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肠易激综合征极为常见,可占到消化科门诊的30%~50%,多在20~50岁之间发病。发病后往往迁延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愈,但本病预后良好。一、临床表现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各患者之间的症状与程度可有很大不同。但均以腹部不适和排便异常为主,临床上可按其主要症状的不同分为三型,三型之间并无非常严格的界限,症状可以有所混合,也可互相转变。 1.痉挛性结肠型以腹疼为主,位置不定,左侧为多,有些可表现为右上腹或脐周疼痛,每日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患,是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过去称为粘液性肠炎、结肠痉挛、结肠过敏、过敏性结肠炎、易激结肠等,现均已废弃。1 定 义 1988年罗马国际会议上提出如下定义:肠易激综合征须具备:(1)腹痛,排便后缓解,或伴有大便性状和次数的改变和(或)(2)排便行为异常,表现为以下2项或2项以上:排便次数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排出过程异常、排便未尽感、粘液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沙门氏菌胃肠炎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42例随访1年后发展为IBS的急性沙门氏菌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性别、年龄、急性胃肠炎病程、伴随呕吐症状以及发热症状进行分组,研究各组与IBS发病的相关性。结果42例IBS患者中,以腹泻型(32例)多见;女性(32例)明显多于男性(10例);20~40岁年龄组(33例)明显多于〉40岁组(9例);急性胃肠炎病程1—5d组(30例)明显多于〈1d组(12例);胃肠炎病程中伴呕吐症状组(32例)明显多于无呕吐组(10例)。结论感染后IBS(PI-IBS)以腹泻型多见。女性,20~40岁、急性胃肠炎病程1~5d以及胃肠炎病程中伴呕吐症状均为PI-IBS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4.
胃肠激素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琳  赵志泉  殷咏梅  阎验  林征 《江苏医药》2001,27(3):166-168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和酷神经肽(NPY)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浆和乙状结肠粘膜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IBS患者(40例)和正常对照组(15例)血浆和乙状结肠粘膜中以上三种激素的含量。结果:IBS患者血浆和乙 状结肠粘膜中NPY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P和SP在血浆中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15),在乙状结肠粘膜中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乙状结肠粘膜中三种胃肠激素的变化在IBS的腹痛,腹泻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詹勇  陈薇  曾莉莉  杨景林 《贵州医药》2003,27(3):281-282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ne ,IBS)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紊乱性综合征 ,近年来对其研究较多 ,在刚结束的美国DDW上 ,相关文献有百余篇之多。它是一种身心疾患 ,诊断主要是依靠症状学和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作出[1 ] 。临床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还未完全清楚。多年来一直认为是一种胃肠动力异常的疾病 ,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神经机制的研究有很大进展 ,认为内脏感觉过敏是IBS的主要发病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也可能参与其发病过…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与抑郁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政  王巧民  宋继中 《安徽医药》2009,13(3):337-339
近年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倍受医学界关注,关于肠易激综合征与抑郁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阐述伴抑郁障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特点,抑郁影响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的可能机制,对抗抑郁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作用可能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属于功能性胃肠疾病。自1999-05~2001-05我科共收治本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6~50岁。病程0.5~3年。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腹部不适或疼痛,其次为排便后腹痛缓解,腹痛伴稀便和腹部胀满感等。其中,发作性腹部不适或疼痛28例,排便后腹痛缓解25例,腹痛伴稀便24例,腹部胀满感20例,大便干结16例,生冷食物不耐受12例。均经钡餐透视、肠镜、腹部B超、甲状腺功能实验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诊断均符合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议制定的…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一般指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一般来说两种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均不相同。但近年发现,  相似文献   

9.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一般指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一般来说两种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均不相同.但近年发现,IBD患者发病早期、缓解期、或仅表现为腹痛及排便习惯的改变时,经常与IBS发生混淆,且两者在发病机制方面具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就IBD与IBS的相似性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家庭医药》2008,(1):I0048
名方香砂六君方方药:广木香、陈皮、砂仁各9克,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各12克,甘草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饭前温服。服药期间忌辛辣,避寒凉。2周为1个疗程。功效: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主治:肠道易激综合征。加减:(1)情志抑郁较甚者加香附、郁金各9克;(2)女性痛经者加蒲黄、五灵脂各9克。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患病率高达15%-22%,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心理因素可诱发或加重本病,影响患者的预后、疾病行为和生活质量,造成误工和医疗费用的大量增加。其发病机制和药物及心理治疗已成为当前一大热点,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郑红  郑容  何岸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466-1467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运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筛选出合并抑郁症的IBS患者4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予以得舒特、多塞平联合精神心理治疗,B组单用得舒特治疗,治疗8周后再行IBS症状计分、SDS和HAMD表评分.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IBS症状计分、SDS评分、HAMD评分明显改善,A组总有效率(83.3%),优于B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IBS患者行抑郁水平评估,联合抗抑郁、精神心理治疗,可以明显改善IBS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新钢公司中心医院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IBS患者187例,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BS发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1),发病高峰年龄段为30~40岁,占36.29%;IBS发病与饮酒、吸烟、生冷及辛辣食物、胃肠道感染、经常使用抗生素、心情焦虑或压抑、受凉、腹部手术、遗传等9种因素相关。临床类型以腹泻型为主。结论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的临床类型以腹泻型为主,发病高峰年龄段为30~40岁,女性患者多见,与心理及精神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肠道易激综合征(IBS)是胃肠道最为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主要累及大肠或小肠,是由肠管运动与分泌功能异常所引起。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未完全阐明,迄今为止,无一种治疗方法或药物有确定的疗效。我们于2001年11月至2004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1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抗抑郁药圣约翰草提取物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IBS患者和20 例健康女性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独立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心理测评,并在4℃的冷水浸手及60 mmHg压力下直肠扩张,进行扩张前后心率变异率(HRV)的短程频域分析;试验组服圣约翰草提取物300 mg,tid,治疗8周后重复上述测试.结果:试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冷水试验后、直肠扩张前后试验组的短程频域分析中低频/高频比显著降低(P<0.01),提示患者的迷走神经活性降低,而交感神经张力增强.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后,试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而在冷水试验及直肠扩张前后的低频/高频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IBS时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自主神经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6.
初晨 《安徽医药》2013,34(7):1053-105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缓解),常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粪便性状改变,且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的功能性肠病[1]。据发达国家的统计,IBS在消化科专科门诊的患者中占三分之一以上[2],该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尽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率变异性(HBV)的差异。方法将MS患者按年龄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为年龄≤45岁者,乙组为年龄〉45岁而〈60岁者,丙组为年龄≥60岁者。每组各30例。另在上述三年龄段中各人选10名健康者共30名组成对照组。四组分别进行HBV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S三组HBV各项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甲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乙组、丙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上乙组与甲组比较、丙组与乙组比较HBV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MS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8.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属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病程漫长迁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等,诊断时多依靠症状、体征以及排除诊断,需要排除溃疡性结肠炎、胃肠道肿瘤、Crohn病、肝损害、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其他能引起上述症状的疾病[1],肠易激综合征的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2]。肠易激综合征病因一般认为与肠道炎症、肠道动力紊乱、患者精神紧张焦虑、内脏高敏感性、遗传等很多因素有关[3]。有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基本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因而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药物治疗手段.目前临床IBS治疗仍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解痉剂、止泻剂、缓泻剂、抗菌药物及微生态制剂等均能用于IBS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卢今 《中国药师》2007,10(7):695-69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解释的症候群。近年来,IBS发病率逐年增高,占胃肠门诊的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