘静脉注射腺苷 75 μg/ kg,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率、平均动脉压、肺动脉收缩压、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肺动脉 /主动脉收缩压比值、肺循环 /体循环血流量比值及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 ,并与用药前的各项指标相比较。结果 静脉注射腺苷后 ,肺动脉收缩压、肺循环阻力及肺动脉 /主动脉收缩压比值与用药前比较明显下降 (P<0 .0 5 ) ,而肺循环 /体循环血流量比值及右室射血分数增加 (P<0 .0 5 )。心率、平均动脉压、体循环阻力、左室射血分数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 (P>0 .0 5 )。结论 腺苷选择性地作用于肺血管 ,降低肺动脉压力及肺循环阻力 ,并改善右心功能 ,可作为判定肺动脉高压是否可逆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及内皮素(E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研究肺动脉高压的产生机制。方法61例患者按肺动脉收缩压分为3组。测定3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7d的AngⅡ及UⅡ含量,并比较手术前后的变化;分析两者与肺动脉压(PAP)间的相互关系。结果3组患者不同时期肺动脉压(PAP)与血浆ET浓度均呈正相关。3组患者UⅡ浓度则与PAP无相关性。术后即刻ET浓度都降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ET浓度均呈下降趋势,术后7d和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手术前后U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在PH形成和血管重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血浆ET水平可作为判断PH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UⅡ与PAP无相关性,但不能排除UⅡ在PH形成和血管重建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对手术后生存的463例以及未手术的43例CHD合并重度PH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通过对其术后远期生存率和优良率的了解,对此类患者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作出科学分析。结果肺血管阻力(PVR)、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量之比(QP/QS)、术前发绀状况、吸氧或药物试验结果、肺血管病变级别等与手术远期疗效相关性较好,PVR<1200dynes/sec·cm5、QP/QS≥1.25、无发绀、吸氧或药物试验阳性、肺血管病变分级Ⅰ、Ⅱ级的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和优良率高。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PVR<1200dynes/sec·cm5、QP/QS≥1.25、无发绀、吸氧或药物试验阳性,这4项指标可作为选择手术适应证的主要指标,肺组织活检结果可作为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57例患儿均予以吸氧、抗感染以及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1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5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内科治疗后肺部感染、心力衰竭难以控制,转我院心外科予以手术。术后8例患儿用前列地尔,6例患儿用西地那非降肺动脉压力。患儿于内科治疗前后、手术后药物治疗前后测肺动脉压力(P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 38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内科治疗后PAP、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1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5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PAP、血浆NT-proBNP水平均高于前述38例患儿(P<0.05),LVEF低于前述38例患儿(P<0.05)。8例患儿术后予以前列地尔,6例予以西地那非治疗后,PAP、血浆NT-proBNP水平较用药前下降(P<0.05),LVEF较用药前升高(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需早治疗,可改善预后。前列地尔、西地那非在治疗肺动脉高压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4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均采用胸部正中切口。房间隔缺损(直径〉1.5cm)、室间隔缺损(直径〉1.0cm)均采用涤纶片修补;动脉导管未闭在并行循环下切开肺动脉,于导管置入Foley氏尿管注水暂时堵住血流,采用涤纶片修补或双头针褥式缝合。术前给予吸氧、高压氧及前列腺素E1等治疗,术中应用抑肤酶及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等手段。结果32例手术顺利,术后肺动脉压下降3.2~5.5kPa。2例术后早期死于不可复性心功能衰竭。死亡率5.9%。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减少心肌及肺血管损伤,充分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