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围神经损伤后 ,传统治疗方法是行外膜缝合。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 ,通过束膜吻合来改善其功能 ,仍不理想。近年研究表明 ,神经损伤后 ,其远端可以产生神经营养、神经趋化物质 ,能引导再生轴突准确地长入其远端正确通道。一、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发展概况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历史 ,大体可分三个时期。其中贯穿三种观点 ,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难以分开。(一 )接触诱导观点与机械力学时期 :193 4年 ,Weiss把血浆灌注到一种特别设计的框架内 ,血浆凝固后依框架的不同形态形成不同方向的张力线 ,将神经细胞移入其中进行离体…  相似文献   

2.
神经营养因子与周围神经的损伤和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营养因子可由多种组织的细胞表达。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和逆行运输发生显著变化,提示机体对神经营养因子的需求。神经营养因子能影响多种细胞的基因表达和功能,起到保护损伤神经元、促进神经再生和保护靶器官的作用,展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在临床上常见,但在临床治疗上仍无确切办法。随着交通及建筑事业的迅速发展,脊髓损伤已成为骨科领域中常见的疾患。目前的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是可以再生的,但这种再生能力有限,在正常情况下受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内在环境的抑制。本文针对损伤轴突再生(regeneration)情况,激发脊髓的再生能力,克服中枢神经系统内在环境的抑制作用,阐述实现脊髓损伤后修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周围神经损伤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3年国际杂志上有关周围神经损伤的报道涉及正中神经体表解剖(Wilhelmi等)、医源性副神经损伤的处理(chandawarkar等)等。顾玉东、Kim、Tung等报道神经移位术治疗上臂损伤有效,其中包括部分尺神经束移位术Oberlii术),臂丛损伤修复屈肘功能时应同时修复肱二头肌与肱肌的功能、Bertelli等报道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录用神经移植的方法将撕脱的神经根回植入脊髓的手术,可恢复上肢近端肌肉的收缩功能。臂丛产瘫的发生率为0.06%~0.26%,其中85%~90%能自行恢复(Richter等),少数需行显微神经修复手术者应在产后6个月时评估决定,手术时间在产后6~9个月。伤后应有详细的检查与随访记录,辅以高压氧等治疗。  相似文献   

5.
纤维蛋白胶粘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纤维蛋白胶粘合法与神经外膜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即粘合组和缝合组,每组10只。以大鼠左侧坐骨神经为修复神经模型进行实验。术后8周,各组取8只大鼠进行电生理、组织学检查,每组其余2只取标本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8周粘合组神经纤维较缝合组平直,粘合组与缝合组比较,运动神经潜伏期延迟比、吻合口神经纤维通过比、有髓纤维截面积恢复比、肌湿重恢复比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2.32、2.43、2.39、2.36,P值分别为0.032、0.029、0.030、0.031)。结论 应用纤维蛋白胶粘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神经接合方法。  相似文献   

6.
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治水平   总被引:54,自引:5,他引:49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但其疗效仍不理想,尤其臂丛等高位神经损伤的诊治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当前,应强调动员多方面的力量,明确职责,协同攻关。首先,领导者的责任是不要急功近利,切实把握周围神经损伤基础与临床研究方向的决策。第二,临床工作者的责任是要认认真真地做事,重点一是要明确周围神经神经的常见性,严防漏诊;二是要明确周围神经损伤手术指征,配合药物、康复等综合治疗方法。第三,手术者的责任是选择最终手术方法,酌情行神经松解、神经缝合、神经移植、神经移位术等。第四,研究者的责任是探索临床难题,主要包括神经再生缓慢问题、肌肉萎缩的变性与防治问题、灼性神经痛的治疗问题、手内部肌功能恢复问题等,应重视人类的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与修复的特殊性与规律性研究,提高周围神经损伤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周围神经损伤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围神经损伤在工作和生活中较为常见。它的治疗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一神经外膜缝合期此期仅缝合神经外膜而未对神经束做对合处理,因此疗效欠佳。二神经束膜缝合期20世纪70年代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临床,使束膜缝合成为可能,并使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疗效有较大提高。但由于吻合口瘢痕、卡压、功能束错误对合等原因,疗效仍不令人满意。如果神经缺损较长,还需另取供区的功能性神经行神经移植。三分子生物学修复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进入了细胞分子水平,在损伤反应、再生机制和…  相似文献   

8.
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的电生理评价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神经再生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神经修复突出端侧吻合的优越性及较长神经缺损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时应用电场促进损伤神经再生的效能,最终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应用依据,我们进行了指数曲线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组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周围神经损伤的基因治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围神经损伤平时、战时均常见。尽管周围神经修复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包括显微外科技术、外膜或束膜无张力缝合、采用组织化学或免疫组化进行运动和感觉功能束的定位等 ,但是即使是新鲜、清洁的周围神经断裂伤 ,能及时采用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 ,通常也不可能获得完全再生 ,功能也往往不能完全恢复 ;而感觉或运动的缺失持续时间过长将继发肌肉萎缩 ,造成许多神经伤患者的残疾。因此 ,如何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 ,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 ,一直是困扰外科学家的难题。一、神经再生微环境及其营养因子周围神经再生的微环境指神经损…  相似文献   

12.
周围神经在损伤后可以通过瓦勒氏变性反应实现神经的修复和再生,而受损神经发生瓦勒氏变性反应的过程中,巨噬细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此就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和再生研究领域中,有关巨噬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实验性脊髓损伤的再生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性脊髓损伤的再生修复续力民1吴梅英2脊髓损伤后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是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实验研究,就其本身的再生能力、所处的生长环境以及一些促进再生的因素和方法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现就脊髓损伤后再生...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80年 ̄1994年收治的四肢骨折合并周围神经损伤58例,对其中45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经1 ̄5年随访25例28条神经。总的优良率为71.42%,桡神经的优良率为86.7%,尺神经为33.3%。讨论了骨折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特殊性,以及影响功能恢复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15.
牵拉延长神经法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8只家兔双侧坐骨神经造成10mm、15mm和20mm不同长度的缺损,以不同速度牵拉延长神经,修复缺损。左侧神经不置硅胶管,右侧远近段套入硅胶管内。用自行设计的体外式神经延长器,以每天1mm、2mm、3mm的不同速度,对神经远近段同时牵拉延长。延长后,外膜端端缝合。通过组织学和神经电生理观测,结果表明:神经在牵拉张力的作用下,能够获得有效延长。修复缺损后,神经的传导功能可以恢复。置硅胶管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陈旧性神经损伤行端侧缝合后再生的可能性及其效果。方法54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成A、B、C、D4组。A组陈旧性神经损伤行“不开窗”神经端侧缝合;B组陈旧性神经损伤行“开窗”神经端侧缝合;C组新鲜神经损伤行“不开窗”神经端侧缝合;D组新鲜神经损伤行“开窗”神经端侧缝合。结果再生效果A组最差,D组最好,B和C介于二者之间。结论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端侧缝合能够再生。  相似文献   

17.
脉冲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脉冲直流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应用直流脉冲电刺激仪针对周围神经损伤的病人进行电刺激治疗,通过随访观察3-6个月后神经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28例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及神经修复后的病人,经60-120d治疗,肌力皮肤感觉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直流脉冲电能够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在闭合性神经损伤的观察,应用电刺激治疗,可观察神经的传导功能,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预  相似文献   

18.
19.
放射性周围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周围神经损伤是常见的放射损伤,具有迟发性、缓慢进展、进行性加重、疗效差等特点。临床表现为缓慢的、进行性加重的感觉运动障碍,剧烈疼痛,神经支配区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造成坐骨神经切断损伤模型,神经外膜端端缝合,于小腿三头肌每周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未被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及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术后3、6、9周动态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以了解后肢功能恢复情况、组织学切片观察、肌湿重恢复率测定、9周后吻合口神经干的电镜观察。结果 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动物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神经组织面积、髓鞘厚度、肌湿重以及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均显著优于未被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和生理盐水组,9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神经干细胞组各项指标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将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于修复的周围神经,使局部释放的NT-3加快轴突再生速度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减缓失神经支配肌肉的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