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灸医案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还可提升学生临床辨证论治水平,本文对改良案例式教学法在针灸医案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为针灸医案的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瑰宝,历经千年发展,不断壮大,针灸医案是推动传统医学发展的主要文献案例。针灸医案记载了历代医家的诊治思路和临证经验,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对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灸医案发展各具特色,对针灸医案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考察古代医籍中针灸医案及其现代研究,总结出针灸古代医案概况及其研究现状,并据此提出了研究针灸古代医案方法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邓伟  卓春萍  郑海智  李瑞 《中国针灸》2008,28(8):617-620
通过对医案起源的考证,反映了秦汉时期的医家对于辑案之目的已有了明确的认识,突出了<史记>一书在医案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对具体医案的分析,表明仓公"诊籍"中的针灸医案在写作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格式,同时也体现了医家在临证时的某些针灸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针灸教学实践出发,认为针灸医案在经络腧穴理论、针灸辨证理论及针灸治疗理论教学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对针灸理论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对当代针灸医案的整体特点、书写体例进行论述,并对比古今针灸医案体例格式之异,同时对于当代针灸医案的学习方法进行阐述。现代医案整体上呈现重视解剖及现代医学检查、重穴轻经的特点,书写体例则趋于统一,对于当代针灸医案的学习也可以从体悟医家学术思想,分析诊治关键点等6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扁鹊心书》[1]载医案有70多则,为针灸医籍中医案较多的。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其医案的分析,总结窦材针灸诊治疾病的方法、特点及其方案,为继承其经验,认识针灸诊疗规律,创建具有针灸自身特色的诊疗体系,开展针灸临床诊疗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卓春萍  邓伟  李瑞 《中国针灸》2008,28(10):773
《针灸大成》的29则针灸医案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通过分析这些医案的特点以吸取前人经验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医案具有针灸药并用、取穴精少和重手法补泻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杨氏在临证时的针灸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9.
探讨对现代针灸专业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从杨继洲<针灸大成>医案入手,对杨继洲针灸临床思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杨继洲在针灸临床方面的许多观点仍能启迪后学思路.说明杨继洲临床思维对针灸专业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此文选取了200个针灸医案,涉及针灸治疗内外妇儿疾病,节选于两晋至明清的21本古籍,如《扁鹊心书》《针灸大成》《古今医案按》《卫生宝鉴》等。这些针灸医案乃华佗、杨继洲、窦材等名家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辨证、立法、处方的记录,也是他们对疾病的认知、辨证施治与临床经验的精髓。通过对古代针灸各名家医案的精解分析,能从堆金叠玉中为现代相关医疗从业者提供诊疗疾病的思路,对现代医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灸大成》为明朝杨继洲原著,本书除了广辑前人针灸文献外,更有杨继洲家传及个人的针灸临床经验。其中,尤能反映杨继洲针灸临床水平的当为书中的"杨氏医案"。卷末"杨氏医案"以人名为分别,共计33案,涉及内外妇儿等多科病症。本文通过对此33则医案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杨继洲在临床上的针灸运用经验,期能对现在针灸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南宋针灸学家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记载了约197种疾病,收录临床医案约135例,通过对临床医案的整理分析,总结王执中临床针灸治疗的诊疗特点:针灸须药、重用灸法、擅于运用压痛点、注重养生、未病先防。《针灸资生经》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博引医药方书,兼抒己见,收集了大量的针灸临床医案,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针灸临床学专著,对后世针灸临床有很大的启示和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医案是医家临床思维、辨证论治过程的真实记录,是中医理、法、方、药综合应用的具体反映形式。针灸医案的学习是建立学生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培养临床应变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周学海说:“每家医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处,细心遍读,是能萃众家之所长矣!”(见《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绪论》)。确实,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来源于实践。欲为中医,医案不可不读;同样,欲为针灸医生,针灸医案亦不可不读。然而,读针灸医案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而需要以研究、思考、揣摩等方法来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阅读医案的能力普遍…  相似文献   

14.
针灸医案学是针灸推拿专业高年级学生的选修课,该课程基于历代医家记录的针灸医案文献,内容复杂繁多,较难理解。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教学实践的思考,总结归纳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思维指导针灸诊疗的能力,最终提高本专业学生针灸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运用针灸治疗各种疑难杂病百余例,均疗效满意.兹择选四则医案,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革针灸临床课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理论和临床问题的能力。方法:改革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通过构建针灸医案教学平台,增强学生临床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强化针灸医案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必须选择合适的病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病案上要注重学生在临床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突出辨证,强调整体;要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还要求注意类证鉴别。结果:在病案教学过程中,学生把学过的孤立的专科知识融会贯通,有机结合起来。医案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结论:构建针灸医案教学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针灸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灸大成》中记载了大量针灸医案,涉及多种病症,更有论治肿瘤医案多篇。《针灸大成》医案指出肿瘤为有形之邪,其病理因素常为痰作祟,宜早诊治,若拖延则易发危候。针灸治疗时要以治其瘤为治本,兼顾固本培元,治疗时应分清病情缓急、注重针刺时机、讲究针刺补泻手法、强调运用艾灸法等。《针灸大成》医案论治肿瘤的学术特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今日指导临床针灸治疗肿瘤病症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凯文 《中国针灸》2012,32(3):279-282
采用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相结合方法,搜集、整理《二十四史》中有关针灸医案的史料,检索出《二十四史》记载春秋时代到明末的针灸医案。从正史的针灸医案史料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医家已采用针药结合方法治疗全身性疾病或急重病症;仓公采用循经取穴方法治病,反映西汉时期经络学理论已在临床中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各时代的医家常采用放血疗法治疗疾病,屡见奇效;采用单穴治病,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分析针灸医案,归纳其反映的中国古代人文伦理道德意识形态,分析其蕴含的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收集整理针灸医案,总结诊疗过程中体现的治国理念、处世方法和思想观念,以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结果:针灸医案作为中国古代价值观意识形态的载体之一,可深刻体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多方面内容。结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背景、传统伦理意识一脉相承,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灸资生经》是一部文献价值、临床价值均较高的针灸学著作,书中记载大量验方、医案,通过对王氏针灸医案的整理分析,总结出其特点有:治疗手法多样,针灸药并用;重视辨证,审因论治;取穴精少,疗效显著。其思想指导着后世针灸临床工作,为后世医家治疗疾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认真的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