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误诊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便血9例(52.9%),肛门肿物6例(35.3%),大便性状改变1例(5.9%),肛门下坠感或疼痛1例(5.9%).误诊为痔6例(35.3%),息肉7例(41.2%),直肠癌4例(23.5%).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易误诊,预后差,便血是最常见的症状,免疫组化有助确诊.  相似文献   

2.
1病历摘要男,65岁。因右足第4、5趾骨之间皮肤感染不愈,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于2009-01-10T09:00到青岛市青医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自述20 d前,因脚气感染,到个体诊所敷外用药,伤口始终不愈合。后经人介绍某疗养院采用局部敷药+激光照射的方法治疗脚气的效果不错,治疗15 d,仍不见转  相似文献   

3.
[病例] 女,51岁.因肛门肿块脱出嵌顿并疼痛3天入院.患者3天前大便时肛门脱出一肿块,不能回纳,伴疼痛、出血,出血呈鲜红色.发病后一直未排大便,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嵌顿性混合痔",给予抗感染治疗无好转,肛门疼痛加重,肿块表面渗液,转我院.有高血压病、混合痔病史3年,肛周有痒感,否认冶游史.查体:血压145/90 mmHg.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肛管恶性黑色素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7岁。因肛门部坠胀伴便血2个月来诊。患者2个月前常感肛门部下坠,堵塞感,便时带有少量鲜血,查体: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无阳性体征。直肠指诊:截石位7点位,距肛缘3 cm处可触及一蚕豆大小的肿物,基底宽,质软,无触痛,指套染有血迹。直肠镜下检查见:截石位7点位有一圆形肿物,表面光滑,无糜烂,色紫红,初诊为混合痔。在局麻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中发现切除物呈紫黑色,不同于痔组织,留取送病检,病理诊断为: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浸润真皮,肛管部分腺体见瘤细胞浸润。建议患者行经腹直肠肛门切除术,该患者因经济条件较差,未行再次手术治疗,0.5 a后随访,该患者身体消瘦,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 a后随访患者死亡。2讨论肛管直肠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肛管恶性肿瘤的0.25%~1.2%,治疗效果最令人不满意,预后极差[1]。本病多发生在肛管齿线区域,早期可出现转移,主要通过淋巴和血行转移,本病的病因多是肛管直肠交界处黑色素细胞,在某些因素下,如:激素代谢失调,化学刺激,物理因素损伤使黑色素细胞过度增生,而发生恶变,目前认为直肠肛管黑色素瘤是由病处...  相似文献   

5.
容易误诊的足部恶性黑色素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缪从庆  孟兴龙  杨永国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4):371-371,372,F000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的与下肢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主要原因之一[1].而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发生感染、破溃时与糖尿病足难以区分,极易误诊[2],本文报告1例.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男,71岁。因右眼胀痛、头痛、视力下降1个月第2次住院。7个月前患者因视力下降入院。第1次住院病史介绍:年前右眼有被木棍击伤史,伤后视力变化不明显。专科检查:视力右眼50cm指数,光定位准确,红绿辨色正常,左眼视力0·6;右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有棕色KP,房水闪光阳性;虹膜表面不平,有较多新生血管,虹膜后粘连;晶状体呈棕黄色混浊;瞳孔呈椭圆形(3mm×4mm),对光反射迟钝,瞳孔区有渗出物,眼底窥不清;眼压35·76mmHg;左眼正常。全身检查未见异常,血糖正常。诊断:①右眼并发性白内障;②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③右眼虹膜后粘连。予…  相似文献   

7.
恶性黑色素瘤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临床少见,易发生转移,以皮肤多发,可由黑色痣恶化形成,占皮肤恶性肿瘤第3位;也可原发于口腔、肛管直肠及阴道黏膜、眼血管膜、鼻腔等处。由于病情发生、发展比较隐袭、临床表现及病理学表现千变万化,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复杂多样,尤其无黑色素者,极易误诊。我院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3岁。因头晕、头痛5天,昏睡20小时入院。否认头部外伤史。查体:血压17/9kPa,嗜睡状,左侧肢体肌力4度。头颅CT表现为:右额高密度阴影,约6cm×5cm×4cm,中线左移。诊断:脑血管畸形(AVM)并右额叶脑出血。于1995年1月23日在全麻下行右额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术中未见畸形血管团。术后13天出院。约11日再次出现头痛、频繁呕吐。复查头颅CT见右额高密度阴影。于1995年3月13日再拟AVM术后再出血在全麻下行右额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半个月复查头颅CT示:手术区脑组织呈低密度改变,约4cm×4cm×3cm,考虑为术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9.
总结我科自2000-01-2010-01诊治过的3例早期均误诊误治的恶性黑色素瘤,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49岁。因右足拇趾破溃1个半月来我科诊治。1个半月前出现右足拇趾胫侧破溃,认为走路摩擦挤伤引起,于门诊换药室换药包扎治疗,破溃迁延不愈,来我科就诊,经查:右足拇趾胫侧皮肤表皮破溃,  相似文献   

10.
恶性黑色素瘤的形态变异与误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叶明福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9(5):302-305,I082,I083
恶黑具有多种多样的细胞形态、组织类型及间质改变,肿瘤可由多形大细胞、中等大细胞、小细胞、梭形细胞组成,内含透明细胞、印戒细胞、假脂母细胞、横纹肌样细胞、气球样细胞、浆细胞样细胞和神经节样细胞。瘤细胞质中可见各种包涵体和吞噬物。瘤细胞核呈双核、多核、叶状核、核内包涵体、核沟或角状核。肿瘤结构变异包括束状、旋涡状、巢状、梁状、假腺体、假乳头/假滤泡、假菊形团和血管中心型;黏液和促纤维结缔组织改变及罕见的假血管肉瘤样变化;可见间质肉芽肿性为或破骨巨细胞反应;血管外周细胞瘤样改变、肾小球样血管增生和血管透明变性;偶见无黑色素细胞分化(施万细胞、纤维或肌纤维母细胞、骨软骨样和节神经母细胞)。典型的黑色素瘤S-100、HMB45、MelanA和嗜铬蛋白等阳性,但有的恶黑可表达异常免疫表型,如CK、desmin,sactin,CD68、CEA和EMA等。神经丝蛋白和GFAP阳性非常少见。由于恶黑的形态变异多种多样,常易误诊为癌、肉瘤、良性间叶瘤、淋巴瘤、浆细胞瘤和精原细胞瘤等。  相似文献   

11.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误诊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4 4岁。左眼视力突然骤降 10 d余 ,视力 :右 5 .1,左眼 4 .0。双眼前节无明显改变。左眼玻璃体呈絮状混浊 ,模糊可见颞下方视网膜呈青灰色隆起 ,高 4.0 0 D,血管爬行其上。三面镜查眼底未见裂孔。诊断 :左眼视网膜脱离 ,左眼玻璃体混浊。给予消炎、激素及营养眼底类药物治疗。1个月后 ,左眼症状加重 ,左眼剧痛伴有同侧头痛、恶心、呕吐 1d。左眼视力 0 .0 2 ,轻度混合充血 ,角膜上皮水肿 ,前房混浊 ,有灰白色 KP,瞳孔约5 mm,对光反射迟顿。玻璃体混浊减轻 ,颞下方视网膜呈灰黑色隆起 ,直径约 4 PD。 B超检查提示 ,…  相似文献   

12.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来源于鼻腔黏膜的树突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1],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0%,原发于鼻腔者罕见,早期诊断及治疗困难,误诊率高,预后差[2].我院2006-2007年收治2例以鼻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术前病理活检均误诊为鼻息肉,现分析误诊原凶如下.  相似文献   

13.
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长期误诊一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病例] 男,75岁.因右足跟扎伤6年,局部皮肤溃烂伴右腹股沟包块1年入院.6年前患者田间劳动时被铁钉扎伤右足跟,未及时处理,几天后足跟部出现红肿、疼痛,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右足跟部脓肿,经切开引流、抗感染、换药治疗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4.
1病例资料【例1】男性,42岁。右拇趾踢伤后甲下反复出血、流脓1个月,门诊拟诊为右拇趾甲沟炎,在局麻下拔甲,刮除肉芽样组织。2个月后创面仍然不愈,仔细检查发现右拇趾甲床肉芽样组织边缘有灰褐色组织隆起,即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于198...  相似文献   

15.
老年左足趾底恶性黑色素瘤一例误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病例] 男,85岁.因左足趾底修脚损伤、局部皮肤溃烂伴左腹股沟包块半年余入院.6个月前修脚时不慎损伤左足趾底,在基层卫生所消毒后予创可贴外贴,后创面逐渐扩大,局部溃烂、渗液,有轻度恶臭味,遂予云南白药外敷、庆大霉素液湿敷等多种方法换药治疗,仍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的生物学特性和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内蒙古包头市肿瘤医院1984/2006年确诊的ARMM 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5 a生存率6.25%(1/16)。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11例)平均生存期为8.5个月;而无淋巴结转移者(5例)平均生存期为30.5个月。结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0岁。以发现肛门肿物5个月余,疼痛2 d为主诉收入院。该患5个月前发现排便时有肿物脱出肛门外,排便后回纳,无伴疼痛,无脓血便及排便习惯改变。2 d前排便时再次脱出不能回纳,伴疼痛,逐渐加重来院。查体:心肺腹无异常,专科检查:胸膝卧位见肛周一肿物约3 cm×3 cm大小,色暗红,表面无脓血,触痛明显,指诊触及有蒂连于直肠肛管交界约4点方向,蒂长约2 cm,基底宽约0.2 cm×0.4 cm。初步诊断:直肠肛管腺瘤。完善术前检查后2008-04-03于骶管麻醉下行经肛门直肠腺瘤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肛门恶性黑色素瘤,肿瘤厚度10mm,表面有溃疡形成,切缘未见肿瘤浸润。  相似文献   

18.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误诊原因分析:(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我院自1973~1991年间收治8例,其中临床误诊7例,误诊率达87.5%,与文献综合报道相仿。本文在分析误诊原因同时,探讨如何提高诊断率。一、临床资料本组误诊7例(男2例,女5例),年龄44~69岁,平均51.4岁.肿瘤位于肛管1例,齿线区和直肠下1/3段各3例。临床表现以大便  相似文献   

19.
刘辉  罗平  王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359-2359
对结节性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化脓性肉芽肿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81岁.发现右足跟部皮肤破溃5个月,疣状肿物进行性增大1个月.患者于5个月前右足跟部无明显诱因局部皲裂破溃经治疗后破溃结痂.  相似文献   

20.
【病例】 女,62岁。因不明原因持续性低热、贫血4月余入院。患者先后在多家医院诊治无效,曾拟诊为肺结核行抗结核及输血等治疗,症状渐加重。查体:体温38.7℃。左侧扁桃体表面见一紫色血凝块样肿物,钳夹易剥离,剥离后创面无明显渗血。查血红蛋白60g/L,剥离的肿物病理报告为腺癌,可疑来自呼吸道。X线胸片示支气管感染,继续予输血及对症治疗。1周后发现同侧扁桃体表面原部位又有一青紫色血凝块,钳夹后创面渗血不止,将钳取下血凝物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为原发性扁桃体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确诊后1个月因全身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