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患者女,42岁,于2004年9月25日入院。1天前患者因发热、头痛、浑身酸痛,自服阿司匹林1片。约15m in后全身不适,继而出现暗褐色斑疹,逐渐融合成片,并迅速出现指头大水泡,局部发痒,灼热疼痛。既往体健。查体:T 38.8℃,P 82W BC 12.4×109/L,N 0.82、L 0.18,RBC 4.5×1012/L,Hb 130g/L。尿蛋白(+),红细胞(+)。胸透(-)。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入院后即停服阿司匹林,并予氢化考的松、维生素C、10%葡萄糖酸钙等治疗。第3天病情好转,体温下降,痒痛感减轻,大疱逐渐收缩、干燥。7d后痊愈出院。讨论: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与变态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3.
4.
魏婷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8):F004-F004
女,24岁,未婚,2002—04—04就诊,患者自述近20天来每日16时左右开始外阴瘙痒,奇痒难忍,外阴、小阴唇及阴蒂部位发红、麻木,乃至出血亦不能止,一般持续2h左右,烦躁、坐立不安,无明显诱因引起,排除其他疾病及性病。妇科查体:可见外阴粘膜水肿,可见针尖大小多个出血点及片状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曾在妇科外用药并口服消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6.
1997~2000年,我院有2133例患者应用国产氨苄青霉素,其中发生药疹47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26例,年龄7~79岁,均无青霉素过敏史.用药前青霉素皮试阴性.42例以5%葡萄糖溶液作溶剂稀释,静脉滴注时发生药疹,5例以葡萄糖氯化钠作溶剂稀释,静注时发生药疹;本组每日青霉素用量均在4~5g,用药持续时间8~14天.临床表现为麻疹22例,斑丘疹11例,荨麻疹7例,斑疹3例;多分布于四肢和躯干.出现皮疹后继续用药可加重症状.本组均在停药后使用抗组织胺药、钙制剂(部分严重病例使用激素),于皮疹发生后5~26天消退,皮疹消退后均无脱屑现象.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59岁,因121手足红斑、皲裂伴疼痛3d于2010年8月3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7d前因足癣口服伊曲康唑200mg/d,连服7d。3d前口唇、手掌、足底出现红斑、脱屑,伴轻度皲裂、疼痛,无瘙痒,未做特殊处理。之后上述症状渐加重,口唇黏膜糜烂、疼痛,同时手足背出现红斑、丘疹,指趾间关节处皲裂加重,活动时疼痛明显,并有少量液体渗出。 相似文献
9.
卡托普利致剥脱性皮炎型药疹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75岁。口服卡托普利25 mg、3次/d第4天,胸、颈部皮肤出现散在红色团状皮疹,伴全身瘙痒。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寿比山,最近因出现低血钾症改服卡托普利,有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史。查体:四肢散在粉红色皮疹,对称,压之褪色,并伴脱屑,躯干部较多,融合成片,局部呈鳞状皮肤糜烂。实验室检查WBC明显减少。诊断:剥脱性皮炎。立即停用卡托普利,给予氯雷他定、炉甘石洗剂治疗2 d, 相似文献
10.
报告1例苯巴比妥治疗Gilbert综合征致固定性药疹的少见病例,并复习了相关文献.固定性药疹是药物过敏反应中皮肤损害的常见疹型, 但由苯巴比妥所致者较少见.对苯巴比妥过敏的部分患者可有磺胺、去痛片过敏史;某些复方制剂含有苯巴比妥,故使用苯巴比妥前应仔细了解有无磺胺、去痛片过敏史,对复方制剂必须清楚其组成成分,防止苯巴比妥引起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引起严重的药疹反应及治疗情况.方法 总结回顾我院服用卡马西平引起严重的药疹反应2例病例资料.结果 服用卡马西平初始剂量大易导致严重的药疹反应.结论 患者服用卡马西平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药疹反应,应临床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相似文献
16.
17.
陈玉龙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9):1063-1063
1病历摘要
患儿,男,7岁。因“右颊部皮肤红斑2个月”在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1周,红斑无消退,且红斑颜色逐渐加深,变为深紫色,范围逐渐增大。2005年1月3日在外院做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结核性炎症改变而来我院就诊。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任何自觉症状,体检见右颊部可见铜钱大小紫红色斑块,略高出皮肤表面,界限清楚,质地柔软,无溃破,表面有少量鳞屑,触之有轻微的波动感,全身未发现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19.
陈智华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4(8):686-686
1病历摘要患者,男,32岁。因“咽痛、咳嗽3天”于2006年8月3日来卫生队武警门诊就诊。患者于2006年8月1日受凉后出现咽干、咽痛,随后咳嗽,阵发性加剧,咳少量脓痰。无胸痛,无发冷、发热、盗汗。自发病以来未经任何治疗处理。大小便正常,食欲、睡眠稍差。既往无呼吸系统疾病史。无吸烟史。平素身体健康,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82次/min,呼吸15次/min。血压100/6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巩膜及皮肤未见黄染,浅表淋巴无肿大。头颅无异常。眼睑无水肿。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耳无脓性分泌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0岁,农民。主因发热20余天于2005年2月13日前来就诊。自述于2005年1月2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达40.3℃,发热时伴畏寒,无寒战,无咽痛,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在当地以“发热待查”给予抗感染和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并于来诊前1周出现会阴部胀痛。患者发热时饮食睡眠差,体温正常时精神好,饮食睡眠好。查体:体温39.3℃,脉搏8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75mmHg,一般情况好,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双侧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界不大,心率8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不大。右侧睾丸肿大,有触痛,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