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五种丹参素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个丹参素衍生物的制备是用苯甲醛或取代苯甲醛经四步反应合成β-苯基乳酸或β-取代苯基乳酸及它们的乙酯。用阿司匹林及合成丹参素进行对照试验,观察血小板解聚作用的强度,表明苯基乳酸和它的酯>合成丹参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4种苯基乳酸衍生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减压缺氧条件和常压缺氧条件,用合成的(3,4-二羟基)苯基乳酸甲酯(1)、(4-羟基)苯基乳酸甲酯(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乳酸甲酯(3)及(4-甲氧基)苯基乳酸甲酯(4)4个苯基乳酸衍生物进行耐缺氧实验.[结果]化合物1和3具有较好的抗缺氧活性.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化合物1和3的耐缺氧活性优于丹参素.[结论]成酯修饰可能会提高苯基乳酸衍生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在小鼠体内的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4.
5.
丹参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丹参素的合成方法,并以苯基乳酸为先导化合物,通过设计、合成衍生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方法:使用硼氢化钾代替锌汞齐还原羰基,通过乙酰化反应对丹参素及其衍生物进行结构修饰。结果:使用硼氢化钾将羰基还原成羟基,合成了丹参素及其衍生物的乙酰化产物,经^1H—NMR证实其结构。结论:使用硼氢化钾还原羰基,产物单一,条件温和,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6.
8种丹参素衍生物对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8种丹参素衍生物对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方法体外腺苷二磷酸(ADP)诱导兔血小板聚集。结果8种丹参素衍生物β-苯基乳酸(PLA)、对氟苯基乳酸(p-FPLA)、邻氟苯基乳酸(o-FPLA)、对甲基苯基乳酸(p-MPLA)、邻甲基苯基乳酸(o-MPLA)、邻氯苯基乳酸(o-CIPLA)、间氯苯基乳酸(m-CIPLA)、呋喃基乳酸(FLA)和乙酰水杨酸(ASA)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性均有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其50%聚集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4.37、6.14、9.32、7.56、2.73、3.07、6.30、7.30和7.24(×10  相似文献   

7.
用不对称环氧化合成光学活性β-苯基乳酸及其甲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用E-肉桂醇为原料经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来合成R(+)-β-苯基乳酸及其甲酯和它们的对映体S(-)β-苯基乳酸及其甲酯,并测定和确证了它们的光学纯度和绝对构型。  相似文献   

8.
β—苯基乳酸对心血管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N-(1-苯基-3-羟基-5-吡唑酮-4-亚甲基)-麻黄碱及其伪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衍生物和1-苯基-3-羟基-4-取代氨基亚甲基-5-吡唑酮等10种新化合物的合成,并经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N-取代-琥珀酸二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化合物的制备是以琥珀酸二酰亚胺为载体与芳香伯胺和伸胺在38%甲醛和95%乙醇中回流,制得了8种新N-Mannich碱。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合成马蹄金素[N-(N-苯甲酰基-L-苯丙氨酰基)-O-乙酰基-L-苯丙氨醇,MTS]的类似物,以期寻找到高效低毒的抗乙肝病毒化合物。方法以6,8-二溴-L-酪氨酸为起始原料,通过酯化、酰化、水解、烷基化等反应,合成马蹄金素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测试。结果合成了11个双溴取代的马蹄金素衍生物,在人肝癌细胞HepG2.2.15上对其中的9个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其结果显示,化合物5c、5d、7b、7c在8μg·mL-1的浓度下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44.8%、48.8%、37.3%、38.4%。结论化合物5a在20μg·mL-1的浓度下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达到89.8%,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合成苄普地尔衍生物。方法以异丙醇、环氧氯丙烷、哌啶为起始原料,反应中间体经二氯亚砜氯化后,与取代苯胺等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设计并合成了6个苄普地尔衍生物。结论6个衍生物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新型抗肿瘤活性物质。方法:根据先导化合物大黄素的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类大黄素衍生物:以中药有效成分大黄素为原料,经取代反应,再与3种胺相连得到产物。结果:合成了3个新型大黄素的衍生物,产物的结构经IR、MS确证。结论: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肉桂酰接枝壳糖胺衍生物。方法:分别用酰氯中间体法和一步合成法制备目标化合物,测定接枝率。用1HNMR、IR和热分析技术进行结构确认。结果:采用酰氨中间体法制得的4种化合物的接枝率在30%~50%,但操作复杂,污染严重;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得的上述衍生物的接枝率约为20%,操作简单,无污染。一步合成法制得的4种衍生物经结构表征测定均证实为目标化合物。结论:一步合成法合成肉桂酰接枝壳糖胺衍生物优于酰氯中间体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分子,以苯并呋喃为基础,在分子中引入N-杂环片段进行优势结构重组。以水杨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取代、缩合反应后,与N-杂环化合物反应,合成10个新型N-杂环取代的苯并呋喃衍生物(2a~2j),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HeLa,A549和H1975)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a2f2j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埃罗替尼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和合成出新的喹唑啉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3,4-二甲氧基苯甲酸乙酯经过醚化,再依次经过硝化、还原、环合得到4-氯-[6,7-二(2-甲氧基乙氧基)]-3H-喹唑啉-4-酮,最后氯代、与间氨基苯乙炔缩合、水解制得抗肿瘤药埃罗替尼,或者与氨基衍生物炔缩合、水解生成目标化合物。按MTT方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结果和结论:合成了8个埃罗替尼衍生物(8a~8h),其结构经核磁、质谱和红外光谱等数据确证。初步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在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上,所合成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8a、8c和8h活性与吉非替尼和埃罗替尼相当。  相似文献   

17.
以穿心莲内酯为先导物,合成了一系列结构为12-N-取代-14-脱氧穿心莲内酯的衍生物。初步评价了这些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出活性显著高于穿心莲内酯的化合物 4d 。对于高活性化合物 4d ,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体外模型,小鼠H22和S180皮下移植性肿瘤为体内模型,进一步观察其药效,发现化合物 4d 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通过Annexin V/PI双染分析检测出加药后HepG2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深入的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 4d 能够使HepG2 细胞中p53和Bax表达增加,同时使Bcl-2表达减少。化合物 4d 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53依赖性凋亡诱导途径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五环三萜类新型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发现新型降血糖药物。方法:以熊果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和抑制兔肌肉糖原磷酸化酶活性的测试。结果:共合成15个熊果酸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试显示:熊果酸(IC50=9μmol/L)是一个中等强度的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大部分合成衍生物都显示出一定的抑制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结论:抑制肝糖原降解是熊果酸的降血糖作用机制之一,对熊果酸C-28位的结构改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异甜菊醇C-环、D-环进行结构修饰与改造,同时将其C19-COOH成酯,设计并合成了 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5~13),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ESI-MS,IR,1H NMR确定。采用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HCT116,Huh7,SW620及HepG2等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3表现出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IC50=3.57 μmol/L),与阳性对照舒尼替尼(sunitininb)(IC50=5.62 μmol/L)活性相当,化合物10对HCT116,Huh7,SW620均有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