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脑干出血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8例(85.3%),发病时血压升高63例(92.6%)。脑干出血中桥脑出血最常见,占80.9%(55/68),血肿〈2ml者临床表现轻,预后佳;血肿2~5ml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预后较差;血肿〉5ml者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CT是诊断脑干出血的首选。结论:脑于出血的常见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其预后与出血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病人入院时血压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刘俊 《护理研究》2001,15(4):215-216
为研究急性脑性出血病人入院时血压、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对1560例脑出血病人进行观察,其中壳核出血680例、丘脑出血481例、脑叶出血152例、小脑出血118例、桥脑出血129例,测量各组入院时的平均血压及出血量,并比较死亡组与生存组血压及出血量。结果显示:壳核与丘脑出血病人死亡组血压及出血量均高于生存组(P<0.01),脑叶、小脑、桥脑出血病人血压死亡组与生存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死亡病人出血量均明显高于生存组。提示,应注意观察急性脑出血病人早期血压,并应给予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3~1995年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25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病人,男18例,女7例。年龄为43~75岁,平均年龄58岁。在活动时突然发病16例,头痛、呕吐14例,25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7~30/12~20kPa,格拉斯哥评分13~15分9例,9~12分13例,3~8分3例;一侧瞳孔散大7例,双侧瞳孔散大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脑膜刺激征16例;单侧或双侧病理征阳性15例。1.2头颅CT或MRI表现:均为基底节区出血,伴破入一侧脑室18例,双侧脑室6例,全脑室1例,环地受压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预后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641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有61例死亡。其中基底节区出血49例,死亡21例(42.9%);脑干出血18例,死亡14例(77.8%);脑叶出血16例,死亡5例(31.3%);丘脑出血12例,死亡9例(75%);脑室出血6例,死亡4例(66.7%);小脑出血8例,死亡3例(37.5%);混合出血7例,死亡5例(71.4%)。出血量小于30ml29例,死亡4例(13-8%);30—50ml61例,死亡34例(55.7%);51—80ml17例,死亡15例(88.2%);大于80ml9例,死亡8例(88.9%)。结论 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死亡率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年龄有关。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有适应证的患者配以微创血肿清除术,明显地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喻良  郭富强  黄雨兰 《华西医学》2002,17(2):226-227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CT改变,探索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头部CT资料的34例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4例中,平均年龄58.2岁,既往有高血压史20例,起病时伴呕吐20例,伴不同程度运动功能障碍30例。发病后很快出现昏迷、高热、瞳孔改变、呼吸节律改变、血压显著升高者以及CT发现多部位出血或血肿≥5ml者,死亡率高。结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为本病的主要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血压、瞳孔、意识、体温、呼吸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由于CT及磁共振成像 (MRI)应用于临床 ,对本病的诊断更加准确 ,使人们对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有了一定的新认识。本文总结 42例脑干出血 ,以 41例经CT证实 ,3例经MRI证实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2例中男 31例 ,女 11例。年龄 32~ 80岁 ,平均年龄 5 6 8岁。高血压者 2 9例。中脑出血 13例 ,桥脑出血 2 9例 ,中脑并桥脑出血 2例。入院时血压升高者 2 9例 ,血压在 2 1 3~ 37 33kPa/ 13 33~ 2 1 99kPa ,血压正常者 13例。1 2 CT、MRI所见 经证实本组病例中中脑出血 13例 ,出血量 0 2 …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干出血患者存活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的分析58例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起病后死亡组30例中,深昏迷者26例,血压高于180/100mmHg者28例,合并应激性溃疡者18例,血肿量大于5ml者17例,偏于脑干一侧的仅为1例;而对应的存活组的28例中分别为5、8、4、5、6例。结论脑干出血的存活与患者起病后的意识障碍较轻、血压升高不明显、未合并应激性溃疡或程度较轻、出血量相对较少、血肿位于脑干一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占世界死亡率首位,重症脑出血的病死率尤高,死亡原因主要是水肿脑血、肺内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我们科近年收治的重症脑出血病死率显著下降,现结合;临床谈一谈脑出血的药物治疗及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脑出血患者35例,均由CT确诊出血量在20ml以上,或有昏迷者。其中男20例,女匕例,有意识障碍24例,嗜睡6例,浅昏迷9例,中度昏迷6例,重度昏迷3例。出血部位在底节区22例,丘脑5例,原发性脑室出血3例,脑干3例,脑叶2例。破人脑室13例,脑实质内血肿大于40ml者16例,3O~40ml者10例,20~30ml者9例。入院后并发…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1年5月至1996年12月对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行外科治疗,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l)一般资料:35例中,男28例,女7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4岁。(2)临床表现:术前深昏迷6例,中度昏迷15例,浅昏迷10例,增俄状态4例;双侧瞳孔散大8例,不对称一侧散大14例,其余对称无散大;四肢肌力0级6例,29例有一侧肢体不同程度瘫痪;29例原有明显的高血压病史。门)血肿部位和大小:脑皮质下白质出血10例,壳核出血19例,丘脑出血5例(破入脑室2例),小脑出血1例。均经CT扫描及术中证实。血肿大小根据多田氏公式…  相似文献   

10.
韩震  季生发 《实用医学杂志》1997,13(11):733-734
自1995年5月至今我们将美国S.P公司生产的氩气凝血器(ABC)Birtcher6400型应用于颅脑手术,共8例。现就ABC应用价值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28~48岁,平均39.5岁;其中双侧额叶脑损伤合并硬膜下血肿2例,颅骨缺损6例。第l例双侧额叶脑损伤手术时,一侧额叶手术用射频双极凝固器(上海市检测仪器厂生产)RF—l型。从锯开骨瓣至彻底清除伤灶,用时120分钟,出血量约500ml,为了减少出血,另一例临时决定改用ABC,同样至手术结束,用时40分钟,出血量约100ml。第2例双侧额叶脑损伤也采用第1例的手术方式,结果类似。此…  相似文献   

11.
脑室出血预后差 ,尤其是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病死率高达 75 %以上[1 ] 。笔者所在医院从 1 999年 8月~ 2 0 0 2年 8月采用双侧脑室尿激酶灌洗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 36例 ,取得明显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36例患者 ,男 2 5例 ,女1 1例 ,年龄 1 7~ 72岁 ,有高血压病史 7例。入院时意识状态按格拉斯哥昏迷记分 (GCS)评分 :GCS <8分 1 9例 ,8~1 0分 1 7例。双侧瞳孔扩大 9例 ,一侧瞳孔扩大 5例。CT脑扫描 :左侧脑室出血 1 1例 ,右侧脑室出血 7例 ,双侧脑室出血 9例 ,全脑室出血 9例。原发出血灶 :额…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脑损伤的程度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量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于入院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根据CT扫描进行改良Fisher分级,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脑血管痉挛,观察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脑损伤的程度及蛛网膜下腔出血量的关系。结果本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40%,随着入院后伤病情逐渐加重,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逐渐升高;随着改良Fisher分级的增加,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脑损伤的程度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1990年2月~1997年2月,我院共收住急性颅脑外伤1964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228例,占11.6%。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28例中男144例,女84例;年龄8个月~75岁,平均41.5岁。其中车祸伤104例,坠落伤66例,跌伤24例,砸击伤34例。1.2临床表现按GlasgonCamaScale(GCS)评分法,入院时GCS7~8分94例(41.2%),GCSS~6分66例(28.9%),GCS3~4分68例(29.8%);一侧瞳孔散大138例(60.5%),双侧瞳孔散大者16例(7.0%)。头颅CT所见:脑挫伤并脑内血肿92例(40.4%),脑挫伤并硬膜下血肿78例(34.2%),…  相似文献   

14.
尿激酶引流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室出血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离休的血凝块,进行实验研究。观察展激酶(UK)药物的纤溶效果,溶解时间及最低有效浓度为治疗原发高血压脑室出血提供科学依据。采用UK引流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室出血64例,血肿位于单侧脑室33例,双侧脑室21例,全脑室10例。血量20~40ml的34例,41~60ml的25例,61ml以上5例,行UK引流术单侧28例,双侧、多侧36例,结果.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7例占10.9%,术后57例随访3个月(ADL)。ANL1:24例(42.1%),ADL2:19例(3.3%),ADL3:10例(17.5%),ADL4:4例(7.0%)。  相似文献   

15.
我院近年来收治经CT证实的桥脑出血 1 9例 ,现就其病因及临床分型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9例中男 1 2例 ,女 7例 ,年龄 30~ 76岁 ,平均 5 2 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 2例 ,脑中风病史 3例 ,糖尿病史 2例 ,头痛病史 3例 ,肝硬化病史 1例。活动中发病 1 0例 ,安静状态发病 9例。1 9例均急性起病 ,发病时血压升高 8例 ,昏迷 6例 ,嗜睡 2例 ,头昏、头痛 1 4例 ,呕吐 6例 ,眩晕 8例 ,复视 4例、脑膜刺激征 6例 ,瞳孔改变 4例 ,其中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 2例 ,一侧瞳孔缩小1例 ,1侧扩大 1例 ,构音障碍 6例 ,眼球震颤 5例 ,双眼一侧凝…  相似文献   

16.
侧脑室置管、骶池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全脑室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室系统出血是临床上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常见疾病 ,尤其是全脑室出血死亡率几乎达到 10 0 %。近年来 ,我们采用侧脑室穿刺置管注入尿激酶并骶池引流治疗全脑室出血取得一定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32~70岁 ,平均为 5 2 6岁 ,急性起病 ,开始时多数都有头痛、呕吐、小便失禁及意识障碍。入院时检查 :浅昏迷 3例 ,中度昏迷 6例 ,深昏迷 3例 ,脑膜刺激症均为阳性 ,去皮层或去脑强直 5例 ,单侧或双侧病理征阳性为 9例 ,病程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 8例 ,呼吸道感染者 6例。1 2 头…  相似文献   

17.
高血糖对急脑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与脑出血的出血量、预后及出血部位的关系,方法 33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3天内检测血糖,观察至死亡或病程第30天。其中78例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按入院首次血糖分为:①血糖≤9.6mmol/L;②血糖>9.6mmol/L两类。根据脑CT表现将脑出血分为:①出血量≤30ml;②出血量31-59ml;③≥60ml3类。观察不同血糖水平与出血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出血量多(P<0.05),病死率,预后差(P<0.005)。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出血部位均以基底节区及脑叶区为方,但糖尿病患者脑干出血明显多于非糖尿病患者(P<0.005)。糖尿病患者中血糖≥9.6mmol/L者出血量及病死率明显增高(P<0.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糖预示脑组织损害范围较广,病情严重,是急性预期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5年3月起,对52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在原有综合治疗上加用立止血,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按入院顺序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20~73岁,入院前出血量300~1800ml,发病至就诊时间3小时~10天。对照组51例,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21~70岁,入院前出血量200~1600ml,发病至就诊时间2小时~10天。两组资料的发病年龄、出血量、就诊时间经秩和检验无显著差异。1.2出血病因:治疗组:消化性溃疡3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8例(其中1例并肝癌).出血性胃炎4例,应激…  相似文献   

19.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可导致严重的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常常危及患儿的生命.我科于1993年至1995年收治10例,除病因治疗外.护理配合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l临床资料共收治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胎龄不足1个月~l个月5例.不足2个月~2个月4例.不足3个月~3个月1例。本组10例匀为母乳喂养.病前母亲和患儿均未使用维生素K之类的药物.从发病到入院时间.最短者9小时,最长者3日.本组病例经检查脑省液6例确诊为颅内出血;入院时以抽搐、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为主要症状者2例.其中1例入院时已昏迷;以呼吸道感染缺氧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泮妥拉唑钠、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全部患者在卧床、禁食、持续低流量吸氧、保肝、补液、输血的同时,对照组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酚磺乙胺3.0g+氨甲苯酸0.4g,1次/d;微泵24h维持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0.25mg/h。治疗组静脉滴注蛇毒血凝酶1.0U,2次/d;静脉滴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每12h一次;微泵24h维持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0.25mg/小时。疗程3d,观察并记录血压、出血量与大便颜色及潜血试验情况。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中,显效33例(66%),有效15例(30%),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对照组48例患者中,显效23例(47.9%),有效16例(33.3%),无效9例(18.75%),总有效率81.2%。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妥拉唑钠、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速效、高效、肯定、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