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黄斑水肿(ME)状态下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微视野计(MP-1)检测的ME患者40例4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验光插片,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德国Zeiss-HumphreyOCT仪进行OCT检查;意大利Nidek公司MP-1微视野计进行眼底成像、固视检测和视野检查.OCT及MP-1检查均以视盘颢侧2个视盘直径(DD)、下方1/3 DD作为黄斑中心凹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患眼BCVA、中心凹厚度(CMT)、中心10°的光敏感度(MS)以及同视情况.结果 不同病因ME患者中,CMT与BCVA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29,P=0.069);CMT与M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33,P=0.058).固视分析中,固视稳定组与同视不稳定组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2,P=0.039),中心注视组与偏心注视组比较,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3,P=0.044).结论 ME患者CMT增加,但与BCVA、MS无相关性;CMT增加,同视稳定性下降.固视位置发生偏移,出现偏心注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黄斑水肿(ME)状态下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微视野计(MP-1)检测的ME患者40例4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验光插片,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德国Zeiss-HumphreyOCT仪进行OCT检查;意大利Nidek公司MP-1微视野计进行眼底成像、固视检测和视野检查.OCT及MP-1检查均以视盘颢侧2个视盘直径(DD)、下方1/3 DD作为黄斑中心凹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患眼BCVA、中心凹厚度(CMT)、中心10°的光敏感度(MS)以及同视情况.结果 不同病因ME患者中,CMT与BCVA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29,P=0.069);CMT与M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33,P=0.058).固视分析中,固视稳定组与同视不稳定组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2,P=0.039),中心注视组与偏心注视组比较,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3,P=0.044).结论 ME患者CMT增加,但与BCVA、MS无相关性;CMT增加,同视稳定性下降.固视位置发生偏移,出现偏心注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黄斑水肿(ME)状态下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微视野计(MP-1)检测的ME患者40例4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验光插片,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德国Zeiss-HumphreyOCT仪进行OCT检查;意大利Nidek公司MP-1微视野计进行眼底成像、固视检测和视野检查.OCT及MP-1检查均以视盘颢侧2个视盘直径(DD)、下方1/3 DD作为黄斑中心凹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患眼BCVA、中心凹厚度(CMT)、中心10°的光敏感度(MS)以及同视情况.结果 不同病因ME患者中,CMT与BCVA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29,P=0.069);CMT与M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33,P=0.058).固视分析中,固视稳定组与同视不稳定组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2,P=0.039),中心注视组与偏心注视组比较,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3,P=0.044).结论 ME患者CMT增加,但与BCVA、MS无相关性;CMT增加,同视稳定性下降.固视位置发生偏移,出现偏心注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黄斑水肿(ME)状态下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微视野计(MP-1)检测的ME患者40例4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验光插片,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德国Zeiss-HumphreyOCT仪进行OCT检查;意大利Nidek公司MP-1微视野计进行眼底成像、固视检测和视野检查.OCT及MP-1检查均以视盘颢侧2个视盘直径(DD)、下方1/3 DD作为黄斑中心凹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患眼BCVA、中心凹厚度(CMT)、中心10°的光敏感度(MS)以及同视情况.结果 不同病因ME患者中,CMT与BCVA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29,P=0.069);CMT与M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33,P=0.058).固视分析中,固视稳定组与同视不稳定组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2,P=0.039),中心注视组与偏心注视组比较,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3,P=0.044).结论 ME患者CMT增加,但与BCVA、MS无相关性;CMT增加,同视稳定性下降.固视位置发生偏移,出现偏心注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黄斑水肿(ME)状态下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微视野计(MP-1)检测的ME患者40例4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验光插片,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德国Zeiss-HumphreyOCT仪进行OCT检查;意大利Nidek公司MP-1微视野计进行眼底成像、固视检测和视野检查.OCT及MP-1检查均以视盘颢侧2个视盘直径(DD)、下方1/3 DD作为黄斑中心凹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患眼BCVA、中心凹厚度(CMT)、中心10°的光敏感度(MS)以及同视情况.结果 不同病因ME患者中,CMT与BCVA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29,P=0.069);CMT与M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33,P=0.058).固视分析中,固视稳定组与同视不稳定组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2,P=0.039),中心注视组与偏心注视组比较,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3,P=0.044).结论 ME患者CMT增加,但与BCVA、MS无相关性;CMT增加,同视稳定性下降.固视位置发生偏移,出现偏心注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黄斑水肿(ME)状态下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微视野计(MP-1)检测的ME患者40例4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验光插片,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德国Zeiss-HumphreyOCT仪进行OCT检查;意大利Nidek公司MP-1微视野计进行眼底成像、固视检测和视野检查.OCT及MP-1检查均以视盘颢侧2个视盘直径(DD)、下方1/3 DD作为黄斑中心凹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患眼BCVA、中心凹厚度(CMT)、中心10°的光敏感度(MS)以及同视情况.结果 不同病因ME患者中,CMT与BCVA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29,P=0.069);CMT与M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33,P=0.058).固视分析中,固视稳定组与同视不稳定组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2,P=0.039),中心注视组与偏心注视组比较,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3,P=0.044).结论 ME患者CMT增加,但与BCVA、MS无相关性;CMT增加,同视稳定性下降.固视位置发生偏移,出现偏心注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黄斑水肿(ME)状态下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微视野计(MP-1)检测的ME患者40例4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验光插片,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德国Zeiss-HumphreyOCT仪进行OCT检查;意大利Nidek公司MP-1微视野计进行眼底成像、固视检测和视野检查.OCT及MP-1检查均以视盘颢侧2个视盘直径(DD)、下方1/3 DD作为黄斑中心凹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患眼BCVA、中心凹厚度(CMT)、中心10°的光敏感度(MS)以及同视情况.结果 不同病因ME患者中,CMT与BCVA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29,P=0.069);CMT与M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33,P=0.058).固视分析中,固视稳定组与同视不稳定组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2,P=0.039),中心注视组与偏心注视组比较,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3,P=0.044).结论 ME患者CMT增加,但与BCVA、MS无相关性;CMT增加,同视稳定性下降.固视位置发生偏移,出现偏心注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黄斑水肿(ME)状态下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微视野计(MP-1)检测的ME患者40例4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验光插片,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德国Zeiss-HumphreyOCT仪进行OCT检查;意大利Nidek公司MP-1微视野计进行眼底成像、固视检测和视野检查.OCT及MP-1检查均以视盘颢侧2个视盘直径(DD)、下方1/3 DD作为黄斑中心凹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患眼BCVA、中心凹厚度(CMT)、中心10°的光敏感度(MS)以及同视情况.结果 不同病因ME患者中,CMT与BCVA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29,P=0.069);CMT与M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33,P=0.058).固视分析中,固视稳定组与同视不稳定组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2,P=0.039),中心注视组与偏心注视组比较,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3,P=0.044).结论 ME患者CMT增加,但与BCVA、MS无相关性;CMT增加,同视稳定性下降.固视位置发生偏移,出现偏心注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黄斑水肿(ME)状态下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微视野计(MP-1)检测的ME患者40例4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验光插片,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德国Zeiss-HumphreyOCT仪进行OCT检查;意大利Nidek公司MP-1微视野计进行眼底成像、固视检测和视野检查.OCT及MP-1检查均以视盘颢侧2个视盘直径(DD)、下方1/3 DD作为黄斑中心凹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患眼BCVA、中心凹厚度(CMT)、中心10°的光敏感度(MS)以及同视情况.结果 不同病因ME患者中,CMT与BCVA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29,P=0.069);CMT与M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33,P=0.058).固视分析中,固视稳定组与同视不稳定组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2,P=0.039),中心注视组与偏心注视组比较,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3,P=0.044).结论 ME患者CMT增加,但与BCVA、MS无相关性;CMT增加,同视稳定性下降.固视位置发生偏移,出现偏心注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黄斑水肿(ME)状态下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微视野计(MP-1)检测的ME患者40例4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验光插片,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德国Zeiss-Humphrey OCT仪进行OCT检查;意大利Nidek公司MP-1微视野计 进行眼底成像、固视检测和视野检查。OCT及MP 1检查均以视盘颞侧2个视盘直径(DD)、下方1/3 DD作为黄斑中心凹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患眼BCVA、中心凹厚度(CMT)、中心10°的光敏感度(MS)以及固视情况。结果 不同病因ME患者中,CMT与BCVA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29, P=0.069);CMT与M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33,P=0.058)。固视分析中,固视稳定组与固视不稳定组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2,P=0.039),中心注视组与偏心注视组比较,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3, P=0.044)。结论 ME患者CMT增加,但与BCVA、MS无相关性;CMT增加,固视稳定性下降,固视位置发生偏移,出现偏心注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