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林军 《河北中医》2004,26(4):302-304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长期不能清除所致的肝脏病变,是当今世界常见的难治病之一。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感染率较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约10%,男性多于女性,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迅速,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益气扶正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胜才 《新中医》2003,35(5):24-25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服用益气扶正解毒汤(黄芪、当归、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柴胡、白花蛇舌草、虎杖、半枝莲、丹参、山楂、茵陈、五味子、淫羊藿、桑椹子)治疗。对照组68例服用益肝乐胶囊配合肝泰乐、维生素C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HBsAg、HBV-DNA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为79.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恢复及HBeAg、HBV-DNA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扶正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家驹 《河北中医》2004,26(7):523-525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 0 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6例 )和对照组 (5 0例 ) ,分别给予补阳还五汤及大黄虫丸治疗 3个月 ,观察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 (HA)、Ⅳ型胶原 (C Ⅳ )、层粘连蛋白 (LN) ,Ⅲ型胶原前肽 (PⅢP) ,及肝功能和B超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 .0 7% ,对照组为 72 .0 0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A、C Ⅳ、PⅢP、LN显著下降 ,肝功能明显改善 ,在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总胆红素(TBiL)、HA、PCⅢ、LN ,升高白蛋白 (ALb)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肝脏B超显示 ,在缩小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方面 ,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补阳还五汤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张艳慧  宋晓宇 《河北中医》2006,28(10):725-726
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且有逐年增多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也对健康人构成严重的威胁。探求其理想治法,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已取得一定成效。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阎艳丽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36载  相似文献   

5.
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01~2003-05,我们应用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3例,并与凯西莱治疗49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强肝解毒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功  李泉  杨庆玲 《河北中医》2005,27(5):350-350,367
1999-2002年,我们自拟强肝解毒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6例,并与应用云芝肝泰治疗54例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辨治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的传播与蔓延是当前亚太地区一个难以控制的医学难题。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0%左右。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多数感染者可发展成慢乙肝,其中一部分将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现代医学对慢乙肝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范建军 《河北中医》2005,27(7):509-510
2001—09~2004—06,笔者采用自拟柴桑慢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5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复方蛇草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读海 《河北中医》2008,30(1):22-22
2006-09—2007-05,笔者自拟复方蛇草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并与代丁合甘利欣治疗37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1]①有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仍为阳性者;②乙型肝炎e抗原(HBe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干预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泽民 《新中医》2006,38(4):4-6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问题,提出中医药干预治疗的目的、原则、适用范围及中药复方序贯干预治疗ASC的疗法。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多发传染性疾病,本文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对肝脾两虚、湿热瘀毒型从调养肝脾、清化湿热瘀毒法进行辨证用药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12.
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阐述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病位以及疾病发展规律的独特认识;分析中医治疗该疾病的现状,总结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中医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方法,指出今后应当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继续加大对名中医治疗经验的总结,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改善症状、保护肝细胞、调节免疫、促进肝细胞修复及抗肝纤维化方面有优势,继续加强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根据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慢性重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课题要求,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以2009年5月—2010年1月在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CSHB入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试验组在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随访48周,对其生存时间,生化指标等进行监测。共完成试验组53例,对照组50例。结果:(1)两组在各时段累计生存率上有明显差别,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各时段累计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第0周,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数值均处于较高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第4周、第8周试验组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第12周以后两组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均处于较低水平,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AFP值在各期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辅以中药留灌肠能明显改善CSHB患者生存率,减慢病情发展速度,改善其预后,并可改善患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萍  周滢 《辽宁中医杂志》2012,(11):2160-2162
文章论述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出该病在临床上分为湿热蕴结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五个常见类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分析各型的临床表现,提出各自不同的治疗法则,不同的遣方用药,为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其世界范围的高发率,仍然占据着慢性传染病的研究的焦点位置,全世界的医学界人员致力于该病的研究,中医药在该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始终方兴未艾,本文对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慢乙肝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主要有辨证分型论治、以法论治、单味中药治疗、固定方药治疗、基础方加减治疗,然而尽管治疗方法复杂,但是总离不开中医辨证论治,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的基本理论。在中医药治疗慢乙肝取得一定疗效的同时,中医药治疗慢乙肝的研究也遇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最常应用的治疗思路与方法,结合临证体会,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抗病毒与调整免疫疗法相结合,扶正祛邪兼施;(2)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改善机体内外环境;(3)不失治疗时机及时因势利导,正复则可胜邪;(4)抗肝组织损伤,改善肝细胞功能。临床充分发挥二者优势,联合用药,综合治疗,定会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陈永灿 《新中医》2002,34(5):6-7
慢性泄泻病程长久,虚实夹杂,寒热交织,症状反复,治疗颇为棘手。从清化湿浊、当知升清,方用清震汤合藿香正气散加减;健运脾土、更宜疏导,方用健脾丸或资生丸化裁;温壮阳气,勿泥实象,方用四神丸合理中丸或二仙汤增损等方面加以论述,并附验案以资印证。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浙江地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为建立规范的中医证候标准进行前期探索。方法:临床收集2009年5月-2010年1月在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CSHB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慢性重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制定的辨证分型方案进行辨证,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总计99例CSHB纳入研究,其中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80例(80.08%);年龄15~72岁,平均(44.48±12.26)岁,男性74(74.75%)例;(2)中医证型以瘀热发黄27例(27.27%)、气虚瘀黄26例(26.26%)和湿热发黄21例(21.21%)3型较为常见,其次为阴虚瘀黄型16例(16.16%)、阳虚瘀黄型9例(9.09%);(3)各证型间性别和年龄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4)80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中,不同临床分期的证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早期以气虚瘀黄型(43.6%)为主,中期以瘀热发黄型(27.3%)和湿热发黄型(22.7%)为主,晚期以阴虚瘀黄型(27.8%)为主;(5)实验室指标中,仅阴虚瘀黄型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高于气虚瘀黄型(P<0.05);血清生化学指标胆红素、白蛋白等均与中医证型无关(P>0.05)。结论:瘀热发黄、气虚瘀黄和湿热发黄型是浙江地区CSHB的主要证型;在构成CSHB的主要人群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中,早期以气虚瘀黄型为主,中期多以瘀热发黄、湿热发黄型为主,晚期以阴虚瘀黄型多见;阴虚瘀黄型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较气虚瘀黄型差,但不能从临床常规实验室指标对证型进行明确区分。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包括湿毒内侵,伏邪发病;正气内乏,邪气留恋;肝失疏泄,久病及肾三方面,而肝肾同源、水木相生是其发病的中医藏象学基础.肝肾不调是所有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内在根本机理.  相似文献   

20.
赵红兵 《河南中医》2010,30(9):870-871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证型有脾虚湿滞、湿热蕴结、脾虚血瘀、气阴两虚等,但以上证型不能截然分开,大多互相兼夹,湿热、气滞、血瘀三方面因素始终存在于本病的全过程,早期以湿毒、气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健脾化湿、行气活血法应贯穿本病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