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1例(40眼)青光眼患者施行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术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前房深度,并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内压。结果 术后4眼发生浅前房(10%),经调整缝线后浅前房持续时间小于24小时,其余36眼前房深度正常。随诊6-12月,1例2眼需再次手术,余38眼眼压均在7-15mmHg。所有患者视力均无下降。其中8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巩膜瓣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9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 2组 ,改良组 40例 43眼行改良巩膜瓣小梁切除术 ,对照组 48例 5 3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 ,观察两组术后浅前房、眼压及滤过泡等情况。结果 浅前房发生率改良组 4 65 % ( 2 /4 3 ) ,对照组 2 0 75 % ( 11/5 3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眼压控制在 2 1mmHg以下者改良组42眼 ,对照组 45眼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Ⅰ、Ⅱ级功能性滤过泡改良组 40眼 ,对照组 40眼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改良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 ,并能理想地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3.
小梁切除术自应用于临床以来,一直是治疗青光眼的经典术式,它的应用挽救了上千万青光眼患者的视力,解除了许多患者的痛苦,但传统的小梁切除术往往导致滤过过畅,引起低眼压、浅前房、脉络膜脱离、黄斑病变等并发症时有发生。因小梁切除术是外滤过手术,巩膜瓣缝线的张力极为重要,因此出现了许多改良手术,如Schaffer的松解缝线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4.
改良巩膜瓣可拆缝线法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巩膜板层下小梁切除术是由 Cairns〔1〕于 196 9年首先应用于临床 ,成为目前应用最多的抗青光眼术。但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持续性浅前房和低眼压 ,这是导致小梁切除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使术后即形成前房并控制房水滤过量 ,我们采用改良巩膜瓣可拆缝线法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 4 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4 0例中男 12例 12眼 ,女 2 8例 32眼 ,年龄 7~ 78岁 ,闭角型青光眼 2 2眼 ,开角型青光眼 18眼 ,先天性青光眼 2眼 ,外伤后继发青光眼 2眼。 2眼为第二次小梁切除术 ,8眼同时行白内障囊外摘…  相似文献   

5.
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是比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作者近几年来采取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效果。方法将60例(74只眼)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成A、B组,每组均为37只眼。A组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B组术中不调整巩膜瓣缝线。观察两组术后浅前房形成情况。结果A组浅前房发生率为5.40%;B组浅前房发生率为48.64%。两组间浅前房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梁切除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效果。方法 将135例(178只眼)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成A、B组,每组均为89只眼。A组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B组术中不调整巩膜瓣缝线。观察术后视力、滤过泡、角膜、前房、晶状体、眼底、眼压等。结果 A组浅前房发生率为7.88%;随访6~18个月,眼压控制率为91.01%。B组浅前房发生率为32.57%;眼压控制率为73.03%。两组间浅前房发生率、眼压控制率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小梁切除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作用及常规小梁切除术与可调整缝线在原发性开角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原发性开角和闭角型青光眼作为随访观察.对开角型青光眼49例,分为对照组A1和治疗组A2.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66例,也分为对照组B1和治疗组B2.所有的对照组均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所有治疗组在常规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加可调整缝线.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滤过泡、视野等情况,平均随访时间9.7月.结果 所有治疗组和所有对照组的术后6月浅前房发生率、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泡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野没有明显差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闭角型青光眼,无论施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或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在浅前房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可明显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有远期较好的眼厂卡控制率及功能性滤泡形成率.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术方式.但无论是原发性开角还是闭角型青光眼中施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或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巩膜瓣两侧切口边缘(约中央处)作一对张力较大的外露可调整缝线,外露端在角膜缘前透明角膜处约lmm。结果:78例(84眼)术后3d3眼出现Ⅰ级浅前房,术后6d5眼拆线后出现Ⅰ级浅前房,经处理后恢复正常,无1眼发生持续性浅前房。术后5~21d通过调整可拆除缝线及按摩眼球,眼压均控制在5.3~12.6mmHg(lmmHg=0.133kPa)之间(非接触眼压计NDEKNT-2000);术后随访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5例占32%、不变者47例占60%、下降者6例占8%。结论: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的应用可有效地调节眼压,大大减少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例(80只眼)青光眼患者做常规的三角形巩膜瓣与小梁切除术,在巩膜瓣两侧做可调整缝线,术后观察眼压、前房深度、结膜滤过泡。当手术后前房形成稳定或眼压回升大于10 mm Hg时,拆除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结果术后第1天全部前房形成良好,术后巩膜瓣可调整缝线2周内拆除,平均7 d,可调整缝线拆除后,结膜滤过泡明显增大。结论巩膜瓣可调整缝线能促进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前房的形成,有效预防术后浅前房发生,术后2周内拆线对眼压具有调节作用,提高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指术后早期阶段前房持续变浅或消失,其发生屡见不鲜。高滤过、低眼压房水动力学改变是低眼压性浅前房形成最初的基本原因,而脉络膜脱离则是低眼压性浅前房形成最主要原因[1]。处理好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我们收集了24例24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8年3月~2004年9月共24例24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患者。其中男9例,女15例,年龄48~75岁,平均64.2岁。1.2术后浅前房情况术前眼压降低不理想,术后浅前房III级1眼,处理及时并发轻度角膜水肿;术后浅前房II级5例,其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可调整巩膜瓣缝线法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自 1999年开始 ,陆续随机地在部分抗青光眼手术患者中 ,使用可调整巩膜瓣缝线法小梁切除术 ,术后 6个月内对其视力、眼压、前房、滤过泡及并发症进行了密切的观测 ,截止到 2 0 0 2年 3月共获得 41例 ( 44只眼 )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此为治疗组。以同期的常规小梁切除术为对照组 ,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术后第一天 ,3 5 %患眼视力保持不变和增进 ,眼压均值为 2 .0 2± 0 .73 k Pa( 1k Pa=7.5 mm Hg) ,未见有浅前房和并发症发生 ;术后 6个月 90 %患眼视力保持不变和增进 ,眼压均值为 1.96± 0 .5 2 k Pa,并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结论 可调整巩膜瓣缝线法小梁切除术较传统的小梁切除术可使前房尽早形成、视力尽快恢复、且减少术后炎症反应和并发症 ;并能够使眼压得到有效地控制 ,形成功能性滤过泡  相似文献   

13.
改良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0引言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最普遍应用的抗青光眼滤过术式,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滤过手术后眼压失控病例不断增加,手术后2a内的失败率高达15%~30%。其主要原因是手术滤过道瘢痕形成,而再次行滤过手术失败率会更高。因此如何防止巩膜瘘道阻塞保持长时间的功能性滤过作用,已成为小梁切除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我院自2001-10开展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了几种类型的青光眼15例(17眼),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在15例青光眼患者中,男5例(5眼),女10例(12眼),年龄41~72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4眼,慢性开角型青光眼3眼,术前眼压3.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应用可调整缝线、丝裂霉素C的临床疗效,寻求提高青光眼手术疗效的途径。方法 将70例70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35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及随访;对照组35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 所有病例术前术后视力不变或增减1行,视野基本不变,试验组的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比例均较对照组高(P〈0.05),浅前房的出现比例比对照组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无严重并发症,眼压控制良好。结论 MMC可有效抑制术后成纤维细胞增生,只需1次用药,不引起眼内损害,联合使用可调整缝线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巩膜瓣可拆缝线小梁切除术全过程滤过试验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64例(78眼)巩膜瓣可拆缝线小梁切除术全过程中应用滤过试验。即小梁切除、巩膜瓣缝合、结膜缝合后,经前房穿刺口各进行1次前房注水。通过全过程滤过试验来检验滤过情况并加以调整。观察术后前房深度,眼压,滤过泡。结果术后无发生持续性浅前房者。术后第7天眼压在11.7~18.0mmHg之间。术后7~14天,全部病例拆除可拆缝线,眼压在9.8—14.8mmHg之间。追踪观察6月,形成功能性滤过泡66眼(84.62%)。结论在巩膜瓣可拆缝线小梁切除术全过程应用滤过试验,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充分发挥可拆缝线的作用,提高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改良可调整缝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65例70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对巩膜瓣采用改良可调整缝线缝合。观察术后眼压、前房、滤过泡、可调整缝线松脱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24(平均11)mo。可拆除缝线拆线时间1~14(平均7.4)d。拆线前眼压13.30~28.46(平均16.86)mmHg,拆线后眼压8.40~16.57(平均10.50)mmHg,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眼均无拆线并发症和滤过泡渗漏。术后70眼中Ⅰ度浅前房3眼,Ⅱ度浅前房2眼,浅前房发生率7%。70眼末次随访眼压9.00~16.80(平均11.45)mmHg,70眼形成扁平滤过泡55眼,微小囊样滤过泡15眼,功能性滤过泡100%。结论:改良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安全、术后有效,可有效控制术后房水滤过水平,有利于远期眼压的控制和功能滤过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小梁切除术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42例(48 眼)青光眼患者采用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主动调控滤过的强弱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改良复合式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改良巩膜瓣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首次接受小梁切除术的病例58例(70眼),术中丝裂霉素C的浓度为0.2~0.3g/L,时间为2~4min;巩膜瓣两侧作两条可调整缝线。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术后眼压、滤过泡和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2.5±3.5mo,术后各时期的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均明显下降;术后1a,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87.1%;无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表面麻醉下改良巩膜瓣联合丝裂霉素C、可调整缝线可以有效地降低麻醉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眼内压,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可调节缝线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可调节缝线在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中的作用。方法8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44例(76眼)行小梁切除联合应用可调节缝线术;对照组(B组)43例(72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随访12~20月,观察两组术后有无浅前房形成、术后眼压的变化及住院天数等。结果A组无浅前房发生,B组16眼(22.22%)发生术后浅前房(P〈0.01)。A组术后2周平均眼压(11.5±0.8)mmHg;B组术后2周平均眼压(12.1±1.0)mmHg(P〉0.05)。A组平均住院时间(9.0±2.5)d;B组平均住院时间(12.0±3.6)d(P〈0.01)。结论可调节缝线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小梁切除联合应用可调节缝线与常规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效果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0.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可导致角膜水肿、虹膜前、后粘连、房角闭塞、白内障、脉络膜脱离及角膜病变等不良后果,致手术失败。我院1998年至2005年共进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312例(369只眼),其中发生术后浅前房32例(32只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