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河南省结核病控制现状。方法 根据全省项目报表及各县年报表分析病人的发现和治疗情况。结果 至2000年河南省DOTS策略人口覆盖率达67.7%。项目区涂阳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传染源发现率及新发活动性病人中涂阳百分比分别为:15.4/10万、33.5%和40.0%,分别为非项目区的1.73、1.74和1.40倍。结论 进一步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是河南省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反映河池地区结核病控制工作现状。方法 对河池地区1996~1998年结核病疫情报告和结核病人登记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河池地区每年发现的肺结核病人人驻为估算病人数10%。病人新登记率、涂阳登记率和检痰率分别为20/10万、0.7/10万和15%。涂阳病人治愈率极低。结论 结防机构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不实行结核病旭口管理是影响我地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庆市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10年的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1992—2001年重庆市40个区县项目季报表、2000年流调资料、及有关资料。结果项目覆盖全市40个区县,覆盖人口3098万,达100%。10年来全市共接诊可疑肺结核患者401342例,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84471例。免费治疗91460例。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94.8%,复治涂阳治愈率90.3%。结论重庆市卫V项目实施10年取得了显著成就,发现和治愈了大量肺结核病人。但重庆市的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需进一步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河南省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流行情况、X线特点、耐药情况与治疗转归,以供肺结核临床诊治和控制工作参考。方法在第二轮结核病耐药监测时同步进行血糖检测。所入选的涂阳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治疗前空腹服用葡萄糖75g后2h抽静脉血查血糖。胸部X线片特征由专家读片组共同读片分析并记录。结果调查入选902例涂阳肺结核病人,糖尿病患者检出率为12.6%,糖耐量降低者检出率为14.9%,二者合计为27.5%;4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显著高于40岁以下年龄组。合并糖尿病的涂阳肺结核耐药率为45.6%,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35.2%)及糖耐量降低组(32.8%)(P〈0.05);血糖异常的肺结核病人病灶分布于中下肺野及对侧、双侧播散者较多,渗出性病灶、干酪性病灶、合并胸腔积液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病人中较血糖正常者多(分别为93%,87.7%、14.0%)。血糖异常涂阳肺结核空洞发生率较高(95.9%)。强化期痰菌转阴率、疗程结束治愈率血糖正常组分别为88.1%、91.7%,血糖异常组分别为77.4%、86.3%,(P〈0.05)。结论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者在涂阳肺结核病人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涂阳肺结核者合并糖尿病者x线表现有一定特点,有助于及时发现,诊治;在涂阳肺结核病合并糖尿病、糖耐量降低者中,血糖异常知晓率较低;并糖尿病的复治涂阳肺结核耐药率高,血糖异常可影响痰菌及时阴转和治愈率,不利于结核病流行的控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河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落实情况。方法 对《河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2003年阶段评估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经费到位率31.3%、可疑症状转诊到位率47%、涂阳发现率12.4/10万、涂阳肺结核病人督导率51.4%、涂阳肺结核病人完成治疗率73%,距规划目标的100%、70%、18.5/10万、80%、90%均有较大差距。结论 落实规划目标困难较大,经费落实、病人发现、病人督导管理是落实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佛山市结核病控制项目10年效果分析(1992—2001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省佛山市结核病控制项目10年的效果以及取得成效的原因。方法收集、分析1992—2001年佛山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资料。结果:1992—2001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40 470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 652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5 005例,新发涂阳4 320例,复治涂阳病人685例;新发涂阳登记率由1993年的7.47/10万上升至2001年的30.30/10万;初治涂阳治愈率由1993年的73.5%上升至2001年的99.4%;复治涂阳治愈率由1993年的60.8%上升至2001年的91.4%。结论:10年来,佛山市的结核病控制项目实行免费检查治疗、归口管理和执行DOTS策略,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提高,为实施新项目提供宝贵的经验,促进佛山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第二轮结核病耐药监测及耐药趋势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掌握河南省2001年结核病耐药水平,评价1996--2001年耐药趋势,为结核病控制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随机抽取30个监测点,各监测点连续入选43个新涂阳病人,同时纳入其问的复治涂阳病例。痰涂片镜检采用Ziehl—Neelsen法,培养用L—J培养基。对培养阳性的菌株用TCH和PNB进行菌型鉴定。对四种抗结核药物:INH,RFP,EMB和SM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总耐药率、初始耐药率及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35.3%,29.8%和60.8%;总MDR率、初始MDR率和获得性MDR率分别为:12.9%,7.8%和36.6%。2001年河南省总耐药率、初始耐药率及总MDR率、初始MDR率较之1996年有所下降,但获得性耐药率及获得性MDR率变化不明显。结论河南省结核病耐药率仍处于全国5个监测省份之首和全球前几位,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提示河南省需采取得力措施落实DOTS策略。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结核病疫情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分析广东省结核病疫情,探讨广东省结核病控制的进一步措施。方法:利用1979年、1990年和2000年3次结核病流调资料和世行贷款结控项目资料分析广东省结核病疫情流行状况及趋势。结果:3次结核病流调患病率分别为862.87/10万、493.43/10万、351.74/10万,涂阳患病率分别为232.89/10万、111.84/10万、106.75/10万。1992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结核病新登记率和涂阳新登记率逐年提高。治疗满疗程的涂阳病人治愈率逐年提高,达到85%以上。结论:广东省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随着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应用,采用DOTS策略,抓好流动人口的结核病发现和管理,控制耐药病例的产生,才能有效地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温州市2004年结核病监测资料评价现行的防治措施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温州市2004年结核病监测报表。结果监测点涂阳新登记率为27.45/10万,其中流动人口为26.84/10万,流动人口病例涂阳比例(68.3%)明显高于总人口病例涂阳比例(45.9%),新登涂阳病例1年转归队列分析治愈率为86.6%。结论提高涂阳病人的发现率依然是本地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流动人口结核病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CIDA-WHO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1年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IDA—WHO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1年的效果。方法根据山东省CIDA项目实施工作计划,分析28个项目县结核病登记管理情况。结果截至2003年8月31日,28个项目县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8712人,完成全年病人发现计划的102%,233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结束疗程后的治愈率为96.5%,589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愈率为94.9%,均达到涂阳病人治愈率达85%的项目要求。结论山东省CIDA—WHO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1年,取得显著成效,实现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为新一轮CIDA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为山东省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龙岩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病人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福建省龙岩市1999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病人来源情况。方法:根据列入项目管理的病人来源,对病人发现工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列入项目管理的573例涂阳病人中,有71.4%的病人是综合性医院转诊。且初治的比例比病人主动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求诊高(P<0.01)。此外,主动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求诊的病人中,1994/1995年实施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县(40.8%)高于1999年实施的WHO西太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县(16.4%)。结论(1)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的高发现率关键在于综合性医院的转诊。(2)结核病防治机构开发设防门诊的长期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张宁 《临床肺科杂志》2004,9(5):460-461
目的 分析武钢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的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治疗及转归情况。方法 采用队列分析法对1996~2000年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武钢1996-2000年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20例,其中涂阳295例,新登记率分别为19.4/10万、22.5/10万、28.8/10万、34.0/10万、31.9/10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分别为97.1%、97.3%、96.4%、97.O%、100%,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分别为85.7%、100%、85.7%、87.4%、100%,均达到项目要求。结论 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升高是因为行政干预、加强防治宣传、强调依法归口管理和DOTS策略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3.
日照市1992—2001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效果及评价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的成效。方法 根据1992—2001年项目结核病人登记本及季报表、卫统-14报表,分析病人发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项目提高了病人发现率,新发涂阳登记率由9.70/10万提高到了13.87/10万;初复治比值逐年增高,复治病例2001年比1993年降低了82.04%;显著提高了规则治疗率(100%)和总治愈率(97.89%),其中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达97.43%。结论 日照市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施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结核病控制对策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浙江省结核病控制对策及实施效果。方法 根据全省结核病报表分析结果病人登记及治疗效果。结果 结核病传染源发现和效果逐年提高,1997年涂阳病人新登记率为1994年的2.3倍,涂阳新人1996治愈率1996年全省平均达到89.1%,结论 本省实施的结核病控制对策,在控制传染源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结核病控制规程下,我省两个全国结核病监测点以传染源发现与彻底化疗为重点,切断传染链,减少传染危害;同时对婴幼儿接种BCG,以减少发病。1988~1994年两个点治管活动性肺结核3337例,其中涂阳992例。新登涂阳病人痰菌阴转率96.9%,0~4岁儿童原发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发病年递降率分别为21.2%、37.9%;5~14岁组年递降率分别为13.7%、18.9%,两者呈同步明显下降。表明以家庭传染为主的儿童结核病流行趋向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情况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告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截止1995年9月底,受益胰和人口的覆盖率分别达到了原设计的92.5%和95.4%。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2179684例,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305596例,新发涂阳病人171304例。1995年涂阳登记率和新登记率分别为项目实施的3倍和2倍。新发涂阳病人的平均治愈率达90.8%,且三年来呈上升趋势,反映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南海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南海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成效。方法:因症就诊胸透筛选、痰检确诊病人,按统一化疗方案治疗,实行全程督导管理。结果:10年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19 569人,可疑者检查率平均为0.2%,发现活动性肺结核4 286例,其中涂阳2 558例,涂阳病人占活动性病人59.7%,涂阳登记率从14.07/10万提高到35.66/10万;初复治涂阳比例1:0.14,初治涂阳治愈率94.3%;复治涂阳治愈率82.2%。结论:10年来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提高,是实施DOTS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报告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截止1995年9月底,县和人口的受益覆盖率分别达到了原设计的92.5%和95.4%。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2179684例,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305596例,新发涂阳病人171304例。1995年涂阳登记率和新登记率分别为项目实施前的3倍和2倍。新发涂阳病人的平均治愈率达90.8%,三年来呈上升趋势,反映了管理水平的提高。项目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病人的发现登记率,作者建议将结核病从传染病管理办法中的丙类监测性疾病改为乙类传染病,以加强行政干预,促进结核病人的归口治疗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珠海特区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以来的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治疗转归情况,为结核病控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政策依据。方法 采用队列分析法对1992~1998年登记管治的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珠海特区本地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和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逐年提高,治愈率分别由1993年的73.0%(初治)、65.0%(复治)提高到1998年的98.0%(初治)和9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云南10年涂阳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评价控制涂阳肺结核措施的效果,为制定肺结核传染源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991-2000年结防机构中诊治的涂阳肺结核8609例,新发涂阳病人7465例及云南3次结核病流调资料。结果:云南涂阳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991年至2000年平均年递增率为4.8%。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涂阳病人高峰年龄在25-34岁组,10年累计新发肺结核传染源7465例,仅占应发现数的10.5%,治愈率为74.3%。结论:低治愈率、低发现率是导致涂阳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加强政府承诺,行政干预,全面实施结核病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