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研究发现,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强实验动物学习、记忆等的能力。但其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中总抗氧化能力、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脑保护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锦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和机能中心实验室,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4—03/08在锦州医学院机能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锦州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每组8只。方法:①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乙醚麻醉,颈正中切口,两边颈总动脉用微动脉夹夹闭30min后去除动脉夹,恢复动脉血流。对照组只分离两边颈总动脉,不夹闭。②模型组和对照组:在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同时及再灌注后每隔24h分别按40mg/kg剂量腹腔注射蒸馏水、低和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组及尼莫地平组按10,40,2mg/kg剂量腹腔注射葡萄籽原花青素及尼莫地平。再灌注72h后断头取脑,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合酶的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及丙二醛含量。③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
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小鼠40只,每组8只。①总抗氧化能力:模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8.145,P=0.000),而低.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高于模型组(t=6.313,8.956,4.14,P〈0.01)。②氧化氮合酶活性: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2.541,P〈0.01),而低、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t=2.231,8.956,7.260,P〈0.05-0.01)。③丙二醛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7.883,P〈0.01),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t=5.234,4.518,P〈0.01)。
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对抗脂质过氧化以及降低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及缺氧性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常压缺氧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和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引起急性不完全脑缺血实验,观察GSP对缺氧(血)小鼠存活时间及耗氧量的影响:采用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30min再灌注72h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GSP对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GSP能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常压缺氧及脑缺血小鼠的存活时间,降低耗氧量;并能提高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中SOD、CAT活性。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降低NOS活性及MDA含量。结论:GSP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及缺氧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以及降低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的不同途径。
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7在安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实验室完成。取SD大鼠1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5组,每组32只.①缺血前30min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lmL生理盐水,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腹腔注射相应浓度的葡萄籽原花青素液1mL,6h后重复给药一次;假手术组不给药。②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栓塞动脉。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在再灌注12h断头处死测脑组织含水量;其余大鼠在再灌注24h断头处死取脑,分别检测脑梗死体积比、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
结果:1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体积比:葡萄籽原花青素100,200mg/kg组显著低于模型组(0.3077&;#177;0.0206,0.2972&;#177;0.0248.0.4594&;#177;0.0399,P〈0.01)。②脑含水量: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均低于模型组[(79.97&;#177;0.76)%,(79.63&;#177;0.92)%,(79.67&;#177;0.51)%.(81.41&;#177;1.28)%,P〈0.01]。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均高于模型组[(64.35&;#177;2.29),(64.52&;#177;2.20),(64.43&;#177;2.38).(39.72&;#177;6.94)NU/mg,P〈0.01]。④丙二醛含量: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均低于模型组[(1.15&;#177;0.07),(1.11&;#177;0.16),(1.01&;#177;0.13).(1.42&;#177;0.23)μmol/g,P〈0.011。
结论:①葡萄籽原花青素≥100mg/kg时可使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小,发挥有效的脑保护作用。②≥50mg/kg时即能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脑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的不同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7在安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实验室完成。取SD大鼠1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5组,每组32只。①缺血前30min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1mL生理盐水,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腹腔注射相应浓度的葡萄籽原花青素液1mL,6h后重复给药一次;假手术组不给药。②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栓塞动脉。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在再灌注12h断头处死测脑组织含水量;其余大鼠在再灌注24h断头处死取脑,分别检测脑梗死体积比、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1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体积比:葡萄籽原花青素100,200mg/kg组显著低于模型组(0.3077±0.0206,0.2972±0.0248,0.4594±0.0399,P<0.01)。②脑含水量: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均低于模型组[(79.97±0.76)%,(79.63±0.92)%,(79.67±0.51)%,(81.41±1.28)%,P<0.01]。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均高于模型组[(64.35±2.29),(64.52±2.20),(64.43±2.38),(39.72±6.94)NU/mg,P<0.01]。④丙二醛含量: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均低于模型组[(1.15±0.07),(1.11±0.16),(1.01±0.13),(1.42±0.23)μmol/g,P<0.01]。结论:①葡萄籽原花青素≥100mg/kg时可使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小,发挥有效的脑保护作用。②≥50mg/kg时即能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脑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5.
知母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知母总皂苷对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其对内皮素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年在南方医科大学药理学实验室进行,大鼠132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①知母总皂苷50,100mg/kg组(n=30):灌胃相应剂量的知母总皂苷,1次/d,连续7d,7d后线栓法制备急性局灶缺血模型。②己酮可可碱组(n=12,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梗死体积测定):灌胃45.88mg/(kg&;#183;d)己酮可可碱,连续7d,7d后同前造模。⑧模型组(n=30):灌胃等量生理盐水7d,7d后同前造模。④假手术组(n=30):灌胃等量生理盐水7d,7d后手术,但不插线栓塞血管。造模24h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损害并评分,取缺血侧脑组织用TTC染色后比较脑梗死体积,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血脑组织中内皮素1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脑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表达。结果:87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组织梗死体积百分比:知母总皂苷50,100mg/kg组和己酮可可碱组均小于模型组[(21.56&;#177;5.03)%,(23.80&;#177;3.59)%,(18.50&;#177;3.74)%,(28.61&;#177;2.76)%,P〈0.05,0.01]。②神经功能评分:知母总皂苷50,100mg/kg组和己酮可可碱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0.01)。⑧脑组织内皮素1含量: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68&;#177;0.19),(0.31&;#177;0.11)ng/g,P〈0.01];知母总皂苷50,100mg/kg组均低于模型组[(0.43&;#177;0.06),(0.36&;#177;0.20)ng/g,P〈0.05,0.01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表达:知母总皂苷50,100mg/kg组阳性细胞数增多、表达强度增强。结论:知母总皂苷对于脑缺血再灌注后引起的脑损伤具有确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涉及减少内皮素1的释放、增强内皮型一氧化氦合酶表达、改善缺血脑组织中血管内皮功能及血供有关。 相似文献
6.
何首乌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何首乌提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4/05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实验室完成。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组、20mg/kg何首乌组和40mg/kg何首乌组,每组10只。制造人鼠火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沌模型。20mg/kg何首乌组和40mg/kg何首乌组于缺血前30min及缺血后1h分别给予何首乌提取物20mg/kg、40mg/kg腹腔内注射。各组大鼠于再灌注后24h检测脑缺血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件、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结果: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20mg/kg何首乌组、40mg/kg何首乌组明显高于缺血组[(85.1&;#177;10.2),(103.2&;#177;12、9),(62.8&;#177;8.7)NU/mg,P〈0.01],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②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20mg/kg何首乌组、40mg/kg何首乌组明显低于缺血组[丙二醛含量:(6.58&;#177;0.62),(5.41&;#177;0.58),(9.24&;#177;0.88)μmol/g,P〈0.01;一氧化氮含量:(5183&;#177;0.77),(4.71&;#177;0.59),(7.65&;#177;0.86)mmol/g,P〈0.011,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①何首乌提取物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下降及丙二醛、一氧化氮含量的升高,表明何首乌提取物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②何首乌提取物的疗效与剂昔有关.高剂量的疗效明显好于低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芪菖治瘫口服液是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eoxide synthase.NOS)产生影响,为研究开发中药新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三动脉夹闭法造成大鼠脑缺血模型动物,同时用芪菖治瘫口服液、补阳还五汤、维生素E灌胃给药7d,1次/d。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芪菖治瘫口服液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补阳还五汤组及维生素E组。检测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和NOS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17.27&;#177;2.11)μmol/g与NOS含量(0.13&;#177;0.03)μmol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44.72&;#177;7.72)μmol/g(0.27&;#177;0.05)μmol.P&;lt;0.01];各给药组大鼠脑一氧化氮及NOS含量均不同程度低于手术对照组,而高于模型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芪菖治瘫口服液可明显增加脑内一氧化氮和NOS含量,改善脑组织内环境,进而保护脑组织和治疗脑梗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知母总皂苷对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其对内皮素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年在南方医科大学药理学实验室进行,大鼠132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①知母总皂苷50,100mg/kg组(n=30):灌胃相应剂量的知母总皂苷,1次/d,连续7d,7d后线栓法制备急性局灶缺血模型。②己酮可可碱组(n=12,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梗死体积测定):灌胃45.88mg/(kg·d)己酮可可碱,连续7d,7d后同前造模。③模型组(n=30):灌胃等量生理盐水7d,7d后同前造模。④假手术组(n=30):灌胃等量生理盐水7d,7d后手术,但不插线栓塞血管。造模24h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损害并评分,取缺血侧脑组织用TTC染色后比较脑梗死体积,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血脑组织中内皮素1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脑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表达。结果:87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组织梗死体积百分比:知母总皂苷50,100mg/kg组和己酮可可碱组均小于模型组[(21.56±5.03)%,(23.80±3.59)%,(18.50±3.74)%,(28.61±2.76)%,P<0.05,0.01]。②神经功能评分:知母总皂苷50,100mg/kg组和己酮可可碱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0.01)。③脑组织内皮素1含量: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68±0.19),(0.31±0.11)ng/g,P<0.01];知母总皂苷50,100mg/kg组均低于模型组[(0.43±0.06),(0.36±0.20)ng/g,P<0.05,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表达:知母总皂苷50,100mg/kg组阳性细胞数增多、表达强度增强。结论:知母总皂苷对于脑缺血再灌注后引起的脑损伤具有确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涉及减少内皮素1的释放、增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改善缺血脑组织中血管内皮功能及血供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芪菖治瘫口服液是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产生影响,为研究开发中药新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三动脉夹闭法造成大鼠脑缺血模型动物,同时用芪菖治瘫口服液、补阳还五汤、维生素E灌胃给药7d,1次/d。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芪菖治瘫口服液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补阳还五汤组及维生素E组。检测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和NOS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17.27±2.11)μmol/g与NOS含量(0.13±0.03)μmol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犤(44.72±7.72)μmol/g(0.27±0.05)μmol,P<0.01犦;各给药组大鼠脑一氧化氮及NOS含量均不同程度低于手术对照组,而高于模型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芪菖治瘫口服液可明显增加脑内一氧化氮和NOS含量,改善脑组织内环境,进而保护脑组织和治疗脑梗死。 相似文献
10.
中药抗呆Ⅰ号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脑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在模拟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变化以及中药抗呆Ⅰ号的影响.
方法先对分离纯化培养的大脑皮层神经元进行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然后采用
MTT法测定神经元的活性和存活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其死亡率,用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
LDH)的漏出率,用组化染色法测定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的活性. 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随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活性和存活率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升高、培养液中
LDH的漏出率逐渐升高、细胞 NOS表达强阳性细胞数在缺血 4 h(34.6±
3.847)和再灌 3 h( 20.6± 3.362)时显著增高.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t=13.236, 8.038, P< 0.01).抗呆Ⅰ号可影响其上述指标的变化. 结论抗呆Ⅰ号可能通过防止氧化磷酸化脱耦联而保护线粒体、防止脂质过氧化及通透性增加而保护细胞膜、抑制
NOS活性的反应性增强而防止一氧化氮( NO)及其衍生的毒性自由基的损伤等途径而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化学性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化学性缺氧小鼠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6-07/08在辽宁医学院机能中心实验室完成。取昆明种小鼠40只,体质量18-22g。①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选用小鼠20只,随机抽签法分为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小鼠腹腔注射葡萄籽原花青素10mg/kg和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20min后再腹腔注射亚硝酸钠200mg/kg,记录各组小鼠存活时间。②氰化钾中毒性缺氧:接①方法取鼠、分组、注药,20min后再腹腔注射氰化钾15mg/kg,记录各组小鼠存活时间。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LSD方差分析。
结果:纳入小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亚硝酸钠中毒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葡萄籽原花青索治疗组小鼠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22.25&;#177;7.58),(11.45&;#177;1.72)min,P〈0.05]。②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氰化钾中毒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2.75&;#177;0.63),(14.20&;#177;22.13)min,P〈0.05]。其中,有2只鼠分别存活了52min和60min。
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索对化学性缺氧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定化学性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化学性缺氧小鼠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7/08在辽宁医学院机能中心实验室完成。取昆明种小鼠40只,体质量18~22g。①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选用小鼠20只,随机抽签法分为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小鼠腹腔注射葡萄籽原花青素10mg/kg和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20min后再腹腔注射亚硝酸钠200mg/kg,记录各组小鼠存活时间。②氰化钾中毒性缺氧:按①方法取鼠、分组、注药,20min后再腹腔注射氰化钾15mg/kg,记录各组小鼠存活时间。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LSD方差分析。结果:纳入小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亚硝酸钠中毒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小鼠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22.25±7.58),(11.45±1.72)min,P<0.05]。②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氰化钾中毒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2.75±0.63),(14.20±22.13)min,P<0.05]。其中,有2只鼠分别存活了52min和60min。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化学性缺氧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养阴通脑颗粒中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SD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随机分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组和黄酮组及维脑路通对照治疗组3组,观察各组脑组织前列环素(PGI2)含量、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及其抑制物(PAI)活性和脑组织ET-1基因表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黄酮可显著提高脑组织PGI2含量;调节血浆t-PA与PAI的活性;显著降低脑组织MDA含量,提高脑组织SOD活性,抑制脑缺血脑皮层ET-1基因表达。结论黄酮具有抗凝、提高纤溶活性和提高细胞抗氧化等多种作用,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白细胞介素1β和细胞黏附分子1可介导中性粒细胞浸润,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目的研究大黄素甲醚对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3-09/12在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健康雄性SD大鼠91只,由河北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正常组以及大黄素甲醚20
mg/kg组和大黄素甲醚40 mg/kg组,前二组分为再灌注6,12,24,48 h时间段组,后两组又分为脑缺血再灌注12,24
h两组,每组为7只.干预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黏附分子1.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及细胞黏附分子1的阳性表达.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
h达高峰,随之开始逐渐下降.大黄素甲醚40 mg/kg组再灌注12 h及再灌注24
h,以及20mg/kg组再灌注12 h病变侧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含量与模型组相应时间段比较明显降低(P<0.01).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质可见少量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黄褐色反应物出现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细胞膜上.缺血再灌注24
h可见大血管的内皮细胞呈阳性表达,并逐渐加深(积分吸光度值31.89±4.38;面密度值0.018
5±0.003 1).大黄素甲醚40 mg/kg组再灌注12 h(积分吸光度值13.33±6.12;面密度值0.007
6±0.002 2)、24 h(积分吸光度值20.04±4.65;面密度值0.012 9±0.003 6)以及20
mg/kg组再灌注24 h(积分吸光度值23.73±4.51;面密度值0.014 1±0.003 8)梗死灶周边的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的表达与相应时间段的模型组比较明显较少(P<0.01或P<0.05).结论大黄素甲醚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氯氮平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尼莫地平进行阳性对照。方法:实验于1999年在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实验室进行,取Wistar大鼠240只,单纯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氯氮平24,12,6mg/kg组,尼莫地平组和假手术组6组,每组40只。氯氮平24,12,6mg/kg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氯氮平,尼莫地平组腹腔注射0.2mg/kg尼莫地平,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均为1次/d,连续7d。给药7d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他5组大鼠栓塞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2h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率;Fura-2负载,以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经补充后24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组织含水量:缺血再灌注组高于假手术组([81.62±0.15)%,(75.81±0.23)%,P<0.01],其他4组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丙二醛含量:缺血再灌注组高于假手术组([10.85±0.38),(4.07±0.63)μmol/g,P<0.01],其他4组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缺血再灌注组低于假手术组([82.47±10.73),(280.15±10.32)Nu/mg,P<0.01],其他4组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④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缺血再灌注组高于假手术组([574.87±14.56),(215.76±10.84)nmol/L,P<0.01],其他4组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⑤细胞凋亡率:假手术组为0,缺血再灌注组为28%,氯氮平6,12,24mg/kg组及尼莫地平组分别为19%,12%,5%,13%。结论:①6~24mg/kg氯氮平可显著降低细胞内游离钙含量,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提示氯氮平对缺血再灌注所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钙拮抗以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②氯氮平的神经保护作用与尼莫地平相似。 相似文献
16.
葡萄籽原花青素及其与酪蛋白联合对大鼠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辐射损伤可使机体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对机体各部位造成过氧化损伤.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具有极强的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但对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尚少.目的观察GSP及其与酪蛋白联合对60Co-γ射线照射损伤大鼠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营养科.材料实验于2004-06/2004-07在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三室完成.研究对象为80只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180~220
g.方法实验设正常对照、照射对照、GSP、GSP+酪蛋白联合4组,每组20只,GSP组在常规饲料基础上添加1%的GSP,联合组添加1%的GSP和5%的酪蛋白,各组自由进食.10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接受7Gy的60Co-γ全身一次性照射,照射后第7
d,每组随机各取存活大鼠6只宰杀取材.主要观察指标血清丙二醛(MDA)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脾脏指数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结果受照后大鼠血清MDA显著升高,SOD活力显著下降,GSP组和联合组MDA显著低于照射对照组(P<0.01),SOD活力显著高于照射对照组(P<0.01).辐射损伤后,大鼠脾脏明显萎缩,脾脏指数下降,WBC严重降低.GSP组和联合组脾脏指数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P<0.05),WBC显著高于照射对照组(P<0.01).结论单独应用GSP和GSP与酪蛋白联合应用均可有效减轻放射对大鼠的过氧化损伤作用,并对放射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具有改善作用,而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局灶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灯盏花素是从中药灯盏花中提取的,具有显著抗血小板和血栓形成的活性,通过清除自由基和凋亡细胞而保护大脑。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以硫酸镁做标准比较。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方差分析。单位: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材料:实验于2004—05/11在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完成。实验选用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硫酸镁组、灯盏花素50mg/kg组和灯盏花素75mg/kg组,每组8只。方法:自大鼠颈总动脉插入尼龙线栓塞大脑中动脉,造成大脑缺血,拔出线栓进行再灌注。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于脑缺血10min后给予20mL/kg生理盐水,其余3组分别给予50mg/kg和75mg/kg灯盏花素及30m异/kg硫酸镁。各组大鼠分别于脑缺血1h再灌注2,5,23h进行神经病学评分(5分制,0分为无明显神经病学症状,1分为不能完全伸展左侧前爪,2分为向左侧旋转,3分为行走时向左侧倾倒,4分为不能自行行走。积分越高,说明动物行为障碍越严重),并于脑缺血1h再灌注23h时测定脑梗死面积(以染色区与未染色区的百分比表示)。脑缺血1h再灌注2,5,23h时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方法检测脑海马凋亡细胞百分率(%):(凋亡神经元&;#247;海马神经元)&;#215;100%。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胱氢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阳性细胞表达百分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阳性神经元&;#247;海马神经元)&;#215;100%1。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缺血1h再灌注2,5,23h神经病学评分。②各组大鼠脑缺血1h再灌注23h时脑梗死面积。⑧脑缺血1h再灌注2,5,23h时脑海马凋亡细胞百分率。④脑缺血1h再灌注2,5,23h时脑海马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阳性细胞表达百分率。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病学评分:脑缺血再灌注23h时灯盏花素50mg/kg组,灯盏花素75mg/kg组和硫酸镁组明显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1.2&;#177;0.4)分,(0.5&;#177;0.4)分,(1.3&;#177;0.4)分,(2.2&;#177;0.6)分,F=6.09,P=0.001],但灯盏花素组明显低于硫酸镁组(P〈0.01)。②脑梗死面积:脑缺血再灌注23h时灯盏花素50mg/kg组,灯盏花素75mg/kg组和硫酸镁组大鼠大脑梗死区面积明显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0.18&;#177;0.03)%,(0.10&;#177;0.02)%,(0.28&;#177;0.02)%,(0.43&;#177;0.05)%,F=2.3,P=0.001],灯盏花素组明显低于硫酸镁组(P〈0.01)。⑧脑海马凋亡细胞百分率:脑缺血再灌注23h时灯盏花素50mg/kg组,灯盏花素75mg/kg组和硫酸镁组明显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27.2&;#177;4.3)%,(20.6&;#177;3.6)%,(35.4&;#177;5.5)%,(60.4&;#177;6.2)%,F=6.17,P=0.00071,灯盏花素组明显低于硫酸镁组(P〈0.01)。④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阳性细胞表达百分率:脑缺血再灌注23h时灯盏花素50mg/kg组,灯盏花素75mg/kg组和硫酸镁组明显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2,4.2&;#177;5.3)%,(21.6&;#177;3.5)%,(47.4&;#177;4.5)%,(76.3&;#177;6.2)%,F=6.88,P=0.0001],灯盏花素组明显低于硫酸镁组(P〈0.01),结论:灯盏花素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病学评分,缩小脑梗死面积,降低脑海马凋亡细胞数,降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阳性表达细胞数量,起到保护大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作用,其作用优于硫酸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