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薛博瑜,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江苏省重点学科、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中医肝胆病"学科带头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医内科学"课程负责人。中国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江苏省中医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会长。承担科研课题近20项,其中主持部省级以上课题4项,取得新药临床研究证书,转让经费300万元,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3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12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编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国  相似文献   

2.
<正>广州中医药大学罗元恺教授是我国首位中医教授,是全国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首批获中医妇科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他于1950年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兼广东省中医院院长,1955年参与筹建广州中医学院(今广州中医药大学)工作,后任副院长、顾问等职。罗元恺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中医妇科专家。他曾担任《中医儿科学》第一、二版和《中医妇科学》第五版全国中医教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始建于1958年,197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全国较早的中医基础理论博士点。1991年被列为山东省“八五”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1996年由山东省教委组织专家验收,成绩优秀,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1年入选山东省“十五”强化建设A级学科;2002年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挂靠本学科。本学科奠基人为全国著名中医基础理论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张珍玉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为迟华基教授,学科带头人为乔明琦教授。  相似文献   

4.
正薛博瑜,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江苏省重点学科、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中医肝胆病"学科带头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医内科学"课程负责人。中国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江苏省中医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5.
学科建设 经过50年的发展,中医外科学已成为山东省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核心。1978年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山东省教育厅“九五”、“十五”重点学科,“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其中周围血管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肛肠科为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相似文献   

6.
正韩新民,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科带头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中医院儿科负责人。兼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  相似文献   

7.
正凌湘力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于2011年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凌湘力教授是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首批中医师承博士后合作导师,贵州省首届名中医。凌湘力教授从事中医及中西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曾长期担任贵医附院中医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6年曾应邀出访英国讲学。  相似文献   

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历经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王玉川、程士德、王洪图教授创建与发展,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理科基地主建单位。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建设学科。 学科带头人 现学科带头人王琦教授为著名中医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体质分会主任委员,国家科学名词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卷》副主编,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国际中医体质学会主席。先后承担国家级、部委级科研课题多项,现为国家973项目“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负责人、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获得部局级奖励多项,擅长治疗内科疑难病、男科病和过敏性疾病,拥有发明专利4项。 王琦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就中医基础理论的特质、理论思维、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6):F0002-F000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学科成立于1954年,是70年代国内首批招收中医儿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科点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点。学科于1988年被确定为江苏省教委重点学科,1995年、2003年2次被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2002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本学科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中医儿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0.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从医60余年,9月19日(农历八月二十)将迎来八十寿辰.周老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南京中医学院院长、七届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学科组组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等职,现为江苏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2007年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获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王定一杯"国际中医药贡献奖,是国务院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第一、三、四批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导师.  相似文献   

11.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3):F0004-F0004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由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创建于1956年,是中医妇科学专业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通过广东省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织的重点学科规划论证。2000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乳腺病学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上海市中医乳腺病特色专科、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首批临床医学中心。学术带头人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会长陆德铭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全国及上海名中医唐汉钧教授;学科带头人为刘胜教授和陈红风教授。自2001年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外科)三级实验室、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  相似文献   

13.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3):F002-F00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学科成立于1954年,70年代在国内首批招收中医儿科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点之一。学科于1988年被确定为江苏省教委重点学科,1995年、2003年2次被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2002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5):F0002-F0002
陕西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重点学科建设单位,1998年被批准为中医诊断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为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常务委员单位、国家高等教育 委员会中医诊断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医诊断学》课程2005年被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5.
董克勤主任医师1996年被国家定名为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继承人指导教师之一。历任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妇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评委,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物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药新药评委等职。曾研制“妇炎康”、“潮安”、“治糜灵栓”等多项科研成果,对中医妇科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导师诊治月经病之经验,介绍如下。l病机首自瘀血妇人首异于男子在于胞宫这一重要器官,经、带、胎、产、杂病无一不与此关联而呈现出独特的中医妇科学…  相似文献   

16.
继承朱文锋老师学术思想,开展眼部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文锋,1941年7月出生,湖南常德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学会委员会委员等.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湖南中医学院党委书记,中医诊断研究所所长.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曾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1项.其研制的中医数字辨证机、中医辨证论治电脑系统,能实现内、妇、儿等科全病域的中医辅助诊疗;其为主编著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颁布实施,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为全国中医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主编、国家试题库中医诊断学命题组组长.还出版了《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实用中医字典》、《内科疾病中医诊疗体系》、《中医心理学》等著作20余部.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50多名.  相似文献   

17.
马贵同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马贵同名老中医工作室"成立于2003年,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名老中医工作室。马贵同,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  相似文献   

18.
吕圭源教授     
吕圭源,男,1954年8月出生。197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1979年~1980年在浙江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进修。1984~1999年历任浙江中医学院中药制剂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药新产品开发研究室主任、中药系副主任、主任。现任浙江中医学院教授、药学系主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为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中药新产品制剂研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医学杰出中青年科技人员;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浙江省高校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98年被省政府确认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 为国家药品监督局新药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等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药理学会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浙江省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保健食品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中医学院学报》编委、《中国中药杂志》编委、《中国药业杂志》编委、《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编委。 吕圭源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药药效、毒理、工艺质控等中药新产品开发研究。特别是中药抗高血压研究,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自1986年开始,已承担中药抗高血压研究的课题6项,开发抗高血压中药新药2个,并以整体、器官和分子水平阐明了“康脉心”抗高血压的原理,为国内领先水平,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1988年他主持蛇胆及制剂质控方法的研究,解决了全国缺乏可靠的蛇胆及制剂质控方法这一难题,于1990年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血灵降压机理研究”,使我院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研究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1997年主编全国首部大型专著《中药新产品开发学》,填补了国内中药新产品开发缺乏系统参考书的空白,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专业系列教材《药理学》,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国家新药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卫生厅和教育厅等项目共27项,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22项,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21项,主持开发中药新药等中药新产品8个。在《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医药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中草药》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部分获浙江省科协颁发的二等奖。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承担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新产品开发学、中药药效毒理学、中药营养与保健等课程教学,教学经验丰富;为执业药师讲授的药事管理与法规,受到国家药监局有关领导的赞扬。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4名,现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9名(在职4名)。吕圭源教授治学严谨,精通中药药理学,对中药新药等中药新产品开发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全国中医药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封面人物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Z):F0002-F0002
周亚滨男,44岁,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研究生导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级名师。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后备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20.
<正>李成义,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鉴定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生药三级实验室主任,全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种植养殖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中药商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