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疗”者,是以食品代替药物而治疗疾病。也可以依食物为主,配少许药品,组成治疗方法。此法的运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如:《素问》中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至唐代名医孙思邈又云:“夫为医者,尚须先晓病源,知其所犯、经食疗之”。由此可见,食疗早已为我国人民所重视。其法简便易行,其效确实良好。  相似文献   

2.
饮食治疗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食疗与药疗,它们相互依存与补充,共同发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素有“医食同源”的说法。从神农尝百草,到《千金方》的“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後命药”之说,我们从文献了解到:人类在寻找食物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让中国食疗再造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利用食物祛病除疾的尝试,据可考历史已有四、五千年.最早的食疗是和药物研究同时进行的.随着医学的分科,食疗才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早在周代,就有了"食医",与"疾医"、"疡医"及"兽医"并列于朝廷的医事制度中."食医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剂。"可见当时的食物种类已很多。对饮食的调适和搭配也很讲究:"凡食齐胝春时、羹齐胝夏时、酱齐胝秋时,饮剂胝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菰。"《周礼·天官·冢宰》食疗已经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饮食预防和治疗疾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我国就已有了“食医”。唐代名医孙思邈说:“为医者,当须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说明了食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佤族食疗     
食疗是以食物治疗疾病、保养身体,达到健康的目的。“医食同源,药食同源”,饮食一方面为口腹饱餐美味享受之资,一方面又为医药文化的源头之一。食疗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于日常人生必需的饮食之时,在不知不觉、有意无意之间,治疗疾病,强身益寿。云南佤族的食疗也具有同样的功效。佤族同胞在生活的长期实践中,认识、体验和积累了丰富的食疗经验,下面是佤族常用的部分食疗方。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医食疗与亚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食疗学已逐渐与现代营养治疗学相结合,成为一门新兴的医疗保健实用科学。不仅在国内风行,也已走向世界,令各国惊叹不己,群起效仿,近年来,五湖四海到处兴起了“中国食疗热”。食疗的再兴起,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为人类的健康长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自古就有“寓医于食”、“医食同源”之说,“食疗”顾名思义,即食物疗法或饮食疗法。它和药物疗法、针灸、推拿、气功等学科一样,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老年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营养学界近年的膳食指南也发生了方向性转变:从过…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是当今世界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它已引起联合国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据有关资料统计为29.7%,且逐年上升。中国传统的食疗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和非常丰富的内容,唐代名医孙思邈早在《千金要方》日:“夫为医者,当须先洞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这就说明合理的饮食,不仅能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对病家来说,食疗也有防病治病的作用。特别是。食疗还具有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安全无毒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风湿性关节炎的药膳治疗王淑范①张万明②曲则文③①长春中医学院,长春130021②吉林梅河口市医院135000;③长春春城人民医院130062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讲“若有疾患,且先详食医之法,审其疾状以食疗之,食疗未愈,然后命药,贵不伤其脏腑也”。...  相似文献   

9.
小儿肾脏病的药膳疗法赵鉴秋(青岛市中医院,266012)药膳亦称食疗。是中医药学宝库的瑰宝,又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一硕明珠。它历史悠久,内通丰富,治病养生,效果显著。中医学认为“医食同源,药食同源,寓医于食,寓药于食”。药膳食疗既不同于一般的中医方药,...  相似文献   

10.
赵祯 《中医研究》2010,23(1):57-58
中医食疗源远流长,3000年前,我国医学史上就有“食医”之称,合理的饮食能营脾胃而滋五脏,保持身体的健康。张从正云:“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真得补之道也。”《正体类要》记载:“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老年患者肾精渐枯,阴阳渐衰,脾胃阳气不足,脏腑塞而不通,故以食疗之。  相似文献   

11.
祖国医学早在周代就有疾医、疡医、食医等区分.<汉书·艺文志>中可看到有关内科、外科、妇儿科、食疗等科目的内容.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整理之系统,涉及范围之广是空前的,内容涉及多个医学学科,除记载有中药、方剂、内科学的内容之外(本杂志"丝路医药"专栏已作介绍),还包括了外科、妇科、五官科的内容.本文仅就武威汉代医简中所载外科、妇科、五官科方面的方药内容加以整理,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医食疗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跃生 《河南中医》2006,26(4):78-79
中国传统的食疗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内容,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三千年前,我国就有疾医、疡医、兽医和食医之分。药食同源学说表明,许多药物具有双重性,既能药用,又能食用。《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百合、山药、大枣、龙眼肉、赤小豆、蜂蜜等,实际上就是中医应用饮食疗法的开端。《素问·藏气法时论》曰:“毒物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张仲景使用的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猪肤汤等方剂以及常用于辅助药力的稀粥,正是饮食疗法的具体应用。史书记载了不少食疗专著,如《…  相似文献   

13.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滥觞于《汉书·艺文志》,而自此至于明清,一直得到认同,并衍生出“不服药,得中医”.此“中医”之意,并非当今意义上的中医学,或解为“中等级之医工”,或解为“符合医理”,或解为“有病不经医生诊治者”.众说纷纭,莫哀一是.先秦时期,尤其是汉代“独尊儒术”后,“六经”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内经》、《汉书·艺文志》成书过程.由此,依据“六经”文献对于用药的态度,特别是《周礼》中的食疗思想,对解读“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大有裨益.此千年古谚之大意,非言医可废除,而是食疗养身,助人体自行调理,不药而愈.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食疗源远流长,不仅在古代被重视,在近现代亦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中国食疗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内容。从骨折的食疗来讲,历代相关医籍多有论述,现仅就骨折的食疗之法加以探讨。1 骨折食疗的基本原理骨折是伤科门中...  相似文献   

15.
浅析千金方对糖尿病防治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建政  柴润芳 《陕西中医》2003,24(2):181-182
唐代医家孙思邈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其传世之作 -《千金方》强调“上工医未病之病”,“神工则深究萌芽”。在《千金方》中有大量的预防医学内容。为我国的糖尿病防治作出了贡献。孙氏最为看重病人的自身调摄。是世界最早提出糖尿病应注重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的先驱。对糖尿病尤其是食疗医学的发展和提高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16.
猪肉的食疗     
《随息居色食谱》中说,猪肉能“补肾液,补胃汁、滋肝阴,润皮肤,利两便,止消渴”。对于它的各种食疗功能,在医曲中多有记载。[编按]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学中的食养食疗学术是数千年来华夏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早在西周时期的《周礼·天官》中就有关于食疗内容的记述,疾医可“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记有食物与治病的关系,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  相似文献   

18.
略论古代饮食疗法的特点姜秀云饮食疗法,简称“食疗”,是指应用具有药理作用的食物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食疗历史悠久,民间流传很广,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找寻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这就是“医食同源”理论的基...  相似文献   

19.
食物疗病与养生在我国很早就有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内经》中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条文,以后又有食疗专书相继问世,如唐朝的《食疗本草》、宋朝的《养老奉亲书》、元朝的《饮膳正要》、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等,对食物养生和疗病都提供了不少精彩的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魏建风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55-955
我国的食疗历史与我国光辉的医学史是同时开始、同步发展的。祖国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为我国的食疗奠定了基础。古代名医扁鹊曾说 :“君子有疾 ,期先命食以疗之 ,食疗不愈 ,后乃用药尔。”可见 ,食疗早已为古代医学家所肯定。而历代医学的经验也积累了不少简便廉验的食疗单方 ,尤其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食疗单方广泛在民间流传。我们在护理工作中 ,常在配合医师用药治疗的同时 ,指导患者注意饮食调理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食疗调理的方法 ,深受他们的欢迎。现将常用的支气管炎的饮食疗法简介如下 :1 支气管炎的食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